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資源短缺有什麼災難
從生態環境方面來看,水資源短缺首先導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生物棲息地的環境惡化又會導致動物生存環境受到威脅,生物物種減少,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從經濟方面來看,水資源短缺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導致地區的貧窮。
⑵ 水資源缺乏會導致哪些後果
會產生更多的健康問題。水資源的缺乏就意味著飲用水不再有保障。安格曼先生說,諸如霍亂等在水中傳播的疾病會使世界出現許多問題。
水缺乏也會引起更多的國際紛爭。
動物因乾渴而死去,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⑶ 水資源短缺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首先,缺水將制約經濟發展。農業用水約佔全球淡水用量的70%。水資源短缺會阻礙農業發展,危及世界的糧食供應。工業用水約佔全球淡水用量的20%,缺水會導致工業停產限產。此外,水資源危機帶來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將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同時,水危機也威脅著世界和平,圍繞水的爭奪很可能會成為地區或全球性沖突的潛在根源和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⑷ 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的危害是怎麼樣的
地龜裂
全球的水資源總量為13.8億~14億立方千米,但其中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洋鹹水約佔96.5%,剩下的3.5%的陸地水,絕大部分又被冰川、雪山、岩石、地下水和土壤所佔去。可供人類採用的河湖徑流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淡水總儲量的0.35%。水在環球水圈中自成一個封閉的循環體系,海水和陸地水之間,通過蒸發、降水、水流等,形成循環平衡。人類真正能夠直接採用的淡水,是來自這種循環平衡降水中的那部分穩定徑流,其總量約每年9000立方千米。僅從數字推算,人類擁有9000立方千米的淡水資源量,應不致於缺水,但水資源危機卻是全球性的問題。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佔全球陸地面積的60%。有13億人缺少飲用水,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根據當前的氣候條件和人口預測,到20世紀末,全球人均水資源量將減少24%,穩定可靠的人均供水量,將由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人類對水資源的耗量在不斷增加,約經過15年便要增加1倍。目前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2%,而用水增長率卻達到了4%,有的國家則達到10%。
水資源不足已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其原因主要有:①全球大氣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導致一些地區缺水嚴重;②人口迅速增長,城市高度集中,使人均佔有水量急劇減少,局部地區「水荒」問題突出;③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非生活性用水量迅速增加;④工業和城市的污水、污物排放使許多水體遭受嚴重污染。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約有3/4的農村人口常年得不到足夠的淡水。
目前,人類不僅面臨著淡水短缺的危機,而且,水資源不斷被污染,使干凈的水越來越少。眾所周知,水在自然界中不斷地與大氣、土壤、岩石等接觸過程中溶解了鈣、鎂、鉀、鐵、錳、氧、氮、硅、磷等許許多多不同狀態的物質,它們是人體或動植物生存所必需的。但是由於人為的原因,使某些有害有毒物質進入水體中,並且這些污染物質的數量超過了水的自凈能力,改變了水的組成及其性質,造成水質污染,繼而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
隨著工業發展、全球迅速城市化,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大量增加,水質遭到嚴重污染,水在痛苦地呻吟。工業廢水中的污染物質約有157種,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重金屬如汞、鎘、銅、鉻、鉛、鋅、錳、礬、鎳、鉬等。類金屬是指危害性質類似重金屬的,如砷。
有機化合物包括碳氫化合物、氧化合物、氮化合物、鹵代物、芳烴衍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170萬種,其中許多是有毒物質,如苯酚、多氯聯苯、六六六、滴滴涕、氰化物、狄氏劑等。
植物富營養化是指水中養分供應過量,使動植物大量繁殖,導致水域環境惡化。
耗氧污染物是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物質的總稱。
熱污染是指大量熱水排入水體,導致水溫上升,危及生物生長。
無機污染物包括酸、鹼、無機鹽類、無機懸浮物。
油類污染是指石油污染,它浮在水面上,阻止氧氣進入水體,使水變臭,魚窒息而死。城市生活污水最常見的是來自帶菌的人類糞便。
水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它是疾病傳播的媒介。通過污水的流動,將病菌送到各家各戶,人們一旦接觸,某些疾病,如傷寒、霍亂、肝炎、痢疾、腸道病毒等就會廣為蔓延。據估計,水污染引起的腹瀉病使每年約有200萬兒童夭折,約9億人次患疾。污水中還有不少氰化鉀、有機磷、砷等,毒性相當大。人和其他生物將這種污水吸入體內,水生物會迅速死亡,人體會慢性中毒。尤其是如汞、鎘、鉻、鉛、滴滴涕等在污水中的含量雖然極微,但經過生態系統食物鏈的富集,能成千上萬倍地在生物體內積聚起來,最終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水污染還會造成某些與水質關系密切的工業產品質量下降,影響航運業,直接危及農業、漁業等等。
⑸ 如果缺了水,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會受到什麼影響
如果缺水,飲用水不足會危及生命健康,日常用水不足無法清洗,無法生產。
⑹ 水資源缺乏有什麼影響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污染物進入人體,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鉻、銨類、笨並(a)芘等,還可誘發癌症。被寄生蟲、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會引起多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重金屬污染的水,對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鎘污染的水、食物,人飲食後,會造成腎、骨骼病變,攝入硫酸鎘20毫克,就會造成死亡。鉛造成的中毒,引起貧血,神經錯亂。六價鉻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膚潰瘍,還有致癌作用。飲用含砷的水,會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許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機體代謝障礙,皮膚角質化,引發皮膚癌。有機磷農葯會造成神經中毒,有機氯農葯會在脂肪中蓄積,對人和動物的內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機能均造成危害。稠環芳烴多數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劇毒物質,進入血液後,與細胞的色素氧化酶結合,使呼吸中斷,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們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與水有關。傷寒、霍亂、胃腸炎、痢疾、傳染性肝類是人類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潔引起。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水質污染後,工業用水必須投入更多的處理費用,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食品工業用水要求更為嚴格,水質不合格,會使生產停頓。這也是工業企業效益不高,質量不好的因素。農業使用污水,使作物減產,品質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農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質量。海洋污染的後果也十分嚴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鳥和海洋生物死亡。
⑺ 水資源短缺給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
如果水資源稀缺,首先會對人類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命;此外,水資源的短缺將對生產活動和社會財富的創造產生消極影響;還會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秩序。
首先,水資源短缺會限制經濟發展。農業消耗了全球70%的淡水。水資源短缺將阻礙農業發展並危及世界糧食供應。工業用水約佔全球淡水消耗的20%,水資源短缺將導致工業停產和限制生產。此外,水危機造成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將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此同時,水危機也威脅著世界和平,圍繞水的競爭很可能成為地區或全球沖突的潛在根源和戰爭的導火索。
拓展資料
水資源短缺的影響因素
水資源短缺的現象主要歸因於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包括:1。森林樹木的過度砍伐,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2. 大量生產生活用水及各種廢渣不經污水處理直接排入潔凈水源;
3.沙漠和沙漠現象仍然很嚴重。此外,由於全球氣候中的「溫室效應」和「El Ni_ o現象」,全球氣溫不斷上升,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歷了極其嚴重的乾旱少雨,限制了海洋、河流和河流的水流來源,也是水資源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
缺水對人類的影響是什麼?
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已成為人類健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根據世界權威組織的調查,在發展中國家,8%的各種疾病是通過飲用不衛生的水傳播的,這導致全球每年至少2000萬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稱為「世界頭號殺手」。
缺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水資源是有限的,也有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勻的原因。同時,也與水污染、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等問題的存在有關。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水的需求的增加,水資源的狀況將變得更加嚴峻。
水的局限性在於:水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總量是有限的:淡水僅佔全球水的2.53%;直接利用有限:人類每年有效利用淡水資源9000立方公里,僅占淡水總量的0.3%。
⑻ 水資源不足的影響
水資源的缺乏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首先它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健康問題。水資源的缺乏就意味著飲用水不再有保障。安格曼先生說,諸如霍亂等在水中傳播的疾病會使世界出現許多問題。水缺乏也會引起更多的國際紛爭。各國可能由於水而發動戰爭。現在有些國家,例如埃及,荷蘭,柬埔寨,敘利亞,蘇丹和伊拉克等,60%的純凈水是從國外進口的。報告認為水缺乏將影響發展國家發展經濟的能力。這是因為新工業在開始階段經常需要大量的水。 水和空氣一樣,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離不開水,動植物也離不開水,科學家早已證實,早期的原始生命緣於水。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水是生命之源。
⑼ 水資源短缺會產生哪些問題
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幾乎遍布了世界各地。全世界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根據聯合國的一些官員預測,世界一些主要城市將嚴重缺水。他們認為到2010年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城市,包括北京、休斯敦、雅加達、洛杉磯和華沙等都將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而開羅、拉各斯、達卡、上海、聖保羅和墨西哥城等最有可能面臨嚴重的水荒。
隨著全球都市化的發展,到本世紀末,世界將有一半人口住在城市。然而城市周圍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人口的膨脹,必將帶來水資源的緊缺。許多缺水城市的管道和供水系統非常陳舊,而且保養極差,因此有很大一部分水白白漏掉。所謂「去向不明的水」、漏掉的水和非法連接的水管盜用的水,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佔58%,在韓國首都漢城佔42%。肯亞首都內羅畢失水問題也極其嚴重,失掉的水足以供應這個國家的第二大城市蒙巴薩。
全球水污染情況也不容樂觀。全世界只有5%的家庭和工業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每天大約有200萬噸人類的垃圾要用城市供水沖走。而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是與缺乏清潔用水有關。在印度尼西亞的泗水,窮人為得到清潔水而付給小販的水費是自來水費的20~60倍。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居民付給小販的水費最高可達自來水費的100倍。
還有許多城市過量地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的嚴重後果。在過去的70年裡,由於人們不斷從地下蓄水層抽水,致使墨西哥城部分地區下陷了約10.7米。在威尼斯為了避免被海水淹沒的危險。而不得不停止抽取地下水。
然而,隨著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長,人類的過度開采和浪費,工業污染以及乾旱沙化等,使得水資源越來越匱乏。由於缺水、一些國家的江河乾涸,農作物枯萎,牲畜斷水,火災頻繁,甚至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間爆發了「水戰」。
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極易成為不安定因素,導致一些國家為爭奪水資源而發生沖突。世界銀行副行長薩拉傑丁於1996年初說:「下個世紀的戰爭將是由水而不是由於石油或政治引起的。」此話並非危言聳聽。當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生活在250個河流流域,許多國家為爭奪這些水資源已採取或正採取種種措施,潛伏著爆發爭端的危機。
在南亞、中亞、中東地區,由於水引起的沖突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至今這些地方仍存在出現緊張局勢的可能性。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關於尼羅河水的爭吵從未間斷;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迄今未就幼發拉底河水利用問題達成實質性協議;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在爭搶比亞斯河、薩特萊傑河和拉維河的流水;玻利維亞批評智利調走勞卡河的流水而降低了它的地下水位。水源已成為國家之間、民族之間沖突的原因之一!地球,實際上是個「水球」,這早就被中國人所認識。公元1267年,即元世祖至元四年,元代天文學家禮馬魯鼎,做了一個木地球儀,球面七成是水,塗以綠色,三成是土,塗以白色,畫上河湖,並劃出方格以示距離。他的估計令當今科學家所驚訝。據現代測定:地球表面,水體佔71%,陸地面積佔29%,全世界60億人就生活在這塊有限的土地上。但是,水源短缺,目前世界上有80個國家正面臨淡水資源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生活在缺水狀態中。例如以色列這個水荒最嚴重的國家,已有人提出淘汰農業,糧食全部進口,使民生之水不致匾乏的「國策」。在我國,全國缺水城市有300多個,嚴重缺水的有100多個。32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就有30個長期飽受缺水困擾。全國城市目前日缺水1600萬立方米。西安、太原等城市不得不定時供水,8200萬農民飲水困難。據稱,16世紀英國女王曾經宣布:為提出海水淡化有效方法者頒發巨額獎金。可惜,這筆獎金至今還沒有人拿到手。
早在1977年,聯合國水資源會議就提醒世人,水,不久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國際人口行動組織的報告指出,到2025年時,全球生活用水量不足地區的人口,將由1990年的3.35億激增至30億。我國用水量的年增長速度為5.3%,照此發展,到2000年,我國實際用水量將達到7000億立方米以上,它意味著要增加1500億立方米的水源。可是我國長期以來靠抽水解旱,同時我國及世界局部地區差不多每隔幾年就有一次旱災,這為解決供水問題帶來了新的壓力。
現代社會里,沒有水就沒有工業,人類也無法生活,開采1噸石油,需要10噸水;生產1噸鋼,需要20噸水;生產1噸紙,需要200噸水;生產1噸氮肥,需要500噸~600噸水;生產1噸人造纖維,需要1200噸~1700噸水;生產1噸糧食需要灌溉1000噸水,其中1公頃小麥需要灌水5000噸,而水稻用水是它的3倍~4倍。節水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目前,德國將60%的工業用水重復利用,許多造紙廠採用新工藝,7公斤水就可生產1公斤紙;日本的工業採用廢水循環使用,使工業用水比過去減少了25%;以色列採用電腦控制的滴灌和噴灌技術,使農業用水減少了30%,同時將全國近70%的廢水經過處理後又用於農業灌溉,每立方米淡水的農業產出值比過去翻了兩番;墨西哥對全國抽水馬桶進行節水改造,使一次沖水量從19升降到7.2升,每年節水約32億升;加拿大專家根據蜘蛛網能吸附霧聚的原理,發明截霧取水法,一座霧水處理廠日供水1.1萬升,濃霧季節可達13萬升。這項技術,目前已推廣到20多個國家。我國農業灌溉,如採用噴灌,每畝可節水300立方米,按全國15億畝耕地計算,節約的水可稱上天文數字。北京的一些賓館,平均一個床位每天如節約2噸水,就是北京市民每人每天用水量的20倍。又如,使用節水型沖廁一次可少用一半水,推廣開去,那又可節約多少水?
⑽ 水資源匱乏,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問題
水資源的缺乏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
首先它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健康問題。水資源的缺乏就意味著飲用水不再有保障。安格曼先生說,諸如霍亂等在水中傳播的疾病會使世界出現許多問題。水缺乏也會引起更多的國際紛爭。各國可能由於水而發動戰爭。現在有些國家,例如埃及,荷蘭,柬埔寨,敘利亞,蘇丹和伊拉克等,60%的純凈水是從國外進口的。報告認為水缺乏將影響發展國家發展經濟的能力。這是因為新工業在開始階段經常需要大量的水。 水和空氣一樣,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離不開水,動植物也離不開水,科學家早已證實,早期的原始生命緣於水。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大海、江河、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構成了一個水的世界,科學家稱它們為水圈。水圈和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後果,便是一些國家的人民身體健康狀況惡化。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現在發展中國家有10億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萬人死於因飲用臟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許多地區,都隱伏著國與國之間為爭奪水資源而發生沖突的危機。水資源危機中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便是城市缺水問題,在聯合國列出的最有可能面臨缺水問題的城市名單中包括我國的北京和上海,另外還有開羅、孟買、雅加達、墨西哥等特大城市。
擴展: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7×1012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佔有水量很少,僅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每年缺水量約為300×108立方米,受旱農田有2—3億畝,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很困難。城市供水不足,全國517個城市有300多個缺水,每年缺水量為58×108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