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紅箭9仿製的哪個產品
擴展閱讀
臉上中鑽石是怎麼種 2025-05-16 15:53:36
開外賣店怎麼節約成本 2025-05-16 15:50:31
建信理財產品在哪裡查詢 2025-05-16 15:47:34

紅箭9仿製的哪個產品

發布時間: 2022-05-11 09:15:04

『壹』 伊朗旋風系列導彈

你所說的「旋風」系列導彈是伊朗自行研製的一種反坦克導彈,該導彈名為toophan:波斯語是旋風的意思,因此漢語又音譯為「圖凡」,並且」圖凡」的叫法比較廣泛,而「旋風」的稱呼則不多。

自1991年海灣戰爭後,伊朗陸軍加速了研發新型反坦克導彈的進程。積累了導彈研製經驗的伊朗航天工業局承接了研發反坦克導彈的任務。先研製出的反坦克導彈叫「雷霆」。它長860毫米,彈徑125毫米,彈重11公斤,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3公里,破甲厚度為400毫米。它的彈體用玻璃纖維熱壓而成。呈3度安裝在彈體上的4片彈翼可以保證導彈飛行中的旋轉。其戰斗部為空心裝葯聚能破甲戰斗部。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曾用「雷霆」反坦克導彈擊穿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側裝甲,這為伊朗陸軍有效使用「雷霆」反坦克導彈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經驗。

「雷霆」反坦克導彈是伊朗陸軍現役主要反坦克導彈。論戰術技術性能,它有些落伍,要讓它正面對付美國的抗破甲彈能力為600毫米~1米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有些困難。然而「雷霆」也並非無所作為。「艾布拉姆斯」坦克的貧鈾裝甲也並非不能擊穿。「艾布拉姆斯」正面抗穿甲能力相當於500~700毫米垂直鋼裝甲。但由於貧鈾裝甲重量是同體積鋼裝甲的2.5倍,使得成本極為高昂,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雷霆」可不必硬去攻擊在坦克前面和炮塔上安裝了1.8噸的貧鈾裝甲的「艾布拉姆斯」坦克正面,而去攻擊其側面,就完全可以對「艾布拉姆斯」構成威脅。

伊朗陸軍自然不滿足只從側面去打「艾布拉姆斯」,於是在評析「雷霆」使用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了「圖凡」(Toophan)即「旋風」系列反坦克導彈。

「圖凡」共有3種型號。
即「圖凡」—1、「圖凡」—2和「圖凡」—3

圖凡」—1裝有3.6公斤的高爆反坦克破甲彈戰斗部,可穿透550毫米的常規裝甲鋼板,類似美國的「陶」式導彈;

圖凡」—2裝有4.1公斤的串列式高爆破甲戰斗部,頭部有探桿,可穿透帶有反應裝甲防護的760毫米厚裝甲板,相當於裝有前端探測器的「陶」2B改進型導彈。
它們射程均在3.85公里左右,飛行時間13秒。

toophan-3是伊朗第三代反坦克導彈,也是世界反坦克家族的新星。toophan-3導彈戰斗部採用串聯空心裝葯,前置空心裝葯用來破壞目標披掛的裝甲,主裝葯可擊穿失去裝甲屏蔽的目標主裝甲。以68度射角命中目標時,可穿透受反作用爆炸層保護的769毫米的常規鋼裝甲板。toophan-3導彈最大射程5000米,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可克服戰場上煙、霧、火光和背景的干擾。

toophan-3導彈的發射制導裝置由反坦克導彈發射筒、熱像儀、電視測角儀和激光傳輸器等組成。其發射制導裝置較先進,採用了光學瞄準、發射筒發射、電視測角、激光指令傳輸、三點導向和數字化控制技術。由於導彈採用激光制導,終於甩掉了長長的尾巴。導彈發射後,射手要做的只是始終將激光瞄準點對准目標,制導裝置自動發出激光指令,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中國新的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彈體很像美國雷錫恩系統公司(Raytheon Systems Company,世界第一大戰術導彈生產公司)設計的一種反坦克導彈系統。雷錫恩系統公司的產品採用發射筒發射方式、目視跟蹤、有線制導,最大射程3,750米。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與雷錫恩系統公司產品的主要差別在於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採用激光制導,制導激光波長0.9μ米。由於不再受制導電纜的限制,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射程超過5,500米。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制導方式是"瞄準線指令制導"。現在已知的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至少有兩種類型的導彈:"紅箭9A"導彈系統採用"毫米波指令制導",而"紅箭9B"則採用"激光駕束制導"。同時可能還有"激光指令制導"的型號。瞄準系統中的白光瞄準鏡有兩種放大倍率,用於日光條件下的瞄準射擊,另有熱成像儀作為白光瞄準鏡的補充。這種熱成像儀工作在8μ米到12μ米的遠紅外光區域,它使得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能夠在煙塵和霧氣中工作。熱成像儀對坦克目標的探測距離達到4,000米,識別距離則為2,500米。

紅箭9導彈直徑152毫米,連同發射筒重37千克。四片彈翼位於彈尾,四個控制舵面位於彈體近三分之二處,它們都在導彈被發射並離開發射筒後才打開。對在大射程上發現的目標,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最大射速為每分鍾兩發。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最大射程為5,000千米,最小射程為100米。

導彈的主戰斗部為"高爆反坦克戰斗部",能夠穿透帶有"爆炸反應裝甲"的320毫米厚呈68o角的"軋制均質鋼裝甲"。在導彈擊中裝甲時,裝在導彈頭部的"高爆反坦克"探桿會先激活目標的"爆炸反應裝甲",使它在對主彈頭發揮作用前自行爆炸,然後再用導彈的主戰斗部貫穿裝甲。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可以裝備其他許多平台,包括全履帶車輛、卡車、直升機和艦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同時准備開發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訓練與零部件市場。

以此看來,中國向伊朗秘密出口了紅箭9遠程先進反坦克導彈後,伊朗對其進行了仿製。
同時通過兩者的參數也可以看出,兩者的制導方式、性能參數和外形相當接近。同時在中國從出口某國最新型的紅箭9導彈後不久伊朗就研製出了自己的toophan-3,因此西方猜測是伊朗仿製了中國最先進的紅箭9.
同時,紅箭9又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程重型反坦克導彈之一。

在不久前的黎以戰爭種,黎巴嫩真主黨用伊朗仿製中國的C801反艦導彈擊沉了以色列的軍艦。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地面沖突中,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力量也表現不俗!以軍數量坦克被黎巴嫩真主黨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擊毀,坦克兵死亡。據說這些反坦克導彈是由伊朗秘密提供和支持的。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是世界上防護能力最強的坦克,能夠將其擊毀的坦克導彈威力巨大,而能夠做到徹底擊毀以軍坦克的伊朗生產的導彈只有「圖凡」—3。
因此可以見接的推測,中國的紅箭9絕對可以摧毀任何一種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
因為,我們用的畢竟是原裝的嘛!

『貳』 請問在中國現役的反坦克武器都有哪此

中國反坦克導彈發展50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紅箭」系列為主的龐大的反坦克導彈家族。主要包括紅箭-73,以及徹底大改的AFT-07系列,紅箭-8系列,紅箭9系列,紅箭10系列和紅箭11/12系列。此外還有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使用的AKD-9/10系列空地反坦克導彈,具體型號共計一百多個,現役型號也有20個以上。

紅箭-10是我國現役新一代重型反坦克導彈,首次露面是在2015年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紅箭10採用2個4聯裝導彈發射裝置,8枚待發單,採用第二代履帶式步戰車底盤的重型自行反坦克導彈發射車。紅箭-10採用雙室雙推固體火箭發動機,光纖制導,既可以採用「發射後不管」的自動尋的模式,也可以採用「人在迴路中」的「發射+觀察+修正」模式,打擊方式很靈活,命中精度很高。紅箭-10採用串聯聚能穿甲戰斗部,能從正面打穿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正面防護裝甲,也能採用攻頂模式,打擊坦克裝甲車輛防護最脆弱的頂部。一個反坦克導彈連配屬9輛發射車,可在4分鍾內消滅10千米開外的60至70個裝甲目標,相當於外軍一個擁有200多輛坦克和步戰車的常規裝甲旅的三分之一實力。

『叄』 紅箭9A反坦克導彈

地球是圓的,所以,我們觀察遠處物體的時候會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

一般的坦克,高度大約為2m,我們如果觀測一個兩米高的物體,最大觀測距離是5km左右,如果有灌木,雜草,這個距離還要降低

當然,我們也可以站在高處觀測,所謂,站得高,看的遠但是,在野外條件下,很難找到較高的觀測地點,而且越高,被敵人發現的機會就越大。

所以地面使用的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在5km左右是合適的,不必為特殊的情況考慮,那樣成本太高。

『肆』 紅箭9的制導方式

由於保密等方面的限制,公開的報紙雜志對我國紅箭-9(A)反坦克導彈的介紹其實非常有限,關於其制導方式也多是以「激光制導」或「毫米波制導」一筆帶過,而沒有具體的更深一步的介紹,所以現在很多人誤以為紅箭-9是半主動激光或激光架束制導的,紅箭-9A是半主動毫米波制導的。
在此澄清一下,紅箭-9(A)與紅箭-8系列一樣,都是遙控指令制導導彈,只是其指令傳輸方式由紅箭-8系列的導線傳輸變成激光(毫米波)傳輸,很多人「為其體積之小驚訝」的「紅箭9A的毫米波雷達」其實是工作於毫米波段的指令發射天線。

『伍』 紅箭8導彈是仿製誰的

紅箭-8反坦克導彈並非仿製而是我國於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期自主開發研製的半自動有線制導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系統,按中國國家軍用標准武器裝備命名規范也稱為「AFT-08」。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外銷多個國家,這種導彈還由巴基斯坦引進許可證生產建立生產線。

它的研究歷史是,1969年底,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823」反坦克武器科研生產指揮部便下達了研製第二代紅外半自動反坦克導彈的啟動令,時值文化大革命運動期間,研製工作遇到困難。至1975年確定總體技術方案,1977年正式下達研製任務,五機部(兵器工業部)決定以203研究所牽頭研製。第一任總設計師王興治、第二任總設計師趙家錚。
為了保證定型批產品質量,縮短由研究所向工廠轉產的周期,從1977年開始,「紅箭-8」實行廠所結合,也就是說生產廠開始介入研製工作,實行共同設計、共同試制、共同試驗的三共同方針。

紅箭-8在1984年設計定型,投入批量生產,於1987年批準定型,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紅箭-8的設計採用管式發射裝置,光學瞄準、紅外半自動制導和有線傳輸制導指令。導彈安裝有線管,內設有制導導線,當導彈發射後制導導線放出,裝有紅外曳光管保證追蹤導彈軌跡。目視瞄準鏡的十字線對准目標並在導彈飛行過程中一直跟蹤目標,將導彈導向瞄準線而擊中目標。攻擊距離在100米~3000米左右,其採用空心裝葯聚能破甲戰斗部。紅箭-8既能由步兵組攜帶用三角架在地面發射,也可由裝甲車(履帶式裝甲車、4Χ4輪式發射車)和武裝直升機(中國直-9武裝直升機)多種發射平台發射。可用於攻擊坦克裝甲車輛及其它硬壁防禦工事。

紅箭-8目前已經發展出了多個型號,並且經過了實戰的考驗,外銷前南斯拉夫的紅箭-8曾在南斯拉夫內戰中擊毀M-84主戰坦克,獲得紅箭-8導彈的一方,曾經正面擊毀了塞軍的M-84主戰坦克(蘇式T-72主戰坦克的南斯拉夫版)。
2013年起有一些視頻表明敘利亞自由軍用它對抗敘政府軍。

『陸』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衍變

由於「紅箭-9」起點高,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在多種平台上使用,如輕型車、履帶車、艦船、飛機等。制導方式也可以改進到毫米波、激光駕束等。「紅箭」-9A是在「紅箭」-9的基礎上研製出的改進型車載反坦克導彈系統。「紅箭」-9A採用了毫米波制導方式,提高了抗干擾能力,發射裝置將毫米波作為傳輸指令的載波或基波,把導彈偏離目標的信息以及如何進行修正的指令發送給正在向目標飛行的導彈,導彈即可不斷地修正飛行軌道,直到命中目標。毫米波在穿透霧、霾、塵埃和戰場煙幕方面優於光學和紅外模式,且具有結構小、帶寬大、波束窄和大氣損耗低的優點,在使用、製造和價格方面優於光纖制導。如今美軍推出的「海爾法」反坦克導彈的改進型也採用了毫米波雷達制導方式。「紅箭」-9A的高精度、大威力、高效能、高效費比等特點,將在現代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柒』 水泥全國大對比中的ir代表什麼意思

中國現役反坦克導彈基本上有4種,分別是紅箭-73、紅箭-8、紅箭-8L及紅箭-9重型反坦克導彈,均為自行研發,其介紹如後:

一、紅箭-73 (HJ-73)

紅箭-73(HJ-73)系列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是中國70年代以來,第一種大量配裝的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但已停產;由於庫存積壓,紅箭-73仍作為單兵之火力,仍在中國陸軍二線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服役,有步兵攜帶型和車載式兩種;車載式又分以4聯裝架設在北京212吉普車和以4聯裝載於63式履帶裝甲車兩種越野方式。面對日後有可能實施登陸渡海作戰之需求,中國正進行在登陸艇和商船上,架設紅箭-73反坦克導彈來攻擊海岸防禦碉堡,掩護登陸的訓練。過去中越戰爭的經驗證明,以它來打擊堅固工事極為有效,可穿透鋼筋水泥護牆、海防碉堡。而對我加掛反應式裝甲之CM11、M60A3戰車亦構成相當程度之威脅。從
以上所述得知,紅箭-73反坦克導彈主要目標已經不是主戰坦克而是裝甲車和碉堡,戰壕等固定工事。

紅箭-73基本上就是仿蘇AT-3"Sagger"反坦克導彈,適合攻擊500到3,000公尺的敵裝甲車和野戰工事;當射程400~600公尺時,命中率約60%左右,對600~3,000公尺的目標,命中率可達90%以上。雖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價格低廉,便於攜帶等優點,但也存在著操作困難、命中精度差、飛行速度慢,易受敵火力壓制等重大缺陷。紅箭-73有基礎型、B、C等三種型號,是中共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其中基礎型為吉普車機動型;B型在制導方面有了重大改良,增加了紅外線測角儀;C型加大戰斗部和觀瞄發射同步控制,被改進成紅外線半自動跟蹤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所有衍生型都參加了對越共游擊戰,獲得了良好的實戰驗證。

主要性能諸元:
彈長:854mm
重量: 11.3公斤
彈頭:3公斤高爆彈頭
射程:500至3,000公尺
精度:半徑為0.5公尺
翼展:393mm
導彈直徑:120mm
導引:線控制導方式或IR光學半主動導引
穿甲:可貫穿40公分左右厚之鋼板或穿透超過1.5公尺鋼筋水泥護牆

二、紅箭-8 (Red Arrow-8)中共第二代ATM(Anti-Tank Missile)

紅箭-8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仿製改良前蘇聯 AT-4 反坦克導彈,與拖式及米蘭反坦克導彈同一等級。為中國第二代自製之反坦克導彈,於80年代初定型生產。它的性能穩定、可靠,導彈採用光學瞄準跟蹤,紅外線半自動制導、有線傳輸指令;控制方式為燃氣擾流片,管式發射。導彈採用多種發射平台,可由步兵攜帶、履帶和輪式發射車、直升機等多種方式發射。

紅箭-8系列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有紅箭-8A、紅箭-8C、紅箭-8E等多種改進型。

紅箭-8A的主要改進是:提高戰斗部威力、改進了續航葯性能,但不改變原彈的戰術性能和使用性能;紅箭-8C是在紅箭-8A的基礎上,在導彈頭部增加了探桿,提高了對付爆炸式反應裝甲的能力;紅箭-8E主要是改進了導彈的發動機和續航葯性能,採用了新型數字制導系統,發射裝置可裝上一門PT1-32型熱像儀,使導彈具備了全天候的作戰能力,在距目標4,000公尺處可發現坦克大小的目標,並可在2,000公尺處識別目標。

紅箭-8改進型導彈已知使用者有中國陸軍,泰國陸軍,塞爾維亞共和國以及一些非洲國家。阿拉伯聯合酋長陸軍也聲稱他們擁有紅箭-8改進型。顯示,中共也向他們出口了這種型號的反坦克導彈。北方工業公司聲稱,紅箭-8 也參加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

為增強紅箭-8反坦克導彈的戰場機動性,中國研製了多種紅箭-8反坦克導彈的載台。包括:

一、NJ221-B型4×4吉普車

二、63式履帶裝甲車

三、ZDF189式紅箭-8履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該車以YW-534型(85式)裝甲運輸車為底盤,有極佳的越野性能和兩棲作戰能力,已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四、4X4輪式裝甲運輸車

1991年,新型的4X4輪式裝甲運輸車上開始載有紅箭-8反坦克導彈發射器。該車後部戰斗室上方裝有1個4聯裝液壓升降式導彈發射裝置。發射裝置平時位於槽內,使整車的外形較低,隱蔽性較好,戰斗時發射裝置升高到發射位置,完

『捌』 中國的什麼武器最先進

1.殲-10戰斗機——壓制日本戰機的利器
2.武直-10中國陸航的頂級奘備
中國對武直-10型直升機坐了嚴格的保密工作,外界對它的具體性能參數幾乎一無所知,推測可能攜帶空對面和空對空導彈,除了可以摧毀人員車輛和坦克外,海上高度行進的快艇、空中飛行的直升機也難逃它的攻擊。台灣軍事雜志評論稱,論對目標的打擊效果,武直-10的威力完全可以超過美國的阿帕奇直升機。
3.現代Ⅱ級驅逐艦——讓美日海軍寢食難安
現代Ⅱ級驅逐艦兼容並蓄了俄羅斯最新的戰艦製造技術,重點位置採用隱身材料製造。它還打破了俄式戰艦不適宜人員生存的慣例,將艦上乘員活動區的舒適性考慮進來。和它的前輩相比,現代Ⅱ級艦仍把進攻當作最好的防禦,目前俄國內提供的信息顯示,現代Ⅱ級艦的「殺手鐧」是射程達到240公里的3M80BEM反艦導彈。據美國的《防務新聞》的評論文章稱,經過改進的現代Ⅱ級驅逐艦,比中國現有的中型戰艦更適於遠洋航行和作戰,除反潛能力仍較日本「金剛」級驅逐艦差外,其防空和反艦能力均大幅領先於「金剛」級。
4.PLZ-05型自行火炮
由於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能製造高精度遠程火炮的國家,這一新產品無疑讓國際市場上的美歐軍火商感到緊張不安。
科威特陸軍在20世紀90年代進口了中國的PLZ-45型自行火炮,該炮發射特殊彈葯時,可以對39公里外的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這一能力超過了美軍現役火炮。PLZ-05將更加出色,它的炮管比PLZ-45長出一大截,使用激光精確制導炮彈,能在50公里外命中一個小地堡。
5.空警-2000——性能超過美俄
據英國《飛行國際》雜志報道,中國在未來將建立起全自動化的國土綜合防控系統,而空警-2000預警機將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6.「紅箭-9」
紅箭-9是我軍最新研製的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導彈,屬於國產反坦克導彈中的「小字輩」,可它後來居上,威力超過了老大哥,目前任何一種主戰坦克在它面前都不堪一擊,是不折不扣的「坦克殺手」。
7.
ZTZ-99式主戰坦克
ZTZ-99式主戰坦克是我軍最新型主戰坦克,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其炮塔和車體均採用復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我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陸戰王牌。該坦克戰斗全重51噸,炮口向前時全長10米,車長7.6米,寬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時,0-
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鍾。99式改型換裝新發動機後,最大公路時速80千米/小時,越野最大時速60千米/小時。
8.東風41彈道導彈(DF41)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同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究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東風-31導彈試射前,東風-41導彈就進行過高彈道試射。東風-41洲際導彈射程達一萬四千公里,主要是威懾美國用的。
東風-41洲際導彈同東風-31導彈的差異主要是第三級運載火箭的不同,東風-41的第三級火箭推力更大。東風-41洲際導彈也能夠配載導彈頭,也採用地面車載機動發射,也有較強的生存能力。

『玖』 紅箭9導彈是哪個廠生產的

中兵系 子公司 光電股份

『拾』 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單兵反坦克導彈是哪種,與西方上世紀的"龍式"和"陶式"怎麼樣

紅箭-9.比"龍式"和"陶式"先進多了.號稱坦克終結者. "紅箭"-9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自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後,近幾年頻頻在國際性展覽會上展出。不久前,記者有幸與某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楊春銘取得聯系,就"紅箭"-9系列進行了獨家專訪。楊副總曾參與過"紅箭"-9從型號論證到設計定型的全過程,應該說是該型號的權威見證人。楊副總的介紹使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是優秀的,他們研製的武器更是優秀的。 "紅箭"-9外貿型號叫"紅箭"-9A,是研製單位與北方公司於2002年確定開發的。國內裝備的"紅箭"-9是針對我國特點和具體要求而設計的,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直接用於外銷。各個國家都有其自己的裝備體制,他們對我們的輪式底盤或許不感興趣,要求用他們自己的輕型輪式底盤,載彈量也不一定要求很多,而我們現在的載彈量很大(12枚導彈),國外客戶認為在一次戰斗中攜帶這么大的載彈量不可能用完。另外成本方面也要求低一些。概括起來講,國外客戶大致有三條要求:底盤輕、武器裝備組成簡單和成本低,最主要是希望能將導彈發射裝置裝在他們自己的輪式底盤上。根據市場需求,北方公司認為應當開發一款新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而且我們的"紅箭"-8在國外的口碑很好,這使得"紅箭"-9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 外貿型號與國內裝備的最大區別是制導體制的變化。"紅箭"-9採用的是激光傳輸指令,"紅箭"-9A改成了毫米波傳輸指令。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們已經將"紅箭"-9A裝在南京依維柯4x4輪式底盤上,2003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兵總組織的外貿鑒定試驗,接下來准備進行外貿鑒定,之後就可銷往國外了。 "紅箭"-9也有4x4的輪式底盤,選用南京依維柯輕型空降卡車的底盤。南京依維柯的底盤比較輕,只有2~3噸重,比較符合國外客戶輕型底盤的要求;而"紅箭"-9的底盤比較重,整車下來大約13噸重,不太適合外貿要求。 從我國導彈領域來看,反坦克導彈與國外的差距是比較小的,目前裝備水平與國外基本一致,研製水平和國際領先水平差距也不大。這一方面是廣大科研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是使用部門非常重視,使用部門從提戰技指標到對國際先進技術的跟蹤,一直做得比較好。八十年代中期"紅箭"-8將要定型的時候,使用部門就已經考慮到下一代反坦克導彈的研製問題,而且提出了較先進的戰技指標,當時的要求是我們應該有一種反坦克導彈能對付2000年左右國外出現的主戰坦克。"紅箭"-8當時雖然屬於二代反坦克導彈,性能也比較先進,但到2000年的時候性能可能就要落伍,因此,使用部門提出了研發新一代反坦克導彈的要求。 新一代反坦克導彈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論證,並進行大量的技術儲備,八十年代後期開始立項研製,最後到1999年正式公開露面。現在大量報道稱其為"紅箭"-9。該彈採用的新技術比較多,一般而言,研製一種新武器,其繼承性的東西應該佔到70%左右,新技術的應用佔30%比較適宜。而"紅箭"-9採用的新技術較多。首先彈體是新的,其次是先進的戰斗部,第三是制導體方式成了電視測角、激光傳輸指令,同時又加裝了夜瞄裝置,其它如自動裝填等。因此研製周期稍長一些。 在"紅箭"-9研製過程中,要做技術考核試驗,像沖擊、振動、電磁兼容問題等。在做導彈飛行試驗的過程中,一開始並不考慮熱帶和寒區問題,主要是考慮常溫問題,這之後再考慮高低溫問題,當然在設計上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高低溫問題。因為高低溫對導彈有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低溫。鑒定試驗是研製部門對武器系統進行全面的技術評估,考核武器系統是否全面滿足戰技指標要求;再後來是國家靶場定型試驗,由使用部門進行全面的考核,國家靶場有高低溫試驗室,可進行高低溫試驗。通過後,進行部隊寒區試驗和部隊熱區試驗,在實際環境下考核高低溫方面的能力。w+RiX# 打靶試驗一般要打100多發導彈。這要根據各種型號具體而論,有些部件通過模擬試驗根本考核不出來,必須經過實彈打靶才能暴露問題。由於打靶數量較高,所以必須要有大量的科研經費做保障 "紅箭"-9A導彈的性能與"紅箭"-9區別不大,主要是制導方式由原來的激光傳輸指令改成了毫米波傳輸指令。其他性能,像5000米的最大射程、320毫米/68*的動破甲威力等都與"紅箭"-9基本相當。zt 毫米波傳輸指令的好處是抗干擾能力強,而激光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一些干擾,比方說發動機的煙霧,不良天候(像大雨、霧、沙塵),特別是波長較短的激光更容易受干擾。 "紅箭"-9當初採用激光指令制導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紅箭"—8的有線指令制導,為什麼要取消導線呢?因為導線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在發射當中有時會出現斷線的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種,像被樹枝掛斷,由於產品質量不高或存儲期過長導致斷線等。最主要的是,導線影響了導彈的飛行速度,因為導彈速度太快就容易造成斷線。另外,有線制導對發動機的設計也有影響,必須保證發動機不能燒蝕導線。如果取消導線的話,導彈設計上就比較方便。 "紅箭"-9是直瞄,主要是攻擊坦克前甲或側甲,不具備攻頂能力。三點法導引可以實現攻頂,這時就需要將彈道抬高,增加一個近炸引信。當導彈飛臨坦克時,引信先探測到目標,然後給出一個起爆信號引爆戰斗部,這時導彈可選擇兩種方式攻頂,一種是向下俯沖攻擊頂裝甲,另一種是選擇一種特殊的戰斗部,即爆炸後戰斗部的射流不是朝前面而是朝向下方的坦克頂部,同樣可以實現攻頂。 "紅箭"-9採用的是電視測角儀,而"紅箭"-8採用的是紅外測角儀,兩者工作原理都一樣。反坦克導彈尾部裝有發光的光源,在飛行的過程中散發的亮光被紅外測角儀或電視測角儀捕捉,然後測角儀測出導彈的偏差,武器系統自動調整導彈航線與瞄準線一致,直至命中目標。電視測角儀相比紅外測角儀而言,精度要高一些,抗干擾能力也要強一些。我國後來的"紅箭"-8改型,包括"紅箭"-73的一些改型,都換裝了電視測角儀。 "紅箭"-9的破甲厚度達到了1200毫米,這樣的厚度能把德國"豹"2、美國M1A1和日本90式的前裝甲擊穿。"紅箭"-9最初的戰技指標中要求,破甲厚度是1100毫米,這指的是靜破甲,即垂直命中靶板的破甲深度。但根據實際打靶結果來看,一般達到1200—1300毫米。後來戰技指標又改為對付傾斜裝甲,因為現在坦克前裝甲都有一個傾斜角度,一般為65『~68』。"紅箭"-9對付傾斜裝甲的破甲厚度為320毫米/68『,如果換算成靜破甲厚度的話肯定不是1100毫米(當然不能直接換算,1100毫米對應的應該是417毫米/68*)。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破甲彈命中坦克傾斜的前裝甲時有一個能量損失其次是,在實際做試驗的時候,沒有那麼厚的靶板(像400毫米的),一般是採取幾塊鋼板疊加在一起,拼接的時候中間有一些縫隙,也會導致一些能量損失。"紅箭"-9的破甲能力對付歐美國家的主戰坦克前裝甲肯定沒有問題,即使射流不射穿裝甲,就憑"紅箭"-9巨大的裝葯量,坦克內的乘員也承受不了,因為爆轟後的震動實在太大。破甲能力跟裝葯量、彈徑有較大的關系,與飛行速度關系不太大,因為射流的速度太快,每秒達1000多米,而彈速每秒只有一二百米。以前的"紅箭"-73、"紅箭"-8的彈徑為120毫米,到"紅箭"-9時達到152毫米,這個彈徑已經與世界上先進反坦克導彈彈徑基本一致了,像"陶"式也為152毫米。 "紅箭"-9的布局與"紅箭"-8的布局有所不同,像彈翼,"紅箭"-8為捲曲形的,而"紅箭"-9為近似長方形的,這是因為"紅箭"-8為旋轉彈,而"紅箭"-9已經是傾斜穩定導彈,兩者的控制方式不一樣。"紅箭"-8彈尾有矢量控制舵,每旋轉一周控制一下,這與歐洲的"霍特"一樣。而"紅箭"-9類似於美國的"陶"式,為不旋轉彈。不旋轉彈的優點是便於以後的發展,如可以加導引頭,而旋轉彈不好加導引頭,因為導彈旋轉時導引頭圖像處理器處理圖像相當困難,當初在研製"紅箭"-9的時候就考慮到這個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在研製上有一定難度,費了很大力氣才攻破這一難題。現在回過頭來看,採用不旋轉彈對我們今後反坦克導彈的發展大有好處,為後續導彈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紅箭"-9相比"紅箭"-8E的4000米射程增加了1000米,在設計之初就要求保證5000米的射程,首先從設計上保證它有這個射程,具體表現在彈徑大了,彈長了,發動相推力也增大了。"紅箭"-9採用兩台發動機,一台助推火箭發動機和一台續航發動機,而"紅箭"-8隻有一個發動機,"紅箭"-8先發射那一段在發射筒內,靠高低壓室將其推出,後坐力較大,所以"紅箭"-8筒子後面很粗,發射出去後彈上發動機再點火續航。而"紅箭"-9為火箭式發射,後坐力比較小,即在發射筒內時火箭發動機點火燃燒,將導彈發射出去,然後彈上續航發動機點火。由於後坐力較大,"紅箭"-8在掛裝直升機時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後坐力大對直升機有一定影響,而直升機發射時發射筒又不能拋下,以免傷害地面上的己方人員,所以發射筒要留在發射架上,解決的措施有:減少高低壓室的裝葯,降低初速,解決導彈控制方面的問題等。對"紅箭"-9來說機載發射與車載發射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它已經為火箭式發射,後坐力較小。 "紅箭"-9導彈發射車既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備指揮車作戰,如果是一個連,就可配連指揮車,指揮車可發現目標,同時單獨的導彈發射車本身也可以發現目標。導彈發射車前面有車長,車長配備有車長鏡,可搜索發現目標、測距,然後通過車內電台告訴射手。射手操縱的發射裝置也有一個顯示器,與車長的顯示器相連,可顯示車長顯示器一上的內容。射手聽車長的指揮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後射手根據電視測角儀所測數據修正彈道,直至導彈命中目標。聽起來很復雜,其實大多作戰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的,射手只需始終將瞄準鏡的十字線壓在目標上即可。在操縱過程中,射手的眼睛貼在瞄準具上,右手握住操縱桿,通過左右前後搖動操縱桿使十字線壓在目標上,左手壓發射按鈕,整個過程相當簡單。 "紅箭"-9發射車不能在行進中發射,這與坦克不一樣,裝備指揮儀式火控系統的坦克可在行進間射擊,"紅箭"-9隻能在停下來後發射。當然機載的可以飛行中發射,因為直升機始終在飛,但必須帶穩瞄裝置。而車載沒有加穩瞄裝置,射擊時車輛必須停止,不過發動機可以不停. "紅箭"-9有單兵攜帶型,觀察與發射都由射手完成,發射裝置上有兩個旋鈕,一個是調節高低,一個調節方位,測目標通過紅外測角儀來完成。攜帶時一般是3人小組,一人扛彈,一人扛上架,一人扛下架。"紅箭"-9彈和筒是固定在一起的,發射筒裡面有連接裝置,彈上的機械和電氣都被鎖定。發射筒成本低,既可作為發射筒,又可以作為平時的包裝筒,一筒兩用。 從射程、機動能力、威力、自動裝填能力講,"紅箭"-9綜合性能達到了國際裝備的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從現役裝備來看,"陶"式、"霍特"、"短號"三者的射程分別為3750米、4000米、5500米,只有"短號"的射程超過"紅箭"-9;就威力而言,就算靜破甲1100毫米的話,"紅箭"-9也比它們強;在射速、飛行速度上"紅箭"-9也不差,而且"紅箭"-9具備行進間自動裝填能力,這是其他幾種產品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