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怎麼判刑
法律主觀: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的犯罪應這樣立案: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偽衡友劣產品尚未銷售,貨昌缺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法律客觀:
《 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咐迅槐金或者沒收財產。
Ⅱ 假冒商標罪一般判多久
假冒商標罪一般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一般假冒注冊商標數額達到百萬的屬於特別嚴重的情節,一般會判處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而緩刑也只能適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所以判緩刑的可能是基本沒有的。一、假冒商標罪一般判多久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1、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2、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3、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2、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三)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
(四)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並罰辯團肢。
(五)單位犯此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相關規定處罰。
二、如何認定假冒注冊商標罪
(一)如何理解「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
假冒注冊商標罪表現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行為。未經許可,不得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類似的商標,這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內容之一。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包括以下具體情形:
1、行為人從未獲得過注冊商標所有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許可;
2、行為人雖然曾經獲得過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在許可使用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後,仍然繼續使用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商標;
3、行為人雖然曾經獲得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由於被許可人不能保證使用該商標的商品的質量等原因導致許可合同提前解除,行為人在合同或和解除後仍然繼續使用該注冊商標;
4、行為人雖然獲得了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超越許可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范圍使用;
5、行為人雖然獲得了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超越許可使用注冊商標的地域范圍使用。
(二)假冒注冊商標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區別
假冒注冊商標罪攜世侵犯的是國家商標管理制度,實施假冒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後罪侵犯國家對商品質量的管理制度,實施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
對於採用假冒注冊商標的手段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且銷售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既觸犯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也觸犯了假冒商標罪。對於此種情況,應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刑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定罪。
綜上所述,假冒商標罪一般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侵權人的處理一般會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且沒收或者銷毀侵權的商品,並且可以對侵權人進行罰款,同時也應當對被侵權人進行賠償。
Ⅲ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量刑標准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量刑標准一般是兩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話是拘役,如果銷售的假冒偽劣商品的銷售金額已經達200萬元以上,商家也有可能會被判處1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而且銷售金額和現有的假冒偽劣商品全部都會被沒收。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
2、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
3、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4、主體為一般主體。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立案標准如下:
1、偽劣產品攔慎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爛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飢衡襪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Ⅳ 假冒商品怎麼處罰
假冒商品根據案件的性質以及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罰金、有期或者無期徒刑。
具體如下:
1、根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來處罰:
(1)對於犯案金額在二十萬以下的犯罪人員,將判處兩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處罰罰金,罰金金額在犯案金額的兩倍左右,但不超過兩倍。
(2)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犯案金額達到五十萬,判處兩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處以罰金在犯案金額的兩倍左右。
(3)犯案金額達到兩百萬,犯罪嫌疑人則要面臨的是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並且還要面臨四百萬左右的罰金;
(4)犯罪嫌疑人在達到兩百萬後繼續販賣銷售偽劣商品,則面臨的刑罰將會是十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無期徒刑,並且有可能將沒收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財產。
2、根據犯罪嫌疑人對購買商品的消費者造成的影響進行量刑,如果消費者在使用了犯罪嫌疑人吵坦銷售的偽劣產品導致身體健康嚴重受損甚至死亡的,犯罪嫌疑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對受害者進行兩倍左右的懲罰性賠償,如果案件性質造成了嚴重的社脊碰睜會影響,性質惡劣,且案件的涉案金額巨大超過了兩百萬,則根據涉案金額和社會影響,將判處犯罪嫌疑人十五年以上櫻歲的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沒收犯罪嫌疑人的所有財產。
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葯品使用單位的人員明知是假葯而提供給他人使用的,依照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Ⅳ 假冒產品處罰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假冒偽劣產品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應當判處相應的刑罰。判刑標準是: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假冒注冊商標產品的處罰是:如果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的,一般處大核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一般也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國家質檢總局規定了假冒偽劣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牌產品標志、免檢標志等質量標志和滾謹許可證標志的(2) 偽造或者使用的虛假的產地的(3) 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4)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5) 摻雜、摻假,以氏慧假充真、以次充好的(6) 失效、變質的(7) 存在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的
(8) 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的(9)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Ⅵ 做假冒產品判刑多少年
法律主觀:
生產假冒產品怎麼定罪會構成生產銷售,假冒產品罪。我國刑法中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轎襲豎,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閉大,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銷售明知道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種禪消子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Ⅶ 販賣假貨量刑標准
售賣假貨的處罰標准如下: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即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將會被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賣假貨並且未達到以上數額的,不用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一、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已銷售金額與尚未銷售的貨值金額合計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販賣假貨怎麼處理
銷售假冒商品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1.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雖有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但銷售金額不屬於數大,不構成本罪。應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三、賣假貨怎樣處罰
1、如果行為人去銷售假冒的產品,或者銷售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產品,以及去銷售有關部門所沒收的不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品,應該對行為人處以罰款的處罰,罰款的標準是行為人售賣不合格的產品,這裡面也包括行為人還沒有進行售出的產品,按照這些不合格產品價值的三倍以下,這樣的處罰標准進行處罰。行為人因為售賣不合格的產品所獲得的違法收入,也要被沒收處理,行為人涉嫌的情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還要對行為人進行吊銷營業執照。當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已經達到了犯罪的標准,經過法院的審判,那麼就要對行為人進行追究刑事責任。
2、在銷售的產品裡面,行為人以次充好,在合格的產品當中摻雜一些不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品,或者直接用不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品,去假冒合格的產品,然後對外進行銷售,這個時候對行為人應該進行責令其停止銷售產品,停止行為人進行不合格產品的生產。
3、明知道自己銷售的產品是屬於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的產品,當違法獲得的收入達到了數額比較大的情況的時候,也就是達到五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標準的時候,這個時候對行為人的定罪,就要按照假冒注冊商標罪來進行處罰,對行為人進行有期徒刑為三年以下的刑期處罰,或者是對行為人進行拘役處罰,同時要進行處以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