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資源管理有哪些指標
不同的企業指標不一樣的。在具體各類目標及測評指標的選擇上,需要考慮其所處行業,企業競爭的內、外部環境,以及企業發展戰略的特殊性。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特性,因而有不同的戰略;不同的戰略又有不同的目標。
503159790:指標在運用當中是很具體的,有一定的數據性,可量化易衡量的,不是用語言就能全部表達出來,你看圖,是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核的指標涉及的一些內容,語言描述性的,數據性,可量化易衡量的部分就有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
2. 人事部績效考核指標有哪些
不同的部門不同層級,績效考核指標是不同的,如團隊意識、愛崗敬業、服務意識、學習能力等。
定量類:招聘計劃製作、招聘達成率、招聘合格率、培訓計劃制定、課件研發、會議紀要整理發表、記錄考勤、基本信息錄入、社保辦理、辦公用品管理、文檔管理、工資製作。
定性類:職業精神、創新改善能力、團隊意識、服從性、指導協調、服務態度。
(2)人力資源管理有什麼指標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績效管理,績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績效評價,而績效評價是通過考核績效指標來體現的。績效考核指標就是將品德、工作績效、能力和態度用科學方式結合組織特性劃分項目與標准,用以績效評價與業績改善。
績效考核指標是指通過明確績效考核目標的單位或者方法,對承擔企業經營過程及結果的各級管理人員完成指定任務的工作業績的價值創造的判斷過程。
如對企業員工是指對企業員工考核指標執行,就包括企業員工的品德、工作績效、能力和態度進行綜合的檢查和評定,以此確定其工作業績和潛力的管理方法。
3. 反映我國人力資源狀況的指標有哪些
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在現有人力資源所擁有的人力資本能力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人力資源管理運作,實現人力資源的效率目標。因此,在此前提下某公司人力資源分析指標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人力資本能力層面、人力資源運作層面和人力資源效率層面。
1. 人力資本能力層面指標主要包括與人力資本能力相關的人力資源數量、學歷、結構、流動性、年齡、職稱等方面的指標;
2. 人力資源運作能力層面指標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基本運作流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配置——培訓開發——考核評價——薪酬——勞動關系等反映各個環節運作能力的基本指標;
3. 人力資源效率層面指標是人力資源管理所要達到的基本效率指標,也是人力資源戰略實施的效果反映。
4. 人力資源包括哪些指標
1、人力資源規劃:是使企業穩定的擁有一定質量的和必要數量的人力,以實現包括個人利益在內的該組織目標而擬訂的一套措施,從而求得人員需求量和人員擁有量之間在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的相互匹配。
2、員工招聘與配置:按照企業經營戰略規劃的要求把優秀、合適的人招聘進企業,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
3、績效考評:從內涵上說就是對人及其工作狀況進行評價,對人的工作結果,通過評價體現人在組織中的相對價值或貢獻程度,從外延上來講,就是有目的、有組織的對日常工作中的人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和評價。
4、培訓與開發:組織通過學習、訓導的手段,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和潛能發揮,最大限度的使員工的個人素質與工作需求相匹配,進行促進員工現在和將來的工作績效的提高。
5、薪酬福利管理:是指員工為企業提供勞動而得到的各種貨幣與實物報酬的總和。
6、勞動關系: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4)人力資源管理有什麼指標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注意事項:
1、任何事都應當先規劃再執行人力資源同其他企業的經營行為一樣,需要人力資源經理投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規劃。
2、人力資源經理必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企業管理決策者傳遞一種緊迫感,由於企業的人力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流動的,企業的經營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是由企業人力資源狀況決定的。
3、不涉及利益和權力調整的人力資源方案是沒有價值的人力資源方案,除了浪費公司人力和財力之外,沒什麼用處,然而涉及利益和權力調整的工作,如果不能得到公司的決策層和經營者的支持,那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者在自討沒趣。
4、人力資源經理應當對公司員工管理的結果負責,這一點並不過分,但與此相對應,人力資源經理也應被授予足夠的權利以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某些時候,權利顯得特別重要,如獲取或協調資源,要求得到有關的部門的配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
5. 人力資源管理的指標有哪些
你問的問題太籠統了。。。
人力資源分6大類別 你說的是什麼指標
績效考核的指標嗎??? 有 KPI和360度 考核 比較好用
360基本屬於人際管理的考核 辦公行政
KPI大致屬於具體類別的考核 比如工時 什麼的
6. 衡量人力資源管理好壞的標准
1、人力資源管理必須關注三個衡量標准:
人力資源經理必須視同經營者,把自己的工作用三個標准衡量,一是利潤;二是成本;三是時間。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把自己看作是經營者,所以在規劃或實施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時必須關注項目的人力資本、企業經濟指標,以成本、利潤為中心,視人力資源工作為企業造利潤,必須能為企業降低成本或控製成本,必須注意時間,講求時效。
2、任何事都應當先規劃再執行人力資源同其他企業的經營行為一樣,需要人力資源經理投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規劃。
制訂人力資源規劃切忌閉門造車,要制訂詳細而系統人力資源項目必須請有關成員參與討論,制訂適合實際的人力資源規劃是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唯一基礎。當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能制定一個新的計劃反映來自企業內部或外部的環境變化。規劃、規劃、再規劃應該成為人力資源工經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3、人力資源經理必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企業管理決策者傳遞一種緊迫感,由於企業的人力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流動的。
企業的經營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是由企業人力資源狀況決定的。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時時向決策者和直線經理們提醒企業人力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和有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並向他們提出職業建議和解決方案。
4、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應使用一種可以度量能被證實目標。
企業的經營者和決策者是數字驅動的,他們關系的企業的利潤、成本、市場份額、銷售額等,所以和他們交流,人力資源必須學會運用他們的語言。比如,如果員工滿意度提高一個百分點,企業的效率就會提高幾個百分點,成本就會將第幾個百分點,每年能給企業創造的利潤是多少灣等諸如此類的語言。這些數字語言應該經常出現在你的規劃和計劃中,經常從你的嘴裡流出來。
5、人力資源目標和計劃必須生動形象地得以交流和溝通。
企業的各個部門都是忙忙碌碌的,都有著自己的壓力,往往會使他們忽視人力資源的管理,再加上他們很可能並沒有接受過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訓練,所以他們常常無法理解你的思想、你的觀念和你的工作,以及你的要求,所以你必須使你的目標合計化非常生動具體和形象。比如財務數據、圖表等等。
6、採用漸進的方式逐步實現目標。
一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可能會發現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一塌糊塗,沒有一點章法。論資排輩、沾親帶故、沒有計劃、人員離職率高居不下等等。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目標只能一點一點地去實現,並且每實現一個目標就進行一次評估,確保所有參與人力資源項目管理的人都能從逐步進步中得到鼓勵。
7、人力資源管理應該得到決策層和經營者的支持。
不涉及利益和權力調整的人力資源方案是沒有價值的人力資源方案,除了浪費公司人力和財力之外,沒什麼用處。然而涉及利益和權力調整的工作,如果不能得到公司的決策層和經營者的支持,那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者在自討沒趣了。
8、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對目標進行透徹的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多姿多彩,成就也各有不同。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企業可能取得截然不用的結果,所以人力資源必須注意進行人力資源項目的需求分析,並根據需要來制定人力資源目標。設定人力資源目標和進行人力資源需求分析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其他部門和公司的經營者和決策層進行良好和充分的溝通。
9、人力資源經理應當責權對等。
人力資源經理應當對公司員工管理的結果負責,這一點並不過分。但與此相對應,人力資源經理也應被授予足夠的權利以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某些時候,權利顯得特別重要,如獲取或協調資源,要求得到有關的部門的配合。
10、讓所有人都應該主動介入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整個企業的工作,人力資源在其中只能使一個推動者或一個指導者,上場踢球是各個直線經理和全體員工。所以,如果球場上的球員不積極主動,教練除了大喊大叫或下課外,別無出路,俱樂部的老闆更是無能為力了。
11、讓所有員工成為你的客戶,客戶管理當然很重要人力資源管理這應該由市場的觀念,你的經營業務是你的客戶給的。
公司的所有員工就是你的客戶,包括你的老闆。所以你的工作的終極目標是使你的客戶滿意。不同的客戶需求是不同的,客戶友好客戶也有壞客戶。所以除了全力創造客戶滿意之外,進行必要的客戶管理也非常重要。你必須對客戶進行分類,你必須對客戶進行培訓,反正所有銷售和市場人員對他們的客戶做的一切,你都應該做到。
12、人力資源經理應該熟悉公司經營。
人力資源經理可能不是企業中的技術專家,也可能不是銷售能手,規劃市場你肯能更不善長,但一個合格的人力資源經理必須熟悉企業經營運作的每一環節,可能的話成為公司業務的專家。所謂公司業務專家是指你必須深刻理解公司業務的運行方式和流程,你知道哪些地方是公司業務的關鍵點,你也知道哪些地方可能存在問題,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人力資源和這些地方的關系是怎樣的。
7. 人力資源績效指標(KPI)有那些
請問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考核如何制定有效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關鍵績效考核指標(kpi)的制定方法:
一、制定公司的整體年度預算目標(如:利潤總額100萬、銷售收入1000萬、采購降成本率5%、預算費用控制率100%、產品質量達標率100%等)
二、將公司的年度目標分解到各部門作為部門的年度目標,(如:銷售收入國內300萬,國際700萬)選擇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幾條作為主管部長的kpi
三、將部門的年度目標分解到各工作模塊崗位人員,選擇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幾條作為個人的kpi,某些崗位的工作內容如果部門的年度目標涉及不到,或者涉及較少,可根據「職位說明書」的崗位職責內容的最重要的幾點,進行kpi指標的內容條款的補充。如:人員招聘計劃完成率100%、後勤服務滿意度90%、投訴率為0、重大安全事故率為0等。
8.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介紹
具體內容
財務指標體系:
1、財務效益狀況指標
(1)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
(2)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總資產
(3)銷售(營業)利潤率:銷售利潤/銷售凈收入
(4)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註:成本費用=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衡量資產運營狀態指標
(1)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資產
(2)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2/累計月數
(3)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值
(4)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銷售額/應收賬款平均值
3、衡量償還債務的指標
(1)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總值/流動負債總值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現金流動負債率=現金存款/流動負債
(5)長期資產適合率=固定資產/固定負債*自有資本
4、衡量成長性的指標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度銷售額/上年度銷售額
(2)人均銷售增長率=(本年度銷售額/本年度員工數)/(上年度銷售額/上年度員工數)
(3)人均利潤增長率=(本年度利潤/本年度員工數)/(上年度利潤/上年度員工數)
(4)總資產增長率=本年度總資產/上年度總資產
5、常用其他財務指標
(1)投資回報率=資本周轉率/銷售利潤率
(2)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凈資產/期初凈資產
(3)社會貢獻率=工資+利息+福利保險+稅收+凈利額
(4)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稅金+利息)/平均資產總額*12/累計月數
(5)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員工數*12/累計月數
(6)產品銷售率=銷售產值/生產總產值
(7)附加價值率=附加價值/總產值
客戶導向型指標體系:
1、市場佔有率(市場份額)
(1)特定產品在目標市場細分中,相對於主要競爭對手的佔有率或對整體市場佔有率
(2)第一級顧客占該特定產品業務量的百分比(這部分顧客願意付出合理的價格但會要求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
2、客戶維持率(舊顧客續約率)
(1)舊客戶的人數增減情況
(2)進一步了解顧客的忠誠度,即衡量既有顧客的業務成長率
(3)新客戶開發率(新顧客成長率):
a、招攬活動考核:轉變率=新顧客人數/潛在顧客人數
b、衡量招來一個新顧客的平均成本:招攬成本/新顧客人數;新顧客營收/推銷活動次數;新顧客營收/招攬成本
(4)顧客滿意度:
a、舊顧客續約率
b、新顧客成長率
c、服務水平與態度指標,如對客戶要求反應速度與品質、客戶稱贊次數、顧客滿意等
(5)顧客獲利率
3、產品和服務的屬性
(1)時間:
a、迅速和正確地回應以爭取新顧客並留住舊顧客
b、縮短新產品或服務上市的前置時間,以滿足目標顧客的期望(即從掌握顧客新需求至開發新產品或服務遞交到顧客手中的時間——愈短愈好)
(2)品質:
a、每百萬個產品的不良率<PPM>
b、服務保證
c、產品被退回的次數及比率
(3)價格
(4)形象和商譽
內部流程的指標體系:
1、新產品推出能力,如新產品占總銷售額比例、新產品推出速度、五年來總營業凈利對研究發展費用的比例;
2、設計能力,如設計水準、工程水準、一年內設計修改次數;
3、技術水準;
4、製造效率,如產品及原材料損耗率、定單交貨速度、准時交貨次數、單位成本、品質標准、生產力;
5、安全性,如意外發生次數、受傷次數;
6、售後服務指標,如顧客滿意度、成本、品質、速度。
學習、創新與成長指標:
1、員工能力,如員工滿意度、員工流動性、員工生產力、勞動效率、員工培訓次數、獎勵與員工士氣;
2、信息系統狀況,如信息覆蓋率、信息系統的靈敏度(包括反應時間、周期、成本)、信息系統的更新程度;
3、員工提案改善建議次數、因員工所提建議而節省成本的金額、對員工授權和分權程度;
4、新產品數量、新產品推出速度、新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
5、製造改善情況、廢料降低情況。
盡管有這樣一些常見的指標可供參考,但不同的企業在具體各類目標及測評指標的選擇上,需要考慮其所處行業,企業競爭的內、外部環境,以及企業發展戰略的特殊性。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特性,因而有不同的戰略;不同的戰略又有不同的目標
9. 該怎樣定義人力資源管理指標
人力資源管理不同崗位的指標也不同:
首先,招聘配置: 如招聘完成率、人崗匹配度、試用期離職率等等,
其次,培訓開發: 如培訓計劃完成度、培訓質量、員工滿意度 、教材開發率等等,
再次,績效管理: 如方案合理性、執行率 、員工滿意度、績效提升等等,
接著,薪資福利: 如核算準確率 、及時率、成本控制 、及時性、福利方案合理性等等,
最後,員工關系: 如、員工滿意度、手續及時性、勞動爭議處理情況等等,
人力資源管理評價體系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益進行評價,發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為改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