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海員的市場需求量有多少
中國目前海員市場一方面由於數以白計的培訓機構的全力培訓,另一方面國際海運市場低迷海員需求量減少,所以目前中國海員量已經基本飽和,不存在所謂的缺口。 在《11規則》實行以後,國家取消了三管輪三副的學歷限制,造成了三副三管輪水手機工的嚴重飽和,目前比較匱乏的是大管輪,大副,船長,輪機長等高級職稱的海員。那是因為一個普通海員要成長為高級職稱需要至少十年,而本科正規海事院校的畢業生也至少需要六年
㈡ HPV疫苗國內缺口近10億支,為何HPV疫苗如此稀缺
全民健康意識提升,眾多適齡接種人群,而HPV疫苗生產有限,跟不上人們需求量。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對於能夠有效預防人乳頭瘤病毒的HPV疫苗,備受人們關注,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接種HPV疫苗。特別是HPV中的九價疫苗,更是更多女性所渴望接種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九價疫苗“一苗難求”。
一、九價疫苗在國內缺口嚴重。
自九價HPV出現以來,一直處於缺口狀態。根據相關記者報道了解到,我國每年我國批准上市的九價疫苗是進口的,而進口的數量非常有限,每年接種到該疫苗的人數不到1.5%,因此造成國內九價疫苗缺口嚴重。很多國內女性在預約九價疫苗時候,也會發現從預約平台刷進去,基本都是0狀態。
㈢ 中國主要進口美國那幾種農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豬肉等大宗農產品。
目前國內大豆的產需缺口為9000多萬噸,需要依靠國際市場補充。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產量在1億噸左右,但其國內消費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賴出口國際市場。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國大豆產量11779萬噸,比上年減產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總量的59%。據此估算,如無貿易摩擦,2018年度美對我大豆出口量將在3000萬噸以上。
2016年,我國進口棉花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美國、烏茲別克、印度、巴西作為我國棉花進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進口總重量佔全部進口量的88.5%,總貨值佔全部貨值的88.9%。
對美國來說,雖然美國豬肉位列中國進口的第六位,但中國卻是美國豬肉的第三大市場。過去十年間,美國的豬肉及製品出口到中國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近200億美元農產品,其中美國的生豬產業對華出口11億美元。
(3)中國海產品缺口多少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241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2%;向美國出口農產品77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0.2%;我國對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64億美元。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139.5億美元、畜產品價值29.2億美元和穀物價值15.1億美元。我國向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價值32.2億美元、蔬菜價值11.5億美元和水果價值7.7億美元。
在水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二大水產品出口市場,2017年我對美出口水產品分別占我水產品出口總量的12.8%、出口總額的15.2%。水產品是我輸美主要農產品,出口額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的42%。
果蔬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場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場,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對美出口額分別為10.7億美元和7.7億美元,分別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總額6.9%和10.9%。
人民網-怎麼看中美經貿摩擦中的農業問題
人民網-2016年度全國進口棉花質量狀況白皮書發布
㈣ 中國的淡水資源佔世界的多少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 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
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它決定著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氣從海面升起,被氣流夾帶到內陸,隨著海拔提高,匯聚成雲層降雨,這也是淡水基本來源之一。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當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4)中國海產品缺口多少擴展閱讀
在世界范圍內,按水資源儲備量大小排名,前幾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尼、加拿大、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委內瑞拉、哥倫比亞。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 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擁有十三億人口,人均淡水資源低於世界平均。
隨著對淡水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在許多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淡水成為決定經濟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和國家之間爭奪淡水資源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不同功能用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越來越顯著。
㈤ 中國海產品產量有多少
5100萬頓 追問: 水產品 總量? 回答: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㈥ 中國現在的海員缺口是多少
全球海員的缺口現在是2%. 到2015年,全球海員的缺口是15% ,不過這里說的海員指的是航海院校畢業的、持有船舶駕駛或輪機管理證書的海員,至於普通的水手機工一直就不缺,甚至可以說都有點過盛
㈦ 現在海鮮市場有前景嗎
海鮮市場說到底受天氣之類的影響太大,不穩定。不要看中央的數據多好怎麼樣的,要你自己去實地考察一下才知道,而且現在人們更追求無污染這些高質量的海產,國內的海產有時候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如果你想要做可以考慮進口海產方面的,只要解決途徑和冷凍保鮮就可以了。利潤更大而且需求量在逐年上升,當然相對的啟動資金要多一些。需要資金之類的,你可以了解一下米小粒,畢竟相比起未來廣闊的利潤空間,前期的投資多一點也是應該的。
㈧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已經發布。那麼,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都有哪些特點,請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的解讀。
2019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國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發展水平繼續提高,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取得顯著成效,海洋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海洋經濟總體實現穩步增長
海洋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十年間翻了一番。海洋經濟「引擎」作用持續發力,海洋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2%,高於國內生產總值0.1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近20年連續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3年穩步上升,2019年超17%。
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海洋服務業「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2%、35.8%和60.0%,與上年相比,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海洋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連續9年穩步提升,拉動海洋生產總值增長近5個百分點,對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5%。2019年濱海旅遊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8086億元,比上年增長9.3%。
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海洋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海洋原油生產增速由負轉正,扭轉了2016年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態勢,產量4916萬噸,比上年增長2.3%;海洋天然氣產量持續增長,達到16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4%。海洋交通運輸業平穩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6427億元,比上年增長5.8%;海洋貨運量36億噸,增長8.4%;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92億噸,增長4.3%。海洋船舶工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國造船完工量3672萬載重噸,比上年增長6.2%;全年實現增加值1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隨著海上風電補貼政策窗口期的臨近,海上風電並網裝機容量顯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累計並網容量達59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3.4%。
區域海洋經濟不斷壯大,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分別為26360、26570和36486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1.9倍、2.1倍和2.8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戰略持續發力,南部海洋經濟圈持續領先,2010年以來其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名義增速達12%以上,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由2010年的33%增長到2019年的41%。
海洋經濟對民生改善的貢獻日益增強
海水產品保障方面,海洋漁業穩步增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水產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4%。能源供給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發現大型油氣田,探明超千億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億方凝析油地質儲量,可供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總裝機規模達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塊化潮流能機組連續運行時間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滿足900戶海島居民日常生活用電。生活便利度提高方面,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線貫通;220千伏珠海疊泉輸變電工程海底電力隧道全線貫通。生活品質提升方面,郵輪旅遊呈回暖態勢,全國郵輪碼頭出入境旅客近413萬人次,從2019年5月起,連續8個月降幅呈現收窄趨勢。
海洋對外貿易總體向好發展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我國不斷提高涉海產品國際競爭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海洋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海洋對外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持續擴大,我國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海運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4.6%,其中,出口增長6.7%,進口增長1.6%。我國海運出口同比略增,海運出口貿易總額為166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2%。涉海產品進出口貿易趨勢向好,重點監測的涉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6%,連續4個月降幅收窄。海洋船舶完工出口同比基本持平,全國完工出口海洋船舶991萬修正總噸,比上年下降0.6%。
海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實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萬噸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海洋生物醫葯業取得新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治療老年痴呆(阿爾茲海默症)的海洋葯物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條件獲批上市,填補了17年來全球抗阿爾茲海默病治療領域無新葯上市的空白,成為全球第14種海洋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球首個波浪能裝機達120千瓦的養殖平台「澎湖號」交付使用,可提供1.5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海洋船舶領域取得新成績,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首航南極,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凱征」輪交付。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涉海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重點監測行業中新登記涉海企業共2.3萬個,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實有涉海企業比上年增長10.7%,連續4年增長過萬。其中,海洋旅遊業實有企業基數大、增長快,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海洋技術服務業等高技術產業實有企業數量增速較高,5年來年均增速分別為39.9%和20.4%。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效益狀況保持穩定,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0.1%,高於全國同期4.3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持平。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利潤略有下降,利潤總額為1439億元,比上年下降2.5%,降幅低於全國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於,一是企業營業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為14199億元,比上年下降2.6%;二是成本出現小幅上升,擠壓了利潤空間,涉海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成本為79元,雖低於全國同期5.1元,但比上年增加1.1元。
㈨ 疫情之下,進口海產品是如何輸入到境內的
6月中旬,山東省新冠疫情指揮中心的領導小組下發了通知,要求各部門做好防疫工作。立即調查與產品分銷有關的風險,以及對進口海產品的嚴格檢驗和檢疫的監督與管理。從5月末起,對在主要流行地區進入山東並返回山東的人員進行分類醫療觀察。
中國北京某經濟大學WTO研究所屠所長說:最重要的是,現在國內外疫情狀態仍然非常不確定。該流行病造成的影響是全面的,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飲食心理,而且還會影響到現金流通,包括商品供應和商品運輸能力,要恢復這些方面原有的水平會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