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順風耳是指哪個現代科學技術產品
擴展閱讀
小超市有多少產品 2025-08-09 12:22:15
武侯冷凍產品在哪裡批發 2025-08-09 12:21:34

順風耳是指哪個現代科學技術產品

發布時間: 2023-02-04 05:39:37

A. 順風耳在現代指什麼

順風耳現代指的是電話,它可以讓兩個相距很遠的人很快聽到對方的聲音。

還有手機、錄音機都是神話中的「順風耳」。現代高科技,把「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實,互聯網、行動電話、高空偵察機、衛星、射電望遠鏡……讓人類的目光與聽覺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甚至宇宙空間。

順風耳出處

《武王伐紂平話》卷下:「此二人,名離婁者是千里眼,名師曠者是順風耳。二人別無一能,只除遠近皆聞皆見。」

《西遊記》第一回:「﹝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四游記·華光來千田國顯靈》:「那一個叫做順風耳,聽得千里路外言語,無所不知。」

草明《乘風破浪》第三章:「你真是個順風耳,比接電話還快,你聽誰說的?」

靳以《跟著老馬轉》:「老馬難道真是個千里眼順風耳?」

B. 順風耳可以用什麼現代科學技術來形容

當然是數字通訊技術啦!數字通訊技術被稱為"千里眼"、"順風耳"。

數字通信是一種用數字信號作為載體來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數字通信可以傳輸電報、數據等數字信號,也可傳輸經過數字化處理的語音和圖像等模擬信號。

簡介
數字通信系統通常由用戶設備、編碼和解碼、調制和解調、加密和解密、傳輸和交換設備等組成。發信端來自信源的模擬信號必須先經過信源編碼轉變成數字信號,並對這些信號進行加密處理,以提高其保密性;為提高抗干擾能力需再經過信道編碼,對數字信號進行調制,變成適合於信道傳輸的已調載波數字信號並送入信道。在收信端,對接收到的已調載波數字信號經解調得到基帶數字信號,然後經信道解碼、解密處理和信源解碼等恢復為原來的模擬信號,送到信宿。
為使數字信號的收發保持一一對應關系,建立數字通信系統時,必須採用相應的數字網同步技術。
數字通信是用數字信號作為載體來傳輸消息,或用數字信號對載波進行數字調制後再傳輸的通信方式。它可傳輸電報、數字數據等數字信號,也可傳輸經過數字化處理的語聲和圖像等模擬信號。
優點
與模擬通信相比,數字通信具有許多突出優點:
一是抗干擾能力強。電信號在信道上傳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種各樣的電氣干擾。在模擬通信中,這種干擾是很難消除的,使得通信質量變壞。而數字通信在接收端是根據收到的「 1 」和「 0 」這兩個數碼來判別的,只要干擾信號不是大到使「有電脈沖」和「無電脈沖」都分不出來的程度,就不會影響通信質量。
二是通信距離遠,通信質量受距離的影響小。模擬信號在傳送過程中能量會逐漸發生衰減使信號變弱,為了延長通信距離,就要在線路上設立一些增音放大器。但增音放大器會把有用的信號和無用的雜音一起放大,雜音經過一道道放大以後,就會越來越大,甚至會淹沒正常的信號,限制了通信距離。數字通信可採取「整形再生」的辦法,把受到干擾的電脈沖再生成原來沒有受到干擾的那樣,使失真和噪音不易積累。這樣,通信距離可以達到很遠。
三是保密性好。模擬通信傳送的電信號,加密比較困難。而數字通信傳送的是離散的電信號,很難聽清。為了密上加密,還可以方便地進行加密處理。加密的方法是,採用隨機性強的密碼打亂數字信號的組合,敵人即使竊收到加密後的數字信息,在短時間內也難以破譯。
四是通信設備的製造和維護簡便。數字通信的電路主要由電子開關組成,很容易採用各種集成電路,體積小、耗電少。
五是能適應各種通信業務的要求。各種信息(電話、電報、圖像、數據以及其它通信業務)都可變為統一的數字信號進行傳輸,而且可與數字交換結合,實現統一的綜合業務數字網。
六是便於實現通信網的計算機管理。數字通信的缺點是數字信號佔用的頻帶比模擬通信要寬。一路模擬電話佔用的頻帶寬度通常只有 4 千赫,而一路高質量的數字電話所需的頻帶遠大於 4 千赫。但隨著光纖等傳輸媒質的採用,數字信號佔用較寬頻帶的問題將日益淡化。數字通信將向超高速、大容量、長距離方向發展,新的數字化智能終端將產生。

C. 千里眼順風耳在現代指的是什麼

現代千里眼與順風耳指的是:千里眼:望遠鏡、手機、電腦、雷達。順風耳:廣播、電話、手機、錄音機。

望遠鏡、手機、電腦、雷達都是現代的通訊設備,可以跨越空間的局限發現千里之外的事情,而廣播、電話、手機、錄音機被叫作順風耳是因為它們可以傳遞遠距離的消息。

千里眼是中國神話及民間宗教信仰中的神仙之一,常與順風耳一同出現,結伴而行。在明代神妖小說《西遊記》的記載中,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兩員神將,職責是巡察人間善惡。

千里眼順風耳的形象來源

中國古代的小說里很早就有他們的形象,而關於他們的來源卻無法考證,到元朝時,一些小說開始以古代的兩位人物作為他們的來源,他們就是師曠和離婁。師曠是古代一位著名的音樂家,雙目失明;離婁則是傳說中的人物,能在很遠的地方看到動物身上細毛的毛尖。

後來他們被道教納入神仙體系,成為該教的護衛神,他們的塑像一般安置在宮觀的大門口,同時又在他們的旁邊加了兩位武士,合稱「四大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