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鄉村小孩相比城市小孩的教育,欠缺的地方有哪些呢
序言:每一個小孩都需要經過一定的學校教育,才能夠走入社會。那麼在教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農村的小孩和城市的小孩,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在教育環境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也決定了兩種教育模式出來下的小孩,在擇業及就業上面臨的問題都不同。
三、基礎不同
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基礎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在大城市中接受教育的孩子基礎比較好,因為資源以及老師都是非常優質的。但是在農村的孩子,他們基礎往往比較差,有的孩子上了六年級,可是連基本的拼音都不會。而且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多多關注孩子們,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貳』 地球上那個地方礦藏資源最匱乏,哪裡資源最豐富
日本的礦產資源是最貧乏的,這是舉世公認的,他們自己國家也承認。其次是新加坡、梵蒂岡等國家。
最豐富的地方談不上,像俄羅斯、我國、北歐國家都是比較豐富的;反而像沙特、伊拉克等中東國家,資源是比較匱乏的,首先他們缺水,其次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已經開發過度。
『叄』 地球上任何資源貯存量都是最少的地方在哪裡
這個應該沒有吧,除非說國家,梵蒂岡最小,當然什麼都缺。
首先地球資源有:
1、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天然氣;
2、水資源;
3、土地資源;
4、森林資源;
5、礦產資源;等等資源
詳細說下各種資源當前的現狀如下:
第一、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80%以上工業原料取自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但這些資源都屬於用一點少一點的耗竭性資源,是無法再生的。目前在地球上探明的可採石油儲量僅還可使用45~50年,而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總計還有180億立方米,估計只能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至於一些主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大概還可使用幾十年至百餘年。如果按照目前的開采規模而不加以控制的話,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
第二、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地球上的水資源有97%被鹽化,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地區的固體冰川,但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大規模利用。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
第三、全世界現有的可用耕地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0%,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印度和中國等國的耕地面積占的比例比較大。但由於我們人類的原因,世界土地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正在不斷下降,主要表現在:土壤的肥力下降,就全世界而言,產量高的耕地面積大大小於產量低的耕地面積;土壤嚴重退化,主要是土壤鹽鹼化、沙化、沼澤化和受農葯化肥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土壤遭受侵蝕,在世界上每年因為森林被我們人類砍伐而引起侵蝕的土地面積高達數億畝;農田被侵佔,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每年約有數千萬畝農地被工業及交通運輸業等侵佔。據統計,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適合耕種的土地都已經被利用了。在亞洲,83%的可耕種土地被利用, 在歐洲這個比例是88%,前蘇聯的比例是61%,在北美洲也有一半以上的可耕種土地已經被開發利用了。世界還可一利用的土地資源正在迅速銳減,我們在土地資源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第四、全球森林損失嚴重
全球森林資源現狀據埃菲社9月2日報道,該報告以美國馬里蘭大學和谷歌公司提供的數據為依據,稱熱帶國家受影響最大,佔990萬公頃,超過了損失林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的森林損失面積為2001年以來最多的一年。數據顯示,東南亞湄公河流域、南美的大查科地區(包括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西非和馬達加斯加成為新的重點地區。
報道稱,按國家看,2014年森林面臨損失速度最快的國家是柬埔寨,其次是獅子山、馬達加斯加、烏拉圭、巴拉圭、賴比瑞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越南和馬來西亞等。
報告顯示,對橡膠和棕櫚油需求的逐漸增長,以及大豆種植面積、農場和其他農產品生產的擴大導致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區也出現了林地面積縮小的現象。
報告還強調,全球熱帶雨林最多的巴西在過去10年中亞馬孫樹木砍伐率下降了70%,被認為是林地保護方面的成功案例。但是,報告也指出,2014年巴西的森林損失率出現顯著上升,這可能是受到某些消費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
外媒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世界資源研究所2日發布報告稱,2014年全球損失了超過1800萬公頃林地,相當於兩個葡萄牙的國土面積。
據埃菲社9月2日報道,該報告以美國馬里蘭大學和谷歌公司提供的數據為依據,稱熱帶國家受影響最大,佔990萬公頃,超過了損失林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的森林損失面積為2001年以來最多的一年。數據顯示,東南亞湄公河流域、南美的大查科地區(包括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西非和馬達加斯加成為新的重點地區。
報道稱,按國家看,2014年森林面臨損失速度最快的國家是柬埔寨,其次是獅子山、馬達加斯加、烏拉圭、巴拉圭、賴比瑞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越南和馬來西亞等。
報告顯示,對橡膠和棕櫚油需求的逐漸增長,以及大豆種植面積、農場和其他農產品生產的擴大導致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區也出現了林地面積縮小的現象。
報告還強調,全球熱帶雨林最多的巴西在過去10年中亞馬孫樹木砍伐率下降了70%,被認為是林地保護方面的成功案例。但是,報告也指出,2014年巴西的森林損失率出現顯著上升,這可能是受到某些消費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
第五、礦產資源是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具有現實或潛在經濟價值的天然富集物。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20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對人類最為重要的有煤礦、鐵礦、石油、黃金等。
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三大類。能源礦產是我國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氣在世界和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分別為93%和95%左右。金屬礦產資源品種齊全,儲量豐富,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4種。各種礦產的地質工作程度不一,其資源豐度也不盡相同。有的資源比較豐富,如鎢、鉬、錫、銻、汞、釩、鈦、稀土、鉛、鋅、銅、鐵等;有的則明顯不足,如鉻礦。非金屬礦產品種很多,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有88種。為金剛石、石墨、寶石、玉石、瑪瑙等等。
礦業是人類從事生產勞動古老的領域之一。礦業的發展與擴大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產生了巨大的、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中華民族的祖先和世界上許多民族一樣,從他們誕生之日起,就開始從事礦產開發利用活動。歷史學家將人類歷史劃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都是以當時人們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產種類為特徵。
礦產在地殼中的集中地,指存於地殼中的、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它們所含有用礦物集合體的質和量都能到達當前工業技術的指標要求,能被開采利用的地質體,叫「礦床」。礦床由礦體和圍岩兩部分組成。
有機物質演化的最高層次是人的大腦,無機物質演化的最高層次是礦石,比如:黃金、金剛石、廢鐵礦、寶石等等。當然注意了,還有一種有機物質能演變成煤、石油、天然氣。
根據礦床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案。如果礦很淺,距離地面幾十米或者一二百米的話,就採取露天開采。如果礦很深就先打個洞下去,讓車開進去把人放下去,然後把礦石拉出來。
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幅員遼闊,地址結構復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貧礦多,富礦少。難選礦多,易選礦少。共生礦多,單一礦少。因為地形復雜,小的開采單位多,從而使得采礦的技術很分散,這樣沒有技術優勢,自然礦採的質量就很差,由此引起資源浪費成本的增加。
進入21世紀,全球礦產資源的消費需求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新一輪高漲,所以我們要對礦產資源的保障提出以下對策。首先,大力推進資源的節約利用、保護和合理開發,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以節約為主。其次,加快實施找礦突破戰略,實現找礦重點突破,形成能源、資源戰略接替區。接著,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科技支撐,加強培養科技骨乾和領軍人才。最後,加快完善體制與機制。
『肆』 國內水果市場最大的痛點是什麼我們最缺乏哪些資源
國內水果市場最大的痛點是產地爛掉沒人吃,熱銷地區太貴吃不起,商家層層賺差價讓價格兩極分化,讓一些水果炒到虛高,但是果農卻賺不了什麼錢。但是,如果真的有電商平台去跟果農收購,在地里還沒成熟時就下訂,果農卻會在成熟時變卦,坐地起價,合同都不算數。
還有就是果農反悔的,這個就情理上,可以理解,畢竟到賣的時候能賣更多的錢,其實大家都想,但是合同意識卻很輕,並且掛著扶貧的名號,還真的拿他們沒辦法,畢竟罰他們也罰不了幾個錢,關他們其實他們地方也不樂意,所以這事只能商家認栽。但是這種問題,卻是各式特產裡面常見的,收購無法批量,也得不了價,所以只能窮的更窮,富的更富。
至於我們缺的資源,其實我們國家什麼地勢都有,在資源上真的不缺,缺的是一種誠信,也缺的一種少一些中間商賺差價的渠道。
『伍』 農村教育資源的嚴重短缺,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1.教育向城市傾斜,2.城市的教育資源更好,3.農村的資源少,4.農村的老師待遇差,5.農村人口的工資收入低等原因。
『陸』 中國哪些地區水資源最匱乏
中國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有西北的乾旱地區,還有人口密度很大的那些城市,主要有:
新疆、甘肅、內蒙中西部、北京、香港、澳門、天津等地。
『柒』 中國最缺乏什麼自然資源[急]
中國的自然資源很多都不夠用.比如說石油,木材,鐵礦石等等對進口的依賴很大,有些不能進口的資源,象淡水,很缺乏. 造成不夠用的原因是,第一人口多,人均擁有量少.第二使用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第三,環境的污染使得資源的缺乏更加嚴重
『捌』 為什麼我國最缺水的是華北地區而不是西北地區 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是什麼
西北地區農業用水少,人口稀少,需水量小,華北地區地形較平坦,農業需水量大,因此華北地區水資源更加短缺,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玖』 從氣候因素考慮,中東地區水資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從氣候因素考慮,中東地區水資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中東地區氣候乾旱,河流稀少 。
北回歸線穿過中東中部,大部分是熱帶沙漠氣候.中東地區氣候炎熱乾燥,沙漠面積廣大,降水稀少,很多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所以水資源十分缺乏。
中東水資源極度匱乏,與石油資源的豐富形成鮮明的對比。中東氣候乾燥,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沒有河流的沙漠地區。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中東人民的生活和生產。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中東水資源緊缺日趨嚴重。河流、湖泊水資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東緊張局勢的原因之一。
中東地區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邊緣有較高的山嶺聳立。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羅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內的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它們分別是古代埃及文化和古巴比倫文化的搖籃。此外,地中海沿岸也有狹窄平原。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還有一個由於斷裂陷落而成的死海。死海湖面海拔為﹣415米,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