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西藏青海有什麼資源
擴展閱讀
快速選擇工具哪個好用 2025-05-17 05:16:57
換肺總費用包括哪些 2025-05-17 05:16:13

西藏青海有什麼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04 07:35:45

① 青海有哪些旅遊資源

青海,被稱為中國夏都。夏天氣候怡人,不冷也不熱,非常適合居住。

旅遊資源很多呢。

省會西寧就有:北禪寺(道教)、南山寺、塔爾寺(藏傳佛教)

遠點出名的是:青海湖、互助土族風情園、互助北山、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

還有:玉珠峰、玉虛峰、孟達天池、胡楊林、雅丹地貌、魔鬼城、外星人遺址、原子城、金銀灘(王洛賓寫歌的地方)

反正很多啦,歡迎你來玩。

② 在青藏高原這塊土地上,能種植什麼農作物

青藏高原的主要農作物是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麥屬的一種禾穀類作物,因其內外穎殼分離,籽粒裸露,故又稱裸大麥、元麥、米大麥。主要產自中國西藏、青海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

青稞在藏區種植面積大,最多可達到80%以上。青稞屬大麥類,分為白色和黑色兩種,生長期約四個月,具耐寒、耐旱的特性,所以適宜生長在寒冷、乾旱、無霜期短的青藏高原地區。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種植約有3500年的歷史,從物質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領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內涵豐富、極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

(2)西藏青海有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青稞的習性

1、根

青稞的根系屬須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組成。初生根由種子的胚長出,初生根一般5-6條,多的有7-8條。初生根在幼苗期從種子發芽到根群形成前,起著吸收和供給幼苗營養的重要作用。

2、莖

青稞莖直立,空心莖。有若干節和節間組成,地上部分有4~8個節間,一般品種5個節間,矮桿品種一般3個節間,莖基部的節間短,愈上則愈長。莖的高度一般(株高)80~120cm,矮桿品種株高60~90cm。

3、葉

青稞的葉厚而寬,葉色較淡,冬性和一些豐產品種,葉色較濃綠。葉著生在莖節上,每一完全的莖桿一般具有4~8片葉,最上面的一葉叫旗葉,青稞的葉依其形態與功能分為完全葉、不完全葉和變態葉三種。

4、花

青稞的花序為穗狀花序,筒形,小穗著生在扁平的呈「Z」字型的穗軸上。穗軸通常由15~20個節片相連組成,每個節片彎曲處的隆起部分並列著生三個小穗,成三聯小穗。

5、果實

在植物學上,青稞的種子為穎果,籽粒是裸粒,與穎殼完全分離。籽粒長6~9mm,寬2~3mm,形狀有紡錘形、橢圓形、菱形、錐形等,青稞籽粒比皮大麥表面更光滑,顏色多種多樣,有黃色、灰綠色、綠色、藍色、紅色、白色、褐色、紫色及黑色等。

③ 青藏高原旅遊區的旅遊資源有何特點

青藏高原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存在多處中國重點文物保護景點。

一、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是中國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佔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築群。

二、大昭寺

大昭寺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舊城八角街中心。始建於7世紀中

葉,現存建築為11世紀以後陸續建成的。寺坐東朝西,總建築面積二萬五千多平方米。分前庭、主殿和拉章(活佛公署)三部分。主殿居中,廳堂環繞。寺院建築風格為漢藏合璧,渾然一體。 [79]

三、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位於拉薩市西郊,意為寶貝園林,由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命名。初為達賴喇嘛的夏宮,從七世達賴喇嘛開始,歷輩達賴喇嘛夏天都要從冬宮布達拉宮移居於此,在此處理政務。現已作為公園,對外開放。整個公園由建築和園林兩部分組成,佔地約36萬平方米。

四、塔爾寺

塔爾寺坐落在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山坳及溪水之旁。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經堂、大廚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堤塔、過門塔等。整個寺院的建築風格和裝飾手法,融會了漢藏兩種廟宇的建築傳統。

(3)西藏青海有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青藏高原的交通面貌有了改善,陸續實現「通汽車、通飛機和通火車」的目標:1954年12月25日,青藏、川藏兩條公路正式通車;1956年5月26日,北京至拉薩的航線試航成功;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新中國成立後,青藏高原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為發展特色經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青藏高原特色經濟體現在農牧業、工業、第三產業的各個產業部門和經濟過程。

特色農牧業有高原牧業、種植業;特色工業有清潔能源地熱、風能、水電等產業、優勢礦業、民族特需品工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等;第三產業有旅遊業、文化產業等。但高原總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下。

④ 西藏自治區在祖國的哪個位置,那裡有什麼物產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物產:

1、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

2、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

3、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

4、能源資源。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4)西藏青海有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教育事業:

過去西藏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教育,文盲率高達95%,入學率只有2%。建國以來,西藏教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2007年末,西藏共有小學884所,教學點1568個,在校生32.05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2%,比2006年提高1.7個百分點。

自然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⑤ 青藏高原底下有什麼自然資源

青藏高原礦產資源有(已探明):

礦產勘查累計探獲資源量為:銅1100萬噸、鉛鋅960萬噸、鐵礦石3.2億噸、鉻鐵礦187萬噸、金326噸、鉬94萬噸、煤13億噸、鉀鹽2億噸,以及可觀的鹽湖鋰礦,形成了一批資源基地。同時,新發現礦產地65處,礦(化)點及礦化線索200多處。

⑥ 西藏有什麼資源優勢

西藏的土地資源、動物資源、能源資源有很大優勢。

1、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2、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

3、能源資源: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水能

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於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幹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

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於一年燒240萬噸標准煤放出的熱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遊景點。

太陽能

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

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

(6)西藏青海有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藏餐: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

藏餐分為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釀成的,度數較低。藏族飲酒的禮儀和習俗比較豐富,每釀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後依循「長幼有序」的古訓首先向家中的長輩敬酒,其後家人才能暢飲。

在節日婚慶或眾多人聚會場合,飲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長者敬獻,然後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應用雙手捧酒杯舉過頭頂,敬獻給受酒者,特別對長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雙手接過酒杯,然後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無名指輕輕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彈一下,如此反復三次,表示對天、地、神的敬奉和對佛法僧三寶的祈祝,有時口中還要輕聲念出吉祥的祝詞,然後再飲。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飲料,做酥油茶離不開酥油、鹽和茶,酥油是從牛羊奶里提煉的奶油。藏民族飲茶時講究長幼、主客之序。客人飲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為最吉利。

⑦ 青海西藏在旅遊資源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都屬於高海拔氣候和環境,旅遊資源都是未曾人工開發的原始景觀為主,都具有獨特的高原民俗文化。

⑧ 青藏高原有什麼資源

高原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水力資源豐富。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區境內的納木錯,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這些湖泊大多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礦物,有不少湖還盛產魚類。
地熱能、太陽能、還有位於各個峽口風能都很強。

⑨ 青海,西藏較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太陽能、地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