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選礦廠最終的產品去向哪裡
擴展閱讀
盆栽出租成本怎麼算 2025-05-23 02:09:07
租房暖氣費用如何記賬 2025-05-23 02:08:33

選礦廠最終的產品去向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24 18:41:33

❶ 選礦的最終產品是什麼,最終棄物是什麼

好的是精選,不好的是尾礦

❷ 選礦廠尾礦處理的意義是什麼

國鐵尾礦綜合利用現狀令人極不滿意,同時鐵礦石尾礦在工業固體廢棄物中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因此增強鐵尾礦在建材方面的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尾礦的堆存,節約建壩、防洪等工程費用,改善礦區的環境,充分利用國家資源,還為建築材料的原料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對我國礦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尾礦再選既可減少尾礦壩建壩及維護費,節省破磨、開采、運輸等費用,還可節省設備及新工藝研製的更大投資,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 尾礦建材利用的特點 : 1)利用范圍廣泛。目前鐵尾礦幾乎可應用於建築材料生產的各個領域; 2)利用量大。隨著近些年鐵尾礦綜合利用技術和工藝設備的提高,鐵尾礦在建材領域的利用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3)利用程度不斷提高; 4)具有節約能源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鐵尾礦是選礦廠在特定經濟技術條件下,用破碎機和磨粉機將礦石磨細、選取「有用組分」後所排放的廢棄物,也就是礦石經選出精礦後剩餘的固體廢棄物。它是一種復合礦物原料,除了含有少量金屬組分外,其主要礦物組分是脈石礦物,如石英、輝石、長石、石榴石,角閃石及其蝕變礦物。我國鐵礦資源嵌布粒度細,一般需經破碎機和磨粉機二段磨礦,少數三段磨礦、選別,因此除預選拋出部分粗粒尾礦外,大部分選礦排出和堆存的尾礦粒度較細,一般尾礦粒度在<0.074mm佔50%~70%,僅長江中下游一帶尾礦粒度較粗。根據尾礦粒度的差異性、礦山尾礦回收投資情況和加工產量等情況。 本文章來源於: www.gyxxjx.com

❸ 采礦和選礦都需要哪些機械設備

選礦是在所採集的礦物原料中,根據各種礦物物理性質、 物理化學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差異,選出有用礦物的過程。 實施這種過程的機械稱為選礦機械,選礦機械按選礦流程分為破碎、 粉磨、 篩分、 分選(選別)和脫水機械。
破碎設備
降低最終破碎產品粒度(即入磨粒度)是磨礦作業增產、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國內將這一思想歸納為「多碎少磨」、實現多碎少磨工藝的關鍵在破碎設備。因此粉碎設備仍以高效節能為主題,大力發展大破碎比、細碎和超細碎設備。國內黑色礦山最終破碎產品粒度已普遍達到15mm,目前我國礦山選廠主要從以下兩方面減小最終產品粒度: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對現有流程和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磨礦設備
鐵礦石選礦試驗中的磨礦細度試驗是設計磨礦流程的重要依據,但磨礦細度試驗取值范圍多為74μm(30%~90%),根據鐵礦物嵌布特性,磨礦細度試驗取值應大於0.5mm,當磨礦產品粒度大於0.5mm時,螺旋分級機將不勝任工作,應改用篩分設備,相應的磁選設備也應作出調整。
球磨機磁性襯板:國內在球磨機磁性襯板研究與應用方面不斷發展。磁性襯板是普通錳鋼襯板的一種更新換代產品,同傳統錳鋼襯板相比,具有壽命長、重量輕、厚度薄等特點,它既省球、節電、噪音小、作業率高,又無需螺栓固結,安裝方便、不漏礦漿、工作環境好、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人身事故少、備件消耗少。早期使用的橡膠磁性襯板逐漸被鋼外殼磁性襯板取代。

篩分與分級設備
我國礦山選礦廠磨礦流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表現之一是,國外普遍用水力旋流與球磨機閉路,而國內只有細磨段普遍採用水力旋流器分級。

磁選設備
磁選設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分選精度,擴大應用領域,增加處理能力,採用新型磁性材料和節省能源消耗等方面。在弱磁場磁選設備仍以永磁筒式磁選機為主。近年來,鐵礦選礦技術研究開發的熱點是經濟合理地提高鐵精礦質量。由於永筒式磁選機磁場恆定,進行磁鐵礦的磁選時,夾雜脈石的磁團聚分散程度低,因此難以得到高質量的精礦。為了能破壞磁團聚,提高精礦質量,近年來相繼出現了磁重選礦機、磁選柱以及改進的永磁筒式磁選機。

脫水過濾設備
脫水過濾是選礦的最後一段,精礦含水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精礦的運輸和冶煉廠的生產成本。近幾年來,國外主要加快了壓濾設備的完善、智能化和大型化,圓盤式真空過濾機的改進和大型化,低能耗的陶瓷圓盤過濾機和圓盤式加壓過濾機的研製與應用等,基本淘汰了生產率低、能耗高的圓筒式真空內濾機和外濾機。圓盤式過濾機與筒式過濾機相比,由於過濾能力大、耗能低、水分低等優點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該設備比較成熟,是選礦工業中應用最多的過濾設備,特別是在鐵礦選廠,取代了傳統的筒式真空內濾機和外濾機。

自動控制設備
我國選礦廠的自動控制與信息化管理是我國工業領域最薄弱、程度最低的行業之一,是影響我國選礦廠生產水平與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幾年來,選礦科技生產工作者已普遍給予了關注,尤其在佔全廠能耗60%以上的磨礦分級作業,進步較大。

❹ 選礦中尾礦處理方法有哪些

選礦廠尾礦處理的方法:
1、首先要盡量做好尾礦資源有用組分的綜合回收利用,採用先進技術和合理工藝對尾礦進行再選,最大限度地回收尾礦中的有用組分,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尾礦數量。
2、尾礦用作礦山地下開采采空區的充填料,即水砂充填料或膠結充填的集料。尾礦作為采空區的充填料使用,最理想的充填工藝是全尾礦充填工藝,但目前仍處於試驗研究階段。在生產上採用的都是利用尾礦中的粗粒部分作為采空區的充填料。選礦廠的尾礦排出後送尾礦制備工段進行分級,把粗砂部分送井下采空區,而細粒部分進入尾礦庫堆存。這種尾礦處理方法在國內外均已得到應用。
3、用尾礦作為建築材料的原料:製作水泥、硅酸鹽尾砂磚、瓦、加氣混凝土、鑄石、耐火材料、玻璃、陶粒、混凝土集料、微晶玻璃、溶渣花磚、泡沫玻璃和泡沫材料等。
4、用尾砂修築公路、路面材料、防滑材料、海岸造田等。
5、在尾礦堆積場上覆土造田,種植農作物或植樹造林。
6、把尾礦堆存在專門修築的尾礦庫內,這是多數選礦廠目前最廣泛採用的尾礦處理方法。
需要了解關於球磨機信息,球磨機知識,咨詢球磨機價格請聯系河南鞏義新興機械廠。我公司一直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我們的服務貼心,製造精心,價格稱心,令客戶放心。"以客戶為導向",為客戶提供整體全面的服務;"以服務為核心",為客戶量身打造最具價值的產品。"以質量為重心",全方位服務於客戶!你也可以登錄我廠網站:
www.gyxxjx.com
鞏義市新興機械廠
採納哦

❺ 什麼叫尾礦、精礦、中礦

一般粗選尾礦還不能作為最終尾礦廢棄,往往還需進入下一步作業處理,這一作業稱為掃選。為了提高金屬的回收率,有時需要經過多次掃選才能得出最終尾礦。 礦石經過選別作業處理後,除去了大部分的脈石與雜質,使有用礦物得到富集的產品稱之為精礦。精礦是選礦廠的最終產品,有時也叫最終精礦,一般作為冶煉的原料。最終精礦要使其主要成分及雜質含量都達到國家標准,才能稱為合格精礦。 對於精礦,中礦,尾礦,每次浮選後精礦和尾礦之外的就叫中礦。 一原礦經過選別作業處理後,其主要成分已在精礦中富集,有的經過綜合處理後,礦石的次要成分或其他伴生金屬也得到回收。所以剩餘的部分產物則含有用成分很低,這部分產物稱之為尾礦,或叫最終尾礦。應當指出,在尾礦中仍然含有受目前技術水平限制而難於提取的有用成分,但將來有可能成為再利用的原料。因此,一般都將尾礦堆放在尾礦庫保存起來。 在選別過程中得到的中間產物稱為中礦。中礦的有用成分含量一般介於精礦和尾礦之間。在選別過程中,中礦一般需要返回適當作業地點處理,或者進行單獨處理。參考資料 http://www.kuangshanjixie.com.cn

❻ 什麼叫礦石選礦廠

礦石選礦廠又稱礦石選廠,它是礦山企業的一個主要生產單位和重要組成部分,專門利用各種選礦方法和工藝流程,從原礦中獲取品位較高的精礦(俗稱精粉)之工廠。
選礦廠除包括選礦前礦物原料准備、篩分以及選後的產品處理這三種主要作業及設備外,還設置有礦石儲場(兼作混合礦石用)礦倉、作業間產品的運輸(皮帶運輸、礦漿泵送)、給礦機、浮選車間的配葯室及給葯機、取樣機、檢測儀表,選礦過程的自動控制設施,安裝於運輸皮帶上的取出泵礦時混入礦石中的鐵件的懸吊電磁吸鐵器,稱量礦石處理量及精礦計量皮帶秤,供水、供電、維修等的輔助作業及設施。
選礦廠常設在礦山附近,以減少原礦的運輸費用,建築在一定坡度的斜坡上,以資利用物料的重力作用自流輸送。

❼ 選礦廠設計的產品方案

根據國家頒布的精礦質量標准和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確定。其原則是盡可能多回收國家資源,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並注意綜合回收伴生有用組分。因此,產品方案中主產品可以是單一精礦,也可以是混合精礦,甚至可以分出部分高純優質精礦、部分品級較低的精礦,半成品(用於冶煉的半成品)或中礦,送冶煉廠處理;伴生組分視具體條件,同樣可分出精礦,也可富集於主金屬精礦中。工藝流程選礦主要生產過程一般包括碎磨、選別和精礦處理等。

❽ 選礦廠的尾礦一般如何處理(沒價值的尾礦)

現在尾礦都是寶。
1、最原始的辦法就是排尾礦庫;
2、濃縮後賣水泥廠;
3、濃縮過濾後賣造磚廠;
4、視尾礦情況,還可以選取部分有價值產品。

❾ 選礦的工藝過程

礦石的選礦處理過程是在選礦廠中完成的。一般都包括以下三個最基本的工藝過程 。
(1)分選前的准備作業。包括原礦(原煤)的破碎、篩分、磨礦、分級等工序。本過程的目的是使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單體分離,使各種有用礦物相互間單體解離,此外,這一過程還為下一步的選礦分離創造適宜的條件。有的選礦廠根據礦石性質和分選的需要,在分選作業前設有洗礦和預選拋廢石作業。
(2)分選作業。藉助於重選、磁選、電選、浮選和其他選礦方法將有用礦物同脈石分離,並使有用礦物相互分離獲得最終選礦產品(精礦、尾礦,有時還產出中礦)。分選作業中,開頭的選別稱為粗選(rougher);將粗選得到的富集產物作進一步選別以獲得高質量的最終產品精礦的選別作業稱為精選(cleaner);將粗選後的貧產物作進一步選別,分出中礦返回粗選或單獨處理,以獲得較高回收率的選別作業稱為掃選(scavenger),掃選後的貧產物即為尾礦。
(3)選後產品的處理作業。包括各種精礦、尾礦產品的脫水,細粒物料的沉澱濃縮、過濾、乾燥和洗水澄清循環復用等。

❿ 選礦廠工藝流程

對於一個選礦廠來說,選礦工藝設計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最終選礦指標的好壞、投資建設費用的多少與投產後生產成本的高低,因此,選礦工藝流程設計時,應選擇工藝成熟、技術先進、生產可靠、經濟效益高的方案,並遵循以下原則和方法。

一、選礦工藝設計的整體原則

選礦工藝流程設計,應以經審查或批準的選礦試驗報告中推薦的工藝流程為基礎,並借鑒類似生產廠的生產實踐經驗進行。
確定選礦工藝流程時,對選礦試驗報告中提出回收的伴生礦物,應經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取捨。
確定選礦產品方案及技術指標時,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原則,經方案比較,確定回收產品的種類、質量及回收率為主要指標,並應借鑒類似生產廠的數據,採用平均先進指標。
選礦設備應大型化。工藝流程相同時,大型選礦廠宜為2-3個系列,工藝簡單或成熟的可為1個系列,中型、小型選礦廠宜為1-2個系列。具體系列可通過方案比較後確定。
當入選原礦中主要有用、有害礦物含量變化大,或供礦點多、礦石類型復雜時,應有配礦設施。
常規碎磨流程宜降低破碎產品粒度,多碎少磨。破碎最終產品粒度,應根據礦山選礦廠的規模、礦石性質及選用的碎磨設備確定。
採用回水流程的設計應設置投產前期無水可回時能保證正常供水的設施。
二、破碎篩分

當礦石不粘結、不成團、不堵塞破碎篩分設備時,大、中型礦山選礦廠應採用三段或二段一閉路流程,小型選礦廠宜採用兩段一閉路流程。當破碎產品作為球磨給礦時,常規破碎產品粒度宜小於或等於15mm,超細碎產品宜小於12mm;作為棒磨給礦時,破碎最終產品粒度宜小於25mm。
當礦石含泥、粉礦多,並在乾旱地區,礦石不粘時,宜採用閉路篩分破碎流程。在旱、雨季明顯地區,旱季礦石不粘不堵時,宜採用能開能閉的破碎篩分流程。當礦石含泥、含水較多,但不成團,且為中等粘性時,可採用開路破碎流程。
在給礦中,小於排礦產品粒度佔20%以上時,宜設預先篩分。
粗碎前應設置原礦倉。中細碎篩分設備兩台以上(含兩台)宜設置中間分配礦倉。
大型廠中碎機給礦,最終產品粒級含量大於15%或含粉礦較多時,中碎前應設置乾式強化篩分,產出部分為最終產品。給礦中含粉夾泥且潮濕時,可採用洗礦流程,但必須進行論證後確定。
三、擦洗

當通過擦洗、分級方法,能使礦石排除有害組分、提高產品質量、品級或改善後加工性能時宜採用擦洗礦流程。
單一的擦洗礦流程,實驗室試驗可以作為設計依據。
擦洗礦流程中不宜設置中間礦堆或易於堵塞的貯倉。
四、磨礦分級

不同產品粒度磨礦分級流程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1)磨礦產品粒度為0.5mm-3.0mm時,可採用一段棒磨流程。
(2)磨礦產品粒度小於0.074mm的含量小於或等於70%時,宜採用一段球磨流程。
(3)磨礦產品粒度小於0.074mm的含量大於70%時,宜採用兩段磨礦流程。
(4)小型選礦廠磨礦產品粒度小於0.074mm含量小於80%時,宜採用一段球磨流程。
採用開路破碎,人磨粒度大於25mm時,大中型選礦廠第一段磨礦宜採用棒磨流程。
當有用礦物嵌布粒度不均勻和易於過粉碎時,宜採用棒磨或階段磨礦流程。
礦石中含泥、水和粘土及可塑性泥團較多,且難以採用常規碎礦及洗礦方法處理時,應採用自磨及半自磨流程。
當磨礦產品中鐵離子影響選別產品質量時,應採用礫磨或特殊磨礦介質的磨礦流程。
五、重選

重選工藝流程設計,應依據礦石性質、選礦試驗報告、礦山選礦廠建設規模,以及類似化工礦山選礦廠生產實踐,做到「早丟多丟,早收多收」。
重選的入選粒度,應根據選礦試驗報告並結合所選用的設備確定。
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的比磁化系數差異小,且密度差異較大時可採用重選流程。
重選作業分選前,可設置分級、脫泥等作業。重介質選礦的入選礦石,在分選作業前,應設置篩分脫泥作業。當礦石含泥量大於5%時,宜設置洗礦作業。
重選的中間產品,應按物料性質分別集中磨選。中礦可採用先選後磨流程,也可採用先磨後選流程。礦石性質復雜,難以分離的中礦,宜採用其他方法處理。
六、磁選

對適宜進行乾式磁選的礦石,宜在較粗粒度條件下採用乾式磁選的方式預先拋除部分廢石。粗粒乾式磁選拋廢入選粒度應依據試驗結果確定。
對有用礦物粗細粒不均勻嵌布的礦石,宜採用階段磨礦階段選別流程。
強磁性礦物在磁選作業後再進行磨礦分級、細篩分級或磁選作業時,應先對礦漿進行脫磁處理。
在強磁選作業之前,應設置脫除強磁性礦物的作業。
在強磁選作業之前,應設置隔粗作業。
當採用細篩作業可提高精礦品位時,宜設置細篩作業。
七、浮選

對於易泥化礦石,在浮選作業前宜設置脫泥作業。
在入浮作業前應設置調漿作業。
精礦品位要求高,有用礦物嵌布較細時,應採用精礦多段磨選流程。
在不影響浮選作業選別指標的條件下,宜提高礦漿的入選濃度。提高入選濃度范圍應根據選礦試驗確定。
在多段選別流程中,中礦返回地點應由試驗結果確定,設計中可依據精礦質量要求及中礦性質等因素進行調整。
八、脫水

當採用陶瓷過濾機、壓濾機脫水,若能使細粒精礦水分小於或等於10%時,宜採用二段脫水。
細粒精礦水分小於或等於8%時,宜採用三段脫水。
重選和磁選作業的粗粒精礦,可採用沉澱池、脫水篩、脫水倉進行一段脫水。
要求細粒尾礦干排放時,宜採用濃縮後過濾兩段脫水流程。
選礦廠位於寒冷地區,精礦粉水分大於10%,精礦外運時,冬季宜採用有乾燥的三段脫水流程或其他方法解決運輸凍結問題。
散裝外運粗粒精礦,水分不宜小於4%,細粒精礦水分不應小於6%。當水分小於4%的粗粒精礦和水分小於6%的細粒精礦外運時,宜用袋裝運輸或專用車輛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