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知道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能等能源,它們的熱值和熱效率從那本數據手冊上可以查到
在我們唱響「節能進行曲」時,檢討一下我們的日常行為,問一問自己能為節能作些什麼?本報記者為此對家庭節水、節電等方面展開了調查,目的是喚起更多人的節約意識和資源憂患意識,希望更多的家庭自覺選擇節能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節電,你先行行舉手之勞
「在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浪費電的現象?」在剛剛過去的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記者以同一個問題詢問了所有的受訪者,幾乎每個人都能略舉一、二,並且都無一例外地認同生活中不少浪費電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也欣喜地感覺到,普通百姓對於供電、節電比平時更多了一分關注,但願這樣的關注能讓節能意識滲透到每個家庭、每個人。
家庭用電 浪費現象普遍
隨便走訪,這樣的現象我們並不少見:
多台電視機同時開,多個電腦同時用;
電視沒看時不切斷電源,長期處於待機狀態;
幾十上百瓦的白熾燈同時開好幾個;
聲控燈感應器壞了,燈就沒日沒夜地亮著;
飲水機24小時運作;
有的電熱戶冬天用幾個上千瓦的大電爐眼睛眨也不眨;
打開水龍頭嘩嘩一放就是好幾分鍾,等到熱水出來了,才慢悠悠地洗漱……
點點滴滴,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這樣的點點滴滴,使居民區能源浪費現象顯得相當突出。記者采訪後,可以得出這樣的基本結論,相對而言,年輕家庭比老年人家庭浪費多些,家電多的家庭比家電少的家庭浪費多;很多人都知道該怎樣才節電,但缺乏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像電視機長期待機,很多時候也就是一個「懶」字,嫌開來關去麻煩。
檢點我們的行為,司空見慣的「無意識浪費」,在家庭生活中浪費掉的寶貴能源實在太多了。習慣成自然,且有很多浪費現象是人們長期養成的習慣,又習以為常,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浪費,在節約用電方面考慮得不多。采訪中,不少人透露出這樣的觀點,貴州省作為西電東送的輸出省,不缺電,不用省;我用多少電都反映在自家的電表上,付錢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以每度電幾角錢的物質價值來衡量資源的意義,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就只能是空話,這不僅只是各家各戶的小錢,這要從國家形勢、整體形勢考慮。」市節能監測站的盛如康、江品生兩位「老節能」無不憂慮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誠然,近幾年在林城,城市居民幾乎未感受到電供應亮起紅燈時的拉閘限電,但實際上,近年來電力供應嚴重不足使全省企業開工率普遍較低,我市的一些企業在用電高峰被限電停產的時候並不少,一般人不會計算因此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給國家帶來的損失,記者曾接觸一些企業家,他們說最怕的就是接到供電局的停電限電通知,產量受影響,來電時加班加點,趕產值不說,影響最大的就是企業開開停停,用電單耗上升。
敞開用電方便了市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質量,但也帶來了許多無節制的普遍浪費現象。「由家庭用電情況可以估算出家庭生活用電的浪費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現為節能燈具的使用普及不夠和家電待機耗能浪費上,要使人們有一個良好的用電行為習慣,必須喚起人們的節電意識。」在貴陽市節能監測站盛站長的辦公室里,在一盞已用了頭10年的節能燈下,這位身體力行做著節能推廣工作的老同志反復強調:節能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節電空間無處不在
國家要求逐步淘汰白熾燈,用能省電80%的節能燈代替,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推廣的效果並不好。頭10年前,記者曾在不少家庭看見過使用節能燈,但現在使用的並不多,有不少家庭除了置疑節能燈的質量、美觀外,還認為節能燈購置費高,使用下來並不省電省錢。記者請監測站盛站長給普通市民家庭算了一筆電賬:以某家客廳6盞吊燈為例,每盞40瓦,每晚點5小時,一月按30天算,耗電36千瓦,電費14.50元,如改用6盞節能燈,每盞9瓦,保持客廳同樣的亮度,每晚點的時間相同,一月耗電8.1千瓦,電費才3.26元,每個月僅此一項就能節約電費11.24元(相當於一支節能燈的價格),6個月後購置費就能全部回收。不過盛站長告誡,家庭中不常開燈或潮濕的地方不宜使用節能燈,並且節能燈不宜經常開關,一開一關影響其壽命。一般來說,普通白熾燈的有效壽命是1千小時,而節能燈的有效壽命是8千小時。
據節能產品認證中心的調查顯示,城市家庭平均每天的待機能耗為0.36千瓦時,相當於使用一盞15瓦至30瓦的長明燈。一年下來,每戶人家的待機耗電量為131.4千瓦時。在央視6月11日的一個節能宣傳節目中,一位節能專家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全國所有電視機的待機能耗加起來,相當於一個小型發電廠的發電量。可見我們並不能小視每台電視機的待機能耗。
一些市民也對家庭中的一些浪費現象表示了不滿。家住蟠桃宮的陳老伯在家是個節約模範,「以前我們幾兄妹擠在一盞幾瓦的白熾燈下學習,現在一個獨生子女家庭到處點得亮堂堂的,而今的年輕人錢多了,口袋鼓了,用電等方面不再講究節約了,但我認為節約的好習慣還是不能少。」
記者在一戶熟識的朋友家數了一數,大小電器20樣,據說他們這個三口之家在冬季時,一個月的電費竟達到500多元。除了淋浴器、飲水機、電視機、電冰箱常年未切斷電源外,高分貝地放著音樂,冬天開幾個取暖器是常事,甚至有的時候,只要有人在家,所有的屋子都會大開著燈。別人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我們無權干涉,但如何科學用電、節約用電還是應該互相提醒的。
有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是好事,但我們更提倡在富裕的情況下過緊日子,提倡節儉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時尚。市民張莉是環保主義者,她家的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都是節能環保型產品。她說:「雖然價格貴了點兒,但能省不少水電。」
在現實生活中,改掉那些不經意的浪費「習慣」,有時只需要舉手之勞。比如說少開一盞燈、隨手關燈、隨手關閉一切可以切斷電源的電器設備。
節電的空間很大,要挖掘其中的潛力,看來市民採用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和消費觀很關鍵。
節水不應該講時宜
提到節水,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是每年的節水周,有關節水的宣傳包圍了人們的眼球。這樣看來,節水似乎沒有什麼好談的了。但是,觀察我們的行為和意識,我們是否真的從點滴言行中做到了節約用水,節約資源了呢?通過采訪和觀察,記者發現情況並不那麼理想。
記者在走訪有關部門時,竟聽到這樣一種言論,「現在談節水好象有點不合時宜,因為現在這個節能周主要是針對氣、電等能源,而不是水;目前又正值汛期,防洪是重點。」這樣的言論看來是基於這種認識:「節水要講時宜,特定的時期我們講節水,不特定的時期我們就可以暫時把節水放一邊。」顯然,我們還不能說我們的節水意識已經到位了。節水不應該講時宜,而要時時提醒我們自己。
至於行為方面,記者留心觀察了一下,發現浪費水的現象依然很容易找到:某單位清潔工在沖拖把時找到這樣一個「竅門」,從第一層樓開始把拖把放在水池裡,然後一直把水龍頭開到最大,再依次到二、三層樓重復同樣的動作。之後,這位清潔工才開始掃地,大概半小時以後,他才將每層樓的水龍頭關掉。沖拖把的工夫他倒是省掉了不少,可自來水也大量被浪費掉。
據了解,與家庭用水相比較,單位用水的浪費情況較為普遍。因為家庭用水始終要掏自己的腰包,而單位用水和個人利益扯不上直接的關系。所以,單位用水給水資源撕開了一個浪費的大口子。
家庭用水當然也不乏浪費現象。有的人喜歡用水時把水龍頭大開,長時間沖洗,這樣就產生了大量不能使用的水花。有人洗臉時為圖方便,不喜歡使用臉盆,而是將毛巾對准水龍頭直接沖洗,這同樣會浪費大量的水。有的家庭遇到停水情況時,事先有蓄水的准備,可當水再來時,未用完的蓄水並不做任何使用,就直接放掉。
對於節水的宣傳,其實我們也做了不少,至少每年的節水周我們都要談節水、講節水。然而,為什麼浪費的行為依然存在?節水的意識依然不到位呢?讓人首先想到的是北方大旱,不少城市的水限量供應,花高價買水喝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有的城市還出現了隔天供應自來水的狀況。這些對於貴陽的市民來說,似乎很遙遠。
實際上,貴陽是個嚴重缺水的城市。貴陽地處長江、珠江水系分水嶺地形,分水嶺即是兩大水系的源頭山脊,只有自然降水形成溪流,而無大江大河,僅靠大氣循環降水,通過徑流匯於水庫蓄水,水量相當有限。全市年降水量900到1200毫米,六城區可利用水資源總量13.2億立方米。六城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7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值的三分之一,屬於資源缺水地區。
目前正在熱播的美國大片《後天》中有這樣的場景:科學家預言某種氣候災難將會在今後的幾代子孫中出現,結果,災難卻發生在了當代,而且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而造成災難的原因就是人們破壞環境、濫用資源的結果。
節水也是一樣,當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時,也許我們會認為採取節水行動並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要等到我們看到節水的必要性時,也許節水就不再那麼容易了。
綠色節儉新生活
現代都市裡的人們,充分享受著物質生活帶來的種種便捷和文明。在物質產品快速膨脹,並以各種新奇的方式吸引、滿足並挖掘人們消費慾望的今天,似乎只要消費得起,人們似乎可以想用什麼就用什麼,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並且可以底氣十足地聲明:「我可不在乎那幾個錢!」然而在一些發達國家,這種生活方式已經開始被另外一種理性的節儉方式所取代,甚至形成一種簡朴主義的消費方式。美國作家薩維吉《簡朴生活讀本》的暢銷也說明了這一趨勢。在中國,這種理念首先在我們所倡導的綠色家庭中有所體現。
綠色家庭是指積極參與社區環保活動,帶頭實施綠色生活方式的家庭。綠色生活方式包含5個「R」,Rece-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evaluat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Reuse-重復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類,循環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種,保護自然。在這五個概念中,前四個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然而,除了我們耳熟能詳從小就受教育的節水節電外,還有許多綠色生活的細節被我們忽視了。
少用一次性製品
現代化生活充斥著許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照相機……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環境污染。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對物品進行多次利用,應當成為新的社會風氣,新的生活時尚。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讓我們擺脫「一次性消費」的誘惑,我們可以用充電電池代替普通電池;用手絹代替紙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紙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自動鉛筆代替木桿鉛筆。如果你經常在外出差吃飯,可隨身帶雙筷子、帶個勺子,帶上牙刷、牙膏、剃須刀、洗發水等等,使生活處處皆環保。
自備購物袋
在我們的生活里,塑料袋成了必不可少的東西,無論是在築城的大小超市,還是在菜市場和街邊的小攤販那裡,提供給顧客塑料袋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與此相對照的是,一些消費者在購物時過度依賴塑料袋。一位在貴陽某家大型超市收銀台工作的小孫就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用一兩個塑料袋分類裝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圍之內加大撐開,一些顧客卻硬是要求多拿一兩個袋子。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使垃圾量劇增。大部分消費者把超市塑料袋帶回家中當垃圾袋使用,丟棄後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經成為城市環境的大敵。在德國,不少超市不提供免費的塑料袋,此舉正是為了減少塑料袋的使用;一些家庭主婦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著碩大的藤籃上街購物。在中國內,上海一些超市塑料袋也開始實行有償提供。
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為100多萬噸貴陽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消費一個塑料袋計算,每個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克聚乙烯膜,僅原料一年就扔掉500多公斤。如果平均每個塑料袋鋪開是0.6平方米,那麼每人每年棄置的塑料薄膜面積達240平方米?熏貴陽三百多萬人口每年棄置的塑料袋將接近於整個市區總面積。而一些街頭小販用的塑料袋還存在嚴重的衛生問題。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應該是我們首先倡導的綠色生活。
自備餐盒
如今在築城,無論是在外面吃早餐還是夜宵,總是有一大堆一次性的東西擺出來,塑料或者泡沫飯盒,塑料杯和衛生筷,甚至有些還為了方便洗碗,在碗上套上了塑料袋。而這些一次性餐具的衛生問題也十分突出。在一些小吃攤上,一次性木筷放在銹跡斑斑的筷筒里,不時會有蚊蠅戀戀不舍的「香吻」,還有無數雙手挑剔的「撫摸」,而那些顏色不均的塑料袋也不那麼令人放心。自備餐盒,首先是對自己身體的健康負責。
而一次性木筷所造成的資源浪費也成為一大突出的問題。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萬立方米,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節約資源,應該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
拒絕過度包裝的商品
逢年過節,不論是築城的各大超市商場還是街頭的小攤小販,各種包裝十分誇張的禮品都擺到了很顯眼的位置上,但質量如何卻讓人心裡犯嘀咕。這種過度包裝的風氣已延伸到日常商品。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每次買完東西回家,光包裝的垃圾就要扔一大堆。
我國目前垃圾的產生量大約是1989年的四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過度包裝造成的。特別是化妝品、保健品、食品,如月餅、元宵等包裝過於豪華,包裝費用已佔到成本的30%———50%。過度包裝不僅浪費了資源,也加重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同時還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環境。因此,我們提倡購買簡裝或大包裝大瓶裝的商品,少買過度包裝的商品,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專家認為,塑料包裝廢棄物增加,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在包裝產品中,塑料包裝品的年消耗量正在以14%的速度增加,而其回收率是所有包裝物中最低的。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塑料廢棄物所佔的比例已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塑料包裝廢棄物因為輕,加之在環境中又不易分解,在流失的垃圾中特別明顯,它不僅對城市環境和城市景觀造成污染,還對工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危害,包括佔用土地、破壞土壤結構、導致農作物減產等。
使用再生紙和節約用紙
目前,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國造紙業年需消耗木材1000萬立方米。我們使用、消耗大量的紙張,實際上是在消耗森林資源。現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可以為人類提供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氣候變化、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維持生態平衡等。保護森林,減少開采量,就需要削減木材的需求量。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35%的水污染。每張廢紙至少可以回收再生兩次。因此,應提倡積極回收廢紙、盡量使用再生紙和雙面用紙。節約用紙則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最好措施。
交流捐贈多餘物品
生活好了,一些家庭里的家什更新換代也加快了,很多人家都會有一些留著無用、扔了可惜的東西。其實可以通過交換和捐贈的辦法,使它在別人那裡得到再利用。如果能將這些物品送到貧困地區或受災地區,那就更能物盡其用了。大學和社區可以經常組織物品交換捐贈會,將各人不用的物品集中起來,互相交換,達到重復利用的目的。
② 燒火醇基燃料油熱值是多少
燒火油燃料油的熱值有多少大卡,一般的有5000大卡到1萬大卡,YPZR-2型油品燃料燃燒熱值測試裝置,北京鑫生卓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油品燃料燃燒熱值測試裝置,該油品燃料燃燒熱值測試裝置用於測定各種燃料油熱值,石油、輕油、重油、柴油、煤焦油、瀝青、酒精、化扮宴工油、石蠟油、蓖麻油、老寬奧里油、輪胎油、植物油、燒火油、石腦油等甲醇燃料廳含銀等可燃性固體或粘稠液體物質的發熱量。油品燃料燃燒熱值測試裝置符合GB/T384石油產品熱值檢驗國標的要求。
③ 石油產品熱值檢測為什麼油品中不能含水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使用步驟一:准備內筒水:適當調節小筒水溫,一般要使小筒水溫低於外筒溫度1K左右,這樣才能到試驗終點時內筒比外筒高1K左右,作標定或測發熱量做平行樣時。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使用步驟二:准備氧彈,將饒制好的點火絲緊固在氧彈的兩個點火電極上,確保接觸良好,點火絲的阻值一般取4~6Ω。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使用步驟三:將小筒小心放入套筒中,把氧彈平穩放入小筒的支腳上,輕輕合上上蓋,使上蓋上的中心電極與氧彈彈頭良好接觸,否則可通過調節中心電極螺釘露出長度來實現。調節好後,上蓋壓下時密封圈圓周與方箱上面應均勻接觸。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使用步驟四:選擇試驗的項目(標定或測量),輸入試樣數據,開始進行試驗。整個試驗過程參見上述相關內容。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使用步驟五:試驗結束,屏幕顯示試驗結果,當列印選項設為「自動」時,還將自動列印輸出試驗報告。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使用步驟六:掀起上蓋,取出小筒和氧彈將氧彈放氣後打開進行清洗,為下一次試驗作準備。
石油產品熱值測定儀技術特點:
* 採用高級單片機系統來控制儀器實驗自動充水、自動調節水溫、自動定量水、自動攪拌、自動點火等功能,操作簡便。用戶只需裝好氧彈並輸入相關數據即可自動完成測量全過程。可長時間連續進行測量。中文菜單式操作界面,直觀、友好、易學易用。
* 自動跟蹤環境溫度,不需要測量外桶水溫
* 自動測量,換算彈筒發熱量,高位發熱量,低位發熱量
* 內置大容量電子記錄儀,保存近4000組數據
* 內置水循環系統,自動換水,自動稱水重,減少認為誤差
* 大屏幕液晶顯示,中文菜單提示,對操作人員素質無要求
④ 甲醇,柴油,汽油熱值分別是多少
甲醇熱值約4800大卡,乙醇熱值約6530大卡,汽油熱值約10490大卡。
甲醇由甲基和羥基組成的,具有醇所具有的化學性質。甲醇可以與氟氣、純氧等氣體發生反應,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生成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4)石油產品熱值哪裡有擴展閱讀:
甲醇具有飽和一元醇的通性,由於只有一個碳原子,因此有其特有的反應。
將粗手並褲甲醇凈化,凈化過程包括精餾和化學處理。化學處理主要用鹼破壞在精餾過程中難以分離的雜質,並調節pH值;精蔽碧餾主要是脫除易揮發組分如二甲醚,以及難揮發的乙醇、高碳醇和水。粗餾後的純度一般都可達到98%以上。
根據密度的不同,對石油及其加工產品,習慣上對沸點或沸點范圍低的稱為輕,相反成為重。一般分為輕柴油和重柴油。
由於高速柴油機燃料耗量(50~75g/MJ)低於汽油機(75~100g/MJ),使用柴油機的大型運載工具日益增多。柴油廣泛用於大型車輛、鐵路機車、船艦。主要用作柴油機的液體燃料,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環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車甚至高性能汽車也畢簡改用柴油。
柴油分為輕柴油(沸點范圍約180-370℃)和重柴油(沸點范圍約350-410℃)兩大類。柴油使用性能中最重要的是著火性和流動性,其技術指標分別為十六烷值和凝點,我國柴油現行規格中要求含硫量控制在0.5%-1.5%。
⑤ 甲醇,柴油,汽油的熱值分別是多少
甲醇熱值約4800大卡,乙醇熱值約6530大卡,汽油熱值約10490大卡。
⑥ 石油焦與焦炭的熱值對比
石油焦和焦炭的熱值對比如下虛磨:
石油焦的熱值約為42000~45000卡/千克,而焦炭的熱值一般在25000~30000卡/千克之間,可以看出石油焦的熱值明顯高於焦炭。
石油焦的比熱攔譽殲容比焦炭高,比熱容的高低反映了燃燒的程度,這簡沖也是石油焦熱值高於焦炭的原因。石油焦的比熱容大,也就意味著它的熱值高,能夠產生更多的熱量。
此外,石油焦的發熱量也比焦炭高,其發熱量范圍在39000~42000卡/千克,而焦炭的發熱量一般在30000~36000卡/千克之間,由此可見,石油焦的發熱量也比焦炭要高一些。
⑦ 液化石油氣、柴油、煤油它們的熱值各是多少大卡
大卡:
液化石油氣(氣態):21100~24120大卡/公斤
液化石油氣(液態):10853~12055大卡/公斤
柴油:11050大卡/公斤
煤油:11066大卡/公斤
熱值:
液化石油氣(氣態):87.92~100.50MJ/kg
液化石油氣(液態):45.22~50.23MJ/kg
柴油:46.04MJ/kg
煤油:46.11MJ/kg
輕質石油產品,是復雜的烴類混合物,碳原子數約10~22)混合物。為壓燃式發動機(即柴油機)燃料。
主要由原油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過程生產的柴油餾分調配而成(還需經精製和加入添加劑);由原油、頁岩油等經直餾或裂化等過程製得。根據原油性質的不同,有石蠟基柴油、環烷基柴油、環烷-芳烴基柴油等。
熱值為3.3*10^7J/L。
沸點范圍和黏度介於煤油與潤滑油之間的液態石油餾分。易燃易揮發,不溶於水,易溶於醇和其他有機溶劑。是組分復雜的混合物,沸點范圍有 180℃ ~370℃ 和 350℃ ~410℃ 兩類。
沸點范圍和黏度介於煤油與潤滑油之間的液態石油餾分。
主要指標是十六烷值、黏度、凝固點等。對柴油質量要求是燃燒性能和流動性好。燃燒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慶原油製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達68。高速柴油機用的輕柴油十六烷值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⑧ 石油的物理性質
石油的化學成分將決定它的物理性質和經濟價值,而石油沒有固定的成分,因此也就沒有固定的物理常數。但通過對分布廣泛的石油大量相關資料的分析整理,還是能歸納出反映石油總特徵的物理性質或相關物理性質的變化范圍。了解這些性質對認識石油、進行石油地質研究和評價石油品質及經濟價值是很有用的。
( 一) 顏色
在透射光下石油顏色可以呈淡黃、褐黃、深褐、淡紅、棕、黑綠及黑等顏色。原油顏色的深淺主要取決於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其含量愈高,則顏色愈深。
( 二) 密度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石油密度一般介於 0. 75 ~ 0. 98 之間。通常把密度大於 0. 90 的稱為重質石油,小於0. 90 的稱為輕質石油。世界各國的原油大多為輕質石油,重質石油居次要地位。石油密度最大的可達 1. 00 以上,這種石油用一般方法難於開采。
石油的密度主要取決於化學組成。就烴類而言,密度隨碳數增加而增大。碳數相同的烴類,烷烴密度小些,環烷烴居中,芳烴密度較大。
密度是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一般用 g/ml 或 g/cm3表示。密度與物質本身的成分和體積變化相關。液體石油的體積,在常壓下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溫度每增加1 ℉,單位體積所增加的體積數稱為膨脹系數。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常數,而是隨密度減小而增大 ( 表 1 - 4) 。壓力對石油的體積也有影響,隨壓力增大體積將因被壓縮而減小。壓力每增加 101325Pa,單位體積被壓縮的體積數稱為壓縮系數。壓縮系數也不是一個常數。
顯然,溫度和壓力是影響石油體積的兩個主要因素。考慮原油是氣、液、固三相物質的混合物,以液態烴為主體的石油中含有不同數量的溶解氣態烴、固態烴及非烴。實際上,在地下油氣藏中,溫度和壓力不僅影響石油的體積,同時還影響到石油本身的物質組成,從而影響其質量。一方面,溫度的增加有使溶解氣逸出液態石油的趨勢; 另一方面,壓力的增加,將使原油中溶解氣量增加。在地下油氣藏中,溫度、壓力同時增加,而壓力增加使溶解氣增加的效應遠大於溫度增加使溶解氣逸出的效應; 與此同時,溶解氣量增加引起體積增加的效應遠遠超過隨壓力增加而使體積減小的效應。因此出現壓力增加體積不是縮小而是增大,直至達到飽和壓力為止 ( 圖 1 -5) 。
表 1 -4 不同密度石油的膨脹系數
圖 1 -5 在有氣頂氣條件下石油體積隨壓力增大而變化的情況( 轉引自 A. I. Levorsen,1954)
由此可見,地下石油的密度不僅與溫度、壓力有關,還與溶解氣量有關,且後者才是影響石油密度的本質因素。溶解氣量增加則密度降低。地表與地下溫度、壓力條件不同,不僅影響石油體積,更主要的是由於溶解氣量的差異,導致石油物質組成的差異,實質上是改變了石油的質量。地下石油含有較多的溶解氣,這是地下石油密度比地表石油密度低的根本原因。
( 三) 黏度
黏度是反映流體流動難易程度的一個物理參數。黏度值實質上是反映流體流動時分子之間相對運動所引起內摩擦力的大小。黏度大則流動性差,反之則流動性好。石油黏度是制定石油開發方案、油井動態分析及石油儲運都必須考慮的重要參數。黏度分為動力黏度、運動黏度和相對黏度。
動力黏度又稱絕對黏度。在國際計量單位SI制中,單位為帕斯卡·秒(Pa·s)。其定義為:流體通過長度(L)為1m,橫截面積(F)為1m2,滲透率(K)為1μm2的介質,當壓差(ΔP)為1Pa,流量(Q)為1m3/s時,流體的黏度(η)為1Pa·s。其表達式為: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1Pa·s相當於C.G.S制10P,1mPa·s=10-3Pa·s。在101325Pa,20℃時,水的動力黏度為1mP·s。不同溫度下的動力黏度用ηt表示。
動力黏度/密度,稱為運動黏度。其單位為m2/s,稱二次方米每秒。不同溫度下的運動黏度用νt表示。
相對黏度又稱恩氏黏度,是在恩氏黏度計中200mL原油與20℃時同體積的蒸餾水流出時間之比。常用Et表示。根據實驗室測定的Et值,可以通過查換算表獲得運動黏度,並計算出動力黏度。
石油地質學上通常所用的黏度多指動力黏度。石油黏度大小主要取決於其化學組成,如果小分子的烷烴、環烷烴含量高,黏度就低;而如果石蠟、膠質、瀝青質含量高,黏度就高。
石油黏度隨溫度升高、溶解氣量增加而降低。因此,地下石油的黏度常低於地表。在地下1500~1700m處,石油的黏度通常僅為地表的一半。如我國克拉瑪依的原油,在地下溫度為50℃時,η50=19.2mPa·s,在地表20℃時,η20=64.11mPa·s。
(四)溶解性
石油能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醚等。石油是多種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實際上各種化合物都可以看做有機溶劑,換言之,各成分之間具有互溶性。其中輕質組分對重質組分的溶解作用可能更明顯些,也更容易理解。有可能這種溶解作用正是重質組分得以實現運移的有效途徑。
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很低,通常隨分子量的增加很快變小,但隨不同烴類化學性質的差異而有很大的差別。其中芳烴的溶解度最大,可達數百到上千微克/克;環烷烴次之,一般為(14~150)微克/克;烷烴最低,僅幾個到幾十微克/克。在碳數相同時,一般芳烴的溶解度大於鏈烷。如己烷、環己烷和苯分別為9.5mg/L、60mg/L和1750mg/L,差別是非常明顯的。苯和甲苯是溶解度最大的液態烴。
當壓力不變時,烴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大,芳烴更明顯,但其隨含鹽度和壓力的增大而變小(McAuliffe,1979)。當水中飽和CO2和烴氣時,石油的溶解度將明顯增加。
(五)凝固和液化
石油的凝固和液化溫度沒有固定的數值。在凝固和液化之間可以出現中間狀態。富含瀝青的石油在溫度降低時無明顯凝固現象。石油的凝固點與黏度和重質石蠟的含量有關,尤其與後者關系密切。富石蠟的石油在溫度下降到結蠟點時,即伴隨石蠟晶出而出現凝固現象;高黏度原油一般富含石蠟,10℃左右便會變成黏糊狀或固體狀;石油凝固點的高低與含蠟量及烷烴碳原子數具有正相關性。凝固點高的原油容易使井底及油管結蠟,這給採油增加困難。輕質石油凝固點很低,所以一般低凝固點的石油為優質石油。
(六)蒸發與揮發
蒸發和揮發都是指在常溫常壓下液體表面汽化的現象。二者可視為同義詞。蒸發側重於氣化現象本身,而揮發則是側重於表述這種現象的動態過程和結果。石油蒸發時輕組分優先逸出;而通常石油的揮發性即指其輕組分以氣體形式離開石油散發掉的現象和事實;其結果使石油的密度增大。
(七)熒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產生熒光的特性稱為熒光性。石油中只有不飽和烴及其衍生物具有熒光性。這是因為它們能吸收紫外光中波長較短、能量較高的光子,隨後放出波長較長、能量較低的光子,產生熒光。飽和烴不發熒光。熒光性可能與存在雙鍵有關。
熒光色隨不飽和烴及含雙鍵的非烴濃度和分子量增加而加深。芳烴呈天藍色,膠質為黃色,瀝青質為褐色。利用石油具有熒光性,可以用紫外燈鑒定岩石中微量石油和瀝青類物質的存在。在有機溶劑中只要含有10-5瀝青類物質即可被發現。
(八)旋光性
大多數石油都具有旋光性,即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動面旋轉一定角度的性能。石油的旋光角一般是幾分之一度到幾度之間。絕大多數石油的旋光角是使偏振面向右旋移而成,僅有少數為左旋。石油的旋光性主要是與組成石油的化合物結構上存在不對稱碳原子(又稱手征碳原子或手征中心)有關。而通常存在手征碳原子的甾、萜類化合物是典型的生物成因標志化合物。因此旋光性可以作為石油有機成因的重要證據之一。
(九)導電性
石油及其產品具有極高的電阻率,石油的電阻率為109~1016Ω·m,與高礦化度的油田水(電阻率為0.02~0.1Ω·m)和沉積岩(1~104Ω·m)相比,可視為無限大。石油及其產品都是非導體。
(十)熱值
石油作為重要的能源,其主要經濟價值就在於它的熱能。石油的熱值因石油的品質差別而有所差異,密度在0.7~0.8kg/L的原油為44.5~47MJ/kg;密度為0.8~0.9kg/L的原油為43~44.5MJ/kg;密度為0.9~0.95kg/L的原油為42~43MJ/kg。與煤比較(煤的熱值為22~32MJ/kg),大約1.5t煤的熱值才相當於1t石油的熱值。
⑨ 什麼是燃料油|燃料油的熱值檢測
大部分石油產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區卻有不同的解釋。歐洲對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經蒸餾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殘余物,或它與較輕組分的摻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爐及各種加熱爐的燃料或作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為各種工業燃料。但在美國則指任何閃點不低於37.8°C的可燃燒的液態或可液化的石油產品,它既可以是殘渣燃料油(Resial Fuel 011,亦稱Heavy Fuel 011)也可是餾分燃料油(Healing 011)。餾分燃料油不僅可直接由蒸餾原油得到(即直餾餾分),也可由其它加工過程如裂化等再經蒸餾得到。
燃料油的性質主要取決於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決定燃料油品質的主要規格指標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傾點(Pour Point)等供發電廠等使用的燃料油還對釩(Vanadium)、鈉(Sodium)含量作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