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冠肺炎(採取的哪些甲類防控措施,醫療機構出現的有哪些違法行為怎麼處理)
新冠肺炎採取的甲類防控措施:
一是健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完善多部門聯防聯控疫情預案,強化對地方工作的指導和支持。
二是堅決遏制武漢疫情擴散蔓延。強化應急響應,嚴格落實市場關閉和野生動物管控措施,嚴格落實機場、車站、碼頭等體溫篩檢措施,減少人群聚集性活動。
三是強化病例救治,調配好醫療資源,中西醫結合,落實集中救治措施,最大程度減少死亡。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醫療機構出現違法行為:
(一)未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
(二)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資料服務的。
(三)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
(四)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的處理方法: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根據上述規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現已被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各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其他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依法採取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傳播。
B. 李蘭娟稱病人怕漏不怕多,那多的人如果造成資源不夠怎麼辦
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跟前期的准備不足和缺乏警惕性存在必然聯系,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救治已經確診的病人,尤為關鍵的是對依然在社會上沒有被收治到醫院的疑似病人,而李蘭娟所說的話便是突出病人遺漏的重要性,至於不怕多隻是用來作為對比,不能用毫無上限的臆測理解李蘭娟院士的表態,畢竟疫情的控制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確診案例,如果能夠將所有漏掉的疑似或者確診病例成功收治,即便病人數量大幅度增加也是可以接受的。
由此作為參考可以發現,新冠肺炎的疫情控制已經到了發起總攻的階段,在湖北之外的地區逐漸穩定的情況下,湖北尤其是武漢的主要精力已經轉移到遺漏病人的排查工作中,因此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下沉到基層也就順理成章,而已經收治的病人,則可以在全國醫護力量的精心治療下逐步治癒出院,當湖北不再有新增確診病例,說明這場戰役我們便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C. 在疫情下,多地集中爆發醫療資源匱乏,身為普通民眾該怎樣應對
在家呆著不出門兒、避免聚餐、聽從國家安排、出門一定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規律作息提高免疫力、對於疫情信息明辨是非以防過度恐慌、正確選擇防護用具。
一,避免出門
這是唯一次躺在床上就可以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大家還不趕快執行?在家裡不出門既可以減少口罩的使用,又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把多餘的物資留給醫護人員,自己不被感染的同時還能減少他們的負擔,豈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五,對於疫情信息明辨是非
盡量不要出現哄搶一類葯物的現象,多看新聞不要被虛假信息所蒙騙。就像前一段時間出現的雙黃連事件,將雙黃連堆積在普通群眾家中起不到什麼作用,不按醫囑用葯反而會受副作用影響,而真正需要雙黃連的人卻無法買到。
D. 上海保障封控區內人民群眾醫療服務需求,對確需緊急外出就醫的如何處理
上海保障封控區內人民群眾醫療服務需求,政府部門明確規定對確需緊急外出就醫的患者通過專車閉環接送。
上海封控區目前的防疫壓力是比較大的,不僅核酸志願者的人手不太夠,就連當地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少的人為此都很擔心,畢竟上海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急的地方,更何況現在醫療資源不足,假如自己出了點什麼問題都容易輪不到自己。關於上海保障封控區的問題是網友們一直熱議的話題,畢竟這么多天來了,政府相關部門也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期間還出了不少的令人心疼的事件,不少哮喘患者因為疫情期間醫療資源緊張就大受其難。
E. 部分地區沒有疫情也做大規模核酸,抗疫資源該如何合理利用
我個人認為抗疫資源需要盡可能物盡其用,我們也需要避免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不當浪費。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醫療資源本身有限,我們需要把更多的醫療資源用在需要的地區和人身上,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排查而故意浪費這些醫療資源。在防控新冠疫情的過程當中,如果一個地方本身沒有爆發疫情,甚至這個地區連新冠確診的情況都沒有發生,我覺得這個地區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有些地區沒有疫情也做大規模的核酸檢測。
這是一件非常浪費的事情,對那些沒有爆發新冠疫情的地區來說,為了進一步防控新冠疫情,有些地方甚至開展大規模的全員核酸檢測,通過這種方式來進一步保證相關地區的安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這些地方本身就沒有新冠確診患者,大規模核酸檢測是一件非常非常浪費的事情。
F. 上海新冠死亡率攀升,當地醫療資源面臨著怎樣的考驗
上海新冠死亡人數連續多日增加,顯然是醫療系統在超負荷下已經不堪重負的跡象。如果五一後大部分不能解封,恐怕醫療系統必須有國家支持才能保證死亡率不增加。形勢依然嚴峻。希望那些把自己的錢看得比別人的命還重要的人能清醒過來,不要再這樣了。上海,堅持住!北京,堅持住!中國,挺住!4月23日,上海新增本地死亡病例39例,平均年齡78.7歲,最大年齡98歲,均患有嚴重多器官慢性疾病。我們在臨床治療中面臨的重症病例幾乎都是並發嚴重的多器官基礎疾病,包括晚期惡性腫瘤、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壓等。)、神經系統疾病(腦出血、腦梗塞等。)、終末期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等。大部分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由基礎疾病引起的。
G.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如果床位不足要怎樣解決
對於這個問題,武漢其實已經給出了明確的解答,短時間內利用體育館在內的各種場所,按照專業感染醫生的要求和標准,建立起容納少在數百人多則上千人的方艙醫院,無疑是解決床位不足的理想之選,畢竟新冠肺炎的病死率還是相對較低的,並且絕大多數的感染者都是輕症患者,只要給予適當的對症治療,便可以在一段時間以後達到治癒的標准,而醫院中救治設施齊全的病房,原則上還是應該優先照顧重症患者和患有基礎病的中老年患者。
由此可見,疫情當前保證醫療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利用,已經成為有效防控所不容忽視的核心要素,即便床位的增加面臨重重阻力,為了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也應該不計代價的克服所面臨的困難,無論是原有病區和病房的改造,還是方艙醫院的繼續建設,都是解決床位不足這個醫療難題極為有效的成熟方案。
H.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政府採取了哪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政府採取的有效的管理措施:
1、部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加強值班值守。安排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調派熟悉工作的人員,做好春節期間的值班工作,各級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留足在崗人員。
2、緊盯全國面上工作,堅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織密織牢不明原因肺炎監測、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兩張網,做好病例救治各項准備,及時發現並有效處置疫情。
3、全力救治患者。調配最強的中西醫療資源和專家資源,中西醫結合,最大限度減少死亡病例。加強患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關心愛護醫護人員,做好後勤保障,合理安排休息,尤其是指導做好個人防護,防止醫務人員在救治病人過程中受到感染。
4、做好信息發布和國際合作。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客觀報道疫情進展和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實事求是,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繼續主動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疫情信息溝通,及時分享疫情監測、調查、防治信息和風險評估意見,共同研討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5、加大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力度。充分發揮專家力量,盡快查明傳染來源、傳播途徑,有針對性地做好抗病毒葯物的研發和篩選。密切跟蹤監測病毒毒力、傳播力的變化,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I. 疫情高峰來臨,上海重症醫療資源撐得住嗎
疫情高峰來臨,上海重症醫療資源將會面臨巨大挑戰。上海是一個老齡化嚴重城市,老人接種疫苗效率低下,現階段疫情迎來高峰期,只要上海撐住這段時間高峰期就會勝利。為重患者與死亡病例開始不斷上升,這是本輪新冠疫情最為嚴重挑戰。
上海重症醫療面臨挑戰
在這一輪新冠疫情,上海確診人數不斷增加,而且以老年人為主,上海本身一個老齡化嚴重城市,老人身體虛弱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基礎病也多,老人新冠疫苗接種率低下,所以迎來疫情高峰期,重症患者也逐漸增多,上海重症醫療難以支撐,醫護人員不停輪轉,面臨最高挑戰。
對於上海本輪新冠疫情,除了重症醫療資源面臨新的挑戰,作為廣大市民也要積極配合疫情方案管理,這次重症患者多為老年人或有基礎病患者,這類人員要做好防護措施,盡量健身外出,減少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