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怎麼防止人類遺傳資源
擴展閱讀
生活成本叫什麼 2024-03-29 15:34:56
水田改建築有哪些成本 2024-03-29 15:34:44
到深圳運輸車隊什麼價格 2024-03-29 15:30:28

怎麼防止人類遺傳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12 02:27:14

Ⅰ 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的規定解析

個人不得收集人類遺傳資料
國家實行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收集與保藏單位資質審批制度。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集與保藏中國人類遺傳資源材料。
經批准收集與保藏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的單位,應當每年向省級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收集與保藏工作情況報告。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的收集與保藏應當遵循自願和知情同意原則。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規定,經批准收集與保藏人類遺傳資源的單位,應當按照資源提供者同意的目的利用其收集與保藏的人類遺傳資源。在資源提供者同意的目的之外利用其遺傳資源時,應再次取得資源提供者的同意。
單位需向提供者發放書面知情同意書
徵求意見稿規定,從事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收集與保藏的單位應當是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法人,收集與保藏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的目的明確、合法,設有符合規定的倫理委員會等條件。
在收集人類遺傳資源材料前,收集單位應當向每位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提供者發放書面的知情同意書,內容包括收集目的、用途、對健康可能產生的危害、利益分享辦法、保護個人隱私、自願參與的選擇權、可隨時無條件退出的權利等。
徵求意見稿指出,負責保藏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的單位應當制定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管理規范,建立保管制度、使用制度、監測登記制度、事故報告制度和應急預案,確保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的合法使用。
在收集、保藏和研究開發過程中,應完整記錄並妥善保存遺傳資源材料的來源信息。
徵求意見稿規定,未經批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在中國境內採集的中國人類遺傳資源輸出境。

Ⅱ 人類遺傳病監測和預防的主要手段

A、調查某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應在患者家系中調查,A錯誤;
B、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的主要手段是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B正確;
C、染色體異常的遺傳病不能通過基因診斷檢測,C錯誤;
D、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以通過產前診斷來確定,D錯誤.
故選:B.

Ⅲ 人類該如何保護地球

人類自誕生起,一切衣、食、住行及生產、生活,無不依賴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湖泊、土壤、草原、野生動植物等,組成了錯綜復雜而關系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長期以來,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似乎從未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滿目瘡痍。人口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沖擊,給環境帶來壓力。環境惡化、資源枯竭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程的巨大障礙。地球森林面積,1862年約為55億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到20世紀70年代末只剩下不到26億公頃。由於熱帶雨林對調節全球氣候有重要作用,大面積地砍伐,將產生嚴重的後果,由於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世界上被風蝕、鹽鹼化的土地日益增多。據聯合國有關部門估計,由於土壤遭到侵蝕,全世界每年損失240億噸沃土,沙漠化土地擴大600萬頃,如果繼續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加上城市和交通事業的發展佔用大量農田,全世界現有的耕地20年後將損失1/3,世界糧食生產將受到嚴重威脅。另外,由於野生生物的棲息地大量消失,人類又肆意捕殺這些生物,且環境污染日益加重,世界上植物和動物的遺傳資源急劇減少,這對人類將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已認識到,環境問題嚴重製約著發展。不解決它,不僅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會受到影響,而且人類自身的生存也會受到嚴重的威脅。1992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會上,全體代表為地球靜默了兩分鍾。這兩分鍾的靜默,代表全人類在向地球懺悔,在反省,在思索: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飲用水源問題普遍而復雜。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和污染防治直接關繫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身體健康,控制飲用水水源污染,改善飲用水水質是舉國上了普遍關心的大事。幾十年來,我國在飲用水水源保護上做了許多工作。70年代以來,各省、市、自治區陸續制定了關於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或條例。這些法規和條例在飲用水水源保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其中明確規定了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各項條款。1989年國家環保局、衛生部、建設部、水利部、地質礦產部聯合頒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防治管理規定》。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已經走上了法治的軌道。

各地在保護飲用水水源中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都有明確規定,並有具體的保護機構和保護辦法。在飲用水源地里通常還劃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是以取水口為圓心、半徑100米的區域,也包括陸域。二級保護區是從一級保護區的邊緣開始,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主要指河流)。對於設置兩級保護區仍然不能滿足要求的,還可以設置準保護區,即以二級保護區的邊緣為起點,上游1000米、下游50米的區域(主要指河流)。對各級保護區實施不同的保護要求。

在準保護區里,間接或直接向水域排放的污水,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廢水排放標准。當不能保證取水口的水質要求時,在該區域排放的污水也必須削減排放量。

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可能會與局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相矛盾。例如北京市曾經考慮大力發展密雲水庫的旅遊事業,並已開始實施,經過多方面的激烈爭論,最後確定密雲水庫為水源保護區,對旅遊及水產事業作了嚴格限制,並頒布了北京市密雲水庫、懷柔水庫、京密引水渠道水源保護暫行辦法,對北京市的水源保護起了良好的作用。

要改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水質,根本的出路在於控制和治理污染源,例如北京修建了西郊污水干線工程,把污水截住,不讓污水流入水源保護區。此外,還在水源上游修建了一批中、小型的污水處理廠,切斷污水對水源的污染,構成北京上游保護飲用水源的防線。

飲用水水源保護是大家的事情,光有一兩個部門很難做好這樣一件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大家的努力共同完成。

英國在經歷了1952年和1956年兩次倫敦煙霧事件,付出了血的代價後,首先於1956年頒布了《清潔空氣法令》。法令禁止倫敦市的居民、工廠和發電站燃燒煤,家庭煮飯取暖改用煤氣和電,分區實施,由政府給予經濟補貼。工廠和發電站也照章辦理。這個辦法果然生效,幾年後,倫敦終於摘掉了一度被稱為「黑都」的帽子,變為比較清潔的城市。香港是在1959年頒布的《清潔空氣法令》的,規定了煤煙控制區;1969年又公布了《街道交通規則》,限制車輛廢氣的污染程度。洛杉磯市於1961年頒布了《清潔空氣法令》,禁止在家庭後院焚燒垃圾,並要求所有的新工業設施設置空氣污染控制設備。市政當局還建立了三級警報系統:當煙霧達到一定程度時,發出一級警報,禁止私人車輛開行,並警告工廠停工;當煙霧較嚴重時,發放二級警報,除救火車、救護車、警備車等執勤車輛外,禁止其他一切車輛運行;當煙霧極度嚴重時,拉響三級警報,宣布全市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眾、參兩院於1970年正式通過《清潔空氣法》,建立了國家空氣質量標准及對一些新的危險污染物的排放標准。日本於1971年6月頒布《惡臭防止法》,1975年4月對排入大氣的污染物開始採用總量控制。

我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於1973年8月在北京舉行,會後從中央到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都相繼建立起環境保護機構,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對環境的管理。1974年成立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中國第一部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在1979年9月13日的五屆人大常委會上通過,同日公布施行。《環境保護法》在第三章中明確規定,在大氣污染方面要求「一切排煙裝置、工業窯爐、機動車輛、船舶等,都要採取有效的消煙除塵措施,有害氣體的排放,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該法還規定了獎懲條例,凡對污染和破壞環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單位可予以批評、警告、罰款、或責令賠償損失、停產治理。嚴重污染和破壞環境,引起人員傷亡或者造成重大損失者,應承擔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直至刑事責任。《環境保護法》已於1989年正頒布實。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它關繫到我們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關繫到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關繫到當代人的切身利益和子孫後代的利益,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決不是權宜之計。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自然資源,防止污染和公害是一個戰略問題。由於它涉及面廣,影響深遠,所以環境保護應該作為我們國家一項基本國策。

許多城市都建有紀念碑。有的是偉人,有的是英雄,也有的是傳說里的形象。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雕像,就是根據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的主人公塑造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有一座特殊的紀念碑,紀念碑塑造的是一條毛毛蟲。為什麼把毛毛蟲當作紀念碑的主人公呢?原來這里有一段自然保護的故事:

大約在1787年,一位英國船長把許多種仙人掌帶進了澳大利亞,企圖用仙人掌來培養一種可作染料的胭脂蟲。沒想到,有一些仙人掌從種植園里漏了出來。仙人掌在野外生長、繁殖。由於澳大利亞土地上沒有天然控制仙人掌的因素,仙人掌很快蔓延開來。很多年後,大批草原變成了只長仙人掌的荒原,既不能放牧,又不能居住。怎麼辦呢?1920年,澳大利亞派了幾位昆蟲專家到仙人掌原產地的美洲去尋找當地仙人掌的天敵。經過調查研究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蛾子,並引進了澳大利亞。這種蛾子的幼蟲毛毛蟲專啃仙人掌,而且仙人掌越多,它們的食物越多,繁殖也越快,經過7年時間,終於把最後一批仙人掌也消滅了。昆士蘭人民為了表彰毛毛蟲的功勞,為它建立了這個特殊的紀念碑。

還是在澳大利亞。好多人知道,澳洲的羊毛和牛肉是世界聞名的。但澳洲本地原來並沒有牛羊。由於澳大利亞在很早的地質年代就與亞洲大陸分開了,所以澳洲本土上只有一些比較原始的動物,像袋鼠、鴨嘴獸等。與此相應的是它們有自己特有的食物鏈。後來殖民主義者到了澳洲,發現那裡草原廣大,牧草茂盛,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就從歐洲把牛羊引進了澳洲。牛羊在澳洲長得非常好,發展得非常快。但是,隨即問題也出來了,那就是該怎樣處理大量的牛、羊糞。在牛、羊原產地,它們有自己完整的食物鏈,牛、羊拉出來的糞,被一種叫做蜣螂的昆蟲清理掉。蜣螂又叫屎殼郎,是一種甲蟲。它們有靈敏的嗅覺,能很快找到糞土,然後用頭切用腳搓,把糞土做成一個個糞球,滾到地下當作食物。它們是牛、羊糞的分解者。屎殼郎有了食物,牛、羊糞又得到了清除,因此在牛、羊原產地不存在牛、羊糞的清理問題。可是,人們在把牛、羊引到澳洲時卻忽略了把蜣螂也一起帶去,而澳洲本地的蜣螂只吃袋鼠糞,不吃牛、羊糞。這樣,大量的牛、羊糞拉在草原上得不到分解,在乾旱條件下,風干硬化,壓住了牧草,使草原出現一塊塊禿斑。被牛、羊糞覆蓋毀壞的草原竟達到了三億多畝,嚴重影響了澳大利亞畜牧業的發展。不僅如此,大量的牛、羊糞還造成了環境污染。成億畝草原上沒分解的牛、羊糞招來了蒼蠅在上面產卵、繁殖。一時間,蒼蠅鋪天蓋地,不僅在草原,還飛到了城市。有一次一位生態學家到那裡考察,看到首都堪培拉的交通警察的手不斷在臉前擺動,開始還以為是一種禮節,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在驅趕臉前的蒼蠅。

這一回澳大利亞的政府有了經驗。他們派了好多科學家到牛、羊的原產地,引進了各種蜣螂,經過觀察對比,從中選育了幾種,每年在300個點上放養500萬只。經過幾年努力,他們終於解決了牛、羊糞問題,挽救了澳大利亞的畜牧業,也解決了那裡的環境問題。這些入選的蜣螂中,我國黃牛產區的「神農蜣螂」以其茁壯有力、「工作勤奮」立了大功。看來以後還應該為我國援澳的屎殼郎再立一個紀念碑。

這兩個例子說明,掌握了科學、運用食物鏈的規律,就能很好地解決一些生產和環境的問題。

還有兩個相類似的例子。一個是韓國的牛蛙,一個是我國廣東的蝸牛。牛蛙是一種大型蛙類,原產古巴,可以人工飼養,長得快,肉味美。用人工飼養的牛蛙來代替從田間捕捉青蛙,可以保護我們的莊稼。因此我國從60年代開始從古巴引進牛蛙。我國的鄰國韓國本土不產牛蛙,也從國外引進飼養,以改善居民的食譜。蝸牛本是國外的一道名菜,它的學名叫福壽螺,是一種大型的軟體動物,以吃植物的葉為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東首先引進飼養,供應高級餐廳。作為農村一種副業,飼養蝸牛發展很快。韓國引進牛蛙,廣東引進蝸牛,本來都是好事,卻因為不注意,失去控制,讓部分牛蛙、蝸牛逃出了飼養池。於是牛蛙在韓國農田裡大吃起本地的小蛙,福壽螺到菜地大啃珍貴的細菜。本來是作為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的舉措,卻一下成了破壞環境、打亂當地生態平衡的事故,以致當地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來挽救。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是否掌握科學,對生產、對環境是多麼重要。

除了學習科學知識,重要的是實踐。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參加有關保護環境、愛護生物的活動。現在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市樹,規定了本省本市的植樹節、愛鳥周、野生動物日,每年聯合國還提出「XX年」以及各種環境方面的活動日,如國際海洋年(1998)、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世界動物日(10月4日)、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12月29日)等,我們可以圍繞著開展一些活動。電視台播放《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全國還有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生物小論文等青少年科技項目。這些活動都給青少年的參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參加這些活動,不僅能學到好多生動有趣的知識,而且還可以通過我們的宣傳活動,向廣大群眾普及環保知識,使全國人民都來關心生物、關心環境。在活動中,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對幾個環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可不要小看我們的力量。據筆者了解,許多青少年學生的環保小論文都對環保專業工作人員有重要的參考,得到有關領導的肯定。北京市有兩位初三學生對北京市的廢紙處理問題作了長達一年的調查。他們定期訪問居民,統計家庭垃圾中廢紙的比例,又走訪專家,親自動手試驗。最後,他們發現北京平均廢紙回收率只有20%,也就是說每5張紙就有4張被作為垃圾扔掉了;在家庭垃圾中,廢紙比例達到46%,最高達到68%;北京市日產垃圾近萬噸,其中廢紙數量不少(因為家庭垃圾只佔垃圾中的一部分),都白白被填埋掉。每回收一噸廢紙可以節約原木0.7噸、煤0.4噸、水300噸。他們又分析了廢紙回收難的原因,提出許多可行的建議,如節約紙張、重復利用紙張、用紙製品代替塑料製品,建議中小學生愛護課本,把用完的課本傳給下一年級的同學(這在有些西方國家早已推行)或支援貧困地區的小夥伴等。兩位同學的調查和建議得到了北京市領導的重視。類似這樣的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也來作一些調查、研究、分析,不也可以為改善環境、節約資源作出我們的貢獻嗎?

因此,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人人都可以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各國為追求經濟發展,採用「高投入」的方式,形成了「增長熱」。經濟的發展把一個受戰爭創傷的世界,在短短的二三十年裡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發展的電子時代,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奇跡。但是,經濟賴以生存的環境卻不斷遭到破壞和踐踏,因環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連續不斷地發生,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痛苦的陰影使人們陷人了生存危機之中。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人們開展了反對公害的環境保護運動。隨著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逐漸成為重大社會問題,環境保護進入了國際社會生活。

1972年6月5日,世界上113個國家的1300多名代表雲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參加聯合國在這里召開的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共同討論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它向全世界所有人發出鄭重告誡:「如果人類繼續增殖人口、掠奪式地開發自然資源、肆意污染和破壞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必將出現資源匿乏、污染泛濫、生態破壞的災難。」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後代而共同努力。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和《人類環境宣言》都已載入人類發展的史冊,它是人類採取共同行動保護地球環境的起步。在這次會議上,世界各國政府首次共同討論當代環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的環境戰略。盡管各國位於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社會制度,發展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這些國家的政府,在「只有一個地球」的警鍾聲中,逐步取得這樣的共識:人類的命運與地球的命運息息相關;環境污染沒有國界;維護全球環境,必須進行長期的、廣泛的國際合作;如果人類社會的盲目、畸形發展得不到控制,那麼自然界就將控制它,而且會更加殘酷;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生存,事關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未來,只有共同關心,才能一齊發展,才有美好的前景。

Ⅳ 如何進行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防禦

遺傳病的預防,主要通過人為的方法降低或杜絕遺傳病的發生和傳播。
應加強遺傳咨詢,調查並建立家族疾病史,普及有關遺傳病的知識,採取預防措施,檢出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從而避免或減少遺傳病兒的出生。
1、婚前檢測和預防――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是在一個家庭范圍內預防嚴重遺傳病患兒出生最有效的程序。提倡和實行優生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2、產前診斷:產前診斷是在胎兒出生前,醫生用專門的檢測手段,如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以及基因診斷等手段,確定胎兒是否患有遺傳病或先天性疾病。
3、改善生活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杜絕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環境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
4、實施「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人體細胞中24條染色體(x,y染色和22條常染色)上的基因及其鹼基排列順序。HGP的目的是解碼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體生長發育的規律、認識種屬之間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的起因、認識疾病產生的機制以及長壽與衰老等生命現象、為疾病的診治提供科學依據。

希望能幫助你。希望能推薦為最佳答案。

Ⅳ 怎樣防止有遺傳病的嬰兒出生

遺傳病種類繁多,但人類目前能夠治療的還只限於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的還束手無策,因此預防就得尤為重要。所謂遺傳病的預防,就是防止患有嚴重遺傳性疾病的嬰兒出生。目前,常通過如下手段達到這一目的。

遺傳咨詢

通過對病人家庭調查、實驗室檢查及結合臨床特點,對病人的疾病做出正確診斷,判斷其是否為遺傳病,判明是新的突變產生還是遺傳而來;其次要確定遺傳方式;最後提出對策和辦法。

產前診斷

某些遺傳性疾病可以於妊娠期得到確診,如染色體病、神經管缺陷(無腦兒、腦脊膜膨出等)。部分代謝性疾病及性連鎖遺傳病可在孕早期取絨毛檢查染色體,或在妊娠16~20周做羊水檢查,包括羊水染色體檢查及其他生化檢查等,也可利用B超對異常胎兒進行檢查,對查出的病胎兒及時終止妊娠。

婚前男女中雜合子檢出

隱性遺傳病雜合子帶有致病基因但不發病。但兩個雜合子結婚就可能生出一個純合子病嬰,而這種隱性遺傳病通常近親結婚發病率高。所以,禁止近親結婚也能達到預防目的。

第一胎患遺傳性疾病,如果要生第二胎,其結果如何預測?這是擺在每個處於此種情況人面前的一個急於想知道的問題。

首先需要了解是屬於哪一種遺傳性疾病;其次要了解父母親的情況。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如果父母雙方之一是雜合子(一對基因中只有一個病理性基因),其子女中發病的可能性為50%。父母雙力均為雜合子,子女中再發病的可能性為75%。父母一方為純合子(一對基域中兩個均為病理性基因),子女中再發病為100%。

常染色體隱件遺傳病

父母雙方均為雜合子,子女中發病的可能性為25%。父母雙方之一是雜合子,子女中發病的可能性為零,但為100%的攜帶者,雙親之一為雜合子,另一方為純合子,其子女中5%發病,50%為攜帶者。如果雙方均為純合子,則子女中100%發病。

伴性X連鎖隱性遺傳病

「若母親是攜帶者」父親正常,則子代中兒子發病的可能性為50%,女兒中50%為攜帶者。若父親是患者,母親正常,則子代中女兒均為攜帶者,兒子均正常。若父親是患者,母親是攜帶者,則子代中女兒50%為患者,50%為攜帶者;兒子中50%為患者,50%正常。

染色體疾病在子代中的再發生率與一般人群相同

但少數的染色體疾病,由於父母親本身有染色體疾病方面的異常,則要根據父母染色體的情況來推算。

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的發病率和遺傳度來計算

上述子代中發病的可能性25%、50%、75%是就「整體」而言,例如一種遺傳性疾病在子代中的發生率為25%,第一胎已為患兒,但並不意味生第二胎可以保證正常,而只是說第二胎中還是25%的,屬可能性發病。

不論哪種遺傳性疾病,在近親結婚中其子女患遺傳性疾病的機會比正常普通的人群高出數百倍,所以婚姻法中規定「直系親屬、三代以內分系親屬禁止通婚」是保證後代優生的一條重要准則,減少了後代遺傳病的發生幾率。

Ⅵ 怎麼保護動物遺傳資源

建立自然保護區最有效. 南極洲建個地熱恆溫冷庫也應當有效.

Ⅶ 如何從法律上有效保護中國現有的遺傳資源

新修改的專利法對此已有所規定。
第26條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Ⅷ 生物安全法實施的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是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10月17日通過,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8)怎麼防止人類遺傳資源擴展閱讀:

生物安全法草案規范、調整的范圍分為八大類:

一是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二是研究、開發、應用生物技術;

三是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

四是保障我國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安全;

五是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六是應對微生物耐葯;

七是防範生物恐怖襲擊;

八是防禦生物武器威脅。

Ⅸ 為什麼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人類的生存,人類社會的發展依賴於生物多樣性,因為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正常運轉、保持穩定的基礎。

各種物種,不管它們是細菌、蠕蟲、蟎、蜥蜴,還是小型哺乳動物,都在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為我們提供食物、提供新鮮的空氣、調節氣候、控制疾病的流行等,其作用難以被其他物種所替代。

每種生物都有其特有的遺傳特性,使其能適應一定的環境條件。這種遺傳特性對我們人類至關重要,如果加以利用,就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人類為了改良品種,就得從野生物種中尋找與其相似的物種,將其特有的基因植入到現在人類種植的作物上去。這樣做不僅能改變作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各種各樣的野生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葯材。人類的許多葯材都來自野生植物和動物,如止痛葯嗎啡、可卡因,治瘧疾的葯奎寧分別來自罌粟植物、可可樹、金雞納樹等。這些葯用植物一方面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給制葯工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野生物種還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許多發明創造的靈感就來自於生物,人們從鳥、獸、昆蟲等的生活習性和活動中,悟出許多有益於人類的東西,並模仿製造出相應的產品,為人類服務。另外,野生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生物資源,對於整個世界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9)怎麼防止人類遺傳資源擴展閱讀

生物多樣性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1、遺傳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這些遺傳信息儲存在生物個體的基因之中。

因此,遺傳多樣性也就是生物的遺傳基因的多樣性。任何一個物種或一個生物個體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傳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個基因庫(Gene pool)。一個物種所包含的基因越豐富,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基因的多樣性是生命進化和物種分化的基礎。

2、物種多樣性

這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物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對於什麼是物種一直是分類學家和系統進化學家所討論的問題。邁爾(1953)認為:物種是能夠(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擁有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他類群存在著生殖隔離

3、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