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龍蝦塘是先解毒還是先改底
當然是先改底了! 改底在小龍蝦養殖中的關鍵性: (1)首先小龍蝦是底棲生物,良好的池底環境是小龍蝦健康快速成長的基礎。蝦對底質和水質的要求比魚高的多,底部惡化會積累大量有害物質,直接影響蝦的健康和生長; (2)池底大量有機質積累得不到有益菌的分解,會滋生病原細菌,有害細菌大量繁殖則極易引起蝦疾病的發生; (3)常言「蝦多少、看水草」,看出水草在養蝦中的重要性,而水草的好壞和底泥息息相關。底部惡化會導致水草腐根爛根等,導致水草死亡。 (4)養水先護底,底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水質,改善底質是改善水質的基礎。 改底存在的誤區: (1)部分底改產品存在投機性和欺騙性,如有的改底產品是粉劑、水劑類根本達不到底部,怎麼改底。 (2)有的改底類產品如凈水底改、清涼底改、抗應激底改等化學底改產品,是以大量的低質石粉等載體加少量的化學產品混合而成,用了以後多絮凝或吸附沉積到塘底,表面上是水好了,實際上是底壞了。 (3)改底和護底兩個概念混淆。發現底部有問題時,採用化學底改產品(如樂底安)通過氧化、還原等化學反應解決底部問題是改底,但是大量無限制的投放化學底改產品,會造成蝦耗氧和應激反應。護底是外保健調水、培藻、護底的內容,即通過定期使用生物制劑促進池底生態平衡達到養護底質的目的。 正確的養護池底:正確的養護底的方法是定期用生物型底質養良劑(如樂碧凈),補充池底益生菌,促進池底生態平衡,利用益生菌分解有機質,競爭性減少腐敗有害細菌的繁殖,減少底部惡化和疾病發生。建議定期7-10天使用復合型微生物底質養護劑樂碧凈,能充分利用復合微生物中各菌種的功能優勢,發揮其協同作用,將殘餌、排泄物、動植物屍體等影響底質變壞的物質解釋分解,不僅養護了底質和水質,而且控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及其病害的擴散。
② 魚塘底質改良用什麼產品比較好
如果淤泥過厚,可以施用生石灰,使淤泥蓬鬆,促進分解。如果底部缺氧,池水亞硝酸鹽含量偏高,可以使用反硝化細菌,促進含氮鹽類分解成氮氣排出池塘。
③ 魚塘消毒後改底用什麼
魚塘消毒處理完事之後,需要改底用單過硫酸氫鉀片養殖專用的,目前是市場上進行改底高效且沒有副作用的改底劑,消毒用養殖專用的二氧化氯泡騰片,結合兩種葯劑,可以對魚塘進行改善。
④ 現在改底把過硫酸氫鉀炒的那麼神,其它改底產品怎麼樣呢
現在很多水產養殖人員都在使用過硫酸氫鉀片,通過過硫酸氫鉀片可以有效的起到調水和改底或者是控藻等等,現在市場上出售的過硫酸氫鉀片往往純度都達不到,而是有很多原料來組成的酸性復合鹽,過硫酸氫鉀片可以直接的對水中有毒物質進行殺毒,那麼過硫酸氫鉀片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有哪些呢?
過硫酸氫鉀片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有哪些?過硫酸氫鉀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利用其強氧化性,與水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不穩定的臭氧,臭氧瞬間分解生成氧氣(O2)和原子氧(O),即所謂的新生態氧,原子氧具有很高的能量,起到殺滅和抑制細菌和病毒的作用。反應過程不產生有害物質,生成的氧氣也可以起到增氧作用,綠色安全,作為水處理劑應用廣泛。
⑤ 養魚有沒有推薦的改底產品
上海地天生物的解毒底改防偷死啊,我朋友之前購買過,確實很好用,本品具有很強的降解有機污物和反硝化功能,可把池底黑臭的淤泥深度氧化還原變成黃白色,去除池底黑臭,凈化底質和水質。
⑥ 如何正使用底改產品才能有效做好魚塘養底改底
現在市面上的底改產品大致分為三類,物理,化學跟生物。物理就不說了,治標不治本的東西,有時候連標都治不好;化學裡面常見的有二氧化氯大葯片,thps四氫甲基硫酸磷,過硫酸氫鉀,大葯片其刺激性大,改良范圍狹窄,有死角;thps所謂膠原化也是瞎扯,尤其在高溫季節會釋放磷元素,盲目使用可能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產生,需要謹慎注意,過硫酸氫鉀是最新一代的化學底質改良產品,具有底質的高氧化性和還原性,但是其刺激又小,沒有殘留,見效快,但是效果短,所以可以找下過硫酸氫鉀顆粒使用;生物類型底改一般根據其所包含菌相進行顏色的區分,精緻點可以融化進行顯微鏡鏡檢,其效果慢,但是作用久,可以加我共同探討交流 。
⑦ 水產養殖中改底種類有哪些以及優劣勢
改底的很多,一般傳統用生石灰,簡單有效,價格便宜,操作繁瑣
溴氯海因等含氯制劑效果明顯,刺激性略大
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需要定期添加,效果穩定,成本比較高
一般需要搭配使用,具體分析,干塘改底用生石灰最好
⑧ 生物底改成分都說是菌類,沒說是哪種菌或者哪幾種菌的復合
生物改底是用微生物的手段改在底質,在水產養殖中常用,而且這些改底產品近年做的很火。一般成分是:枯草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硫化細菌、光合細菌等,再配上沸石粉、鈣質、腐植酸鈉、EDTA、增氧物質。
⑨ 養殖池塘改底用什麼產品
益倍健—改底
(海水
淡水養殖必備)
1、施入水體後有益菌能在短時間內繁殖,菌種繁殖率高。
2、起效快,進入水體後能夠迅速發揮改底作用,2-3天即可見效。
3、功能全面,具有降解有害因子(NO2-、NH3、H2S等),快速分解水底的有機物,改善池底顏色。
4、迅速分解養殖水體中有機物,避免有機物在養殖水體中過量積累,降低有機物因厭氧發酵而生成的NO2-、NH3、H2S等有害化學物質的含量,從源頭上預防水產養殖動物的泛塘、各種疾病。
4、降解有機質生成小分子有機物及礦物質,促進養殖水體中各種有益藻類、原生動物等的生長,間接為水產養殖動物提供充足的餌料和適宜的環境。
6、通過養殖水體或者餌料進入水產養殖動物消化道後,有益菌的代謝產物和消化酶等,調控消化道內微生態結構及補充內源酶,發揮其有益的微生態效應,抵禦消化道內有害微生物對水產動物的侵害,預防疾病。
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⑩ 土池養蝦用生物底改好還是用氧化底改好
養蝦先養水,養水必養底,好水要有好底,好底也需要好的水做通道,水不好底也難好,水與底相輔相成。
大家都清楚改底養底和調水養水都是水產養殖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每個廠家都針對不同的改底需要推出多個不同的底改產品。然而產品多了,對一些養殖戶來說也就感到有點不知所措,常有用戶問到,有必要生產這么多個改底產品嗎?它們有什麼區別?針對這個問題,公司技術部朱工專門對公司底改產品的功能區別及不同底質情況的使用做了一下總結,希望用戶能更有效地用好改底產品,更有效地做好改底養底。
正常養殖水體有三層:水、水泥混合層(由水、殘餌、殘骸、糞便及泥土等組成的水與泥混合層,這就是所謂的底。)及泥土(黑膜塘為膜)。當飼養管理不善時會出現第四層「聚毒層」,即通俗所說的水分層。有人要問黑膜怎麼會有底呢?回答是有的,只不過是比較薄而已,因為絕大多數底都被轉到中間當作污泥排掉。
對蝦生活在底之上,底是對蝦的核心生活區。底在好氧條件時可徹底分解(生物降解)為營養物質供藻類利用或附著在有機碎屑生成生物絮團(菌膠團)供魚蝦攝食,這就是養底。
有機物在溶解氧偏低時會發生厭氧生物降解,導致不完全分解,從而產生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毒害魚蝦,引發腫鰓、白濁偷死等常見病害,同時致使水環境惡化,不利於對蝦生長;底嚴重惡化時還易滋生大量的致病菌引起對蝦疾病(如黑鰓、黃鰓、甲殼潰瘍及早期死亡綜合征)的發生,甚至排塘。這就要改底。
養底的目的把底中的有機物變廢為寶。
養底有二個方向:生物降解和強氧分解,也因此產生相應的兩大類養底產品。一般土池養底要生物降解和強氧分解兩者兼重,而高位池則側重於強氧分解。
生物降解就是使用顆粒微生物制劑夾在底之中緩慢釋放微生物,通過氧化、還原、同化、異化等反應逐步把有機物降解轉化,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等營養物質供藻類利用,達到凈化水環境,同時發揮種群競爭優勢抑制底之中的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優化底的目的。
而使用強氧化劑來氧化分解有機物的過程就是強氧分解,一般來說,強氧分解並不能將有機物徹底分解成無機物,而只能使有機物從一種狀態氧化為另一種狀態,同時降低有機物的分子量,目的是為了讓有些難於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機物(如氯仿、殺蟲劑、除草劑、藻毒等)通過強氧化劑的氧化為易生物降解的物質,然後再通過後續的生物降解處理。強氧分解還能提高底的氧化還原電位,從而提高有機物的降解速度,加速池塘的物質循環。爽水靈除了強氧分解外,還具有清潔體表(去除褐斑、消除鰓病)之功效;福地安除了強氧分解外還具有解毒(祛除氯仿、氯乙酸等三致毒物)之功效。
隨著養殖周期的延長,底部有機物積累會越來越多,生物降解消耗的氧氣也越來越多,致使底中的氧氣逐漸「斷糧」,此時微生物的種類由好氧型逐變為厭氧型,而厭氧型微生物大多是致病菌,所以要滅菌。由於降解過程也會由原來好氧生物降解逐漸轉變為厭氧生物降解,並會產生甲烷、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毒害養殖生物,所以要立即設法阻斷,同時也需要將已產生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能利用的營養物質(即解毒過程),這所有過程都稱之為改底。通俗說改底就是通過消除底中的有害因子並改善底的狀態為養底作準備。
當前改底產品眾多,因此有必要正確認識各產品的功能,以便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去使用產品,做好有效改底的措施。
此外針對這幾年頻繁出現水分層這種現象,主要是從底層去粘滅菌,改善底環境,增大水體的通透性,打通溶氧通道,間接增氧。超強底改王偏重於消泡除臭,正強1號偏重於抑制菌藻。
如何判斷底的好壞:
底潔的標志:活。土池用一根木棍戳底,木棍不粘臟、無異味並無氣泡冒出;高位池排污無異味。
底壞的標志:粘、滑、臭。表觀:如果料台底部的網粘臟說明底已惡化,底層水的粘性大、可溶性有機質含量高、溶解氧含量不足,易分層。高位池還可以從排污口來觀察判斷底的好壞,排污管一撥開就有臭味或有異味,說明底已惡化,污水過後水色與表面水色一致,說明底良好,污水過後水色清而不濁,說明底已開始老化(底層水無藻類,水分層)。
造成底質變壞的原因:
在目前高密度、高投餌量、低透明度養殖模式下,缺氧是造成底惡變的根本的原因。
造成底缺氧的原因:1 通道長(水過深)、細(水的粘性大)或被阻斷(水分層),空氣中的氧氣和表層產生的氧氣都要經過水體的擴散作用才能到底達底。2 主要來源被阻(藻類老化)或被切斷(倒藻);3 有機物富集過多;4 生物總量偏大。
科學氧底方法
合理安置增氧機,以促進更好的改底:增氧機不僅能增氧,促進水體對流,通過攪動以保證氮磷鉀等營養物質更好地溶於水體供藻類利用,起到保水穩水;同時在有中間排污的高位池,還能起到集中排污的作用。安裝水車增氧機時應該考慮讓水流通過池塘的各個角落,盡可能將污物帶到中間排污口排出。有效促進排污的增氧機排列方法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