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球有哪些資源,現狀如何
地球有哪些資源,現狀如何::
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80%以上工業原料取自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但這些資源都屬於用一點少一點的耗竭性資源,是無法再生的。目前在地球上探明的可採石油儲量僅還可使用45~50年,而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總計還有180億立方米,估計只能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至於一些主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大概還可使用幾十年至百餘年。如果按照目前的開采規模而不加以控制的話,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 再來說說我們人類生存無法離開的水資源。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地球上的水資源有97%被鹽化,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地區的固體冰川,但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大規模利用。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 全世界現有的可用耕地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0%,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印度和中國等國的耕地面積占的比例比較大。但由於我們人類的原因,世界土地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正在不斷下降,主要表現在:土壤的肥力下降,就全世界而言,產量高的耕地面積大大小於產量低的耕地面積;土壤嚴重退化,主要是土壤鹽鹼化、沙化、沼澤化和受農葯化肥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土壤遭受侵蝕,在世界上每年因為森林被我們人類砍伐而引起侵蝕的土地面積高達數億畝;農田被侵佔,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每年約有數千萬畝農地被工業及交通運輸業等侵佔。據統計,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適合耕種的土地都已經被利用了。在亞洲,83%的可耕種土地被利用, 在歐洲這個比例是88%,前蘇聯的比例是61%,在北美洲也有一半以上的可耕種土地已經被開發利用了。世界還可一利用的土地資源正在迅速銳減,我們在土地資源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Ⅱ 當今我們地球的資源狀況是怎樣
礦產資源總量豐富,分布不均,不合理開發和浪費現象嚴重。
森林資源急劇減少,濫砍濫伐現象嚴重,生態環境破壞。
水資源總量巨大,但淡水資源少,可利用的不多。
油氣資源開始枯竭;非常規油氣資源和可燃冰資源豐富。
風能和水利、潮汐能、太陽能、地熱能等綠色資源豐富。
土地資源和草原資源不斷減少,荒漠化現象開始不斷擴大。
漁業資源急劇減少,可捕到的魚也越來越少了。
生物資源豐富,但生物多樣性開始喪失。
海洋資源豐富。
財物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經濟資源、農業資源、信息資源等社會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
旅遊資源、文化資源豐富,但一些文化資源面臨消失的危險。
Ⅲ 地球上的資源現狀怎麼樣
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80%以上工業原料取自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這些資源都屬於用一點少一點的耗竭性資源。目前地球上探明的可採石油儲量僅可使用45~50年,天然氣儲量總計為180億立方米可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主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可使用幾十年至百餘年。按照目前的開采規模,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
海洋和海洋區污染嚴重。由於陸地和海洋資源壓力不斷增大以及不斷開采海洋沉澱物,導致海洋和海岸不斷退化;由於向海洋排放的氮過多,海洋和海岸帶都出現了富營養化。
水覆蓋著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積,總量達15億立方千米。但是只有2.5%為淡水,實際上可供利用的淡水僅佔世界淡水總量的0.3%。據聯合國有組織統計,全球有12億人用水短缺。水已經超出生活資源的范圍,而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根據《2005 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 ,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 億hm2 ,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 的30.3 % ,人均森林面積0.62 hm2 ,單位面積蓄積110m3/ hm2。1990~2000 年,全球年均凈減少森林面積890 萬hm2。2000~2005 年雖然全球人工林面積每年增加280 萬hm2,但是年均凈減少森林面積730 萬hm2。
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生命之樹」項目的統計,目前可能有500萬~1億種生物生存在地球上。然而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
空氣污染嚴重,氣候變化明顯。工業革命以後,大量化石燃料燃燒、大幅度變化的土地利用、水泥生產和生物燃燒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導致了地球的臭氧層破壞,形成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到本世紀末,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將使這些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一倍,最終將導致全球的平均溫度上升
Ⅳ 地球資源目前面臨短缺
隨著人類工業的不斷發展,地球上資源確實面臨短缺,例如森林資源、水資源、煤資源、石油資源、各類有色金屬資源等等都面臨短缺,所以循環再利用科學是必須的,再者就是要提倡愛護資源,節約資源。僅供參考。
Ⅳ 地球的資源最終能養活多少億人口
地球能承載多少人口無非取決於地球有多少資源 ,包含土地,水資源,能源,食物,現在我們假設全球已經一體化了,相當於全球變成一個國家,統一管理統一分配的話,最少可以承載1000億的人口,甚至更多,且聽我慢慢分析
目前地球上的人口密度是58人每平方千米,然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或者國家高達2萬人每平方千米左右,上圖是主要的國家,像澳門,摩納哥都是在1-2萬的人口密度,估計我們按峰值1萬算,那麼這就意味著10000➗58=172倍,理論上目前地球人口75億,增加172倍就是12900億人 更何況我們的假設是1千億,這么看來還非常寬敞,土地是足足夠的
人類如果完全開發土地足足夠養活1千億人口,很多土地在發達國家都荒廢沒有開發,比如美國,不但是發達國家,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同樣也存在大量沒有開發的土地,比如非洲,如果全球進入高度化的統一管理,就按目前的灌溉的大棚技術,在高樓大廈里都可以種植農作物,你想像一下看,一平方公里的大樓如果蓋100層就相當於面積增加100倍,食物不夠吃嗎?以色列的灌溉大棚技術已經得到驗證了,沙漠那麼多,人口密度那麼大還能養活那麼多人
目前人類實驗室已經完成可控核聚變,別說可控核聚變了,光是目前全球可控核裂變(核電站),水電站、都還沒有完全開發完,特別是第三世界的國家,有的沒技術有的沒錢,等人類發展到一千億可能我們連戴森球都造出來了,害怕能源不夠,目前地核都沒有完全開發,人類已知探測的地球深度是1萬多米,但是地球的半斤深度是幾千公里,也就意味著地底下連千分之一開發都不到,能源妥妥的夠
可能有的人會質疑,我們是人不是動物,如果這么密集的居住,那不相當於養豬嗎,生活質量有保證嗎?全球發達國家高密度人口的比比皆是,以色列,日本,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澳門,這些國家的人均壽命和生活質量都要遠高於我國大陸,而且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也遠大於我國大陸,別說全球住1千億人,就算1萬億也不是什麼太大問題
地球上能住多少人,有些評論是人口太多超重,這個不是問題因為地心引力都是向地球中心點地面或海面,東西,南北四面八方亦同的,糧食也可以運用 科技 方法解決,能源電力2O年內人造太陽也許會商業運轉將有源源不絕之電能,水,有清潔電能後會有綠化的地球,南北極冰山自然修復,可改變地球氣候,人口最多可增加一倍,人類最顧慮的是居住空間無法改變解決最大的問題,地球上的人類最重要的是 探索 外星,適合居住的第二個地球!有一最大的公約因素中,美,俄,不搞對抗(關鍵美國不再鴨霸)一同合作,希望地球上的人類有這個智慧與共識,在3O年內有可能實現此一夢想
這是個假設性命題;
但這個假設不成立,任何文明都是以循環漸進的方式推動發展;
在過去任何一個年代,任何一個疆土領域,一旦出現人口飽和都出現外侵、擴張、佔領的行為;
如今 社會 一樣,只是擴張的領域有所改變,不再是平面擴張,而是縱深向天空擴張;而這個時刻快實現了。
未來,向空中擴張將會演變為太空移民。
所以,地球不會出現人口過於稠密的現象。
全球有近一億人口在挨餓!!!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這個數字將大幅增加!!!
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問題和氣候變暖問題足以證明::
地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已嚴重超限!!!
地球能養活70億以下的人口!!
並隨之下降!!!
題目裡面有最終兩個字,我們大概能知道,一個文明簡單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當達到第二等級時,整個太陽系的光資源已經可以高度利用了,這個時候在地球上的物質使用效率也非常高,所以起到限制人口的主要因素會是地球空間。
接下來是給不了你答案的回答,因為這里涉及不同維度的很多參數
最多130億。那個時候就是最終飽和了
如果與我一樣低需求,低消耗的生活,地球上能生活200億人沒問題。
看怎麼個計演算法,沒有絕對的
抱歉,這個問題涉及到我的知識盲區,我就不回答了。#微博狗頭
這又要用兩種不同的邏輯來回答了,一種是地球能夠養活的人有限度,一種是地球能夠養活的人無限。
Ⅵ 地球的資源能供人類使用多少年,未來會資源枯竭嗎
地球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已經誕生了有46億年,這是我們人類現在普遍認同的說法。但是我們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比較靠譜的解釋。只是推測,在三百多萬年前,我們人類才出現的。而我們人類的文明,發展是極其迅速的。在短短的幾千年內,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且高效的體系。相對於地球的46億年來說,實在是太短了。但是自從我們人類的文明開始迅速發展起,這個地球上的資源也在迅速的消耗。雖然這個地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即使是46億年的來形成所資源,在現在看來,也慢慢進入一個資源枯竭的情況。雖然我們人類,現在已經有了環保和節約的意識,但是還是不能改變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地球資源還能用多久?20億年後太陽膨脹,地球能撐到那個時候嗎?
我們地球的資源在不停地在消耗,太陽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太陽在不停膨脹。而且在二十多億年後,太陽會因為這個膨脹,而爆發出更多的能量。這些能量要是傳輸到地球上,以我們地球越來越薄大氣層,是根本無法承受這個能量的。但是就現在看來,我們地球的資源可能支撐不到太陽開始膨脹。尤其是煤炭和石油這個兩個不可再生資源,用完的說,就只有等到再經歷一次地球的毀滅和重生了。
Ⅶ 地球資源還能撐多少年
人類目前以探明的可開採石油總量在1211億噸,大約可供人類開采30~40年左右。
市場價格告訴我們答案並非如此,石油價格不僅沒有大幅度攀升,反而還是有跌有漲呈健康的態勢,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因為科技的進步,人類發現了一種新資源——頁岩油。
根據相關信息的統計,目前頁岩油的儲備量約11萬億~13萬億噸,根本不是石油能夠相比的,可以供人類使用3000~4000年的時間。
更主要的是,這僅僅是目前已探明的儲備量,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肯定還會勘探出更多的頁岩油,所有地球上的頁岩油至少能夠供人類使用3000多年。
相關知識:
頁岩油一直都在靜靜地等待在那裡,只不過人類之前沒有相應的開采技術,而按照這種情況來思考下,地球上究竟還有多少類似的新資源等待著人類去開發呢?
其實資源不僅僅是天然氣、石油以及煤炭這樣可以燃燒的物質,像隨處可見的陽光、水甚至是風都是作用巨大的資源。
就比如說太陽能,雖然人類現在的技術水平不夠,無法100%利用太陽能,但如果忽略太陽的壽命來看,太陽能根本就是無窮無盡、用之不竭的。
同理,風能、水能、潮汐能、地熱能,都能夠給人類帶來非常直觀的作用,而類似的資源數不勝數。倘若人類未來科技發達了,直接將「戴森球」製造出來,想必會更加的不缺資源。
Ⅷ 地球上水資源現狀情況如何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自然資源。地球上水的總量約有1?386×109立方千米。如果全部平鋪在地球表面上,可以達到3,000m的水層厚度。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都被水覆蓋著。
儲水量雖然如此豐富,但海水就佔了整個儲水量的96?5%,淡水量的全部總和只不過占總儲水量的2?53%。水資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可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所以淡水儲量並不等於水資源量。實際上能供人類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使用的淡水資源還不到淡水儲量的萬分之一。水資源總量的統計和計算比較復雜。水資源中最能反映水資源數量的特徵的是河流的年徑流量,它不僅包含降雨時產生的地表水,而且包括地下水的補給。所以,常用年徑流量來比較各國的水資源。全球年徑流量約為47×1012km3/y(萬億立方米每年)。
20世紀50年代後,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全球人口增長迅猛。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迅猛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大量侵蝕原本已經稀缺的可消費水資源。有報告顯示,全球每日約有200噸垃圾倒入河流和湖泊。每升廢水能夠污染8升淡水。這些污水流經的亞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正面臨著水資源缺失的危機:全世界有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相關的疾病。在過去的50年中,由水引發的沖突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質,21起演變為軍事沖突。水資源危機正威脅著世界和平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