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礦產品價格
(1)礦產品價格總體上升三成
2010年,礦產品價格呈現迅速回彈之勢,綜合價格水平同比增長28.3%(圖44)。三季度價格雖有所回落,但進入四季度礦產品價格重新上揚,部分礦產品價格逼近甚至超過金融危機前水平。首先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年同期礦產品價格比較低,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回暖,礦產品價格開始回升;其次是一季度以中國等「金磚四國」經濟的較快穩定運行,拉動了礦產資源的需求;再次是4月開始的房地產新政和6月開始的節能減排風暴暫時壓制了礦產資源的需求造成三季度礦產品價格有所回落,進入四季度隨著被壓制需求的釋放價格開始回升。從月度看,重要能源和金屬礦產品價格鋁略有回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處於高位盤整狀態;重要非金屬價格受金融危機影響價格進一步回落,但三季度開始呈現擺脫金融危機之勢,價格趨於上揚。
圖 44 礦產品年度綜合價格變化情況
(2)能源價格上漲較快
原油價格快速上漲。大慶原油現貨價格全年平均為78.1美元/桶,同比增長45.5%;從月度來看,呈波動上行態勢。從1月的76.9美元/桶上揚至4月84.4美元/桶,之後回落至7月的72.7美元/桶,8月開始緩慢上漲,12月均價漲至91.2美元/桶,12月30日一度高達93.7美元/桶(圖45)。同期,美國紐約原油現貨均價為78.4美元/桶,同比增長31.6%;從月度看,呈現振盪調整狀態,從1月的79.2美元/桶漲至4月的84.4美元/桶,再回調至5月的73.6美元/桶,6月開始上揚至12月的89.1美元/桶,12月31日一度高達91.4美元/桶,2011年1月18日沖至97.3美元/桶。油價大幅上漲主要是由於美元走弱,刺激了市場對原油期貨的風險偏好,以及投資者對經濟復甦預期看好引起的。因為2010年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根據IEA最新的報告,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是8660萬桶/日,比2009年增加160萬桶/日。原油需求的增量主要來自於非OECD國家,尤其是亞太地區的非OECD國家,需求增量佔世界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而OECD國家特別是歐洲地區的OECD國家由於需求較弱,原油需求量反而比2009年降低了10萬桶/日,僅為4540萬桶/日。年內原油價格的調整主要原因是希臘債務危機,整個歐洲經濟的不景氣,美國實體經濟復甦難有顯著起色,吉爾吉斯斯坦和朝韓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伊朗問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堅持對伊朗實行制裁,伊朗威脅如果美國進一步加強制裁,其可能會中斷石油出口。盡管OECD國家充裕的庫存和OPEC600萬桶的剩餘產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伊朗中斷出口的擔憂,但伊朗問題如果惡化仍會刺激國際原油市場敏感的神經。伊拉克自2003年海灣戰爭後國內教派沖突頻繁,局勢動盪。另外,歐洲、美國及中國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也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
圖 54 水泥價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