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又是一年粽飄香作文
又是一年粽飄香
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過我的心間。我如故鄉飄落的一枚樹葉,在這人聲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長著無盡的鄉愁。
離端午節還有好幾天,超市就已經在最顯著的位置上堆滿了各種口味的粽子。粽子製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給人一種想擁有的沖動。
淡淡的音樂在超市裡飄盪,透著一絲頹廢和蒼涼,勾起人無盡的遐思。我站在冷藏櫃前,心游離著,腳步踟躕著,眼睛卻在粽堆里漫不經心地尋找著。
我在尋找什麼呢?是尋找 一種似曾相似?還是尋找儲藏在時光暗河裡的那段記憶?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溫一段 過去?
尋覓了好久,最終還是失望地走開了。盡管面前的粽子玲瓏剔透,軟糯如玉,彷彿一口咬下去就會甜膩到心裡,但卻少了一份天然與溫情!
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要包幾斤糯米粽子給我們解饞。糯米是自家種的,天然環保,入口潤滑,回味悠長;粽葉是在大姨家採摘的,新鮮的葉子,如二月初綻的新綠,捧到手裡就有了小小的喜悅。這份喜悅,是記憶里永不凋謝的三月。即使花謝了,柳枝蕭條了,歲月溜走了,這喜悅依然還在。
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放下所有的農事,換上干凈的衣服,將煮好的粽葉拿到天井裡,又將稱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凈,然後瀝干水分,調好食用鹼,一並拿到天井裡待用。早晨的霧靄還未散去,陽光淡淡地灑在母親的身上,柔和,清雅。母親熟練地做著這些,我像尾巴一樣跟著她進進出出,如過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態不言而喻。
一切就緒,母親終於坐下了。她先將粽葉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將調制好的糯米用湯匙一點一點地放進『漏斗』里,直到『漏斗』飽滿,輕輕一壓就會溢出米來,再用筷子一點一點地扎緊。筷子扎的時候要輕巧,不然戳穿粽葉就前功盡棄了。紮好後,母親用剩餘的粽葉一層一層地將其包裹起來,裹成錐形,然後用粽繩牢牢系緊。
整個程序精細,繁瑣。母親做來卻是那樣的專注!
我蹲在母親身邊,如痴如醉地看著。母親的嘴角往上輕輕揚著,淺淺的笑容在眉眼裡鋪展,流溢;她挺直的鼻樑上,已涔滿了細密的汗珠,遠遠看去,就像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淡淡的光暈里,母親竟然是那樣的美麗,美得如一尊素凈的畫,在我心裡不停地跳躍,無限地放大......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裡沸騰了。來不及等到它冷卻,撿肥實的撈起一個,剝去粽葉,輕輕咬一口,便覺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齒飄香。
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遠盤踞在記憶的最深處。母親溫情的姿勢也永遠定格在童年的夢里,清晰如昨……
母親去世後,家裡再也沒有包過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種懷念。每到端陽節,我們也會在街上胡亂買一點,算是應付了節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只是這些粽子披上了商業的外衣,就成了節日的妝點,多了些浮華與世俗。雖然一樣的香糯,但遠沒有母親包的好吃。去年,偶爾聞到那久違了的香味,便尋香找去,見是一個老媽媽推著車子在沿街賣粽子。老媽媽慈眉善目,溫和少言,像極了當年的母親。心裡那根柔軟的弦突然被輕輕觸動了,溫情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著漩漩。我忙掏錢買了幾斤。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還是香,糯還是糯,卻依然少了那一股濃郁的味道。
這濃郁的味道,是記憶深處永不飄散的溫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親的味道啊!
滿意請採納。
『貳』 請問,哪裡有優美的句子可以摘抄
陣陣春風,吹散雲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
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
沒有敢抬頭看一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彷彿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
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太陽一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一樣蒼白無力。
太陽正被薄雲纏繞著,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陽一年操勞到頭,忙到冬天,就筋疲力盡,幾乎放不出熱力來了。
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
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
陽光被層層疊疊的樹葉過濾,漏到他身上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
這時候正是早上八九點鍾,明亮的陽光在樹葉上塗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銀色的光環。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發花。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
紅艷艷的太陽光在山尖上時,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城市漸漸地顯現在金色的陽光里。
那刺穿雲塊的陽光就像根根金線,縱橫交錯,把淺灰、藍灰的雲朵縫綴成一幅美麗無比的圖案。
太陽剛剛升上山頭,被鮮紅的朝霞掩映著,陽光從雲縫里照射下來,像無數條巨龍噴吐著金色的瀑布。
金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盪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
太陽泛起火紅的笑臉,使朦朧的校園豁然揭去紗帳。
天際出現了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
剛剛起身的太陽呵,精神抖擻,紅光四溢,把整個世界照得通亮。
火紅的旭日剛剛透出海平面,給美麗恬靜的大海抹上一層玫瑰色。
朝陽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風乍起,細浪跳躍,攪起滿湖碎金。
忽然,迎面升起一輪紅日,灑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條條金鞭,驅趕著飛雲流霧。
海面上躍出一輪紅日,鮮艷奪目,海空頓時灑滿了金輝,海面由墨藍一變而為湛藍。
金燦燦的朝暉,漸漸染紅了東方的天際,高高的黃山主峰被燦爛的雲霞染成一片緋紅。
太陽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紅彤彤的面龐,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一層胭脂紅。
朝陽開始像一盞扁圓的宮燈冉冉升到空中,霎時,便形成滾圓的火輪,高高升起,噴射出萬道金幅,給萬物罩上一層燦爛的霞輝。
早晨的太陽,像牛車的軲轆那麼大,像熔化的鐵水一樣艷紅,帶著噴薄四射的光芒,坐在東方的嶺脊上,用手撩開了輕紗似的薄霧。
烈日把他黑黝黝的脊樑曬得似乎要冒出油來。
晴空萬里,天上沒有一絲雲彩,太陽把面烤得滾燙滾燙。
毒辣辣的陽光曬紅了高粱,蒸黃了楓葉,烤焦了旁山公路。
盛夏的陽光真像火燙的辣椒水,坦盪盪的街上,沒有一塊蔭涼地。雄壯巍峨的山峰被夏日的驕陽鍍上了一層金色,更顯得峻峭,壯觀!
驕陽的兩道光柱穿過房間,宛如兩條透明的金帶,內中閃耀著星星點點的塵埃。
兩旁高大的楊樹,枝葉都被夕陽鍍上一層金紅色。
雪停了,夕陽把雲彩輕輕推開,吐出了淡淡的粉紅。
夕陽的余輝透過霞雲,灑在江心,形成一線閃爍的金斑。
路旁的樹枝切割著夕陽,把光的碎屑不斷地灑向染金的地面。
夕陽的半個臉蛋已經沒入地平線,黃昏夾著習習涼風飄然而至。
殘陽從西山上斜射過來,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煊紅的夕照把江水染成瑰麗的金波,在水天相接的抖動著碎金子似的海面上,飄來幾只歸舟。
這時候,夕陽已經銜著山巔了,西面的半邊天空,像起了大火球似的,燃燒著一片血紅的晚霞。
夕陽那輝煌美麗的影子投在被晚風吹皺的江面上,撒下了一大片閃亮的、鮮艷的玫瑰紅的細鱗片。
夕陽的余輝染紅了在藍天里游盪的白雲,還替它們鑲上了亮晶晶的花邊,這幾塊白雲一會兒就幻成了玫瑰的晚霞。
太陽啄破黑夜的蛋殼,探出頭來,羞羞答答地向大地張望。
這時,遠遠前方,無數層巒疊嶂之上,迷濛雲霧之中,忽然出現一團紅霧。
不久,一個紅球即從大洋里冉冉跳出,那水天相連的地方頓時成了一片熊熊的火海。
太陽終於探出了半個頭,那麼大,那麼紅,接著像被誰推了一下,猛地跳了出來,變成了純金色。
太陽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時間,那遼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
天空漸漸亮了起來,一輪嫣紅的朝陽,從東山後面拖地跳了山來,頓時,天地間霞光四射,流水溢彩。
大地上萬物都燙了金似的,在原來各種顏色的表層,濃濃地染上了一抹橙黃,並且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輝。
漸漸地,那東方的霧氣先有些微紅,在、這紅色越積越濃,便突然劃出一線鮮紅,那鮮紅里突然跳出一個通紅的光輪。
嬌艷的朝陽,已從東邊群山背後跳了出來,萬屢紅霞四溢,和山谷中緩緩升騰的晨靄交融,變幻著五光十色的光環。
星星已經淡下去了,東方天邊上開始放白了,這時候天際變化得很快,漸漸白得晃眼,接著從地平線上開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紅紋。
太陽躍出灰濛蒙的海面,小半輪紫紅色的火焰,立刻將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鮮艷的朝霞背後,像是撐開了一匹無際的藍色的綢緞。
只見碧空襯著淡藍,一會兒,淡藍變成橙黃,邊上鑲著緋紅,這紅光越來越多,從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點,接著一片,飛快地向四面擴散。
紅日西垂,海面上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漣漪。太陽已經落出了,西邊天上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胭脂色。
寫花的好詞句:
好詞
芬芳 花朵 花粉 鮮花 野花 怒放 含苞 土蕊 盛開 綻開 粉紅 嫩紅 鮮紅 深紅 紫紅 醬紅 雪白 潔白 粉白 素白 金黃 嫩黃 淡黃 鵝黃 牙黃 深紫 淺紫 淡紫 淡青 鮮艷 艷麗 嬌艷 嬌美 嬌嫩 嬌弱 素雅 花瓣 花蕊 花蕾 芬芳
芳香 清香 幽香 甜香 濃郁 初開 盛開 綻開 開放 凋謝 枯萎 萎謝 委敗 飄零 飄落 一色
一朵朵 一瓣瓣 一串串 一絲絲 一團團 一片片 一簇簇
一連串 百花齊放 百花怒放 百花競放 百花爭艷 百花爭春
白花吐蕊 百花盛開 百花絢麗 百花爭妍 百花斗妍 百花爭艷
百花吐艷 百花競艷 百花飄香 百花凋零 百花凋謝 百花叢生
萬花競艷 繁花盛開 繁花滿園 繁花滿樹 繁花似錦 繁花爭艷
鮮花盛開 鮮花怒放 鮮花開放
好句
月季紅艷艷的花兒在枝頭首怒放,顏色是那麼濃,那麼純,沒有一點雜色,簡直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一陣風吹來,蜻蜓花搖了幾下,那樣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著優美的舞蹈。
滿塘的荷花荷葉,遠遠望去就像碧波上盪著點點五顏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每逢秋風來臨,露水成霜時,樹葉脫落了,群花萎縮了,惟有菊花迎風而立,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描寫趣事的好詞好句:
好詞:
天真爛漫 無憂無慮 自由自在 幼稚可笑 挺胸碘肚 牙牙學語 嘻嘻哈哈 你追我趕 抱頭鼠竄 逃之夭夭 窮追猛打 亂作一團 雞飛狗跳 雞犬不寧 自以為是 屏聲息氣 尖聲尖氣 指手畫腳 油腔滑調 撒嬌賣乖 東跑西顛 愛不釋手 忍俊不禁 呆頭呆腦 愣頭愣腦 玩耍嬉戲 裝聾作啞 裝腔作勢
裝模裝樣 若無其事 調皮搗蛋 滿身泥漿
追來逐去 大發脾氣 吵鬧不休 舞刀弄棍
瓮中捉鱉 胸有成竹 得心應手 隨心所欲
左右逢源 歡呼雀躍
嬉水
好句:
我立刻興奮起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從媽媽手中搶過救生圈,光著小腳丫,歡呼著撲向大海的懷抱中。
「撲通!」「撲通!」大家「奮不顧身」地一頭扎進清亮的小河中,有的手腳並用在水中撲騰,有的仰肚朝天在水面漂浮,有的則像泥鰍一樣潛入水底。
剛才還是靜靜的小河,突然間喧嘩起來:喊叫聲、笑鬧聲此起彼伏,撩水,擊水,水花飛濺,你逃,我追,亂成一團。
好段:
我們在河邊急三火四地脫光衣服,撲進小河裡,立刻開始打水戰,追逐嬉戲了。你看,我們分兩隊,一隊為「敵人」一隊另是「紅軍」。一雙雙小手掌把水往對方潑去,潑得人人臉上滿是晶瑩的水珠。水把眼睛弄模糊了,我們便各自退到一邊,用手拭去,然後再猛烈「進攻」。整個小河立時一片喧嘩,叫喊聲,歡笑聲此伏彼起,匯成了快活的交響曲。水仗打累了,就在河裡追逐嬉戲。一個追,一個跑,在水裡穿來鑽去,小身子像條泥鰍一樣滑,怎麼也抓不到。河面上的歡歌笑語,在和兩岸遠遠的盪開了。
描寫日的好詞好句好(轉摘)
好詞: <br>
太陽 朝陽 曦陽 驕陽 金陽 酷陽 殘陽 斜陽 紅日 朝日 烈日 炎日 赤日 春日 夏日 秋日 冬日 落日 日食 日暈 日影 日輪 日夕 火輪 金輪 紅輪 陽光 陽婆 晨曦 霞光 朝暉 夕暉 春暉 夕陽 余暉 斜暉 艷陽 落陽 殘照 火傘 日頭 紅輪 火輪 金輪 金烏 落日 陽光 燦爛 奪目 耀眼 灼熱 酷熱 酷日 日頭 日陽 日出 日落 火熱 熾熱 炎熱 光芒 光輝 火球 金黃 鮮紅 火紅 微紅 淺紅 朱紅 紫紅 赭紅 殷紅 緋紅 旭日 <br>
<br>
紅艷艷 金燦燦 熱烘烘 暖洋洋 <br>
<br>
明晃晃 紅彤彤<br>
<br>
紅日欲出 紅日未出 紅日初升 紅日噴薄 紅日艷艷 旭日初露 旭日初升 旭日東升 旭日臨窗 旭日將升 旭日當空 曉日初升 朝陽初升 朝陽燦燦 朝陽普照 朝陽火紅 太陽升高 太陽高起 日出旭旭<br>
<br>
日出東山 日出三竿 日上三竿 日高三丈 三竿日出 日色東升 日頭露臉 火輪升騰 火球高升 為烏飛升 一輪紅日 一輪朝日<br>
<br>
一輪旭日 噴薄欲出 噴薄而出 徐徐上升 紅日高懸 紅日高照 紅日當空 赤日當空 赤日當天 赤日炎炎 赤日燙人 麗日當空<br>
<br>
麗日高照 烈日當空 烈日當頭 烈日炎炎 烈日灼烈 烈日灼人 日頭正頂 日已中天 日頭正毒 日輪當午 日當正午 日懸高天<br>
<br>
日懸中天 日正中天 日色過午 日頭熾熱 明日高掛 太陽高照 太陽毒辣 驕陽滿天<br>
<br>
太陽當空 艷陽當空 艷陽驕驕 艷陽高照<br>
<br>
艷陽普照 春陽燦燦 秋陽明麗 秋陽明媚 秋陽高照 高懸天空 太陽偏午 雨後晴陽 太陽平西 太陽西斜 太陽偏西 太陽西沉 <br>
<br>
太陽西墜 太陽入山 太陽落山 太陽西下<br>
<br>
太陽落坡 夕陽正美 夕陽如血 夕陽如丹 夕陽如火 太陽嫣紅 夕陽欲墜 夕陽將墜<br>
<br>
夕陽將落 夕陽西墜 夕陽西照 夕陽將沉 夕陽斜照 夕陽映照 夕陽殘照 夕陽晚照 夕陽西落 夕陽西下 夕陽西沉 夕陽入山<br>
<br>
夕陽余輝 殘陽似血 殘陽如血 殘陽夕照<br>
<br>
殘陽消盡 斜陽淡照 斜陽落山 紅日平西<br>
<br>
紅日西斜 紅日西墜 紅日西沉 日近黃昏<br>
<br>
日頭西落 日頭偏西 日影西斜 日傍西山<br>
<br>
日頭西斜 日頭壓山 日頭西沉 日頭西墜<br>
<br>
日薄西山 日落西山 日頭剛落 日落西天<br>
<br>
日出日落 金烏西墜 落日熔金 落日余暉<br>
<br>
西山日落 一輪斜日 一抹夕陽 一縷夕陽<br>
<br>
徐徐降落 陽光初照 陽光撫照 陽光普照<br>
<br>
陽光和煦 陽光明媚 陽光明麗 陽光燦爛<br>
<br>
波光粼粼 陽光耀陽 陽光艷麗 陽光正烈<br>
<br>
陽光很足 陽光熾熱 陽光暴熱 陽光炫耀<br>
<br>
陽光西斜 陽光暗淡 陽光直射 日光斜射<br>
<br>
朝暉燦爛 燦爛朝暉 燦爛光輝 朝暉滿地<br>
<br>
金色陽光 金光耀目 金光萬道 金光萬丈<br>
<br>
光芒四射 光芒萬丈 萬道金光 霞光萬道<br>
<br>
晚霞夕照 艷艷陽光 放射光芒 金輝斜照<br>
<br>
余輝燦燦 令人目眩 色彩斑斕 一縷陽光<br>
<br>
一團紅光 一絲亮光 金盤滾動 <br>
<br>
好句:<br>
<br>
滿天紅雲,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br>
<br>
早晨,太陽像個剛出門的新媳婦,羞答答地露出半個臉來。<br>
<br>
太陽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強光從樹梢頭噴射出來,將白雲染成血色,將青山染成血色。<br>
<br>
太陽慢慢地透過雲霞,露出了早已脹得通紅的臉龐,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張望著大地。<br>
<br>
燦爛的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地灑滿了校園。<br>
<br>
太陽更低了,血一般的紅,水面上一條耀人眼睛的廣闊的光波,從海洋的邊際直伸到小船邊沿。<br>
<br>
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流水上,整個江面變成了紫色,天邊彷彿燃起大火。<br>
<br>
春天,那太陽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渾身舒坦。<br>
<br>
陣陣春風,吹散雲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br>
<br>
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br>
<br>
沒有敢抬頭看一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彷彿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br>
<br>
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br>
<br>
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br>
<br>
太陽一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br>
<br>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一樣蒼白無力。<br>
<br>
太陽正被薄雲纏繞著,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br>
<br>
太陽一年操勞到頭,忙到冬天,就筋疲力盡,幾乎放不出熱力來了。<br>
<br>
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br>
<br>
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br>
<br>
陽光被層層疊疊的樹葉過濾,漏到他身上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br>
<br>
這時候正是早上八九點鍾,明亮的陽光在樹葉上塗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銀色的光環。<br>
<br>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發花。<br>
<br>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br>
<br>
紅艷艷的太陽光在山尖上時,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城市漸漸地顯現在金色的陽光里。<br>
<br>
那刺穿雲塊的陽光就像根根金線,縱橫交錯,把淺灰、藍灰的雲朵縫綴成一幅美麗無比的圖案。<br>
<br>
太陽剛剛升上山頭,被鮮紅的朝霞掩映著,陽光從雲縫里照射下來,像無數條巨龍噴吐著金色的瀑布。<br>
<br>
金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br>
<br>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盪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br>
<br>
太陽泛起火紅的笑臉,使朦朧的校園豁然揭去紗帳。<br>
<br>
天際出現了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br>
<br>
剛剛起身的太陽呵,精神抖擻,紅光四溢,把整個世界照得通亮。<br>
<br>
火紅的旭日剛剛透出海平面,給美麗恬靜的大海抹上一層玫瑰色。<br>
<br>
朝陽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風乍起,細浪跳躍,攪起滿湖碎金。<br>
<br>
忽然,迎面升起一輪紅日,灑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條條金鞭,驅趕著飛雲流霧。<br>
<br>
海面上躍出一輪紅日,鮮艷奪目,海空頓時灑滿了金輝,海面由墨藍一變而為湛藍。<br>
<br>
金燦燦的朝暉,漸漸染紅了東方的天際,高高的黃山主峰被燦爛的雲霞染成一片緋紅。<br>
<br>
太陽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紅彤彤的面龐,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一層胭脂紅。<br>
描寫高山的好詞好句好段
佚名
好詞
高山 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千山一碧 萬山叢中 千姿百態 山石壯膽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高樹茂 谷下有谷 青山綠水 青海青山 奇山秀水
峰上有峰 清逸秀麗 寸草不生 聳立雲霄 雲霧纏繞 奇峰聳立 巍然屹立 山勢雄偉 群山簇立 千山萬嶺
好句
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周圍的大山像一幅五顏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
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幽幽的深谷顯的駭人的清靜和陰冷。
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好段
站在這里一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後左右盡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
只見遠處有一座迷濛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庄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沉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從來沒有人敢深入它們的心臟,就是那最愛冒險的獵人,也只到它們的腳下,追逐那些從山上跑下來的山羊、野豬和飛鳥,從不攀登它的峰頂。
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後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仰面壓來,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黑毯帽,黑綠從中,岩壁里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雨改變了公園的情調,西北方向的雲霧之中,是水墨畫似的遠山,這在園林建築中頗被稱道的「借」來。
『叄』 哪種月餅最好吃
近中秋,關於月餅的爭論就開始了:吃甜口、咸口還是甜咸口,蘇式、廣式還是京式,網紅內餡還是經典傳統,有月餅的地方就有戰場。
跟隨著台台的腳步一起走遍全國,來看看中國最好吃、最獵奇的月餅到底在哪裡?你家鄉的月餅上榜了嗎?
上古時代,相傳就已經開始有中秋節了,當時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到了明代,中秋節要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它也被視為團圓的象徵。
流心奶黃月餅
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了起來,製作的工藝也更精細。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沒想到一顆小小的月餅,背後藏著的歷史是窺探不盡的。
可是我們90後這一輩,專門去買月餅吃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多的是客套的節日送禮。但好吃的月餅其實不在少數,不信就往下看看!
眾所周知,傳統的月餅有「北京南廣,東蘇西滇」之說,分為4個派別,即廣式、蘇式、京式、滇式,幾乎平分了大半個月餅市場。
廣式——五仁月餅、蓮蓉蛋黃月餅
占據了月餅界小半壁江山的廣式月餅,泛著油光的糖漿皮是它的法寶,也是其區別與其他月餅表皮的最大標志。糖漿的好壞決定了月餅的口感和賣相。不僅如此,廣式月餅里的餡必須厚實。
廣式里台台最愛的還是蛋黃蓮蓉和紅豆蓉,一出爐,色澤金燦燦的。蓮蓉細膩的口感,在唇間輕輕一抿就能化開,蛋黃的加入又增加了層次感。可惜因為廣式月餅重油重糖的特點,我往往吃了半顆就吃不下了。(廣州人常常都是一家人分食一個)
很多廣式月餅的保質期都長達一兩年,所以平時大家送禮的首選就變成了它,說不定來年在家裡還能發現去年遺留下來的廣式月餅呢!
五仁月餅——月餅界的「黑洞」,尤其是裡面的紅綠絲,讓人談「絲」色變。不過這鍋,廣東人可不背,因為人家壓根就沒吃過。正宗的廣式「五仁」,只有杏仁、核桃仁、芝麻仁、橄欖仁、瓜子仁。而且很多黑心商家都以次充好,導致市面上的大部分五仁月餅都不是原本的味道。
懂行的老饕就會挑選出自中國月餅之鄉——吳川的金九五仁月餅,餡料扎實,果仁香味濃郁,屬實好吃。除了五仁、蛋黃,會吃的廣州人把燒鵝、叉燒一個個都包進了餡中,把月餅吃成了一道菜。
『肆』 艾葉飄香想起屈原600字
又是粽子飄香,艾葉芬芳的端午佳節了。近幾天,到處都有人為過節在購買糯米、紅棗及各色的豆子,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微笑。
但我知道,端午節是紀念楚國直臣屈原的,是他投江的日子,人們應該表示悲痛才對呀。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也許,事情已經很久遠了,這種悲痛早已消失,留下來的只有紀念。
昨晚,爸爸媽媽很晚才回來,他們一直很辛苦。今天雖然是假期,我想,不能睡懶覺,我來做早飯,給他們一個驚喜······
一邊做飯,一邊誦讀屈原的《國殤》,還回憶起了去年的一件趣事。
去年,我在學校被老師點名上黑板背寫屈原的《國殤》。我把屈原的名字寫錯了,老師告訴我:「你今天晚上趕快准備一些禮物祭拜他老人家,否則,屈原先生要找你算賬了。」
晚上,我回到宿舍後。馬上從背包中拿了五個蘋果,放在了枕頭上,等著屈原先生托夢給我。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到了半夜,我夢見了自己正坐在田野中,一輛樸素的馬車來到了我面前。屈原先生下來了,對我說:「年青人,好好的讀書吧,日後為國家出力,還要孝敬父母!」我說:「小生謹記先生教誨,永不言棄。」
當我抬起頭仔細看時,只見屈子高髻長髯、寬衣博帶,飄然而逝······
醒來後,既高興又惋惜:高興的是能與屈子在夢中相見,惋惜的是沒能更多到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我的心裡又悟出了一點點道理:一個人,只要為國家和民族著想,人們將永遠記著他!
我再次情不自禁的誦讀《國殤》,媽媽高興的在卧室里喊:「高冰,是你在朗誦嗎?看來,我們要過一個有詩意的端午節了。」
早飯後,爸爸第一次親自到超市買來了粽子。
【端午節話屈原_範文2】
每年五月五,歲歲端午節.這一天,我國人民習慣飲雄黃酒,吃粽子,賽龍舟.這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出自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佐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革新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因此,遭到貴族子蘭,大臣勒尚和鄭袖讒害去職.
楚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終熱愛祖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了楚國的郢都。楚國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滅,大約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當地老百姓聞訊,曾紛紛劃船去救並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魚鱉去吃屈原的屍體。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的來歷。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離騷》為例:這首詩共373句,2490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文采絢爛,氣魄雄偉,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
屈原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說:「屈平詞賦懸日月」。這代表後人對他的作品的景仰。
【端午節話屈原_範文3】
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國的危在旦夕...當你知道這一切都是你無法挽回時,你獨處汨羅江畔,看滔滔江水,訴說自己的愛國忠情,訴說自己的報國之志.你縱身一跳勾畫出了最美的曲線.你選擇了與日月爭輝,同時你也選擇了讓後世的我們無比痛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你的壯志.忠誠為國,造福百姓.舉世皆濁,惟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這是他的心,這是一顆飽受折磨,無可奈何的疲憊之心.
你曾多少次攜長劍,為楚王進諫,卻一次次地被舊貴族所排擠,淹涕嘆息,仰天長問,你又能奈何?
汨羅江畔,留下你那憂郁的足跡,你已隨著時間流逝,但是,你那不屈不撓的精神永遠駐足在我們的心中.
屈原,你留下了自己的味道----曠達,不畏生死!
屈原
空氣開始凝固,風欲呼未能。
你最終還是來到了汨羅江岸,顏色憔悴,形如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的誹謗,不同的人生價值觀,你最終選擇了與日月爭光。
用盡力氣,抹不去的你悲傷的回憶。你——屈原,楚懷王左徒,天下幾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當年,你是多麼地精明能幹,你是多麼地擅長言辭,你又是多麼地明於治亂。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以小人之語謗君子之為,他們以小人之言嫉君子之才。於是,你,被疏遠了。
在寂寞的風中,你在行走,伴隨著也的靈魂。你賦《離騷》,還記得那雄言豪:亦於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眾女疾余之峨嵋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伍』 作文 端午粽飄香
去年的端午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雖說氣溫仍不太高,但滿街上看見的年輕女子都穿著飄逸動人的夏裝。
而今年端午卻陰雨綿綿,滴滴答答的雨下起來是沒完沒了。可能是因為農歷閏五月的緣故吧,農歷五月的天氣真有點讓人捉摸不定的冷暖陰晴。
年年有端午,歲歲人不同。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彷彿空氣里都是粽葉和艾草的清香。
這兩年在家裡過端午,並沒有感受到端午節熱鬧的節日氣氛。倒是在海南的那幾年,每年的端午都過得熱熱鬧鬧,快快樂樂的。
第一次在海南過端午,令我感到最新奇的是海南的粽子。
海南粽子與我們家鄉的粽子不同,它是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的,每個重約半公斤左右。粽子裡麵包裹的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還有蝦仁等。熱粽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讓我這個不愛吃肉粽的人也味口大開。
05年端午節,我班有個叫liaohouliang的孩子,他家是海南澄邁人。就是他爸爸送來的一箱粽子,讓我見過後一輩子也忘不了。
那一箱粽子,個個都足有一斤重。且都是葷粽子,每個粽子裡面都包有兩個鹹蛋黃或瘦肉或蝦仁,其間還雜有蘑菇和其它作料。孩子告訴我,一種叫豬腳粽,一種叫蝦仁粽。老師如果不愛吃肉,可以吃蝦仁的。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吃粽子,每次都是幾個人合夥吃才能吃完一個粽子。這一箱粽子讓我和我的同事吃了近一個星期才吃完。
這種澄邁的大粽子讓我一見難忘,而端午節那天晚上學校餐廳里為每個老師和住校學生准備的小粽子,也讓我一見難忘。這種小粽子真叫小,怎麼說呢?在記憶中,這種小粽子一個個彷彿只有普通的草莓那麼大。彷彿覺得如果剝開來,一口可以同時放進二個去。這種小粽子,個子小小的,裡面裝的是純糯米,沒有摻雜其它東西。醮著糖吃,味道也好極了。聽餐廳的師傅說,這些小粽子都是從超市買來的,價錢也不低呢!
那麼一大一小的兩種粽子,我還是頭一次見到。一個是袖珍版的,另一個就是粽子里的巨無霸了!
06年端午還沒有來到的時候,濃濃的粽香就已經開始彌漫著整個城市,商家包抄了所有的渠道將各式各樣的,讓人讒涎的包裝精美的粽子推向了了市場最醒目最耀眼的位置。
這一年端午我收到了一盒我一生中見到的包裝最精美,價錢也最貴的粽子。這一盒粽子只有四個,每個個頭並不大,只比拳頭大一點兒。就是這小小的一盒粽子,聽說在超市裡買來要花上一百二十多元。
我和同事一起把這一盒粽子分著吃了,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感覺還不如去年澄邁的粽子好吃呢!價錢高,並不能說明品質好吧?我還是偏愛海南澄邁的粽子。就是在海南我學會了吃肉粽。
這幾年回來後,自己也包過了幾次粽子。其中也有肉粽,雖然包得不錯,味道也很好。但我感覺就是包不出海南肉粽的那種味道來。可能是因為包粽子的葉子和配料不同造成的吧?
今年端午節本來准備自己包一些粽子吃的,可YANG說兩個人也吃不了多少粽子。市場上的粽子品種多,味道也不錯買幾個吃吃就行啦。聽他這么一說,我就打消了自己包粽子的念頭。說實話每天上班也挺累的,如果真要自己包粽子的話,YANG又不會包,那還不是自己受累。現在YANG自己提出買著吃,那還不是正合我意。
今天早上YANG果然起了個早床出去買粽子,一共買了十個。五個肉粽,五個甜粽。艾葉是前幾天就採好了的,今天再買了幾棵菖蒲掛在了門前。晚飯前,我又泡了些雄黃酒,灑在了門前和窗前。這樣做有什麼典故,我並不明白。只是小時候一直看到母親這樣做,成年後我就一直這么沿續著做下來了。
『陸』 記一次『端午粽飄香』主題班隊會 要作文
去年的端午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雖說氣溫仍不太高,但滿街上看見的年輕女子都穿著飄逸動人的夏裝。
而今年端午卻陰雨綿綿,滴滴答答的雨下起來是沒完沒了。可能是因為農歷閏五月的緣故吧,農歷五月的天氣真有點讓人捉摸不定的冷暖陰晴。
年年有端午,歲歲人不同。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彷彿空氣里都是粽葉和艾草的清香。
這兩年在家裡過端午,並沒有感受到端午節熱鬧的節日氣氛。倒是在海南的那幾年,每年的端午都過得熱熱鬧鬧,快快樂樂的。
第一次在海南過端午,令我感到最新奇的是海南的粽子。
海南粽子與我們家鄉的粽子不同,它是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的,每個重約半公斤左右。粽子裡麵包裹的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還有蝦仁等。熱粽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讓我這個不愛吃肉粽的人也味口大開。
05年端午節,我班有個叫liaohouliang的孩子,他家是海南澄邁人。就是他爸爸送來的一箱粽子,讓我見過後一輩子也忘不了。
那一箱粽子,個個都足有一斤重。且都是葷粽子,每個粽子裡面都包有兩個鹹蛋黃或瘦肉或蝦仁,其間還雜有蘑菇和其它作料。孩子告訴我,一種叫豬腳粽,一種叫蝦仁粽。老師如果不愛吃肉,可以吃蝦仁的。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吃粽子,每次都是幾個人合夥吃才能吃完一個粽子。這一箱粽子讓我和我的同事吃了近一個星期才吃完。
這種澄邁的大粽子讓我一見難忘,而端午節那天晚上學校餐廳里為每個老師和住校學生准備的小粽子,也讓我一見難忘。這種小粽子真叫小,怎麼說呢?在記憶中,這種小粽子一個個彷彿只有普通的草莓那麼大。彷彿覺得如果剝開來,一口可以同時放進二個去。這種小粽子,個子小小的,裡面裝的是純糯米,沒有摻雜其它東西。醮著糖吃,味道也好極了。聽餐廳的師傅說,這些小粽子都是從超市買來的,價錢也不低呢!
那麼一大一小的兩種粽子,我還是頭一次見到。一個是袖珍版的,另一個就是粽子里的巨無霸了!
06年端午還沒有來到的時候,濃濃的粽香就已經開始彌漫著整個城市,商家包抄了所有的渠道將各式各樣的,讓人讒涎的包裝精美的粽子推向了了市場最醒目最耀眼的位置。
這一年端午我收到了一盒我一生中見到的包裝最精美,價錢也最貴的粽子。這一盒粽子只有四個,每個個頭並不大,只比拳頭大一點兒。就是這小小的一盒粽子,聽說在超市裡買來要花上一百二十多元。
我和同事一起把這一盒粽子分著吃了,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感覺還不如去年澄邁的粽子好吃呢!價錢高,並不能說明品質好吧?我還是偏愛海南澄邁的粽子。就是在海南我學會了吃肉粽。
這幾年回來後,自己也包過了幾次粽子。其中也有肉粽,雖然包得不錯,味道也很好。但我感覺就是包不出海南肉粽的那種味道來。可能是因為包粽子的葉子和配料不同造成的吧?
今年端午節本來准備自己包一些粽子吃的,可YANG說兩個人也吃不了多少粽子。市場上的粽子品種多,味道也不錯買幾個吃吃就行啦。聽他這么一說,我就打消了自己包粽子的念頭。說實話每天上班也挺累的,如果真要自己包粽子的話,YANG又不會包,那還不是自己受累。現在YANG自己提出買著吃,那還不是正合我意。
今天早上YANG果然起了個早床出去買粽子,一共買了十個。五個肉粽,五個甜粽。艾葉是前幾天就採好了的,今天再買了幾棵菖蒲掛在了門前。晚飯前,我又泡了些雄黃酒,灑在了門前和窗前。這樣做有什麼典故,我並不明白。只是小時候一直看到母親這樣做,成年後我就一直這么沿續著做下來了。
『柒』 粽子飄香指的是什麼
風味食品是中國飲食文化當中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也是飲食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個地區都擁有不同口味的風味食品,每種風味食品都體現著每個地區的飲食文化特色。不過,在這些種類繁多的風味食品里,我最喜歡的卻是形狀各異的粽子。
說起粽子,還不得不想起端午節。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一個忠誠愛國,關心百姓,很有才乾的人,在他的輔佐下,楚國漸漸強盛起來。後來,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城的消息,悲憤交加,以身殉國投汨羅江自盡後,楚國百姓心如刀割,為了避免江中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便投了許多粽子到江里。從此,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一直流傳了下來。
每到端午節,我都可以吃上媽媽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媽媽那熟練的手法總讓我贊嘆不已。她先把兩張粽葉捲成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在中間放一些鮮肉、紅棗和花生,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後再拿筷子攪勻,按照三角形的形狀折好,再用繩子捆住粽子的每一個角,然後把繩子打個結,很快一個小巧玲瓏的三角粽就在媽媽的巧手中誕生了!之後再把粽子放入鍋中煮兩個多小時即可。
經過兩個小時的煎熬,當我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將粽葉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元寶似的松軟粽肉了,沿著粽肉中間分開,粽餡的香氣撲面而來,一時間,口腔全被口水填滿了,肚子也開始「咕咕」亂叫起來。我急不可耐地咬了一口。
『捌』 《粽子飄香》作文
五月五吃粽子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准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鍾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粽子的味道」
每到此時家裡都會從外買現成的來吃,雖說各式各樣,有三角,有五角,有枕頭樣的;也都很好吃,有肉餡的,有蛋黃餡的,但還是沒自己包的吃的爽。今年,我再也不想錯過這個大好時機,商量好下午跑到有包粽子習慣的鄰居家去學包粽子。
一到鄰居家,受到熱情款待,吃吃這個嘗嘗那個,小半時間都過了。「辦正事,包粽子」他們便拿來粽葉,肉,米等一系列工具,開始包粽子。鄰居家奶奶先把洗干凈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筒」形狀,上面露出一片「大葉子」,再把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後再倒糯米,用筷子剁實,最後,把粽子折成一個狗頭形狀,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完成了,看起來挺簡單的。我開始動手,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她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像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有奶奶她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看我大顯身手。我想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飛快的飛出粽葉,還好我反應算快,及時捧住,減輕傷亡,但還是給鄰居添了不少麻煩。幸好兩家交情很深 ,要不然·····
「不要緊,繼續學,殘局我來收拾」 聽了鄰居家爺爺的話,寬慰了很多。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幾個包完後,我想給粽子換換照形。我用心地包著,一個比一個有趣。粽子下鍋後,我沒嘗到我親自包的粽子,我也不知道我最愛的蛋黃餡的粽子怎樣包,但是我從包粽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准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鍾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