1. 為什麼世界上的水越來越少
水其實並沒有越來越少.而是增加了.因太空的水分不斷因地球的引力落入地球.[人們都知道慧星除隕石還有冰塊等]我們感覺水少了是因為地球植被遭破壞嚴重了,陸地上保存的水少了,海里的水卻增加了.我記得有關資料說.每天或每年[記不清了]有兩百噸水落如地球.那文章說這正應了古人的那句話:黃河之水天上來.僅供參考.
2. 存在的十幾億年間,地球上不斷減少的水去了哪裡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存在許多個“循環系統”,最為典型的就是“水循環”,只不過在部分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損失,但是並不大。而我們平常說的一些地區出現缺水,也只是一個氣候現象。
但是整體上來說水並沒有消失,而是蔓延到了其他區域,地球就如一個活體一樣,每天都在不斷地運動,循環自己的內部系統,但是科學家們在一些對地球的研究之中,也發現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情況。
3. 地球上的生物每一天都在大量消耗水資源,水會不會被耗盡
因為小時候經常會看到水資源缺乏的概念,所以從小就樹立起了節約用水的習慣,但是腦子中也有一個疑問。我們人類每天都使用這么多的水,為什麼地球上的水到現在還沒有用完?那麼人類的樹木如果持續增長的話,水資源有沒有用完的那一天?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現在的人類每天需要耗費的水資源已經高達1.75億噸。一年的消耗量更是恐怖。現在全球各地都可以聽到乾旱的消息,那麼水資源是不是在急劇下降?
再加上地球上的引力是不會允許水分子逃逸出去,所以通過引力和水分的蒸發降落這個過程,就實現了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比起我們現在建立的那一套科學水資源,利用它的利用效率可以說是極高的。所以因此人類雖然使用了大量的水資源,但是水資源的總量卻是很難減少的。當然一部分地區乾旱缺水這是常見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人類的增長速度過快,對水資源的消耗巨大,導致這些地區的循環水不足以供應,另一方面則是氣候的變化。
4. 為什麼水是稀缺資源
海水是鹹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據研究,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千米3。
一般說來,降水豐富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的地區,水資源貧乏。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的豐欠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和人均佔有量為主要指標。全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約為9 000米3。我國河川徑流總量約27 000億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佔有量約2 400米3,大大低於世界人均佔有量。
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我們要做到:(1)必須懂得如何科學用水;(2)從每個家庭做起,建設節水型家庭;(3)大力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的原則,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4)控制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加強水環境監測,強化法律意識,依法管理水資源、水環境。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97.5%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3月22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個世界水日,主題為「生命之水」。這一主題是聯合國2003年在其第58屆大會上確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並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以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同時,水污染也進一步蠶食著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並危害人類的健康。聯合國的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達4000多億噸,造成5萬多億噸水體被污染,致使數百萬人死於飲水不潔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來,日益嚴峻的水危機狀況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關專家呼籲,世界各國應通力合作,加強淡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減少污染,並通過磋商談判解決地區水資源分配問題。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個國際水行動十年計劃得以實施。其間,全世界共有10億多人獲得水供應,近7.7億人的衛生條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聯合國第58屆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從2005年至2015年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主題是「生命之水」,從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實施。
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的目標是敦促各國更加關注與水相關的問題,開展多層次合作,以實現《聯合國千年宣言》、《約翰內斯堡實施計劃》和《21世紀議程》中與水相關的目標。聯合國大會呼籲聯合國各相關機構、專門機構、地區委員會和其他組織共同協調行動,利用現有資源和自願捐款,在十年行動中體現「生命之水」的含義。
5. 水資源短缺原因
主要由於水資源是有限的,還有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同時與水源污染、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等情況的存在有關。而人口數量的增加,經濟快速發展,對水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水資源形勢將更加嚴峻。
水的有限體現在: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資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總量的有限:在全球水量中,淡水只佔2.53%;可直接利用的有限:人類使用的有效淡水資源量為每年9000立方千米,只佔淡水總量的0.3%。
分布問題可以看地理書,主要分為時間和空間的分布不均,時間上主要指降雨比較集中,形成的洪水等難以利用,空間分布更是體現了地區的水資源差異。
污染和浪費問題是大家可見的。
6. 為什麼會出現水資源短缺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能力越來越強,同時使用資源和破壞力也越來越大,發達的工業生產使用大量水資源,尤其是城市人口集中的地區,大量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而自然界的水資源補給是有限的,一旦超過大自然的補給能力,就會造成供水量不足,水資源短缺的現象。
還有一種表現是水質型水資源缺水,由於工廠企業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不注重環境利益,生產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環境中,是很多河流、湖泊甚至海域雖然有水,但由於水質污染,無法使用,我國北方大部分河流都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
真心希望政府加強監管,不要過量使用和污染寶貴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