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個音質最好
1、都不怎樣。手機根本無法談音質,與硬解MP3播放器比。另外兩樣,對於需要音質的聽友來說,還未入門。
2、推薦我用的播放器:飛傲(FiiO)X1二代。
飛傲(FiiO)X1二代 便攜高清無損音樂播放器(京東):
這兩樣東西每樣差不多6百即可入手。問題還要玩「耳套」(入耳式耳機的套子)。推薦使用日本索尼的「而倫比亞」套,不僅佩戴舒適,還能加強耳機音質。
㈡ 最近想買一條藍牙耳機,現在哪款入耳式藍牙耳機重低音比較好
"當然是JEET藍牙耳機呀,JEET一直堅持塑造輕奢級音質,在這上面花費巨大的精力,用料非常講究,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外觀與音質的取捨,兩者都要,音質就不好,所以更多的是選擇音質!這是所有平價耳機不敢選擇的!JEET甚至還用十萬元對賭,邀請用戶盲測音質。性價比如此高的藍牙耳機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
㈢ 有懂的小夥伴知道藍牙耳機什麼牌子的好用嗎
JEET W1。
首先說售價,這也是我對JEET W1最滿意的一點。和別的藍牙耳機動輒數千元不同,JEET W1的售價連300元都不到,這也是我當初選擇它的重要原因之一,哈哈!
在外觀方面其實沒什麼好說的,藍牙耳機外觀設計的優先順序其實並不是那麼高,藍牙耳機屬於典型的產品驅動。我覺得我晚上出去跑步的時候,即使耳機再漂亮,應該沒人會盯著我的耳機看吧。說回JEET W1,JEET W1的外觀設計給我印象就是簡潔、不拖泥帶水。其實這就足夠了,真正的好戲在後頭。
在佩戴舒適度方面,當帶上JEET W1的時候,它會穩穩地嵌在你的耳朵之中。無論你是多麼劇烈的運動,JEET W1都不會松動一絲一毫。而且我覺得JEET W1防水防汗的能力,也很尤為強悍。運動的時候絲毫不要擔心汗水將它浸濕。當然了,即使被浸濕了也沒什麼,畢竟只要200多塊。
在續航方面,JEET W1非常令人滿意,單次續航可以達到八個小時以上。我真的還是第一次見到有這么猛的藍牙耳機。對我來說充一次電,足夠陪伴我一星期的運動。說個真實的事情,有一次我忘記給JEET W1充電了,模模糊糊的記得上一次充電是一周前的事情了。但是心存僥幸的我還是拿著它出門了,結果它也真的沒有讓我失望。殘存的一點電量,依舊堅挺了近1個小時。
JEET這個品牌一開始的種子用戶主要是運動愛好者,受到很多滑板、驢友、跑步、騎行運動發燒友愛好者的喜歡!可以說是為運動愛好者設計的,實用、耐用 好用是JEET的代名詞。
最後關於這款耳機的音質方面,也是我最最滿意的地方。一條售價僅200多元的平價藍牙耳機,能夠在音質上媲美千元級別的耳機測評,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情。JEET W1採用了高通8645的藍牙耳機晶元,低頻的量很充足,高頻聽起來又非常的悅耳。我相信如果是盲測的話,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猜到它的價格僅有200元左右吧。JEET 被媒體和用戶稱為 「耳機中的寶馬M140I小鋼炮」。相信看到這個比喻,大家心裡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
我使用這款耳機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了,真的說句心裡話,我暫時還沒有發現JEET W1的不足之處,各方面的表現都讓我滿意。如果有購買藍牙耳機的需求。不妨嘗試了解一下JEET W1,真心推薦,國產品牌的驕傲,我相信它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㈣ 3.5mm音頻線對音質影響有多大
3.5mm音頻線對音質影響大,具體體現在3.5mm耳機口受體積限制,輸出功率低,容易產生聲音失真,且耳機聲音較小。3.5mm介面作為通用同軸音頻口,大小數碼廠商均可生產3.5mm耳機,有粗製濫造低端品,也就內置高端DAC模塊的優質品,不同品牌音質參差不齊。
3.5mm介面功能相對單一,僅支持模擬音頻信號輸出,3.5mm耳機接收的音頻信號為轉換後的模擬信號。
3.5mm耳機只作為聲音傳播使用,解碼和高保真DAC依靠手機,保證傳輸減少損耗是耳機的核心任務,而理論上的type-c介面耳機,則直接把高保真DAC解碼直接加之於耳機上,擬補手機DAC的不足,理論上一條好的耳機線可以真正實現接近HiFi的音效,這也是為什麼音樂黨最早推崇Type-c介面的原因。
相關區分
相比於3.5mm耳機介面的模擬信號,lightning耳機更加直接的採用了數字信號,有效減少音頻在傳輸中的衰減,整體的音質也可以通過耳機內置的DAC進行優化,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聽感。
當然這是單純的理論,實際的聽感則是另外一回事,曾經有人在街頭進行一項盲測,取消3.5mm耳機介面的iPhone 7與之前採用3.5mm介面的蘋果iPhone 6s在音質上並沒有任何區別,基本上沒有一個人都聽出它們之間的差異。
㈤ 周圍朋友都戴運動手環,我也想入手一個,什麼牌子的運動手環比較好求推薦!
智能手環內置低功耗藍牙4.0模塊,可以與手機、平板、PC客戶端進行連接,可以隨時隨地設置身高、體重、步幅等信息和上傳運動數據。另外,智能手環還具備社交網路分享功能,比如用戶可以將睡眠質量、飲食情況和鍛煉情況以及心情記錄等通過綁定微博等社交網路端進行分享。
酷心手環5S這次採用了更為運動的風格設計。正面依舊以標准版的黑色手環為主,側面黃白色的設計羅列了產品的主要功能:全天候心率監測、智能識別運動、聯機GPS、消息電話提醒,以及30米防水。咋一看功能挺多的,但是仔細一看,基本上目前市面上200元左右的手環基本都具備以上功能,差別還是看具體的體驗。外包裝採用抽屜盒式的設計,內包裝上層通過一個白卡紙突出產品,裡面放著手環的相關配件。其實,主要就是說明書及相關宣傳資料。因為採用的是USB充電介面,所以沒有單獨的數據線。現在這種充電方式相對更為的方便。首次配對手環,需要手機下載酷心運動App,然後通過手環上面的驗證碼進行配對綁定。除此,還可以通過掃碼和輸入設備SN碼的方式綁定。總體來說,對於酷心手環的第一印象是簡單,設計簡單干凈,操作簡單上手。採用的和小米一樣的橫向滑動方式體驗很好,盲測的時候各項功能基本不需要通過說明,哪裡不會點哪裡即可。
嘻嘻,如果大家有買手環的打算,我還是比較推薦酷心手環滴!哈哈屬實良心推薦啊啊啊啊!
㈥ 磁帶放音機與mp3那個音質好
當然是mp3好了啊了
解碼晶元固然重要,但是要享受高質量的音樂,音源本身影響的因數其實也是很大的。音源的質量又取決於音樂文件格式和壓縮比率。目前最主流的音樂格式當然是MP3,wma兩種格式了,現今幾乎所有MP3播放機都兼容這兩個格式。MP3應該算目前使用用戶最多的有損壓縮數字音頻格式了,我們一般聽的MP3文件都是128kbps位壓縮率的,壓縮比大概是1:10,文件大小一般只有4m,在體積和音質上面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位置。而我們從網上下載的歌曲的壓縮率往往比較低,往往只有96kbps甚至更低,效果不是很理想。這是網站出於下載速度還有版權問題而特意把壓縮率調低的做法。要享受真正的音質,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找質量比較好的cd碟,自己進行壓縮。一般來說,壓縮比達到192kbps的MP3文件,其音質就比較的不錯了,用好的MP3播放機播放,效果和md的已經很接近,如果壓縮到320kbps的話,音質非常接近cd機,一般人都很難分辯出來。
目前最著名的MP3解碼器當然是LAME這個免費的MP3編碼軟體了,用其編碼的MP3的音質表現已經得到廣大用戶的肯定。的早期的MP3編碼採用的的是固定編碼率的方式(CBR ),現在的也慢慢開始使用可變編碼率的壓縮方式(VBR),這種方式可以通過LAME實現,在質量和體積達到更加好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比較老的MP3不支持VBR編碼的MP3。
WMA是微軟力推的數字音樂格式,在和MP3同等音質的前提下,體積可以減少一半,無形中增倍了MP3播放器的容量。通過window附帶的mediaplayer可以輕松把cd轉錄成wma。不過WMA有個缺點,由於音樂版權的問題,有的wma文件不能簡單的復制到MP3機上面播放。當然,音質越高,文件就越大,320kb的MP3文件都有9m多那麼大,一個128m內存的MP3隻能存12首左右,這是非常不實際的,所以,不太追求的話,192kb的大小的是比較理想的選擇。當然,有錢的話買個硬碟MP3就再好不過,你盡管把320kb的文件放進去就是,高品質音樂享受就更加簡單了。
三、耳塞和個人喜好
所謂好馬配好鞍,一台音質出眾的MP3如果沒有一條音效出色的耳塞搭配,無疑是一種奢侈的浪費。眾所周知,一般MP3隨機付送的耳塞音質都慘不忍「聽」,這主要是廠家出於成本考慮,搭配比較差的耳塞。當然,像iriver等高端品牌,配送的是森海塞爾的mx300耳塞,可以算是目前MP3標配最高端的耳塞了,也比較好的表現出iriver優秀音質。而一條好的耳塞,會讓機器的音質表現提升不少。所以一般來說,買到MP3的第一件事當然是更換耳塞了。
森海塞爾的mx300應該說是目前搭配MP3最基本的耳塞了,低音較有力,人聲溫暖,聽起來比較舒服。其中,森海塞爾的mx系列都是不錯的選擇,大家熟悉的mx500更加是以相對低廉的價格(150元),出色的各頻段表現,獲得百元級耳塞「性價比之王」的稱號。
Sony的耳塞也是一個比較大路的選擇,805和808音質表現比較刺耳,不推薦購買。最低限度都要選擇個聲音比較清麗悅耳的838了。如果真是有錢,又喜歡sony的話,那採用生物振膜的sony 888(市價大概350元)耳塞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這款耳塞人聲表現純美,非常的討好耳朵。另外,sony的Q33或者Q55系列耳掛耳機也是搭配MP3不錯的選擇。由於市場上面sony的耳塞很多假冒產品,所以選購的時候要多加留心,特別是848型號的耳塞,已經停產很久,市面出售的全新的多半是假的,不要以為放在盒子裡面就是真貨了,小編就曾經見到js把一條假的848放到盒子裡面當真的賣。要獲得好咚咚,去二手市場淘淘拉。
除此之外,菲利普,愛華,還有比較流行AKG,高斯等品牌的耳塞耳機也是搭配MP3不錯的選擇。當然,各種耳塞風格不同,個人對於音質的取向也不同,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的喜歡低音,有的喜歡人聲,有的喜歡聽大動態的,有的喜歡音色清清淡淡的,購買耳塞的時候最好自己親耳聽過,覺得合適才購買,一般來說,歐系的耳塞耳機如森海塞耳AKG等,音色真實,人聲溫暖厚重,比較耐聽。Sony的耳機,人聲表現艷麗,通過隆重的修飾,特別討好耳朵,高低頻延伸好,低音稍微弱了一點。只有是適應自己耳朵的耳塞,才是最好的最貼心的耳塞。
四、環境因素
隨身聽的概念就是要把音樂追隨著主人,無處不在,無論何時何地,都有音樂。消費者會在不同的環境享受MP3,環境因數也是制約MP3音質的一個客觀因數。可以想像一下,在電腦城試聽mpio等高端MP3和一般MP3的時候,差別並不很大,由於電腦城的環境比較嘈雜,外界的干擾嚴重的影響在人聽感的判斷,當然對比不明顯了,所以購買或者試聽MP3的時候,最好就找個安靜的地方聽,或者用那些罩耳的大耳機,盡量杜絕外界干擾。一般消費者都會在公共場所,如公共汽車,購物廣場等,這個時候,就不要奢求什麼音質了,就算是320kb的文件聽起來和128kb的也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如果在外面聽歌的話,下載128kb的MP3基本足夠了,還可以多下載幾首歌來聽呢!不過,也有不少的聽友喜歡在家裡,房間裡面,細細品味,這個時候,耳朵靈敏度會相對的增高,會顯得比較挑剔,所以,這個時候,當然是要精選壓縮率比較高,音質比較好的文件,配上靚耳塞,慢慢欣賞了。
總的來說,音質這個東西是比較主觀的,具體判斷,還要靠個人親身的體驗,有時習慣了某種音質的聽感,就很難改變,小編前段時間試聽JNC的SSF800機器的時候,剛開始就非常不適應其渲染特別厲害的音效,感覺還沒一般MP3那麼耐聽,雖然這款機器被不少行家推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