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喜馬拉雅山脈有什麼礦產資源
擴展閱讀
買一把極光花多少鑽石 2025-05-16 16:36:31
boos眼鏡框店裡什麼價格 2025-05-16 16:23:03
臉上中鑽石是怎麼種 2025-05-16 15:53:36

喜馬拉雅山脈有什麼礦產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20 13:07:21

① 世界兩大山系

1.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系,由喜馬拉雅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組成。

喜馬拉雅山脈(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

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

(1)喜馬拉雅山脈有什麼礦產資源擴展閱讀:

世界兩大山系的物種特徵:

1.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過程中,北美西北部和亞洲東北部曾有過聯系和中斷,從而使兩地動物互有往來,形成許多共同屬和相似的動物種,如水貂、猞猁、狼和獾等。

它也提供了南北美洲之間動物往來的條件,在北美東南部出現犰狳等與南美相同的種和屬,南美的貓科、犬科和浣熊科等則來自北美。因此,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豐富了南北美洲的動物種類。

2.喜馬拉雅山系:

東喜馬拉雅山脈的動物主要源於華南和中南半島地區:主要是可以在熱帶森林中找到的動物類型,其次才是那些適應了在較高海拔和較干西部地區的亞熱帶、山地和溫帶條件的動物類型。然而,西喜馬拉雅山脈的動物卻與地中海、衣索比亞和土庫曼這些地區的動物有著較多的類同之處。

一些非洲動物過去在這一地區的存在,例如長頸鹿與河馬,可以從外喜馬拉雅錫瓦利克山脈沉積層的化石遺跡推斷出來。在樹線以上高度的動物幾乎完全由適應寒冷的當地特有物種構成,它們是在喜馬拉雅山脈升高後從草原野生動物進化而來的。

象、美洲野牛和犀局限於尼泊爾南部低矮山麓森林覆蓋的達賴地區中的某些區域--已被大體疏泄的濕地或沼澤地。印度犀牛在整個喜馬拉雅山脈的丘陵地帶曾經大量存在,但是濱臨滅絕;麝和喀什米爾鹿也達到了滅絕的程度。

喜馬拉雅黑熊、雲豹、長尾葉猴(一種亞洲長尾猴)和貓,是喜馬拉雅山脈森林中其他恆生動物的一部分。喜馬拉雅岩羚羊,例如塔爾羊,也可以見到。

在樹線以上更高的地方,雪豹、棕熊、赤熊貓(即小熊貓)和西藏氂牛偶能一見。氂牛已被馴化,在拉達克被用作役畜。然而,樹線以上的典型棲息動物是多種類型的昆蟲、蜘蛛和蟎,它們是能夠生活在高達6309米之地的僅有動物種類。

參考資料網路-喜馬拉雅山脈

網路-科迪勒拉山系

② 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有什麼關系

喜馬拉雅山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中國和尼泊爾交接處。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

(2)喜馬拉雅山脈有什麼礦產資源擴展閱讀

1、生物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可以大體分為4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及高山帶-- 主要是根據海拔和雨量劃分的。

2、礦產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礦物豐富,不過開發局限於 較易進入的地區。查謨和喀什米爾是礦物最為集中的地區。

3、水利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的河流具有巨大的水力發電潛力,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印度已經得到密集利用。一項浩大的多用途工程坐落在外喜馬拉雅山脈的蘇特萊傑河上的巴克拉-楠加爾(Bhakra-Nangal,1963年竣工),水庫蓄水能力約為100億立方米,發電總裝機容量為1050兆瓦。

③ 喜馬拉雅山高多少千米

截至2019.2.19,喜馬拉雅山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喜馬拉雅山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高海拔高達8844.43米。據最新測定數據表明,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中國和尼泊爾交接處

(3)喜馬拉雅山脈有什麼礦產資源擴展閱讀

地貌特徵

喜馬拉雅山脈最典型的特徵是扶搖直上的高度,一側陡峭參差不齊的山峰,令人驚嘆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蝕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測的河流峽谷,復雜的地質構造,表現出動植物和氣候不同生態聯系的系列海拔帶(或區)。

從南面看,喜馬拉雅山脈就像是一彎碩大的新月,主光軸超出雪線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後者從而成為大多數喜馬拉雅山脈河流的源頭。不過,喜馬拉雅山脈的大部卻在雪線之下。

創造了這一山脈的造山作用依然活躍,並有水流侵蝕和大規模的山崩。

④ 喜馬拉雅山脈上有些什麼寶貝

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喜馬拉雅山脈上的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常綠龍腦香科森林--一個可產木材和樹脂的樹群--是常見的;它們的異種生長在不同的土壤上和陡峭程度互異的山坡上。鐵木可見於183~732米這一高度內可滲透的土壤上;竹子生長在陡峭的山坡上;櫟樹和栗生長在石質土上,覆蓋了從中國藏南地區西部至尼泊爾中部,在1097~1737米高度的砂石。榿木可見於較陡的山坡水道沿線。在更高處,它們為山地森林所取代,林中典型的常綠樹是一種露兜樹。除了這些樹外,估計約有4000種開花植物生長在東喜馬拉雅山脈,其中20種是棕櫚。
礦產資源:在札斯卡爾山脈發現藍寶石,在附近的印度河河床找到沙金。在伯爾蒂斯坦有銅礦床,在喀什米爾河谷找到鐵礦。拉達克蘊藏著硼砂和硫磺礦。在查謨山找到了煤層。鋁土礦也在查謨和喀什米爾出現。尼泊爾、不丹和錫金有著廣布的煤炭、雲母、石膏和石墨礦藏,以及鐵、銅、鉛、鋅礦石。

⑤ 喜馬拉雅山被稱為是礦產資源寶庫,如今它的礦產資源究竟有多驚人

喜馬拉雅山上不僅有有色金屬礦產、稀有金屬礦產,還有一些寶石,這時候的喜馬拉雅山已經不僅僅是個山脈了,還是個寶物聚集地。喜馬拉雅山位於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交界,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但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太高、氣候惡劣以及生態系統脆弱,在這之前,專家們並沒有把目光放在喜馬拉雅山上。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喜馬拉雅山的了解才越來越多,喜馬拉雅山上的“寶藏”才逐漸被發現。

三、科技進步

隨著科技的進步,勘探人員也會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尋找礦產資源,新型的探測儀器的出現,都幫助了專家更好地勘探喜馬拉雅山上的礦產資源。如今通過專業的找礦工作,喜馬拉雅山上的礦產資源被找出了很多,礦床是一波接著一波被勘探出來。

⑥ 喜馬拉雅山裡的礦物質珍貴嗎都有什麼

像這種在地底下很深地方的礦物質都很珍貴,尤其是現在地球受到污染這么嚴重,肯定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喜馬拉雅山有很多特產,礦物的話基本上就是水晶岩鹽了,你可以上網搜索一下。

⑦ 喜馬拉雅山有什麼曠產

喜馬拉雅山脈礦物豐富,不過開發局限於較易進入的地區。查謨和喀什米爾是礦物最為集中的地區。在札斯卡爾(Zaskar)山脈發現藍寶石,在附近的印度河河床找到沙金。在伯爾蒂斯坦(Baltistan)有銅礦床,在喀什米爾河谷找到鐵礦。拉達克蘊藏著硼砂和硫磺礦。在查謨山找到了煤層。鋁土礦也在查謨和喀什米爾出現。尼泊爾、不丹和錫金有著廣布的煤炭、雲母、石膏和石墨礦藏,以及鐵、銅、鉛、鋅礦石。

⑧ 喜馬拉雅山有什麼特產

特產清新的空氣,和獨特的高原環境,還特產神聖的氣息!氂牛肉乾 綠蘿花 蟲草、杜仲、天麻、靈芝 麝香,還有就是喜馬拉雅山中的一種礦產水晶岩鹽。

⑨ 中國的喜馬拉雅山和長江油哪些物產和典故

長江物產資源
物產資源
長江流域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主要有五大資源。
1.水土資源全流域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佔全國總水量的36%。1995年流域人口平均佔有水量約2300餘立方米,高於全國平均值。全流域共有土地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46億畝,約佔全國的24.3%,其中水田2.01億畝,水旱比為5.8:4.2。
2.能源資源長江流域水能資源居世界大河之首,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1.97億kw,約佔全國的53.4%,全部開發後相當於年產原煤5.6t。本流域的煤炭資源相對較少,探明保有儲量約佔全國的7.7%5油在流域內的儲量更少,累計地質儲量約佔全國的2.4%。
3.礦產資源長江流域礦產資源保有儲量佔全國儲量50%以上的有約30種其中鈦、釩、汞、磷等礦產儲量佔全國的80%一90%以上;銅、鎢、錳銻、鉍等礦產儲量佔全國的50%以上;鐵、鉛、鋅、鉬、金、銀等礦產量佔全國的30%以上。
4.森林資源全流域有林地約7億畝,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等河的上游。
5.旅遊資源長江流域山河壯麗、風光明媚、文化古跡眾多,還有馳名中外風景旅遊區、革命聖地和大面積的自然保護區。
典故:
投鞭斷流
據北魏.崔鴻《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中國。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何況晉據著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松動,再伺機攻伐。」苻堅很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至於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後仍不免滅亡。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甚麼天險?」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淝水,准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領八萬精兵抗敵。苻堅輕敵,想憑藉優勢快攻,卻遭到晉軍頑犟抵抗,並在「淝水」被晉軍打敗,前秦從此一蹶不振。後來「投鞭斷流」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旅眾多,兵力犟大。

⑩ 燕山-喜馬拉雅期構造演化與成礦

印支運動以後,中國的地質構造格局發生顯著變化,以賀蘭山-康滇隆起一線為界,可將中國分為差異明顯的東西兩大部分。東部地區,由於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板塊間的相互作用不斷加強,導致濱太平洋構造帶發生強烈的火山-侵入活動(任紀舜,1998),而在大陸內部則發育各類沉積盆地。在大陸的西部地區,從岡瓦納大陸母體移離的青藏諸地塊則逐次向北運移,最終與屬於歐亞板塊的中國北方大陸碰撞結合為一個整體。

中國東部構造域的西帶,中生代時發育有內陸斷陷盆地,如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其中蘊藏了豐富的煤層、石油和天然氣。在大陸的中帶和東帶,發育有近海盆地,如松遼、華北和江漢等,其中松遼盆地以白堊系深水湖相沉積物為主,形成大型的大慶、遼河等油田。

中國東部構造域的東帶,以發育大量火山岩為特徵,伴有豐富的斑岩型、矽卡岩型和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有三條火山岩帶呈北北東-南南西向作雁行狀排列。其西北帶為大興安嶺富鹼火山岩帶,伴有金-鉛-鋅-錫-鐵礦成礦系統;中帶是基本沿郯-廬斷裂延伸的偏鹼性安山質火山岩,它從膠遼東部經山東、蘇北一直延伸到下揚子地區,燕山期花崗岩類包括鉀玄岩(Shoshonite)在此帶內廣泛出露,以發育銅-鐵-金-硫礦床為特徵,如著名的長江中下游成礦帶。東南邊的閩、浙陸緣火山岩帶北延與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相接,以安山岩和流紋岩類為主,廣泛形成中低溫熱液型鉛-鋅-銀-銅-金礦床,代表性的有紫金山金-銅礦床,以及偏西北側的元古宙淺變質基底中的銅廠-銀山的銅-金-銀礦集區。

中國東部地區,由於華北地塊和揚子地塊的演化歷史和物質組成的明顯差異,因而形成印支期後不同的區域地球化學塊體和成礦帶。在華北地區,以華北地塊邊緣的大規模金-鉬成礦為特徵,如地塊北緣的楊家杖子、淶源等鉬礦和冀北金礦(東坪、金廠峪等),地塊南緣的小秦嶺金礦和鉬礦(文峪、金堆城等)和膠東金礦。而在華南地區,由於受到印度板塊和西太平洋板塊的雙重推擠,原先的華南加里東增生褶皺帶發育強烈的構造熱事件,軟流圈和下地殼的深源物質上涌,中深部的硅鋁質地殼部分熔融,形成大規模的重熔花崗岩,它們沿深斷裂和熱穹窿廣泛分布,伴有一系列重要的鎢-錫-鉍-稀土礦床,如柿竹園和西華山礦床。

就銅礦而言,華北和揚子地塊上均有大型礦床分布,但在秦嶺區則相對缺少。

中國金礦主要形成在燕山期,多分布在前寒武紀花崗-綠岩帶。太古宙和元古宙地層中的變基性火山岩為含金礦源層,經歷多次改造富集,主要是受到燕山期花崗岩漿活動的影響而高度富集成礦,這與世界上其他古老變質岩區金成礦時代集中在前寒武紀是明顯不同的。

中國西部的巨大盆嶺系統由斷塊山脈與大型山間盆地相間排列構成,可以阿爾金巨型走滑斷裂分為西北部的塔里木-天山區和東南部的昆侖山-祁連山區。其中,塔里木盆地經歷復雜的歷史,盆地邊緣及其內部蘊藏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柴達木盆地則有大量的石油、石鹽、鉀、鋰和硼礦資源。

喜馬拉雅運動期,大約在60~65Ma,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開始碰撞對接,青藏地區大部隆升。在喜馬拉雅褶皺帶,發育有蛇綠岩套中的鉻鐵礦床(如羅布莎);在岡底斯構造帶,發育了巨型斑岩型銅-鉬-金成礦帶,已發現多個大型銅礦床,如驅龍,其金屬儲量已近千萬噸。在三江地區的對接消減帶中,發育了與鈣鹼性花崗岩有關的斑岩銅礦帶(如玉龍銅礦)、與構造混雜岩帶有關的金礦帶(如老王寨金礦),以及陸相斷陷盆地碎屑岩中的鉛-鋅礦床(如蘭坪金頂礦)。在中國台灣北部,受西太平洋板塊俯沖帶直接影響,產出有著名的火山岩系中的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金瓜石礦床)。

中國的東北和華北地區有陸內裂谷型的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玄武岩發育,伴有剛玉(藍寶石)等礦產。

1.燕山期構造與成礦特點

燕山期成礦在中國大陸上尤其是東部地區廣泛發育,成礦強度大,是中國多數金屬礦產的主要形成時代。其特徵是:

1)礦床種類多。金屬礦有金、銀、銅、鐵、鎢、錫、鉬、鉍、鉛、鋅、汞、銻、鈹、鈮、鉭等;非金屬礦有螢石、明礬石、葉蠟石、重晶石、水晶、石棉等;能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鈾等。

2)礦床類型多。有蝕變花崗岩型、雲英岩型、矽卡岩型、斑岩型、熱液脈型、淺成低溫熱液型、蝕變-剪切帶型、次火山-礦漿貫入型、沉積和生物沉積型等。

3)成礦環境以大陸板內構造活化帶為主,有大陸邊緣及內部的構造-岩漿帶、火山-次火山岩帶、陸內斷褶帶、俯沖帶、陸緣剪切帶、陸內坳陷帶、陸內深斷裂帶,以及陸內斷陷盆地等。

4)成礦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部構造域,包括下列的成礦區帶:

①大興安嶺-太行山鐵-銅-鉬-金-鉛-鋅成礦帶;②郯-廬斷裂銅-金-金剛石成礦帶;③華北陸塊北緣鐵-稀土-鉛-鋅-金-銀-銅成礦帶;④小秦嶺金成礦帶;⑤豫西金-鉬-鎢-鐵-銅-銻成礦帶;⑥長江中下游鐵-銅-金-硫成礦帶;⑦東南沿海火山岩鉛-鋅-金-銀成礦帶;⑧湘中鎢-錫-鉛-鋅成礦帶;⑨南嶺鎢-錫-鉍-鈮-鉭-稀土成礦帶;⑩揚子陸塊西南緣汞-銻-砷-金成礦帶。

燕山期成礦帶或是發育在前寒武紀變質結晶基底中,或是疊加在古生代構造層之上,或是疊加在早中生代—三疊紀地層之上,總體上是受中國大陸東部岩石圈-軟流圈的強烈擾動而發生的岩漿、流體、盆地沉積作用控制的。

2.喜馬拉雅期構造與成礦特點

喜馬拉雅構造運動主要發育在中國西南地區,由於印度板塊向喜馬拉雅-特提斯地體的推擠,造成青藏高原及三江區域的多個構造-岩漿-成礦帶,礦產資源豐富,潛力巨大。此外,近年來在川西地區也發現喜馬拉雅期的岩漿活動與金屬礦床。

喜馬拉雅期成礦主要表現出殼-幔成礦系統的特色:

1)礦床種類包括金、銅、鉛、鋅、銀、鉻等,喜馬拉雅期鹼性玄武岩中有橄欖石、紅寶石、藍寶石等。

2)礦床類型有斑岩銅-鉬礦、矽卡岩型鐵銅礦、岩漿型鉻礦、剪切帶型金礦、火山-次火山岩型金礦、熱泉型金礦,以及廣泛分布的紅土風化殼礦床及各類河海砂礦。

3)成礦環境有造山帶、裂谷、地塹及裂陷盆地、內陸湖盆及濱海岸帶等。

喜馬拉雅期的主要成礦區帶有:

①雅魯藏布江超鎂鐵質岩鉻鐵礦成礦帶;②岡底斯中酸性岩銅-鉬-金成礦帶;③三江特提斯銅-金-鎢-錫多金屬成礦帶;④川西構造-岩漿銅多金屬成礦帶;⑤東北-華北鹼性玄武岩類寶石成礦帶;⑥台灣金瓜石金-銅成礦帶。

以往對喜馬拉雅期成礦作用研究不夠,近年來有關喜馬拉雅期礦床的多處發現,說明中國喜馬拉雅期成礦可能具有較大的強度,尤其在西南區、西北區和東南沿海區,應引起重視。全面研究區域地貌景觀和岩石被剝蝕程度對找尋喜馬拉雅期礦床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