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理發店用偽劣產品歸哪裡管
擴展閱讀
清算商鋪土地成本怎麼算 2025-05-12 10:43:57

理發店用偽劣產品歸哪裡管

發布時間: 2022-05-17 00:28:18

① 我花了幾百塊做的發型不能看,用的葯水很刺鼻。美容美發行業有很多貓膩,這個行業規范歸誰管我要去投訴

呵呵,美女你說的這些我個人感覺是你不懂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技術性很高,自要把技術提升上來了才有靈感和美感!你說的學幾天就學會了這是不可能的!做美發的很累的!壓力也大。你說的去那裡投訴我告訴現在為止沒有那個地方能投訴!~~~本人是連鎖店店長相信我說的。以後去那種有規模的店子!!~

② 在美發沙龍做美睫,因他們用劣質產品,導致眼睛嚴重受傷,可以撥打12315投訴他們

只要你確定要做美睫引起的,那當然可以。

③ 12315上投訴理發店有用嗎

12315上投訴理發店有用。

「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撥打情形:

1、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您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黑窩點」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12315

④ 理發店最怕哪個部門查

如果一個理發店不違規做得好沒有違法,誰也不怕誰查也沒事,只要做好,就怕違規。好好的做自己的生意,誰查肯定都不怕,哪個部門都不怕。
如果美發店有欺詐行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如果強制消費屬於公安局管理范疇或攬客騷擾,可以打110報警處理。
如果美發店人員以暴力、威脅的方式強迫消費者消費,如肢體暴力、非法拘禁消費者等,情節嚴重,達到一定金額時,會涉嫌構成強迫交易罪,當事人可以通過報警、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事情。」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但是強迫交易罪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界定難的問題,首先是「暴力、威脅手段」,如果商家只是口頭暴力、威脅,而沒有肢體上的行為,那麼犯罪客體的界定會很難,其次,法律規定了強行商品交易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這個程度很難證明。
美發店屬於高利潤行業,價格在不同地段、不同門面都不一樣,消費者在消費前要問好價格,當意識到可能會上當受騙時,一定要保存錄音、消費憑證等證據,如向有關部門投訴後問題得不到解決,可以憑借證據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⑤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歸哪個部門管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歸工商部門管理,它的職責中有一條就是這么規定的:
依法組織監督市場交易行為,
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
組織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
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⑥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案件由哪個部門管轄

犯罪當然是公安部門管,但工商、質監或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看什麼產品)可以在行政管轄許可權內調查,然後移交公安部門。

⑦ 12315可以投訴理發店嗎

會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跟理發店協商不下來時,建議拔打12315。
「12315」的對接部門是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專門為受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而設,其中包括調解消費者的權益糾紛,查處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案件以及製造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經濟違法行為,是監督管理市場和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工作。拔打12315的條件如下:
1、自己在消費過程中,感覺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
2、購物過程中發現商家經營假冒偽劣產品或日常生活中發現製造假冒偽劣商品的「窩點」時;
3、電視、網路里的欺騙消費者的虛假廣告。
12315的撥打流程:當撥通12315的電話後,需要投訴或者舉報的,根據接待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包括如理如實地反應投訴的內容、投訴的理由及訴求,並留下自己的姓名、電話、地址等,或者也可以留下其他的聯系方式。同時還要留下被申訴方的名稱、電話和地址。
如果是在理發店辦卡數額過大,且對方並沒有出具任何發票,可直接拔打稅務部門熱線:12366;如果是理發店怕被投訴,隱藏營業執照,可直接拔打工商投訴:95588.同時,理發店也是需要衛生許可證的,如沒有,也可以拔打95588;如果是覺得理發店提供做頭發的葯水有問題,可直接拔打葯監局熱線:12331.
個人建議,如果以上號碼都記不住,直接拔打110是最簡單直接的,也可以對理發店起到震懾效果。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第二章規定:
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⑧ 假冒偽劣屬於哪個公安部門管

法律分析:屬於工商管轄,假冒偽劣商品是假冒偽劣的物質產品,不包括精神產品。其特徵是:具有不真實性因素和社會危害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