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省為什麼會被稱為煤海
說山西煤多,其實不準確,應該是山西可開採的煤多。其實在國內,像安徽,江蘇的煤也很多,但是他們儲存的深度高於1500米了,開采不劃算。所以大家尋找在500米一類的,山西因為地形的問題,所以就很多儲存的煤被發生了。
山西陝西內蒙在約2億年前被大面積的森林覆蓋,後由於火山地質活動經過復雜的地質變化形成煤炭,煤層氣等資源,早先大規模先是侏羅紀的煤,現在多開採的是石炭紀的煤。煤礦多是因為由原來的地方煤礦,區域性煤礦,個人煤礦整合而來。
現山西的陽煤,同煤,晉煤,焦煤等大型煤礦是在原有基礎上多年來整合地方煤礦,私有煤礦形成的較大的國有煤炭企業。已經縮減了很多了。地質原因,山西地處太行山脈,以前該地區都是大片森林,後地殼運動後被埋在山底轉化成了煤炭比如說波斯灣附近石油一樣。
『貳』 山西省發現千億方大氣田,山西有著怎樣的資源
在山西成功發現千億方大氣田。山西臨興氣田經國家自然資源部批准,已探明地質儲量1010億立方米以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頻繁發現大氣田,據最新消息,山西省近日發現千億方大氣田,目前已在進一步勘探開發中,這些氣田資源將加快發展陸上天然氣業務,是一些不可多得的自然資源,因此顯得十分珍貴!
位於山西省呂梁市的臨興氣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的東緣,該地區構造活動復雜,以前一般認為大型氣田難以形成。中國海油經過技術攻關,於2013年底獲得第一口高產氣井後,相繼發現了多口高產井,為臨興氣田的勘探拉開了序幕。
山西煤炭資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國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優勢礦產資源。山西煤炭資源分布從北至南有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西、河東六大煤田和渾源、五台等煤產地,煤面積6.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9.6%,截至1999年底,煤總資源儲藏量為2681.62億噸,其中可採用、可採用的儲藏量為702.87萬噸,佔26.21%的基礎儲藏量為1167.63億噸,占總資源儲藏量的43.54%。
山西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從品種到儲量,全國佔有一席之地。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100多種,礦點和礦化點達3000多個。目前已探明儲量有煤、鐵、鋁、銅、鉬、鈦、鎵、鉛、鋅、金、銀、鑽、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鎂鹽等49種,礦區達620個。這些礦種中,煤、鋁土、耐火粘土、鐵礬土、珍珠岩、鎵、鉑儲量為全國第一;金紅石、鎂鹽、芒硝為全國第二,鉀長石儲量為全國第三;鈦鐵、熔劑石灰石為全國第四;長石、石膏、鈷、銅、鍺、金儲量為全國第一。
『叄』 山西省的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
----山西省
山西省位於中國北部的黃土高原上,地處黃河流域中段。南起北緯34°34',北至北緯40°44';東起東經114°32',西至東經110°15'。分別與河北省、河南省、陝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為鄰。因地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山西(別稱山右);又因位於黃河以東,亦稱河東;春秋時期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國分晉,所以又稱三晉。
礦產資源優勢:
山西是我國的重要能源基地,礦產資源豐富,素有"煤鐵之鄉"之稱。山西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發現礦產105種,已利用的礦產67種,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的礦產有煤、鋁、耐火粘土、鎵礦、鐵釩土、沸石及建築石料用灰岩。
山西煤炭資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國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優勢礦產資源。山西煤炭資源分布從北至南有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西、河東六大煤田及渾源、五台等煤產地,含煤面積6.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總資源儲量2681.62億噸,其中可采、預可采儲量為702.87萬噸,佔26.21%;基礎儲量為1167.63億噸,占總資源儲量的43.54%;其餘1513.99億噸均屬可研程度低的資源量(包括原表外儲量),占總資源儲量的56.46%;山西另一優勢礦種鋁土礦,總資源儲量為9.89億噸,其中可采、預可采儲量為0.99億噸;基礎儲量為1.07億噸,資源量8.82億噸,三者占鋁土礦總資源儲量的百分比分別為10.03%、10.84%、89.16%;鐵礦總資源儲量為38.97億噸,其中可采、預可采儲量為4.81億噸,占總資源儲量的12.35%;基礎儲量5.49億噸,佔14.08%;資源量為33.48億噸,占鐵礦總資源儲量的85.92%。
礦產資源特徵:
山西礦產資源豐富,從品種到儲量在全國都占重要地位。現在全省發現的礦產已達百種,礦點及礦化點達3000餘處。已探明儲量的有煤、鐵、鋁、銅、鉬、鈦、鎵、鉛、鋅、金、銀、鑽、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鎂鹽等49種,礦區達620處。其中煤、鋁土、耐火粘土、鐵礬土、珍珠岩、鎵、鉑的儲量居全國之首;金紅石、鎂鹽、芒硝的儲量居全國的第二位,鉀長石儲量位列第三;鈦鐵、熔劑石灰石的儲量居於第四;長石、石膏、鈷、銅、鍺、金的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分布廣泛。煤、鋁土礦、耐火粘土、石灰岩、白雲岩等沉積礦產分布十分廣泛,其中2000米以淺的含煤面積達5.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4.6%;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白雲岩等蘊藏量豐富,厚度大,出露面積達2.34萬平方公里。
相對集中。佔全省90%以上的鐵礦資源儲量分布在五台山區和呂梁山區;石膏均分布在北緯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一帶;佔全省95%以上的銅礦儲量集中分布在中條山區;芒硝、鎂鹽和鹽礦全部分布在運城鹽湖;錳、石墨、銀、膨潤土、沸石、珍珠岩等礦產分布在晉北陽高、靈丘、大同、渾源一帶。
礦石工業類型較全,貧礦多富礦少。煤的種類從褐煤到無煙煤都有;耐火粘土有高鋁粘土、硬質粘土、半軟質粘土和軟質粘土四種類型;石灰岩有電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劑用灰岩、玻璃用灰岩、建築石料灰岩等類型。一些重要的礦產資源富礦少貧礦多,如鐵礦中富礦儲量僅佔6.44%,富銅礦佔13.86%,高鋁硅比的鋁土礦佔12.89%,石膏、硫鐵礦無Ⅰ級品礦石等。
共伴生礦多。以鋁土礦為主的本溪組含礦岩系中,伴生有鈮、鈧、鎵等稀有、稀土金屬,並與耐火粘土、鐵釩土、山西式鐵礦共生;在含煤地層中共生有煤層氣、硫鐵礦、高嶺岩、軟質粘土;許多的內生礦產中常伴有多種組份可綜合回收利用,如中條山銅礦中伴生有鈷、鉬、金、銀、硫、靈丘縣刁泉礦區為鐵、銅、金、銀綜合礦床,小青溝一帶是銀、錳、鉛、鋅綜合礦床等。
地質條件簡單,開采條件好。許多重要礦床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礦體多為層狀、似層狀,規模較大。許多非金屬礦床均適宜露天開采。
山西主要的優勢礦產資源有煤炭、鋁土礦、鐵礦及非金屬礦;煤炭資源的特點是儲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易於開采,煤炭品種齊全,品質優良從氣煤--無煙煤均有,著名的晉城"蘭花炭"早已聞名海內外。煉焦用煤佔全國的56.5%,無煙煤佔全國的43.06%。離柳-鄉寧優質煉焦煤、晉城-陽城優質無煙煤、大同侏羅系的優質動力煤早已被原國家計委列為我國稀缺礦種;鋁土礦是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優勢資源,分布廣且集中,僅埋深在400米以上的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底,保有儲量9.89億噸,佔全國的41.57%,儲量位居全國之冠;其它如銅礦、鐵礦、金礦及許多重要的非金屬資源也都在全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省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中,具有資源優勢並在國民經濟、工農業生產和外貿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礦產為煤、鋁土礦、鐵礦、銅礦、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熔劑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鐵礦等。此外,錳、銀、金、石墨、膨潤土、高嶺岩、硅石、含鉀岩石、煉鎂 用白雲岩、花崗岩、沸石等礦產也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媒體報到較多的山西的煤層氣、金紅石(鈦礦)也越來越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
山西礦產資源
http://www.qx100.com.cn 2006-2-23 中國礦產業網 出處: 黃河新聞網
山西被稱為" 煤鐵之鄉"、" 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是山西最大的資源優勢,現已探明的煤礦儲量為2000億噸,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山西現有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縣、河東等六個煤田和渾源、五台、垣曲、平陸、繁峙等五個產煤地。圍繞這些煤田和產地,山西已經建起大同、陽泉、西山、汾西、潞安、晉城、軒崗等七個大型礦務局和霍州中型礦務局以及東山、蔭營、小峪、王坪、寨溝、固庄、南庄等八個小統配礦務局,此外還有一個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露天煤礦。山西全省各縣,幾乎縣縣有煤,所以山西的地方、鄉鎮煤礦多達6000多個。與山西的地下"煤海"相適應,山西煤炭工業設施已經連成一個龐大的網路。
山西不僅煤多,而且煤種齊全,其中煉焦煤四種,佔全省煤總儲量的61%,非煉焦煤四種,伴有其他化學元素的煤60餘種。山西的煤質量較高,低灰、低磷、高熱量是山西煤的主要特點,因此山西煤適合多種工業生產的需要,而且煤層厚、埋藏淺、有利於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所以山西煤對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很大。山西煤已供應到全國的26個省和12個計劃單列市,這就是說,山西的煤幾乎輻射全國各地。同時向外出口逐步增大范圍,已達亞、美、歐三大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
其它礦藏有鐵、鋁。銅、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鐵礦儲量為30.5億噸。
『肆』 山西的煤占我國的多少 啊
截至2015年底,山西煤炭保有資源儲量2709.01億噸,佔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17.3%,居全國第三。
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發現的礦種有120種,其中有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3種。資源儲量居中國第一位的礦產有煤層氣、鋁土礦、耐火粘土、鎂礦、冶金用白雲岩等5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主要礦產有煤、煤層氣、鋁土礦、鐵礦、金紅石等32種。
(4)山西有什麼礦產資源豐富擴展閱讀:
山西的大同煤礦是中國最大的煤礦,在山西省北部,儲量大,可採煤層多,平均厚度30~40米。灰分低,硫、磷雜質少,發熱量高,且煤層穩定,易於開采。為國內最大的優質動力煤供應基地。大秦鐵路為大同煤礦的主要外運通道。
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是最早用文字記載有關大同地區煤層的自燃和煤炭的開發利用。至宋代,冶金、陶瓷等行業廣泛用煤作燃料,煤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大同地區煤炭已被廣泛燒用。
遼、金、元時,大同地區的採煤業已很發達,冶鐵業亦歷久不衰,促進了採煤業的發展。明、清時代,煤炭已被廣泛應用於冶鐵、鑄錢、煉硫磺、燒石灰、燒磚、燒陶瓷、釀酒、制葯、煉黑礬等。
『伍』 臨汾礦產資源是山西省第幾
位居首位!
山西省臨汾市礦產資源概況
臨汾市物華天寶,礦產豐富,不僅礦種多,分布廣,且開采歷史悠久。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 41 種,主要有煤、油頁岩、鐵、銅、鋅、鋁、金、鈷、稀有元素、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粘土、硫鐵礦、膨潤土、大理石、花崗石、重晶石、長石、石英、硅石、磷、硅線石等。其中煤、鐵、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膨潤土、花崗岩、大理石、油頁岩、耐火粘土等在山西省內及全國均占重要地位。臨汾市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為 0.73 , 在全省各地市中居第二位,礦產潛在價值量為 19350.5 萬元,居全省之首。
煤炭資源是臨汾市首屈一指的礦產資源,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有河東、霍西、沁水三大煤田。臨汾市含煤面積 1.54 萬平方公里,占臨汾市總面積的 56% ,分布在 12 個縣市。總儲量達 629 億 噸,探明儲量為 398 億噸。臨汾市煤炭資源具有以下特點:⑴煤種齊全,伴生礦產較多。臨汾市煤種有貧煤、瘦煤、無煙煤、焦煤、肥煤、氣煤等 6 種,其中焦煤、氣煤、肥煤和瘦煤都是煉焦煤,主要伴生礦有油頁岩、鋁土礦、耐火粘土、錳鐵礦等。另外還有大量的風化煤。⑵煤炭質量較好,灰分和硫的含量適中,變質程度高,發熱量大,中等可選,結焦性能好。鄉寧主焦煤為全國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⑶開發條件優越。臨汾市三大煤田除霍州煤田的霍山西麓邊緣地質構造復雜,開采較困難外,其它煤田的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都比較簡單,煤層多,單層厚,煤層穩定,傾角小,埋藏淺,交通方便,開發條件較好。
鐵礦是臨汾市的第二大礦產資源,總儲量為 4.2 億噸,其中磁鐵礦儲量為 1.8 億噸,褐鐵礦和赤鐵礦儲量約 2.4 億噸。臨汾市的鐵礦富礦比例高,佔全省富礦的 70% 以上,大部分開采條件較好。
臨汾市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有銅、鉛、鋁、鈷、金、銀等 7 種,但大部分儲量不大。銅礦主要分布在塔兒山 - 二峰山一帶的襄汾、翼城、曲沃等縣,保有儲量 2.7 萬噸。雖儲量不大,但品位高,伴生的有益組分含量高,開采價值大。鉛、鋅礦分布在洪洞、翼城、蒲縣、古縣的部分區域,金礦分布於塔兒山 - 二峰山一帶,探明儲量 5325 公斤,預計儲量 1 萬公斤,均為岩金礦。鋁土礦分布於霍州什林和汾西店底一帶,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低。臨汾市的稀有元素礦產主要有鋰、銣、稀土、鈮、鉭等幾種,其中翼城石姑娘山的鋰銣礦是山西省內獨一無二的。
臨汾市非金屬礦產成礦地質條件良好,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的 24 種非金屬礦產中石膏、電石灰岩、白雲岩等在全省或全國具有重要優勢,特別是石膏礦膏體厚位大,品位高,分布廣,開采條件好。其餘如水泥灰岩、膨潤土、花崗岩、耐火粘土、麥飯石等則可望成為國內優勢礦產。
水資源臨汾市水資源總量18.9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14.8億立方米(含泉水3.1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4.1億立方米。平均地面水入境量10.2億立方米,泉水入境量2.5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佔全省13.9%,人均佔有量540立方米,比全省多71立方米,為全國的21.9%。畝均佔有量比全省少29立方米,相當於全國的10.8%,同全國相比屬貧水區。
『陸』 山西省什麼資源最豐富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
『柒』 山西有哪些礦產現在開采狀況如何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著悠久的開采歷史,早以"煤鄉"之稱聞名中外;山西,是礦產資源資源大省,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礦業及相關原材料加工製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礦業經濟是山西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
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發現礦產117種(金屬礦產28種,非金屬礦產82種,能源礦產4種,水氣礦產3種),其中有探明儲量的礦產62種,礦產儲量總潛在價值約13.6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與全國同類礦產相比,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33種,其中煤、鋁土礦、鎵礦、耐火粘土、沸石等礦產居全國首位。
我省探明儲量的礦產中,具有資源優勢,並在國民經濟建設、工農業生產和外貿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礦產為煤、煤層氣、鋁土礦、金紅石(鈦礦)、鐵礦、銅礦、鎵礦、耐火粘土、電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石膏、芒硝、硫鐵礦等13種,同時,錳、銀、金、石墨、膨潤土、珍珠岩、沸石、冶金用白雲岩、花崗石等9種礦產也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
山西礦產資源優勢主要表現在煤炭資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國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優勢礦產資源。山西煤炭資源分布從北至南有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西、河東六大煤田及渾源、五台等煤產地,含煤面積6.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總資源儲量2681.62億噸,其中可采、預可采儲量為702.87萬噸,佔26.21%;基礎儲量為1167.63億噸,占總資源儲量的43.54%;其餘1513.99億噸均屬可研程度低的資源量(包括原表外儲量),占總資源儲量的56.46%;山西另一優勢礦種鋁土礦,總資源儲量為9.89億噸,其中可采、預可采儲量為0.99億噸;基礎儲量為1.07億噸,資源量8.82億噸,三者占鋁土礦總資源儲量的百分比分別為10.03%、10.84%、89.16%;鐵礦總資源儲量為38.97億噸,其中可采、預可采儲量為4.81億噸,占總資源儲量的12.35%;基礎儲量5.49億噸,佔14.08%;資源量為33.48億噸,占鐵礦總資源儲量的85.92%。
我省礦產資源有以下特徵:
--分布廣泛。煤、鋁土礦、耐火粘土、石灰岩、白雲岩等沉積礦產分布十分廣泛,其中2000米以淺的含煤面積達5.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4.6%;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白雲岩等蘊藏量豐富,厚度大,出露面積達2.34萬平方公里。
--相對集中。佔全省90%以上的鐵礦資源儲量分布在五台山區和呂梁山區;石膏均分布在北緯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一帶;佔全省95%以上的銅礦儲量集中分布在中條山區;芒硝、鎂鹽和鹽礦全部分布在運城鹽湖;錳、石墨、銀、膨潤土、沸石、珍珠岩等礦產分布在晉北陽高、靈丘、大同、渾源一帶。
--礦石工業類型較全,貧礦多富礦少。煤的種類從褐煤到無煙煤都有;耐火粘土有高鋁粘土、硬質粘土、半軟質粘土和軟質粘土四種類型;石灰岩有電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劑用灰岩、玻璃用灰岩、建築石料灰岩等類型。一些重要的礦產資源富礦少貧礦多,如鐵礦中富礦儲量僅佔6.44%,富銅礦佔13.86%,高鋁硅比的鋁土礦佔12.89%,石膏、硫鐵礦無Ⅰ級品礦石等。
--共伴生礦多。以鋁土礦為主的本溪組含礦岩系中,伴生有鈮、鈧、鎵等稀有、稀土金屬,並與耐火粘土、鐵釩土、山西式鐵礦共生;在含煤地層中共生有煤層氣、硫鐵礦、高嶺岩、軟質粘土;許多的內生礦產中常伴有多種組份可綜合回收利用,如中條山銅礦中伴生有鈷、鉬、金、銀、硫、靈丘縣刁泉礦區為鐵、銅、金、銀綜合礦床,小青溝一帶是銀、錳、鉛、鋅綜合礦床等。
--地質條件簡單,開采條件好。許多重要礦床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礦體多為層狀、似層狀,規模較大。許多非金屬礦床均適宜露天開采。
山西主要的優勢礦產資源有煤炭、鋁土礦、鐵礦及非金屬礦;煤炭資源的特點是儲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易於開采,煤炭品種齊全,品質優良從氣煤--無煙煤均有,著名的晉城"蘭花炭"早已聞名海內外。煉焦用煤佔全國的56.5%,無煙煤佔全國的43.06%。離柳-鄉寧優質煉焦煤、晉城-陽城優質無煙煤、大同侏羅系的優質動力煤早已被原國家計委列為我國稀缺礦種;鋁土礦是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優勢資源,分布廣且集中,僅埋深在400米以上的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底,保有儲量9.89億噸,佔全國的41.57%,儲量位居全國之冠;其它如銅礦、鐵礦、金礦及許多重要的非金屬資源也都在全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省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中,具有資源優勢並在國民經濟、工農業生產和外貿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礦產為煤、鋁土礦、鐵礦、銅礦、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熔劑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鐵礦等。此外,錳、銀、金、石墨、膨潤土、高嶺岩、硅石、含鉀岩石、煉鎂用白雲岩、花崗岩、沸石等礦產也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媒體報到較多的山西的煤層氣、金紅石(鈦礦)也越來越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
『捌』 山西發現的價值近160億金礦是什麼金礦
山西發現的價值近160億金礦是大型斑岩型金礦。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義興寨村發現一處大型斑岩型金礦,其潛在經濟價值近160億元(人民幣,下同)。
經專家組初步判定,本次發現的金礦,是山西省發現的首個新類型大型斑岩型金礦,金(Au)金屬資源量達50噸以上,約占該省歷史上累計查明資源量的一半,現在保有量的2倍,其潛在經濟價值近160億元。
(8)山西有什麼礦產資源豐富擴展閱讀
山西省的礦產資源:
山西省已發現的礦種達120種,其中有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3種。資源儲量居中國第一位的礦產有煤層氣、鋁土礦、耐火粘土、鎂礦、冶金用白雲岩等5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主要礦產為煤、煤層氣、鋁土礦、鐵礦、金紅石等32種。
其中,煤炭保有資源儲量2709.01億噸,佔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17.3%,居全國第三;煤層氣剩餘經濟可采儲量為2304.09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鋁土礦資源保有儲量15.27億噸(礦石量),居中國第一,佔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32.44%。
鐵礦保有資源儲量39.37億噸,居全國第八位;銅礦集中分布於山西省中條山區,保有資源儲量229.94萬噸(金屬量);金紅石保有資源儲量426.38萬噸,居全國第二位。
『玖』 山西有什麼礦產
1,煤層氣、是指儲存在煤層中以甲烷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質顆粒表面為主、部分游離於煤孔隙中或溶解於煤層水中的烴類氣體,是煤的伴生礦產資源。山西晉城蘊藏著豐富的煤層氣資源。
2,鋁土礦、以三水鋁石、一水鋁石為主要礦物所組成的礦石的統稱。鋁土礦是生產金屬鋁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山西鋁土礦點主要分布在孝義、交口、汾陽等地。
3,耐火粘土、是指耐火度大於1580℃、可做耐火材料的粘土和用作耐火材料的鋁土礦。它們除具有較高的耐火度外,在高溫條件下能保持體積的穩定性,並具有抗渣性、對急冷急熱的抵抗性。山西交口縣主要有煤、硫、鐵、鋁、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粘土等14種礦物資源。
4,金紅石、是較純的二氧化鈦,一般含二氧化鈦在95%以上,是提煉鈦的重要礦物原料,具有耐高溫、耐低溫、耐腐蝕、高強度、小比重等優異性能。山西代縣金紅石遠景儲量2億噸,探明保有儲量8651萬噸,規模、品位、儲量位居山西省第一。
5,鐵礦、是世界上發現最早,利用最廣,用量也是最多的一種金屬,其消耗量約占金屬總消耗量的95%左右。鐵礦石主要用於鋼鐵工業,冶煉含碳量不同的生鐵。山西長治地區的地下礦藏種類達40多種,煤、鐵藏量尤為豐富,素稱「煤鐵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