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埃及最著名的農作物是,你認為其生產所需的水主要來源於
埃及最著名的農作物——長絨棉
尼羅河貫串埃及,埃及大部分水源都來源於尼羅河,而長絨棉大部分分布在尼羅河谷地以及河口三角洲所以選D
Ⅱ 埃及的農業為什麼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州
尼羅河三角洲發源於赤道多雨區,水量豐富而又穩定。但在流出高原,進入盆地後,由於地勢極其平坦,水流異常緩慢,水中繁生的植物也延滯了水流前進,在低緯乾燥地區的陽光照射下蒸發強烈,從而損耗了巨額水量,能流到下游的水很少。白尼羅河在與青尼羅河會合處的年平均流量為每秒890立方米,大約是青尼羅河的一半。尼羅河下游 水量主要來自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其中以青尼羅河為最重要。索巴特河是白尼羅河支流,它於5月開始漲水,最高水位出現在11月,此時索巴特河水位高於白尼羅河,頂托後者而使其倒灌,從而加強了白尼羅河上游水量的蒸發。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上游處於熱帶山地多雨區,水源豐富。由於降水有強烈鮮明的 季節性,河水流量的年內變化很大。春季水量有限,6月開始漲水,接著即迅猛持續上漲,至9月初達到高峰。在此期間,它也會使白尼羅河形成倒灌。11月至12月水位下落,以後即是枯水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不及每秒100立方米,約為洪水期最大流量的六十分之一。阿特巴拉河也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由於位置偏北,雨量更為集中,加上其流域面積小,所以流量變化更大。冬季斷流,河床成為一連串小湖泊。 尼羅河幹流的洪水於6月到喀士穆,9月達到最高水位。開羅於10月出現最大洪峰。總計尼羅河的全部水量有60%來自青尼羅河,32%來自白尼羅河,8%來自阿特巴拉河。洪水期青尼羅河佔68%,阿特巴拉河佔22%,白尼羅河佔10%;枯水期白尼羅河佔83%,青尼羅河佔17%。 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在蘇丹北部通常5月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後水位逐漸下降,1至5月為低水位。雖然洪水是有規律發生的,但是水量及漲潮的時間變化很大。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這兩條河的水 源來自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季節性暴雨。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衣索比亞高原提供的,其餘的水來自東非高原湖。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後,又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規律和利用兩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來,尼羅河河谷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夾持中,蜿蜒的尼羅河猶如一條綠色的走廓,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尼羅河三角洲是尼羅河流進地中海所形成的扇形沖積平原,它孕育了埃及數千年的燦爛文明。這里土地肥沃,風景秀美,雖然面積僅占埃及國土面積的約3%,卻聚集了埃及近一半的人口。千百年來,都是尼羅河水自南向北悠悠流淌,穿越整個埃及,把綠色和富庶一路撒向三角洲地帶,最後才融入地中海。如果地中海海水增多,溢出的海水將反向沖擊水量豐沛的尼羅河,兩股水流的碰撞勢必釀成可怕的悲劇。 另據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材料,地中海海面如果上升1米,尼羅河三角洲的1/3就將被吞沒,1/10的埃及人將背井離鄉,被迫另覓生存之地。沒有尼羅河三角洲,埃及就少了一個大糧倉,食物供應鏈必將發生斷裂,因為埃及農作物,包括小麥、大米、長絨棉、香蕉、橘子、甘蔗等,一半都產自尼羅河三角洲
Ⅲ 埃及的農作物為什麼集中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區
埃及的棉花、水稻等農作物集中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原因是埃及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沙漠與半沙漠佔全國的95%。這些農作物主要依賴尼羅河水灌溉,灌溉水源成為其農業分布的決定性因素,而且尼羅河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希望幫助到你,歡迎追問。歡迎採納!
Ⅳ 根據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徵,分析其農業發展的區位條件。
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耕地面積僅占國土的4.5%,絕大部分為灌溉地。耕作集約,年可二熟或三熟,是非洲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國家。主產長絨棉和稻米,產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麥居非洲前列,還產甘蔗、花生等。
區位分析: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河口三角洲地帶。
區位條件:該地屬於地中海氣候,相對雨水多一些。尼羅河水源豐富,屬於沖積平原,多綠洲,土壤較肥沃。修建有大型水電站,灌溉方便。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城市密集,市場廣闊,交通方便。
Ⅳ 埃及農業主要集中在那裡盛產什麼
尼羅河三角洲,尼羅河沿岸,地中海沿岸
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流域一線和尼羅河三角洲,簡單點說就是集中在尼羅河周圍的土地.城市也一樣,像開羅,亞歷山大港,吉薩以及歷史上的孟菲斯等等,都在尼羅河旁.尼羅河每年都會泛濫,河水退後就把從上游帶來的肥沃養分留在了兩邊的土地上,同時灌溉了土地,適合耕作.尼羅河可以航運,使得尼羅河沿岸商業又很發達.而尼羅河以外的地區大多是沙漠,土地貧瘠,不適合耕作.現在修了阿斯旺水庫後,尼羅河不再像以前那麼泛濫,反而影響了下游的農業.
埃及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稻穀、棉花和甘蔗.埃及的長絨棉世界著名,尼羅河沿岸的水稻也是很出名的 .
Ⅵ 埃及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主要分布在
農村人口約佔全國人口60%,主要農產品是棉花,埃及的長纖維棉以品質優良聞名世界。1990年產皮棉35萬噸,產值占農業產值的1/3,其中長纖維棉產量佔世界長纖維棉產量40%以上,是非洲產棉最多的國家。其它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玉米、洋蔥和甘蔗等,幾乎全部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和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工業以紡織、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
Ⅶ 埃及農業集中與尼羅河谷河三角洲,為什麼會有這種分布現象
埃及處於非洲的東北角,屬於乾旱的沙漠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地區是沙漠,只在尼羅河的入海口處形成了較大面積的沖積平原,水源充沛,較適宜發展農業。
農業是一種依靠土地和水源的產業,光有土地而沒有足夠的水進行灌溉,農業的產值是很低的,埃及的農業主要是沿尼羅河分布的,因為有了水才能發展農業,沿河是一個狹長的農業帶,在尼羅河的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是面積較大的農業區,尼羅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面積廣大,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同時還有豐富的地表水,成為了埃及農產品的主產區,埃及的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也是分布在這個地區的,這個地區有發達的農業文明,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
Ⅷ 埃及農業的分布特點
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特別是尼羅河肥沃的三角洲地區集中了全國多數的農業資源`其他地區為廣褒的沙漠,不宜種植.
Ⅸ 埃及農作物分布特點及其主要原因
20世紀70年代以來,埃及經濟獲得了較快的增長.工業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農業集中於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故選:B.
Ⅹ 埃及的主要礦產和物產分布有什麼特點
1,埃及主要物產包括:礦產( 石油)農作物(棉花、水稻、甘蔗)。
2,埃及的主要礦產和物產的分布的特點:
石油分布在北部和東北部;
鐵和錳分布在中部、東南部;
磷酸鹽分布在中部;
棉花、水稻、甘蔗分布在尼羅河兩岸。
3,埃及主要資源是石油、天然氣、磷酸鹽、鐵等。已探明的儲量為:石油44.5億桶(2013年1月),天然氣2.186萬億立方米(2012年1月),磷酸鹽約70億噸,鐵礦6000萬噸。此外還有錳、煤、金、鋅、鉻、銀、鉬、銅和滑石等。平均原油日產量達71.15萬桶,天然氣日產量達1.68億立方米,國內消耗的天然氣數量占天然氣總產量的70%,其餘30%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