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統籌社區各類資源豐富黨建活動
緊緊圍繞「區域型統籌、網格型管理、活力型團隊、融合型聯系」四大主題,全面整合轄區各級各類服務資源,合力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深化升級。
一是圍繞「區域型統籌」夯實服務基礎。跳出過去單位黨建的「內部循環」,依託「港橋」優勢,推行「區域型統籌」,實施「小區域大統籌計劃」,以「組織聯動、黨員聯管、設施聯用、口岸聯防、活動聯辦」為主抓手,把隸屬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聯系比較鬆散的各類優質黨建資源統籌整合起來,探索開展沿海社區、邊檢警區、港口港區「三區共築黨建橋頭堡」活動,促進區域內優勢黨建資源「開放共享」,形成整體服務合力。
二是圍繞「網格型管理」健全服務體系。改變過去黨委政府部門條條式「粗放行政」模式,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行村居「網格型管理」,以150戶居民為單位,將全區劃分為296個管理網格,建立網格基本信息庫,在網格分布圖、樓棟圖上標示區分,把管理服務延伸到社會末梢。
三是圍繞「活力型團隊」壯大服務力量。注重從強化規矩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出發,大力實施幹部「能力素質提升計劃」和「黨員成才計劃」,建立健全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培訓項目市場選擇機制,扎實推進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全力打造一支「群眾工作能力強、發展經濟能力強、協調溝通能力強;致富群眾的幫手、為民服務的能手、善於競爭的強手、解決問題的高手、落實執行的快手」的「三強五手」型黨員幹部隊伍。
四是圍繞「融合型聯系」縮短服務距離。推行「融合工作法」,把黨員幹部推向一線,建立健全「紮根蹲點」和區領導聯系鄉街、部門、村居、企業、項目等制度,強化重點工作指揮部和領導小組工作模式,區四套班子領導掛帥12個重點工作指揮部和領導小組,區直、街道機關各部門將辦公室「位移」進村居、企業和項目現場,黨員幹部「下沉」一線辦公。
② 如何統籌城鄉醫療衛生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使用的方面
醫療衛生資源的宏觀分配指在國家能得到的全部資源中應該把多少分配給衛生保健,分配給衛生保健的資源在醫療衛生各部門之間如何分配,如癌症研究應分多少,預防醫學應分多少,高技術醫學應分多少等。宏觀分配還必須解決如下問題:政府是否應負責醫療衛生事業,還是把醫療事業留給市場,如果政府應負責,則應將多少預算用於醫療衛生。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分配給醫療衛生事業的預算,如預算應集中於腎透析、器官移植、重症監護這些搶救方法,還是集中於疾病的預防;哪些疾病應優先得到資源的分配;以及為改變個人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如吸煙),政府應投入多少資源等等。資源的微觀分配指醫務人員和醫療行政單位根據什麼原則把衛生資源分配給病人,怎樣分配才算公正合理。
當涉及稀有資源時,哪些病人可優先獲得資源(如有兩個病人都需要腎移植,但只有一個腎可供移植時)。為了進行微觀分配,首先需要規定一些規則和程序來決定哪些人可以得到這種資源,即根據適應症、年齡、治療成功的可能和希望、預期壽命和生命質量等主要是醫學的標准進行初篩;然後再規定一些規則和程序從這范圍中最後決定哪些人得到這種資源。這組規則和程序的規定常常要參照社會標准:病人的地位和作用、過去的成就、潛在的貢獻等。但對社會標准,爭議較多。
衛生政策中最有爭論的問題是一個國家是否應該讓醫療衛生社會化,如應實行公費醫療或醫療保險,還是讓醫療衛生商品化,還是採取某種混合折衷的方式(如醫療衛生的基本需要由國家負責,而高技術醫學則由病人自己根據收入購買)。
③ 科學配置資源、統籌「三種效益」
資源(本文主要指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作為生產資料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要素。資源配置方式影響生產力發展方式,並隨著生產力發展而變化。在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階段,生產力水平總體不高,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太大,造成這一突出問題的深層原因之一就是資源配置問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科學合理配置資源。
一、資源配置與科學發展的內在聯系
在我國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中,科學合理配置資源,要處理好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關系。當前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東部與西部等,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所承擔的社會義務不同,對這一關系的理解不一致,行動也不統一。因此,需要從理論上正本清源,在實踐中統一步調。
資源配置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保障發展。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資源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資源配置的目的和首要任務就是保障發展。
資源配置須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保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過度開發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從總體上講是沒有保障發展。因此,資源配置應本著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原則,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服務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進而實現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資源配置方式隨著生產力發展而變化。人類開發自然資源,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發展;同時,開發自然資源又是一種反自然的活動。目前,人類共同的家園面臨資源和環境的挑戰。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推進發展中保護資源與環境,已成為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我國在當前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要著力尋求資源配置中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環境的最佳結合點,著力研究建立開發與補償的雙向機制,研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措施,進而實現「補償型」、「循環型」、「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二、資源開發有限度「三種效益」相統一
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根據資源的環境容量和承載力確定經濟增長速度,進而確定不同類型、不同用途自然資源開發的指標;同時在每一次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社會必須投入用於保護資源的資金進行補償。
科學合理配置資源的理論基礎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論。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任何一個水平上,物質生產都包括社會物質生產和自然物質生產,但人們很容易忽略甚至不承認自然物質生產,常常以損害自然物質生產的形式進行社會物質生產。然而,整個社會物質生產是以自然物質生產為基礎的,我們必須把人類活動控制在生態系統允許的范圍內。
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遵循自然規律有限度地開發利用資源,建立補償機制,形成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建設一種螺旋式發展的自然動態平衡,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既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科學合理配置資源的出發點和歸宿。當前科學合理配置資源需要統籌解決幾個突出問題:統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實施差別化政策,統籌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格局中統籌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三、以機制改革創新保障資源科學配置
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推進資源價格形成的市場化進程。對土地、礦產逐步實行資源、資產、資本三位一體管理。當前,土地資源管理重點和難點是集體土地產權問題,礦產資源管理重點和難點是完善礦業權管理問題。
保障科學合理配置資源需要健全法規,完善政策,創新制度、加強監管。
——實施資源配置開源節流、集約節約戰略。現階段,土地資源開源主要是土地整理與復墾,節流主要是用途管制與提高利用率;礦產資源開源主要是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大投入,加強地質勘查工作,節流主要是限量開采,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
——實施區域非均衡發展的差別化政策。在國家規劃的不同功能區,分別確定不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指標。在城市和農村分別確定不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指標,不同的資源開發與補償保護的指標體系。
——實施經濟政策調節,建立科學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改革完善有關資源配置的體制、政策,協調中央、地方和企業的利益關系。當前,在礦產資源配置方面,要協調處理好礦產資源國家所有、中央地方財政「分灶吃飯」的關系,界定集中統一管理與分類分級管理的事權,明確中央、地方、企業和當地民眾在礦產資源開發中的責、權、利;在土地資源配置方面,堅持城鄉土地一個市場,嚴格區分公益性用地徵收和經營性用地征購,解決土地收益在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合理分配。
——建立環境產權制度,形成生態補償和環境付費機制,調整利益分配格局。逐步使資源型企業合理負擔其資源開發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各種成本,形成資源「完全成本價格」。
——我們推進科技創新,開發新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潛力很大、前景廣闊,這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科學合理配置資源的重要任務。要加大約束和激勵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的科技含量。
——建立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和評價標准,健全完善幹部考核體系和評價標准,形成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導向和幹部從政作為的價值取向。
同時,還要把完善科學合理配置資源的體制、機製作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服務,管理方式應從以堵為主轉變為疏堵結合,把行使政府職責的「服務中管理,管理中服務」的運行機制體現在資源配置中的「保障中保護,保護中保障」。運用法律法規、經濟政策、區域差別化管理、發展階段動態調整等綜合手段,力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業,東部和西部等認識一致、行動一致,實施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資源保障。
(原載《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6月27日)
④ 統籌資源是什麼意思
匯總全部資源,優化分配,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如果是社保方面的統籌,那指的是單位繳納的部分歸入到統籌安排中,用於養老金日常的使用。
統籌的意思是統一籌劃。
⑤ 資源統籌包含哪些方面
如果是社保方面的統籌,那指的是單位繳納的部分歸入到統籌安排中,用於養老金日常的使用
⑥ 如何巧妙地進行資源整合
善於發揮資源最大效益,善於將自己手中社會資源進行搭配交互整合,才能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獲得最大的收益。
一位老人臨死前向他的朋友託孤,也許年紀大了難免有些糊塗,他對朋友說:「我這個兒子並不聰明,但是我希望他能夠成為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並成為總統的女婿。」他的朋友很為難,但是想到老人快走了,就答應了。
老人的朋友考慮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先找到了世界銀行的總裁,對他說:「我向您推薦一位年輕人。他是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並且即將成為總統的女婿,你願意任命他為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嗎?」總裁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
老人的朋友再去找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長,告訴他:「我的這個年輕朋友,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並且即將成為總統的女婿,怎麼樣?你是否認為他有資格成為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洛克菲勒財團董事長考慮了一下也答應了。
老人的朋友最後去找了總統,自信地對總統說道:「我非常榮幸地向您推薦這位年輕人,別看他年紀輕輕,但他現在已經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您希望他成為您女兒的丈夫嗎?」
最後老人如願以償,他的兒子成為了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和總統的女婿。
這個故事在現實中也許並不存在,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資源規劃」的重要性的認識。很多時候,強大的力量正是來自於各種資源的整和。有效的資源整和是一種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並能夠使我們的工作進行得更為順利。
中國更是一個十分重視人情關系的國度,各種關系縱橫交錯: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戰友關系、同事關系、老鄉關系、親戚關系等等,這些關系就蘊藏著一座座金礦。如果善於挖掘,巧妙利用,就能創造出不菲的收益。
曾經有一個人,做傢具生意。由於競爭激烈,生意一直十分平淡。但他後來聽說他的一位戰友,在某市做秘書長。正遇到該市政府搬遷,需要大量的辦公傢具。他就找到這位戰友,依靠這層關系,再加上他的傢具的確不錯,價格適宜,該市一次就從他的傢具廠采購了幾萬套。僅此一項,他就賺了個盆滿缽溢,興高采烈。企業和產品從此名聲大震,成為眾多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采購傢具的首選。
可見,這種關系資源帶來的效益比單純的市場競爭所得到的收益要大得多,而且也不用付出太多的資本投入。對於政府來說,他們買誰的產品都是買,既然秘書長的戰友正好做這個生意,與他建立合作關系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而這個傢具商憑借著和政府做的這次生意,間接地又建立了新的合作關系。這就是人情資源的效應,不是一次合作就沒有下文了,而是可以長期發展並且不斷擴大的。
而整合資源的關鍵在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善於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善於同陌生人接觸,這些都是成功人士區別於他人的重要標志,成功者善於主動與別人接觸,建立起龐大有效的聯系網路,並利用關系網開展工作,最終促進各方共贏,化無為有。當年牟其中利用大陸的日用品換俄羅斯的飛機也是經典的資源整合運作模式。
不要總想著怎麼實現自己的目的。交朋友的要旨在於真誠和慷慨,一些為了拉關系而鑽營的做法是種短視的行為,表面熱情握手但卻內心冷漠,這樣的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辦大事,既要考慮自己的目標,又要讓那些對自己重要的人實現他們的目標,合作的基礎是互利共贏。有位知名企業家在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時就很看重積累人際關系資源這個重要方面,無論在什麼場合,他都笑容滿面地給周圍人發放自己的名片,甚至是在飯店結賬時他都要留下兩張,就是憑著這種信念和心態,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資源網路。
始終積極與外界保持聯系。要始終關注周圍人,通過身邊小事發出積極信號,讓別人感到自己一直在關心他們,而不要等到需要幫忙時才臨時抱佛腳。不管是在公司工作,還是參與社區活動,無論身處哪裡,我們都必須馬上融入這個圈子,成為集體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積累無形的友情資源。
擁有了資源並不代表著這些資源就能馬上發揮作用,最關鍵的是要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故事中的老人能夠無中生有地創造資源為己所用,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而那個傢具商則是我們身邊司空見慣的人。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或多或少地擁有一些人際關系的資源,但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左右逢源而有的人步履維艱呢?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人們對自己資源的整合能力不同,那些善於發揮資源最大效益的人,那些善於將自己手中資源進行搭配交換的人,往往能夠讓自己的資源不斷的擴充,比起那些固守著一種資源不知道變通的人所獲得的結果,差異是很明顯的。
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中,人力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一個人要想聚財,就先要聚人,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事業順利的發展壯大,必須學會對自己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並擴充發展自己。
⑦ 什麼是統籌企業資源,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1.合理調整生產一線,特別是採掘一線的人員結構。
2.要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參照生產一線的人員數量和工作量,按比例配置輔助人員。
3.對地面和機關崗位的人員配置,要杜絕因人設崗現象的發生。
4.要公開、公平、公正地讓每個職工憑自己的能力競爭上崗。
5.在人力資源配置過程中,要打破工人、幹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6.在配備各個崗位的生產(工作)人員時,應採取老、中、青三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
⑧ 就業資源統籌什麼意思
就業資源統籌是指如下幾個方面:
1.就業形勢分析。
要求對近年來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進行客觀合理的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2.就業去向選擇。
明確升學、出國、就業、考錄公務員、參軍入伍、自主創業等就業方式,並定位就業城市和具體行業,薪資期望切合自身實際。
3.就業資源統籌表。
詳細提供8個以上人際資源和10個以上信息來源,符合就業去向。
4.目標職位的SWOT分析。
全面深刻剖析目標職位的基本要求及職位晉升路線,符合社會實際。
5、素質提升計劃。
針對目標職位的就業,制定完善可行的素質提升計劃,積極提升就業技能。
6.了解就業規定。
熟知與本人就業方式相關流程,主動承諾按時提交相關就業證明,文明離校。
⑨ 如何快速地統籌項目的資源項目計劃的過程中,總是要花很多的時間了解項目資源的情況。
如果項目是跨部門的,那項目經理則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其它部門資源的情況,效率比較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企業會藉助一些項目管理工具進行管理。網上看到8thManage的項目管理軟體在這一塊就做得很好,企業只要把每個資源的情況錄入系統,往後只要進入系統就可快速查詢資源的情況。系統可以通過許可權設置限定查詢人的范圍,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分級管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