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年型理財產品一年退保能損失多少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主要現在的太平洋保險和平安保險推出的比較多,太平洋保險呢,是按照你使用的這個月份,也就是說你的如果使用不到一年就退保,相對應來說你的損失大約應該是在25%,而平安保險公司推出的這種損失,相對應來說,最高可以損失到48%,也就是說你交款1萬元,你退回來的款項大約也只有5000元左右,平安保險相對來說退款和手續最繁瑣的,而且他收取的費用是最高的。
『貳』 如果理財產品虧本了,最多能損失多少
我有相關的經驗經歷,希望能對你產生幫助,以下是我的解答: 一、據我所知道的,在銀行買理財產品,最多本金有虧70%的,一般是大額信託產品(起點300W以上,年化收益10%以上),或與股票指數掛鉤的產品,高收益意謂著高風險。
普通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6%以下的(主要投資於銀行間拆借,國債投資),還沒見過虧本的,有少數未達到預期收益。 相關補充: 銀行理財虧損能虧損多少? 說到理財,銀行是必不可少的投資對象,那銀行的投資風險是怎樣的呢?會造成本金的損失嗎?
一、銀行理財產品相關制度進行了改革
資管新規明確規定,資管產品需要實行凈值化管理,金融機構不得再對投資者進行保本保收益的承諾。打破剛性兌付可能意味著普通投資者不能如以前「閉著眼睛買」了,未來銀行理財將會跟公募基金一樣存在波動。
打破剛兌、凈值型管理等原則,意味著以後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不復存在,實際收益無論高低都要在扣除管理費後折算成凈值支付給客戶,這樣以來客戶的收益有可能更高,但也有一定概率更低。因此如今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是需要投資者自己承受不保本獲利或者虧損的,不再由銀行進行擔保。
二、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如何
銀行的理財產品劃分為五個風險等級,按照風險等級由低到高是R1-R5,其中R1、R2等級屬於中低風險,R3、R4屬於中高風險等級,R5屬於高風險等級。
1、中低風險等級
中低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貨幣基金了。很多時候,這些貨幣基金主要是投資銀行的存款,或者國債、央行票據等等一系列高安全系數的產品,因此,它的價值波動較小,不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所以本金損失的概率也非常小,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較為穩定的收益。它的收益率通常都會比存款高,可以達到2%-4%。
雖然本金損失概率小,但是,有些特殊情況發生時,還是會導致一定的虧損:比如投資的債券發生違約不能償付,或者大量用戶同時贖回,基金在短期內需要大量兌付現金,從而拋售債券,像這樣的極端情況發生時,還是會有風險的。
2、中高風險等級
中風險的理財,有很多是混合基金。一般來說,它是由基金經理選擇的股票和債券等資產進行投資管理。這種類型的基金,收益率預期可以達到15%或以上,但是其本金損失風險比貨幣基金要高。
混合型基金的風險包括有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管理風險等等,它受市場波動的影響相對較大。於此同時,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和操作,以及持倉個股和債券等資產的表現也都深深影響這種理財的風險性。
3、高風險等級
高風險的理財中,股票基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佔比通常超過八成。因此受到市場動盪影響很大。雖然其預期收益率普遍大於其他基金,但是它的風險系數也是最高的。
總結來說,現在的銀行投資理財已經打破了剛性兌付,因此都會有本金受到虧損的風險,但是中低風險的理財投資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產生本金的虧損。
『叄』 2O萬存三年如果提前一年全部提前取了虧多少錢
20萬元的存款,存三年的定期,如果提前一年全部提前取出來,那麼由定期存款變成活期計款,計算利息大概損失3000多元錢。
存款定期,活期。
現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理財方式,大家在在生活中也會選擇適合自己理財產品來供自己生活理財,賺取另一份生活來源。其實外面很多理財產品雖然利率高,風險卻也並不低,在不可把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比較不碰這些理財產品。
那麼大家就不理財了嗎?其實銀行存款也算是理財方式的一種,例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等,都是大多數人更喜歡的,說到定期存款,分為3月~5年不等,很多人就會在存款時間上糾結,那麼在銀行「定期存款」到底是3年好還是5年好?存錯該吃虧啦!
首先,是活期好呢,還是還定期好?答案肯定是定期好。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存款一般以效益優先,其次還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以保證不時之需。如果存活期,雖然可以隨時存取,流動性非常高,但0.3-0.35%的利率確實也太低了,根本談不上理財,僅僅是起到了由銀行代為保管的作用。而存定期,按照有關規定仍然可以隨時支取,對流動性沒有絲毫影響。相反,如果中途不是特別原因,一般都可以持有到期。或提前支取部分,剩餘部分仍然可以繼續享受定期利率,直到到期。二者對比,首先流動性沒有任何差別,其次取得更多利息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這樣比較當然存定期劃算。
至於存半年好,一年好,還是三年好?主要取決於你資金的閑置期限,或者說投資規劃。如果投資規劃模糊不明確,當然是期限較短更加符合實際。由於投資規劃不明確,必然導致提前支取的可能性變大,一旦出現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就會損失更多利息,有得不償失的感覺。但是,如果投資規劃非常明確,能夠基本確定資金的閑置期,肯定是選擇3年期,因為1年期利率肯定低於3年期利率。在一般情況下,即使連續存三個1年的總利息也沒有一個3年期利息多,這個是有理論依據的,不信可以自己算算。
對於投資規劃不能明確的,如何平衡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矛盾?其實也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輕易解決,即分散存入。有兩種形式,一是將一筆資金分成多筆存入,長期和短期組合配置,短期產品主要是應對臨時用款之需;二是將不能確定期限的資金,轉移存入到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有貨幣基金類的,也有一些創新型存款,不僅利率遠高於活期利率,而且可以隨存隨取,流動性較強,也比較安全。通過這些組合存款,也就有效解決了效益性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使你不再糾結。
『肆』 請問我在農業銀行存了2萬2年的死期。現在一年了我想提前取出損失多少
你05年10月在農業銀行存了2萬塊錢,是3年定期的,年利率是3.24%,到期應得利息是1944元,利息稅是97.2元,應得利息是1846.8元,假如現在想取出來,按活期計息是346元,利息稅是17.3元,應得利息是328.7元,會損失1518.1元利息.
『伍』 我有一筆二年期理財存款,理財公司要我提前取出,我損失一萬多元怎樣介決
你好,不是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吧,如果是理財公司,那麼它的底層資產可能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也就是說可能是資不抵債了,讓你提前取出,清算你跟它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其實就是耍流氓了。沒跑路估計算好的了。報警吧,想全額拿回自己的投資估計很有難度了!
『陸』 2年定期保險理財產品
這個就要看你需求的方向了,理財保險有理財保險的優點,存銀行也有存銀行的優點。
理財保險目前市場上分兩種繳費的方式,一種是一次性的繳費,業內叫做躉交。還一種是每年投或者每月投的,叫期交。
首先理財保險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財產(我想大多數人明白這個優勢的)哪怕是婚後用對方的錢買的理財保險,只要投保人和收益人都是自己那麼這筆錢也都是自己的個人財產不納入夫妻財產。
理財型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
理財保險不能作為債務的抵押。
而且理財保險也要看你給購買的對象,如果你給自己小孩買的話其實是不錯的可以做一筆教育金的儲備,每年存一點,這樣對自己也沒什麼壓力,等小孩開始上學了在取出來用就是了。
其他的就不一一多說了。
理財保險缺點話就是時間長,目前來說躉交差不多滿期都是5年的樣子,期交的話時間就長了,有6年8年10年15年20年25年終身型.
大家注意只有滿期你的收益才是最大的,提前支取是很不劃算的,甚至你還會有損失。
打個比方躉交來說,5年期的產品。一般2年保本,何為保本?就是你再存滿2年後要支取只能是本金不損失或者有一點盈利。但是很多賣給你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所以如果你只是存個2年3年結果在銀行買的是這種躉交型的理財保險,銀行又沒有給你說清楚這個理財產品的內容和注意事項。當你再2年後支取你肯定是上當受騙的。因為收益是和你預想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是存滿了的話收益還是要比存銀行高點的。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錢怎麼去合理的規劃了
然後說說期交型的理財保險吧。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多的類型就是繳費5年10年滿期。繳費5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20年滿期。
終身型的話就是繳費5年終身。繳費10年終身。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說了
如果你購買的是期交型理財保險,打個比方。你選擇的是繳費5年10年滿期。購買的時候也沒有給你說明產品的條款和合同,注意的事項。結果你第5年支取或者第6年支取那麼你的本金都是要損失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認為你上當受騙了。如果你滿期的話收益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理財保險你要注意你能不能放那麼久,購買的需求點在哪。如果你只是想存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兩三年。建議你還是選擇銀行的短期理財或者是定期和國債
說說存銀行吧
首先肯定是定期了。
定期的話利率是固定。存的時間可以自己來選擇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可以根據自己的所存的時間來決定。
但是定期有幾個缺點。一個就是如果利率變動。你所存的定期還是按你當時所存的利率來算。
然後提前支取,客戶可選擇全部提前或者部分提前,部分提前支取只能是一次。提前支取的部分是按活期來算的。比方你之前是選擇的5年定期。結果在4年半的時候急用這筆錢。提前支取了,那麼你這4年半的時間是全部按活期計算的,說道這里又得回頭來說理財保險了,如果同樣你選擇是5年的躉交型的理財保險。在你4年半的時候急用著筆錢,你提前支取了,收益是比你放銀行要大很多很多的。因為躉交的理財保險有個保底收益和每年的分紅。你4年半支取是你的保底收益+你4年多的分紅。差不多收益高於銀行的三年定期了(沒具體去算過,因為每個產品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還要高點吧)這個時候理財保險的優勢也就出來了。定期的劣勢也在這里。看你自己怎麼去想了。其實我建議如果你是要存5年定期的話。你可以把你那筆錢分2筆或者3筆去存5年的定期。因為就算以後要急用錢也只是損失其中的一筆而已。但是這樣麻煩到時真的。
有的也會選擇國債了,但是國債真的很難去買到,因為國債每次發行下來很快很快就賣完了。
然後就是銀行的短期理財
銀行的短期理財就太多了。而且每個銀行也不一樣,利率也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產品也不一樣。
優點就是短期理財利率高,時間靈活。可以適合很多客戶的情況。
打個比方,張三的錢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又不想放在活期裡面,(因為活期基本沒收益),定期又太長,收益也不高。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短期理財,因為你錢在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創造收益。等於搞點零用錢~(可能張三是妻管嚴)
但是李四呢,錢基本長時間放在銀行不動,這個時候看著別人也都去買銀行短期理財也想跟著去。其實這個時候短期理財是不適合李四的。
因為短期理財都有個申購期一般是3天到7天。然後到期之後還有一個到賬日,一般是1天到4天。根據銀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來定的。雖然短期理財收益很高,但是李四總是購買短期的話其實一年下來真正在理財的時間是不多的。有可能你這樣的理財方式還沒有一次性存一點的定期高。因為你每次的申購期,到賬期都要浪費你的時間。這個時候李四還不如選擇中期或者中長期的理財。
親打字好累的~~我不打了。。
總體來說理財也要看很多的,並不是盲目的去理財,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接受風險的承受能力,接受的時間長短,購買的目的。
不是說存銀行一定好,也不是說理財保險一定好。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但是理財是肯定需要的,有時候你不經意間的理財也會為你以後帶來很多的財富的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
希望寫了這些能給LZ一點點的意見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我買的中郵富富餘3號兩全保險,一年存兩萬存三年,六年取,我交了一年我現在要取出本金損失多少
損失大概六百三十五元。
中郵富富餘3號兩全保險分紅型產品是一款兩全分紅型保險產品,在保單有效期內,每年可獲得相應的分紅。該產品保險責任范圍與一般的兩全保險相同,對於意外事故,特別是公共交通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或全殘,保險金的給付額度更大,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是比較不錯的投保選擇,以下就是該產品的部分條款內容,您可以了解一下。 投保范圍 :凡出生滿30天至70周歲,身體健康、符合保險公司承保條件的人,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凡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的人,均可以作為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投保中郵富富餘3號兩全保險分紅型。 保險合同的成立、生效 您向保險公司提出保險要求(投保),經保險公司同意承保,合同成立。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險責任開始時間 合同生效後,在您按照合同的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後的次日0時起,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的約定開始承擔保險責任。合同的保險責任的期間為6年,自保險責任開始日起計算。
猶豫期 :您收到中郵富富餘3號兩全保險分紅型合同並書面簽收日起10日內為猶豫期。在此期間,您可以無條件解除合同。保險公司將在扣除不超過10元的工本費後無息退還您所交納的保險費。 特別提示:以上就是中郵富富餘3號兩全保險分紅型產品的部分條款內容介紹,您可以詳細的了解一下,為您的投保提供參考。不過,值得提醒的是,由於該產品的保險期限為6年,故該產品較為適合的人群為未成年人家長或從事的職業具有一定人身風險,或那些未來六年內有較高保險需求的人群。
拓展資料:自從2018年資管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理財產品正式打破剛兌,雖然監管部門給了兩年左右的過渡時間,但2021年銀行的各類保本保息存量理財產品將陸續到期,這意味著以後保本保息的銀行理財產品將徹底退出市場。
『捌』 我買了10萬元人壽鴻豐的理財產品,已滿兩年,請問退保的話損失多少錢這個產品很爛啊,當初去建行存定期
到期的話分紅還可以的,大多數情況下會比存款高。有個保底利息,最後到期的那年如果利息比存款少很多的話,保險公司一般會彌補一點差額。不會太吃虧。
『玖』 郵政儲蓄生命理財壹號年金保險(萬能型、我存兩萬元兩年期有八個月了能取出嘛、能虧多少
可以取出來,但是現在取出來最起碼損失60%以上,現在只能退保只能取出你的現金價值,你可以大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查詢一下或者看一下手中的合同,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就等到期再取,不然損失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