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G手機可以在哪裡購買
可以老枝指在聯通當地的營業廳購買5G手機,同時聯通10010網廳、手廳同步銷搭汪售,也可以去各大手機銷售渠侍配道購買5G手機。
❷ 國產5g射頻天線生產企業有哪些
飛榮達(300602)、立訊精密(002475)。飛榮達(300602),最新股價22.72元搭神灶,總市值115.09億:公司主要產品為EMI屏蔽材料、導熱材料、吸波材料和知扮其它配套電子材料,是國內規模瞎飢與產品前列的民用電子設備電磁屏蔽及導熱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
立訊精密(002475),最新股價51.80元,總市值3625.88億:立訊精密是濾波器龍頭,公司專注於連接器、連接線、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高頻產品開發。
❸ 三大運營商為什麼選擇高通作為5G供貨商
首先澄清一點,高通不生產任何通信設備,三大運營商選擇高通主要是需要高通的基帶晶元、射頻模組等設備。至於為什麼不選擇華為,原因很簡單。華為的基帶晶元等5G測試設備還不如高通。
可正當華為5G技術被多個西方國家聯合抵制時,有消息傳出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先後與諾基亞簽訂共約240億的訂單。
該消息的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在這個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時刻,連國內的運營商也拋棄華為去投奔美國,實在令人行不通。不過這筆者看來,三大運營商之所以選擇諾基亞,是因為諾基亞能帶來更多的利益。畢竟諾基亞一直是通訊行業的老大,技術實力是肯定過關的。
其實早在央視點名批評運營商「為了賺錢而賺錢」開始,很多人就對三大運營商失望了。筆者用的是移動號碼,幾年以來的賬單和套餐幾乎都沒看懂過。什麼明明沒有開通流量,用完之後10元1M等新聞層出不窮。棚笑做為數一數二的國企,三大運營商顯然沒有盡到自己應該盡的責任。
不過我們並不需要為之擔心,5G網路是一個很大的系統,運營商肯定不會傻到只和諾基亞合作。並且,國家肯定不會置之不理。最核心的部分敢不支持華為?國家分分鍾讓你倒閉!
高通這是哪裡冒出來的,高通雖然5G方面唯升很厲害,但是沒有具體的生產設備,哪裡來的供貨商,如果說是關於5G晶元和射頻模組之間的測試倒是很有可能。因為關於通信,目前來說的有能力接受5G訂單的應該只有華為、中興、信科、諾基亞、愛立信等企業。
之前人們對於三大運營商選擇諾基亞記憶猶新,中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與諾基亞、愛立信等國際通訊設備供應商簽署了總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協議,其中包括5G網路規劃和建設的相關內容。其中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沒有和華為合作。
雖然和華為、中興具有幾乎相同實力,但諾基亞、愛立信其實在某些5G技術上更優於華為,例如,5G網路的整體規劃、網路的智能化管理等,所以中國移動早就和諾基亞簽署了5G網路的合作協議,這個協議更像是一份咨詢服務合同,中國移動也有自己的5G規劃和技術團隊,其實這個協議的目的應該就是博採眾長,形成比較優化的規劃方案。畢竟中國的運營商建立的5G網路採用獨立組網模式,屬於風險較大的一類,不像美國、韓國等已經開啟商用的是非獨立組網的「無線寬頻」模式,投資少、風險小指和老。所以中國三大運營商和諾基亞、愛立信的合作除了一些軟硬體采購外,更多的是規劃方面的。而這個方面誰又能說華為和中興沒有參與呢?只是它們沒有披露而已。
世界上任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都需要進行招標,我們的國企管理更加如此,招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招標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能夠獲得多家供應商參與,避免被一家供應商壟斷,在中國三大運營商的招標中通常是多家供應商中標的,國際上的大項目也是如此。當前,中國三大運營商的5G項目建設還處於試驗階段,明年將進入試商用建設階段,所以說中國的5G項目頂多處於競標前期階段,因而談不上中國三大運營商5G網路用了諾基亞,沒有用華為的說法。屆時招標過後就會看到多家供應商會進入供應商清單,可以想像華為、中興、信科、諾基亞、愛立信都將是清單的成員,至於具體設備的額度分配就沒有那麼公開透明了
很多人奇怪三大運營商為什麼沒有和華為合作,其實只是華為雖沒有宣稱在國內獲得了哪個具體5G項目(當然試驗項目有很多),但是它已經獲得了中國移動香港公司的5G建設項目,這是確定的。另外,2018年11月20日華為於倫敦宣布:已經獲得了全世界22個5G商業合同(集中於歐洲、中東、中國),並已有超過一萬個5G基站的出貨,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華為被禁後的一次爆發。同時華為說還與全球154家運營商中的50多家進行著5G試商用(5G試驗),如果將22加上50正好是154的50%,雖然不能說華為能夠全部拿下這後面50個項目,但至少會有希望拿到很高的市場份額,而且這是全世界的。
而且最近又有和葡萄牙合作,所以目前已經有23個5G的合同啦!
關於很多人說的為什麼三大運營商不和華為合作,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而是採用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而且之後中興和華為必然會參入到其中的,畢竟關於5G不是一家就夠了,反觀國外的5G建設也是如此,很多國家,包括現在華為合作的對象,也有很多現在也在和諾基亞合作,所以總體來說的話,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而關於和高通的合作,這其實也是必然的,畢竟華為是做處理器的,關於基帶方面方面以及萬物互聯方面,最後其實還是要和三大運行商合作的,但是供貨這個詞用在這里不是很恰當。
回答完畢
這完全不是樓主寫的那樣,國內三大運營商不可能只選諾基亞一家,當然也不可能只選華為一家,是有比例的,理由主要有三點,
一、國家不允許,三大運營商是國企,采購是必須招標的,不可能只選一家,只招一家還招什麼標。
二、三大運營商都只能選華為,意味著華為壟斷,三大運營商都要看華為的臉吃飯,怎麼可能,一般供貨商靠甲方吃飯的,現在反過來。
三、互惠互利,這個互惠互利是國際性的,大家相互做生意,換取國內華為,中興等通信供貨商的國際市場,你都不讓人家進來,人家也可以不讓你進去,當然美國等幾個國家除外。
在這順便說一下,華為以前並不強,為什麼能做大,這兒指的是通信設備供貨這塊,售後服務確實不錯,隨叫隨到,沒有推辭,加班加點,不用怎麼操心。華為拼的是售後服務這塊。
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問題,就是想通過不存在的虛假事實來捧高通5G技術先進。事實呢?高通今年在中國的5G一敗塗地:
眾所周知,高通是一家 科技 公司,主要以通信專利、基帶、移動處理器為業務,其主要產品就是手機處理器,業內俗稱買處理器送基帶。而電信運營商主要是以建設通信網路與服務通信用戶為主,其上游需要的合作夥伴主要是能為其搭建通信網路的,主要有華為、中興、大唐、諾基亞、愛立信等企業,4G如此,5G也是如此。一句話總結,高通主要合作夥伴是手機企業,而三大運營商合作夥伴主要是建設基站的公司。因此,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不可能選擇高通作為5G供應商,高通沒這個業務也沒這個技術。
根據中國移動公布的2019年年初5G組網建設文件,可以發現移動的5G設備主要是來源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與大唐,其中華為有250個,大約佔了總數40左右,是5G建設的大戶。
除了5G基站,在5G測試設備上,華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9月的中國移動招標顯示,移動采購了25萬台的華為5G終端,一個是5個CPE Pro,一個是華為Mate20 X 5G版。此前,移動也采購了一些OPPO、vivo、小米的5G手機,主要也是用於測試,這些機型中是真有高通的X50基帶,但並不是與高通直接合作。
什麼叫端到端,簡單說就是能建設5G信號的發出機器,也能建設5G信號的接受機器。在5G從基站到手機方面,華為是目前唯一一個能提供完整方案的。如5G基站方面,華為自研了天罡5G基站晶元,手機方面華為自研了巴龍5000 5G晶元,以及最近的麒麟990 5G晶元,其中巴龍5000 5G晶元就是那款用在Mate20X 5G版上面的晶元,不僅是第一款支持NSA+SA雙模的晶元,還是唯一一款支持毫米波的晶元。至於麒麟990 5G,剛剛發布的Mate30系列5G版也會使用,是全球首款SOC集成5G基帶。
所以可以簡單總結下,題主的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假問題",國內三大運營商的5G建設跟高通沒啥關系,有關系的則是高通的5G基帶在手機上的運用,可惜X55基帶還在PPT中。至於運營商5G供應商,這幾年全球都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前三,其他的也不用多說了。
這個問題就尼瑪找罵的,你覺得哪個皇帝會一直把大權放在某一個丞相或者某位閣老身上?平衡不要了嗎?還有,運營商5g配件供應的名單你知道嗎?不知道別尼瑪瞎比比!!!思科愛立信諾基亞倒是有,高通真沒聽過中標。也許我孤陋寡聞了。你不就是想說運營商太辣雞,不支持國產,或者華為太垃圾,運營商都不要?這兩個目的達到其中之一,你都算成功了!前段時間的那份網友學歷水平我覺得差不多,大多數本科都達不到,不要說本科,我現在覺得初中都夠嗆。畢竟魚龍混雜,內部勢力交錯黑,完了還有美狗摻雜其中。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高通不生產任何通信設備,三大運營商的5G供貨商不可能包含高通。
可以給國內的三大運營商提供基站、核心網等設備的基本也就是上邊的五家通信製造業的設備生產商有可能,而高通絕對沒有通信設備生產,不知道這個5G供貨商從何而來?
高通的5G基帶晶元將會被國內很多手機廠家采購,而高通的射頻模組也將同時推出,必然需要和國內三大運營商之間進行合作測試,以便於後期的入網。這些合作主要是集中於未來的5G手機之中。
由於目前5GNR標准還沒有制定完成,後續的涉及到物聯網的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以及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的標准要在2020年才能出台。不過以高通目前在物聯網領域的地位,預計在未來的5G時代,高通依然很大概率可能成為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模組的提供商。
按照慣例,中國三大運營商的5G相關基站、核心網等設備依然會集中於華為、中興、信科、諾基亞、愛立信這五家之中,並且由於信科重新回到基站核心網的提供商隊伍,預計中國國內提供份額將會佔比在70%左右。也就是說主要的三大運營商的5G設備提供商將會是國內廠家為主。
如果三大營運商都選擇高通,沒有華為的份,那美國為什麼要動用國家力量,一家打壓華為不夠,還要拉幫結伙打壓華為?
如果高通好,為什麼華為設備在全球賣的這么火,市場佔有率這么高,難道別人都是傻子?
你說的三大營運商都選擇高通,意思是沒有華為的份,是偽命題,是胡說八道。
只有一種解釋,你是漢奸,你是走狗,你是高通,你是蘋果,你是美國代言人。
這個問題有些高深,我的言論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勿噴!
首先糾正一下,這里的5G供貨商是指高通的X50晶元,而大家所認為的供貨商是指設備商(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
為什麼三大運營商會選擇X50晶元呢,我認為:
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我相信華為、中興等還是有機會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畢竟目前三大運營商和華為還是有合作的!
「網路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路世界。
具體的事由還得從5G晶元的專利投票事件說起,華為因為一票之差落選。
當時也正因為投票門事件,導致國內某家企業千夫所指;
好吧,看看三家運營商和高通合作的是那些方面,高通每年能從中國賺取多少好處?
目前,全球5G專利共計5124項。
簡單點說,以後每製造一部5G手機,將要給高通公司提供5%份額的專利費;
初步推算,高通公司每年從中國拿走的專利費在500億左右。
本次華為在5G專利投票中的失利,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因為高通最牛逼
晶元巨頭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與5G技術研發的領先企業
創始人艾文·雅各布斯博士(Dr. Irwin Mark Jacobs)麻省任教13年,搞衛星通信技術咨詢17年,然後1985年創立了高通。
從1989年高通(高質量通信)開始推廣CDMA,CDMA在1993年成為行業標准 到 2016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宣布推出5G,展示了高效實現每秒數千兆比特數據速率和低時延的創新5G設計,一直被追趕,從未被超越。
行業標桿不僅僅是3G 4G 5G數據機通信技術
高通的CPU基本都是自主或半自主架構(華為海思CPU是arm架構),從Scorpion到Krait再到Kyro內核(驍龍835/845)接近3g的主頻,和10納米的工藝引領業內(驍龍855將到達7納米工藝)。
高通的GPU Adreno GPU 從驍龍820/821的Adreno 530到845的Adreno 630 已經是業內最高性能 。
高通的AI第三代 Qualcomm® Hexagon™ 685 DSP 支持成熟的終端人工智慧處理,打造更豐富的攝像頭、語音、擴展現實和 游戲 體驗。
高通還可實現一系列前瞻功能,如AR、VR、MR(混合現實)、XR(沉浸式擴展現實)。
參考我的文章http://toutiao.com/item/6634308661550252551/
❹ 5g射頻晶元龍頭股票有哪些股票
5g射頻晶元龍頭股票有:烽火通信(600498)、中興通訊(000063)、中興通訊(000063)、光迅科技(002281)、金信諾(300252)、飛榮達(300602)、大富科技(300134)、盛路通信(002446)、春興精工(002547)、世嘉科技(002796)、武漢凡谷(002194)、立訊精密(002475)、東山精密(002384)、風華高科(000636)等。
1、立訊精密(002475),立訊精密是濾波器龍頭,公司專注於連接器、連接線、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高頻產品開發。
2、東山精密(002384),公司專注於通信設備、精密金屬結構件、LED技術及電子電路領祥罩域解決方案,是國內領先的異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射頻結構件提供商。
3、風華高科(000636),專業從事高端新型元器件、電子材料、電子專用設備等電子信息基礎產品。
4、盛路通信(002446),國內領先的天線、謹旅鬧射頻產品研發、製造、銷*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5G毫米波頻段基站射頻天信系統單是國內2019年~2025年市場規模逐年呈三倍增長,而盛路市佔率4分之一強。
5、春興精工(002547),公司主營鎮配業務為無線射頻基站側的雙工器、塔放、合路器、RRU結構件、微波傳輸領域全頻段雙工器及軟波導等一站式解決方案的零部件銷售商。
❺ 華為5g基帶晶元能實現國產化嗎
華為5g基帶晶元不能實現國產化。
華為為什麼只有一款5g基帶?
其實就是一個原因,華為至今沒有突破5G射頻晶元技術!同時國內公賣圓談司在5G射頻技術上的真實進展也沒新聞說的那麼熱血沸騰,最後的結果就是華為沒有5G射頻晶元用,華為的手機也就沒有5G功能了。
這個射頻晶元可不是在5G基帶里集成的,而是單獨的一塊功率晶元,負責將手機天線接收的信號傳入,或者將信息通過手機天線發射出去。這個5G射頻晶元到目前為止,是美國和日本的天下,華為在國內是找不到國產化替代的,所以在美國一輪接一輪的制裁下,華為無論是從國外哪一個渠道都買不到這個射頻晶元了,所以就沒辦法上5G了,即便是系統晶元集成了5G基帶也沒用。
因此,華為手裡現在囤的這個5G射頻晶元只怕數量已經少得可憐了,所以就真的沒辦法成批量的使用,哪怕是小規模使用,都讓華為要數著晶元過日子了。
至此,中碰就算核心晶元集成著5G基帶,但因為沒有5G射頻晶元,手機也是沒辦法用5G功能的腔褲。
順便說一下,華為得到的驍龍888晶元是高通的特別定製版,這個特別定製,就是將晶元所帶的5G功能閹割掉。也就是說,華為拿到手的驍龍888是與友商拿到的驍龍888不一樣,是絕對不支持5G功能的。否則,高通拿不到向華為出口的許可證。所以,就不用想華為拿到全功能的驍龍888,只是卡殼在5G射頻晶元上了。
至此,即便國內的5G射頻晶元真的突破了,對於華為來說,也用處不大。畢竟核心晶元被限制後,哪怕是外掛5G基帶,華為也找不到代工廠來生產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總之,在高端的智能5G手機賽場上,華為算是要缺席很長時間了,在5G的生產製造領域,華為缺的東西太多了,所以5G對於華為就真的太遙遠了。
❻ 5g射頻器件龍頭企業有哪些
1、韋爾股份(603501):射頻龍頭股。
2017年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和擴大TVS、MOSFET、電源IC、衛星直播晶元以及射頻元器件等產品的研發投入。
2、遠望谷(002161):射頻龍頭股。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夢想護照是全球迪士尼樂園中首次推出的互動式護照體驗,其採用射頻識別技術,為到訪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御賀遊客特別設計。
3、亞光科技(300123):射頻龍頭股。
射頻概念股其他的還有:長電科技、三安光電、勝藍股份、億緯鋰能等。中國首個5G微基站射頻晶元YD9601,2020年在南京宇都通訊科技有限公司經過自主研發流片成功,正在進行封裝測試。
YD9601不光覆蓋700MHz廣電頻段,也兼容了工信部2020年2月初剛剛頒發許可的3.3-3.4GHz的世檔電信/聯通/廣電共享室內頻段,可以說是為5G時代室內共享微基搜拆亂站量身定做的晶元。2020年3月,中國首個5G微基站射頻晶元產品已經由南京宇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流片成功。
❼ 有什麼5G類的天線產品推薦
隨著5G獨立組網標准完成,啟拿知頻譜分配時間臨近,預計未來中國移動基站的建設將形成5G和4G基站長期共存的環境,5G基站將由熱點區域覆蓋逐漸向外延擴展,實現萬物互聯。5G天線的難點:5G天線為所有5G設備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信號接收與發射的關鍵部件,其在5G產業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此領域一直是國際上各大專業廠商所爭奪的重要領域,而國內市場在天線領域還是存在很大的空白。邁斯維5G超寬頻高增益對數周期MIMO天線的優勢:1.?頻率范圍600MHz到6000MHz邁斯維最新5G超寬頻高增益對數周期悄消MIMO天線:AN_Master_004MIMO與AN_Master_005MIMO的最大特徵為覆蓋的頻率范圍為600MHz到6000MHz,具有極寬的工作帶寬。敏兄並且在增益性能上實現了6.8dBi(AN_Master_004MIMO)與9.5dBi(AN_Master_005MIMO)的高低搭配,不但可以支持全球目前所有的5G頻段,還向下兼容全球所有的4GLTE,3G,GSM頻段。此外現行所有的WiFi2.4GHz與5.8GHz以及未來將商用的WiFi6.0GHz也都實現了直接技術兼容。同時採用雙天線MIMO合成一體夾碼設計,直接為系統帶來高隔離度2*2?MIMO?(無需使用功分器或者功分電纜)。2.?全方位支持國內外5G信號覆蓋這兩款天線可實現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美國ATT、Sprint等5G、4G信號覆蓋。對於家用方面,還直接支持入戶的WiFi2.4GHz與5.8GHz以及未來的WiFi6.0GHz頻譜。可以說,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無線協議,只需要其中任意一款天線就可以解決所有信號收發的需求,產品的可用性以及兼容性在天線領域空前高端。邁斯維是一家專業的天線公司,多款天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5G天線種類豐富,同時提供產品選型技巧,能夠基於客戶需求快速選品,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支出。此外此公司在天線領域擁有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三十多項,在現有產品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該公司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研發,為客戶量身定做,如有需要可以聯系他們具體了解一下該公司的產品。很高興您能採納我的回答
❽ 華為可能已經搞定了5G射頻模塊
菊廠影業Fans
華為5G射頻模塊基本快解決了,5G機型很快也會回歸,預辯備計就是幾個月的事情
不是100%,輪灶缺但敢發出來就代表信息差不多了,期待吧!
另說mate40全系准備降臘辯價,這個基本沒什麼問題,上市快一年的產品了配件做到了部分替代,大家再等等吧!
❾ 華為自研5g射頻晶元成功了真的可以王者歸來么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自研5g射頻晶元成功了真的可以王者歸來么?如果華為真的5G射頻晶元成功了,看起來確實是很可能王者歸來。
之前有機構拆解過華為的旗艦手機,可以看蘆脊旁到現在華為的高端旗艦裡面,國產化的比例在不斷提升,目前看到華為手機之所以不能支持5G網路,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前端射頻晶元還是購買的國外的產品。
自從華為受到美國的5G技術封鎖以來,華為一直在加快自研和國產化替代,就目前看到的處理器晶元、音頻等等很野悄多晶元,華為都可以做到自研或者是購買國產晶元廠商的產品,但是目前前端射頻晶元,因為難度很大,所以依然沒有國產廠商可以搞定,華為自己也是如此,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華為可以搞定90%以上的晶元,但是受限於這一種晶元,依然還是不能支持5G網路。
至於說華為能不能王者歸來,這個也只能是猜測,但是根據現在市場對華為手機的認可程度,以及華為手機的加價情況,可以看出華為手機在市場是處於搶手的狀態,一旦華為手機重新上市,相信很多消費者是可能選擇華為手機的。
小結華為手機現在的狀況很大程度是外界的情況導致,如果說一旦射頻晶元解決,華為就很可能重新回到手機市場了。
華為王者歸來不敢說,按照華為的布局和韌勁,打不死是真的。只要打不死,華為就可以華麗轉身,鳳凰涅槃。
吹吧,即使國內有5g射頻晶元,也是卓勝微研究的,無恥水軍說是華為自研,昧著良心忽悠中國人買高價虛水手機
需要解決光刻機問題陪橡,那才是美國衰亡元年!
剛開始還是有點不可能,要看以後長期發展了,好的話是有可能的。
華為本來就是王者,不存在什麼王者歸來不歸來的事情,
❿ 華為5G有戲了國產5G射頻晶元來了,可用於所有主流手機
眾所周知,從P40系列開始,華為就只能推出4G手機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5G射頻晶元,所以雖然P40系列中,有使用5G晶元麒麟9000,但依然也只能昌咐是4G手機。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1年 Skyworks、村田、高通、Qorvo 和博通五大廠商共同占據了射頻前端市場 84% 的份額,其中Skyworks 21%、村田 17%、高通 16%、Qorvo 15%和博通 15%,中國廠商佔了大約10%左右份額。
而在5G射頻晶元方面,國內的份額基本為0,全部是國外廠商壟斷著的。國產廠商的份額,更多的還是集中在2G/3G/4G等領域。或者只在一些單獨的細分項目上。
為何國內在5G射頻晶元方面,沒有什麼建樹? 原因在於5G射頻器件涉及到的產業鏈眾多,包含PA模組、FEM模組、AIP模組、分立濾波器、分離開關、分立LNA、天線tuner和RFIC等產品。
這些產品,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耐液純術,還有時間、經驗積累等,也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而國內廠商在本來就落後的情況之下,雖然奮起直追,不斷努力,但一時之間確實也很難追上,要補的課比較多。
不過,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產晶元廠商富滿微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5G射頻晶元產品可用於所有主流手機及模組平台方案,從選取工藝到設計水平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雖然富滿微因為商業機密的關系,沒有透露埋汪究竟是哪些廠商使用了,但之前已經有媒體表示,至少有3家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在洽談測試了。
另外富滿微的這個消息,也說至少可以說明其5G射頻晶元,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可以解決華為手機的5G問題了。
考慮到當前5G射頻晶元並不需要多麼先進的晶元,更多的是成熟工藝製造的,所以也不會含太多的美國技術,可以不受長臂管轄的限制,向華為出貨,也不需要美國的許可證。
所以我們可以預計,接下來華為很快就會推出基於國產5G射頻晶元的5G手機了。
不過在搞定5G射頻晶元的同時,華為還有另外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現在華為麒麟9000晶元的庫存,估計不多了,高通提供的晶元又是4G的,還需要搞定5G晶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