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美有哪些國家
1、阿根廷。阿根廷人不容許別人非議「探戈」,這是阿根廷國民引以為傲的「牛仔文化」,還有阿根廷人聊天避談宗教、政治問題。
2、智利。婦女不著短褲上街,除非在海灘;周一至周五下半夜2:00~5:30為熄燈睡覺時間,周六、周日沒有此規定。
3、委內瑞拉。每逢歲末,委內瑞拉百姓都熱衷於購買黃色內衣,認為只要貼身穿著黃色衣服,來年就能「招財進寶」。
4、巴拉圭。巴拉圭在元旦前5天為冷食節,這期間 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冷乳等,新年鍾聲 響過之後開始點火做飯,慶祝新年。
5、烏拉圭。和烏拉圭人聊天不要提青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青色是黑暗來臨之前的顏色,象徵著沮喪和倒霉,是不吉利的顏色。還有「13」和「周五」也是他們很忌諱的,他們認為「13」和「星期五」會給給人們帶來不幸。
(1)南美洲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南美洲(South America)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
南美洲是陸地面積第四大的大洲,陸地面積剛剛超過1780萬平方千米。安第斯山脈幾乎縱貫整個南美洲西部,擁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安第斯山脈東部就是面積廣大的亞馬孫河盆地,佔地超過70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雨林。
『貳』 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自然資源豐富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叄』 南美洲的國家有哪些
南美洲包括13個國家(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和地區(法屬蓋亞那)。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共和國,簡稱哥倫比亞。國土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東通委內瑞拉,東南通巴西,南與秘魯、厄瓜多,西北與巴拿馬為鄰。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簡稱委內瑞拉,是位於南美洲北部的國家,首都加拉加斯。北臨加勒比海,西與哥倫比亞相鄰,南與巴西交界,東與蓋亞那接壤。
秘魯:秘魯共和國,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
巴西: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
(3)南美洲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南美洲(South America)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
南美洲是陸地面積第四大的大洲,陸地面積剛剛超過1780萬平方千米。安第斯山脈幾乎縱貫整個南美洲西部,擁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
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面積約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肆』 資源豐富的國家是哪些國家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伍』 南美洲的哪些國家的資源比較豐富啊
巴西以成為世界上鋼鐵,汽車,造船,飛機等重要生產國家之一.它的農業產品種類很多,除咖啡豆以外,甘蔗,柑橘產量也居世界第一.巴西現在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陸』 南美洲出產銅礦和鐵礦最多的國家分別是
智利以盛產銅聞名於世,素稱「銅礦之國」。已探明的銅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約佔世界儲藏量的1/3。銅的產量和出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南美第一。
『柒』 南美洲的能源大國有哪些
南美洲是一個能源富洲,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豐富,但也存在能源分布不均勻的狀況。巴西、阿根廷和智利是三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能源消耗量較大的國家,都需要進口能源。 謝謝。
『捌』 南美洲有哪些國家
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巴西、智利、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1、厄瓜多: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秘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的山麓。
2、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7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州下設市。
3、阿根廷:是位於南美洲南部的一個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與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等國相接壤,東南面向大西洋。
4、哥倫比亞:簡稱華盛頓,又稱華都、華府,美利堅合眾國的首都,得名於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靠近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位於美國的東北部、中大西洋地區,是1790年作為首都而設置、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劃,因此不屬於美國的任何一州。
5、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里。
『玖』 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是哪國
巴西是拉美第一經濟大國,世界第八大經濟實體.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居拉美之首。鋼鐵、汽車、造船、石油、化工、電力、製鞋等行業在世界享有盛譽,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信息、軍工等領域的技術水平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咖啡王國」之稱,甘蔗和柑橘的產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產量居世界第三。巴西是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糖果生產國。各類糖果產量每年達800億顆。糖果業年產值為5億美元。每年出口糖果5萬噸左右。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5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巴西的畜牧業非常發達,以養牛為主。巴是南美鋼鐵大國,為世界第六大產鋼國,鋼材出口達1200萬噸,佔全國鋼材總量的54%。也是拉美第一、世界第九汽車生產大國。巴西的旅遊業久負盛名,為世界十大旅遊創匯國之一。主要旅遊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城、伊瓜蘇瀑布和伊泰普水電站、瑪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澤地等。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鈾、鋁礬土、錳、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其中已探明的鐵礦砂儲量為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鈾礦、鋁礬土和錳礦儲量均居世界第三位。
阿根廷是南美洲的第二大國。農牧業為主的國家。全國土地5
1
%
為牧場,9
%
為農耕地。主要牲畜是牛、綿羊、山羊、豬、馬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黑麥、向日葵、燕麥等。其它有棉花、馬鈴薯、水果、油橄欖等。阿根廷是南美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工業主要有肉類包裝、麵粉、紡織、水泥等,石油開采、鋼鐵、石油提煉、機械製造等工業發展較快。出口玉米、肉類、小麥、羊毛、亞麻子等,其中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進口機械、金屬材料、化學品、蔬菜等。陸上交通以鐵路為主,全長3
5
0
0
0
多千米,公路長2
9
萬千米。
『拾』 南美洲較富裕的國家有哪幾個
稍有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其國土南北長4332公里,東西寬90-40l公里,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好象南美洲的「裙邊」。
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較富裕的國家,她擁有非常豐富的礦、林、水產資源,銅的蘊藏量居世界第一,她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智利政府對外實施全面的開放政策,鼓勵外國投資,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家的生產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使智利成為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由於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智利的交通運輸業也相當發達,這使得到智利旅遊十分方便。
智利地勢狹長,從北部的沙漠地帶到南端的冰川極地型地帶,景色各具特點。由於各地風光、氣候不同,任何時候去,都有觀光的佳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北部港城阿里卡一帶、「世界旱極」,阿塔卡馬沙漠的奇特景觀、美麗的首都聖地亞哥、神秘的復活節島以及遠離人類生活的火地島等。
復活節島
在煙波浩淼的南太平洋上,有一個面積僅165平方公里的小島—智利的復活節島。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會說話的木板」和奇異的風情吸引著無數遊人。
復活節島是由荷蘭航海家雅可布·洛基文於1772年4月5日首先發現,當天正值基督教的復活節,故得名。島上的居民則稱它為「拉帕·努伊」,意為「石像故鄉」,或稱「特皮托·庫拉」,意即「世界的肚臍」。小島東距智利本土3700公里,西距最近的皮特克恩島1900公里,象一葉孤舟漂泊在萬頃碧波上。
復活節島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們或卧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台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這些無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動,高鼻樑、深眼窩、長耳朵、翹嘴巴,雙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幾十噸,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噸。有些石像頭頂還帶著紅色的石帽,重達10噸。這些被當地人稱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鑿而成,有些還用貝殼鑲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島上這些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呢? 它象徵著什麼? 人們又是如何將它們從採石場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海邊呢 ? 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
當地人則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島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巫婆,是她調動石像排列在海邊,後來因居民沒有孝敬她美味的大龍蝦,她便勃然大怒,一口氣吹倒了所有豎立和行走的石像。專家們推斷,雕刻好的石像可能用圓木滾到海邊,但島上根本就沒有生長過高大喬木。也有可能石人用繩索牽拉,使「莫埃」底部兩側分別著地,類似人走路一樣向前移動。在科學家證明這一切之前,復活節島上的巨石人像對世人來講依然是個謎。
稍有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其國土南北長4332公里,東西寬90-40l公里,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好象南美洲的「裙邊」。
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較富裕的國家,她擁有非常豐富的礦、林、水產資源,銅的蘊藏量居世界第一,她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智利政府對外實施全面的開放政策,鼓勵外國投資,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家的生產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使智利成為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由於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智利的交通運輸業也相當發達,這使得到智利旅遊十分方便。
智利地勢狹長,從北部的沙漠地帶到南端的冰川極地型地帶,景色各具特點。由於各地風光、氣候不同,任何時候去,都有觀光的佳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北部港城阿里卡一帶、「世界旱極」,阿塔卡馬沙漠的奇特景觀、美麗的首都聖地亞哥、神秘的復活節島以及遠離人類生活的火地島等。
復活節島
在煙波浩淼的南太平洋上,有一個面積僅165平方公里的小島—智利的復活節島。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會說話的木板」和奇異的風情吸引著無數遊人。
復活節島是由荷蘭航海家雅可布·洛基文於1772年4月5日首先發現,當天正值基督教的復活節,故得名。島上的居民則稱它為「拉帕·努伊」,意為「石像故鄉」,或稱「特皮托·庫拉」,意即「世界的肚臍」。小島東距智利本土3700公里,西距最近的皮特克恩島1900公里,象一葉孤舟漂泊在萬頃碧波上。
復活節島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 像,它們或卧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台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這些無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動,高鼻樑、深眼窩、長耳朵、翹嘴巴,雙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幾十噸,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噸。有些石像頭頂還帶著紅色的石帽,重達10噸。這些被當地人稱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鑿而成,有些還用貝殼鑲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島上這些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呢? 它象徵著什麼? 人們又是如何將它們從採石場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海邊呢 ? 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
當地人則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島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巫婆,是她調動石像排列在海邊,後來因居民沒有孝敬她美味的大龍蝦,她便勃然大怒,一口氣吹倒了所有豎立和行走的石像。專家們推斷,雕刻好的石像可能用圓木滾到海邊,但島上根本就沒有生長過高大喬木。也有可能石人用繩索牽拉,使「莫埃」底部兩側分別著地,類似人走路一樣向前移動。在科學家證明這一切之前,復活節島上的巨石人像對世人來講依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