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次銷售材料加價率不超過多少合理
15%。二次銷售材料加價率不超過15%合理,不同商品加價是不同的,加價率等於(銷售額-銷售成本)除以銷售成本乘以100%,加價率是商品流通企業常用的乎沖激一個比率,指銷售額減去銷售判枝成本後的金歲襪額與銷售成本的比例。
2. 一口價的黃金加價率不能超過多少
一口價的黃金加價率不能超過百分之15。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神衫如商品的加價率不能高於15個百分點。塌毀商品流通企業常用的一個比率:指銷售額減去銷售成本後游啟的金額與銷售成本的比率,是制訂商品價格的重要依據之一。
3. 商品加價率不能超過多少
商品加價率.通常說商品加價20%、最高加價50%。
不同商品加價是不同的,加價率=(銷售額-銷售成本)/銷售成本*100%.加價率是商品流通企業常用的一個比率:指銷售額減去銷售成本後的金額與銷售成本的比例。
一般是這樣,可要知道120元的東西如果用賣價百分比來算就是120/80%=150。商家有更大的利潤可圖。
4. 商品定價超過多少違法
法律分析:我國現在並沒有明確規定商品售價利潤超過多少是屬於違法的行為,但是規定了只有某些商品超過市場價格的數倍或超出政府指導價浮動幅度制定價格的屬於違法行為。
經營者進行價格活動,享有下列權利:
(一)自主制定屬於市場調節的價格;
(二)在政府指導價敬純游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價格;
(三)制定屬於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產品范圍內的新產品的試銷價格,特定產品除外;
(四)檢舉、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價權利的行為。
法律依據:《價格法》第十二條 經營者進行價格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執行依法制定的政府指導褲巧價、政府定價和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
《價格法》第十三條 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註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亮銷准等有關情況。
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5. 葯店加價率不能超過多少
來源/賽柏藍—葯店經理人整理/yuanashley
7800家門店主動加入集中采購,背後原因何在?32個品種加價率不超15%,市場反饋又將如何
7800家店加入集采,4月啟動
據雲南省葯品流通行業協會消息,近日,雲南全省近51家連鎖企業的7800家連鎖門店積極申請加入雲南省政府第二批帶量采購工作,涉及32個零售葯店在銷售品種。並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預計本月正式實施。
也就是說,雲南全省7800家門店,將選擇同步跟進執行32個帶量采購品種的中標價。
32個品種跟進執行
根據公開信息,第二批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目錄共涉及33個品種,其中32個為口服制劑,除了1個為注射劑-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外,其他均屬於零售葯店常規經營品種。
一直以來,對於帶量采購來說,政府都鼓衡野勵零售葯店參與,不少省份也落實相關政策,要求葯店參與進來。目前來說,主要有葯店主動跟進和政府搭建平台自願參與兩種模式。
一方面,零售葯店可通過參與帶量采購,獲得優質采購價,同時也可能拿到更多處方品種。
但同時另一方面,帶量采購也對葯店提出了更高的資金實力要求。
無疑,對於集采,業內最關心的問題還是集中在相關品種的銷售定價問題上,否則很多品種即便獲得優質采購價,可能對於中小葯店來說,也有一定壓力。
也就是說,帶量采購對於零售葯店來說雖是大勢所趨,但銷售定價問題已經成為影響葯店經營者心中的「心結」,尤其是中小葯店。
最高加價15%
根據《雲南省零售葯店實施葯品集中采購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參加集采單位原則上需要按照上報計劃完成年度采購量,出現異常需及時報備。
在價格方面,須遵法守紀,政府談判集采品種在門店銷售價格差價率上浮不得超過15%。
也就是說根據《公約》,零售葯店可以享受政策傾斜,拿到比較好的處方品種並獲得較低的采購價,但相應品種的銷售價格也有了「天花板」,加價最高不得超猛仿過15%。
對於加價不超15%的問題,業內人也看法各異。
有葯店老闆表示:去年同一葯品,醫院和葯店不同價現象出現後,為了留住客流,甚至不惜高成本采購也要進行低價銷售,還不如目前加入帶量采購,最起碼采購價格低了。
也有一線葯店人表示:15%根本不能覆蓋葯店成本,水電、房租、人工成本都沒少,這些處方品種也就為了留住顧客吧,賺不到錢。
而對於加價銷售如何定價的問題,浙江省醫保局此前也出台過相關文件。
今年1月8日,浙江省醫保局發布《提升葯品集中采購功能推進醫保葯品支付標准全覆蓋改革方枝攔纖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就葯品集中采購和醫保葯品支付標准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實施范圍涉及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定點民營醫療機構和醫保定點零售葯店。
其中,《方案》對於零售葯店醫保葯品支付標准明確指出,全省所有定點零售葯店執行統一的醫保葯品支付標准,在確定的醫療機構支付標准基礎上上浮15%(不含國家和省談判葯品),最高不超過200元(以最小包裝計)。
也就是說,按照《方案》,浙江省所有定點零售葯店如銷售集采平台葯品,只能在醫療機構支付價基礎上加價15%,且最高只能加價200元。
相比於雲南省此次的支付價格,浙江省集采品種葯店支付價的基礎標准有所不同,基礎價為確定的醫療機構支付價。
那麼,此次雲南省7800家葯店加入集采,是形勢所迫還是順勢而為?未來單體葯店和集采之間關系又將如何?不妨留言給出您的看法。
6. 防疫物資加價多少不違法
市市場監管局發出「關於維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書」,明確指出,防疫用品、生活必需品購銷差價超過35%的,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哄帆銀隱抬價格行為依法查處,其中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最高可罰款500萬元。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發改委、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山東省醫保局29日聯合下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自1月29日起至疫情解除前,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口罩、消毒水、葯品等防疫用品,以及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肉、蛋、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漲幅控制,上述商品購銷差價超過35%的,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哄抬價格行為依法查處。
市市場監管局發出的告誡書明確指出,相關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不得利用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日用品和防疫用品;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視情節輕重處1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除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經市場監管部門告誡仍繼續囤積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態廳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視情節輕重處5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實施價格欺詐的,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搏鬥;沒有違法所得的,視情節輕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此外,行業協會也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積極引導經營者合法經營,不得組織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不得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出現上述情況,視情節輕重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由登記管理機關依法撤銷登記、吊銷營業執照。
對經提醒告誡後仍不整改的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處罰,對於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還將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曝光。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對各相關經營者及行業協會的價格行為予以監督,若發現價格違法行為,請保存好相關證據並撥打1234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7. 商品加價多少算違法
商品加價10倍肯定屬於違法行為,如果商品突然加價是平時的價格超過5倍以上困消就是違法行為,會受到工商部門查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價格行為,發揮價格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護消費者和經營汪渣知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價格行為,適用本法。本法所稱價格包括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商品價格是指各類有形產品和無形資梁鋒產的價格。服務價格是指各類有償服務的收費。
8. 醫療器械加價多少不違法
醫療器械加價20%不鏈讓違法。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顯示,零售葯店銷棚禪局售醫療器械時,按購進價1000元(含1000元)以內的加收不超過20%。襲拍購進價1000元以上的,1000元部分加收不超過20%。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