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年中國自然資源報訂閱價格
對於2020年的話,中國就是安就支援訂閱報的話價格還是十幾塊到30多吧。
Ⅱ 中國自然資源的儲量怎麼樣
中國石油、煤炭、天然氣的儲量都比較大,煤炭儲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居第6位。但是,按人均計算就非常低了。拿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來說,目前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值僅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而作為重要戰略物資的石油、天然氣尤其不足。
Ⅲ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單位怎麼樣
一、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審計內容包括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審計內容如下:
(一)審計開發或建設中投入的資金,以及產生的經濟收益
(二)審計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的狀況
(三)審計自然資源資產的剩餘價值
(四)審計是否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目標
針對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目標,現在主要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是認為該政策是針對政府內部的規范情況為出發點,主要有三種種觀點:國家治理觀、責任觀和機制完善觀。另一方面認為該政策是更多的是針對自然資源的保護為主,建設生態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主要有兩種觀點:資源管理觀和免疫系統觀。
Ⅳ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難在哪
1.根據總賬有關賬戶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 (1)資產類項目有: 短期投資、應收票據、壞賬准備(根據「壞賬准備」賬戶貸方余額填列,如為借方余額應以負數填列)、其他應收款、撥付所屬資金、固定資產原價(根據「固定資產」賬戶期末余額填列)、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如該賬戶出現貸方余額應以負數填列)、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根據 「固定資產工程」賬戶期末余額填列)、無形資產、遞延資產遞延稅款借項 (根據「遞延稅款」賬戶借方余額填列)等。企業如有不屬於報表中已列明的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項目范圍以外的其他流動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 (如特准儲備物產等),應根據增設的有關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2)負債類項目有: 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未交稅金(根據「應交稅金」賬戶貸方余額填列)、未付利潤(根據「應付利潤」賬戶貸方余額填列)、其他未交款(根據「其他應交款」賬戶貸方余額填列)、專項應付款、住房周轉金、遞延稅款貸項(根據「遞延稅款」賬戶貸方余額填列)等。以上項目的各該賬戶如出現借方余額,應以負數填列。企業如有不屬於報表中已列明的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項目范圍以外的其他流動負債和其他長期負債,應根據增設的有關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3)所者者權益類項目有:實收資本、上級撥人資金、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
Ⅳ 財務報表數據的局限性是什麼
報表分析的四大基本財務比率:變現能力比率、資產管理比率、負債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基本都源於對外的三個主要財務報表,甚至於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沃爾評分法和綜合評分法也不外乎是上述幾個比率的有機結合。這樣財務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就尤其重要了。財務報表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資本市場的有效程度和社會自然資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管理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財務報表的局限性日益表現出來。再者由於人為因素,報表數據的失真也不容忽視,如美國的「安然事件」、「世通造假」和我國的「銀廣夏」、渤海集團提供虛假財務數據等諸多例證都說明了財務報表的局限性。
一、人力資源價值與經營管理水平的局限
「以人為本」成為各行各業的經營理念,人力資源成為第一資源,那麼隨之派生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也成為決定一個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與物質資本投入不同,人力資源轉為生產不是直截了當的,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特別是在高科技企業與信息產業里,擁有的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對企業整體價值的貢獻遠比有形資產大。而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水平和獨特的企業文化也無疑成為一種無形資產,它往往形成一種凝聚力,使企業整體升值,但現行的財務報表無法客觀反映這種貢獻。
二、財務報表的真實客觀性會受人為因素影響
客觀真實性是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基礎,而不受主觀意志的支配。這項原則要求會計在核算的各個階段,必須不偏不倚,使用真實的原始資料,客觀、真實地提供會計信息,不得人為進行歪曲。在這項原則指導下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實際上,財務造假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財務報表數據提供的滯後性
財務報表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要有用、及時。這項原則要求當期的會計事項必須在當期內處理,不能延至下一會計期間。因為會計信息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如果錯過了使用時間,就失去了對決策的影響力,就會變成無用的信息。及時性是會計信息重要的質量特徵。但就企業年度財務報表而言,所披露的會計信息間隔過長,缺乏及時性。企業年度財務報告在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對外提供,報表使用人了解的是4個月以前的財務狀況,至少現金流量表已經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了。
四、財務報表數據本身的局限性
(一)會計報表中的有些數據是通過估計得來的,受會計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
企業為了定期及時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將企業延續不斷的營業活動人為地劃分為各個階段,如年度、季度、月度。並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定期確認和計量。在確認、計量過程中,當記入的交易或事項涉及未來事項不確定性時,例如,關於未來事項是否發生的不確定性以及關於未來事項的影響或時間的不確定性,必須予以估計入賬。
(二)會計政策的選擇影響可比性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具體原則是指企業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原則所指定的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中所採用的會計原則;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從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所選擇的,適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這從客觀上導致由於選擇會計政策的不同影響了會計報告的可比性。
(三)穩健原則要求預計損失而不預計收益,有可能誇大費用,少計收益和資產
穩健原則又稱謹慎性原則,或稱保守主義。它是針對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因素,要求人們在會計處理上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要充分估計到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損失。謹慎原則要求體現於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包括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等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從會計確認來說,要求確認標准和方法建立在穩妥合理的基礎上,從會計計量來說,要求不得高估資產和利潤的數額,從會計報告來說,要求會計報告向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會計信息,特別是應報告有關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但是往往有些企業出於特殊目的,藉此設置秘密准備,漫無邊際任意使用或歪曲使用謹慎原則,違反會計核算客觀性,使財務報告失真。此外,謹慎性原則的使用缺乏一個剛性的標准。
(四)不能充分反映貨幣的時間價值
我國的會計准則,強調歷史成本原則、謹慎原則。現行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財務報表,不能客觀地反映會計期末資本的真實價值或現行成本、變現價值,沒有考慮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和資金的時間價值。通貨膨脹會使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中的各項數據嚴重地歪曲。會計核算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前提,而幣值穩定是貨幣計量假設的內容之一。雖然出於謹慎性原則,會計准則中允許計提八項資產減值准備,但整體會計核算還是以歷史成本計量,對於物價持續上漲或持續下跌,且漲跌劇烈的情況下,由於一些主客觀因素,也不能完全在財務報告中反映這一事實。特別是資金的時間價值,這一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並沒有與會計核算有機結合。
五、信息披露不夠客觀和完整
信息披露主要是財務報告的文字部分,包括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會計報表附註的披露應當遵循客觀性原則如實反映。但往往一些企業出於自身利益對一些應當披露而不披露的事項予以隱瞞。如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可能的質量事故賠償、未決訴訟及擔保等,以上事項由於不滿足確認和計量條件而沒有在財務報表中反映。這樣無疑使報表使用人高估企業價值。
六、分析方法及指標自身的局限
財務指標缺乏統一的一般性的標准,工業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的一些政府和金融機構,定期分布各行業的財務方面的統計指標,甚至同行業企業的工會與個別公司的信用部門,也搜集產業平均財務比率的資料。然而目前某些報刊提供的部分行業財務數據往往行業劃分較粗,抽樣誤差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會計報表使用者無所適從。現行財務分析指標常常是重「量」而忽視「質」,會計報表較難揭示詳實的資料,因而使會計報表使用者較難取得諸如存貨結構、資產結構、批量大小、季節性生產變化等信息。
Ⅵ 如何在會計報表中計算一個公司的總資產
可以直接在已經出具的財務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中查詢到「資產總額」(左側內容最後一行合計數)、「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額」(右側內容最後一行合計數),「資產總額」,即總資產,同時,有資產總額=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額。
此外,報表公式編輯過程中,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合計+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凈值+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Ⅶ 自然資源局裡的編制難考嗎
這個看個人准備的怎麼樣了,自然資源局編制考試的科目比較多,還有土木科目,如果有信心可以試試,一般人都覺得比較難。
Ⅷ 省直自然資源廳怎麼樣,普通專業對口能適應嗎待遇如何
省直自然資源廳很不錯,薪資很高,普通專業對口能適應,待遇也很不錯。
自然資源廳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並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防護標准,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的普查、詳查、排查;組織、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等工作。
省直自然資源廳工作內容:
按照規定許可權,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負責全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負責全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負責全省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工作。
Ⅸ 現在機構改革自然資源局這個單位怎麼樣
截止至2020年2月,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海洋局牌子。
自然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海洋局牌子。自然資源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自然資源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自然資源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2、擬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的指標體系和統計標准,建立自然資源定期調查監測評價制度。定期組織實施全國性自然資源基礎調查、變更調查、動態監測和分析評價。
3、開展水、森林、草原、濕地資源和地理國情等專項調查監測評價工作。承擔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成果的匯交、管理、維護、發布、共享和利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