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榆樹市農產品市場在哪裡
擴展閱讀
養一斤南美蝦要多少成本 2025-07-28 22:43:47
vflash是什麼工具 2025-07-28 22:34:58
原神在哪裡刷資源 2025-07-28 22:32:40

榆樹市農產品市場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8-03 22:37:27

『壹』 吉林省榆樹市所有鄉鎮名稱

榆樹,隸屬長春市轄區,地處吉林省中北部,位於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市圍成的「品」字形經濟區域中心,松嫩平原腹地特有的黑鈣土質賦予了它「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全市幅員面積4722平方公里,耕地31萬公頃。截止2008年底,全市總人口達126.6萬,農業人口104.9萬,轄28個鄉(鎮、街),388個行政村,2711個村民小組,27萬農戶,並已建成一個省級開發區和一個省級工業集中區。
郵編:130400區號:0431
【行政區劃】
</B>
全市轄4個街道、15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華昌街道、正陽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樹鎮、弓棚鎮、閔家鎮、大坡鎮、黑林鎮、土橋鎮、新立鎮、大嶺鎮、向陽鎮、泗河鎮、八號鎮、劉家鎮、秀水鎮、保壽鎮、新莊鎮、育民鄉、紅星鄉、太安鄉、先鋒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恩育鄉、城發鄉、環城鄉。其中,五棵樹鎮、劉家鎮、先鋒鄉委託長春五棵樹現代農業產業開發區管理。
【歷史沿革】

榆樹境內四萬多年前即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1951年在大於鄉周家油坊屯,發現古人類化石、原始哺乳類動物化石、打制石器。1977年又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打制石器和骨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定稱為「榆樹人」,命名為「榆樹文化」。
西漢榆樹屬穢貊族夫余國。東漢先隸於元菟郡,後歸遼東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滅夫余國,榆樹為勿吉族伯咄部。隋屬伯咄??。唐初為室韋達?部地,隸於室韋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唐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榆樹屬渤海國扶余府。遼屬東京道寧江州。金屬上京肇州路。元屬開原路屯田萬戶府。明為努兒干都司撒叉河衛。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榆樹隸屬於吉林將軍。康熙三十一年()692年),移吉林副都統於伯都訥,榆樹為伯都訥屬境。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727年1月12日),添設長寧縣,隸於奉天府尹,榆樹為其屬境。乾隆元年七月五日(1736年8月11日)撤縣,所屬民人、民地撥歸永吉州管理。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747年3月12日),裁永吉州添設吉林廳,同時添設伯都訥巡檢,隸於吉林廳,管理境內獄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伯都訥巡檢,改設理藩院委署主事,駐伯都訥,管理蒙務。嘉慶十六年(1811年),裁理藩院委署主事,置伯都訥廳理事同知。同時添設分防巡檢兩員,分駐伯都訥和孤榆樹屯,「管理監獄捕務,彈壓私采開荒等事」。光緒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882年3月17日),伯都訥廳衙門遷至孤榆樹屯,改理事同知為撫民同知,原孤榆樹屯分防巡檢改為廳衙門司獄。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訥廳升府,移府衙門於新城(今扶余),在孤榆樹屯地方設榆樹縣。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榆樹縣改為榆樹直隸廳,隸於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備道。1913年3月改稱榆樹縣,隸於吉林省濱江道。
東北淪陷時期榆樹縣隸於吉林省。
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樹縣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稱榆樹縣人民政府,隸於吉北專署。1947年2月,劃出黑林、秀水區和大坡村,舒蘭縣劃出法特區成立榆南縣,隸於吉北專署。1947年11月撤銷榆南縣,黑林、秀水、大坡復歸榆樹縣。1948年6月22日,撤銷吉北專署,榆樹為吉林省直轄縣。1955年北月,榆樹縣人民政府改稱榆樹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7月3日,榆樹縣隸於吉林省懷德專署,10月6日,懷德專署改為公主嶺專署。1958年10月23日,撤銷公主嶺專署,榆樹縣劃歸長春市轄。1966年1月10日,劃歸德惠專署。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樹縣革命委員會。1969年7月3日,撤銷德惠專署,改歸長春市轄。1980年9月,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縣人民政府,1990年12月26日,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由長春市代管。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
1991年9月,榆樹撤縣設市後,組建4個街道辦事處。
2000年,榆樹市轄4個街道、16個鎮、2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1155670人,其中:華昌街道 38942人、正陽街道 46746人、培英街道 22448人、城郊街道 29364人、五棵樹鎮 45244人、弓棚鎮 35475人、閔家鎮 33534人、大坡鎮 32692人、黑林鎮 28377人、土橋鎮 23507人、新立鎮 29803人、大嶺鎮 32312人、向陽鎮 29316人、泗河鎮 31617人、八號鎮 29803人、劉家鎮 29984人、秀水鎮 26908人、保壽鎮 35564人、懷家鎮 24159人、新莊鎮 37963人、育民鄉 29840人、紅星鄉 32396人、大崗鄉 23318人、武龍鄉 27255人、太安鄉 28121人、先峰鄉 27609人、前進鄉 19907人、大於鄉 21843人、謝家鄉 20482人、光明鄉 22172人、十四戶鄉 18741人、青頂鄉 20888人、於家鄉 18604人、青山鄉 27307人、延和朝鮮族鄉 1356人、雙井鄉 32057人、恩育鄉 32320人、城發鄉 22750人、李合鄉 23575人、福安鄉 26960人、環城鄉 34411人。
2002年,榆樹市轄4個街道、16個鎮、14個鄉。總人口122.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萬人。
2003年,榆樹市轄:正陽街道、培英街道、華昌街道、城郊街道、向陽鎮、泗河鎮、土橋鎮、新立鎮、黑林鎮、大坡鎮、閔家鎮、五棵樹鎮、弓棚鎮、大嶺鎮、保壽鎮、秀水鎮、劉家鎮、八號鎮、懷家鎮、新莊鎮、環城鄉、城發鄉、於家鄉、光明鄉、謝家鄉、福安鄉、先鋒鄉、大崗鄉、恩育鄉、太安鄉、紅星鄉、育民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
2004年,榆樹市轄:正陽街道(辦事處駐榆樹大街)、培英街道(辦事處駐榆樹大街)、華昌街道(辦事處駐三盛路)、城郊街道(辦事處駐三盛路)、八號鎮(鎮政府駐大八號)、大坡鎮(鎮政府駐大坡)、弓棚鎮(鎮政府駐弓棚子)、劉家鎮(鎮政府駐劉家店)、五棵樹鎮(鎮政府駐人民路)、劉家鎮(鎮政府駐劉家店)、閔家鎮(鎮政府駐閔家屯)、秀水鎮(鎮政府駐秀水)、保壽鎮(鎮政府駐保壽屯)、黑林鎮(鎮政府駐黑林子)、新立鎮(鎮政府駐新立屯)、土橋鎮(鎮政府駐土橋屯)、懷家鎮(鎮政府駐三家子)、大嶺鎮(鎮政府駐大嶺)、新莊鎮(鎮政府駐大房身)、向陽鎮(鎮政府駐東中央堡)、泗河鎮(鎮政府駐泗河城)、大崗鄉(鄉政府駐東大崗)、育民鄉(鄉政府駐六號)、紅星鄉(鄉政府駐西三號)、太安鄉(鄉政府駐復州崗)、先鋒鄉(鄉政府駐三道街)、光明鄉(鄉政府駐孟家崗)、謝家鄉(鄉政府駐范家店)、於家鄉(鄉政府駐雙窩堡)、青山鄉(鄉政府駐青山)、延河朝鮮族鄉(鄉政府駐明新)、恩育鄉(鄉政府駐恩育)、城發鄉(鄉政府駐雙河屯)、福安鄉(鄉政府駐六合屯)、環城鄉(鄉政府駐榆樹大街)。
2005年,將城郊街道的榆樹村,環城鄉的靳家、興隆2村劃歸正陽街道管轄;將城郊街道的東門村,環城鄉的東溝、王家村劃歸培英街道管轄;將城郊街道的南門村,原雙井鄉的新民、南崗村,正陽街道的榆西、鐵西社區劃歸華昌街道管轄;將雙井鄉立新、歡洞村,華昌街道的昌盛、健康、中興社區劃歸城郊街道管轄。
截至2006年底,榆樹市轄4個街道、15個鎮、9個鄉,12個社區、388個村。
【經濟發展】
</B>
近年來,榆樹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82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4.3億元,本級財政收入首次突破3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00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660元(非純收入)。榆樹市被國家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創業基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榆樹市堅持工農並重,深入實施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農產品加工及集散基地、中國北方酒業基地「三大基地」戰略,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一個民富市強、城鄉一體、民主文明、社會和諧的吉林省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正在強力崛起。
【農業成就】

『貳』 長春榆樹或者扶余哪裡有賣活羊市場 地方在哪 都幾號是集 哈爾濱山河有活羊市場嗎

長春榆樹或者扶余哪裡有?那裡有賣活羊的?你應該到場榆樹農村,直接可以在羊群里隨便選一個的。

『叄』 榆樹市老乾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榆樹市老乾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2018-02-22在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吉林省榆樹市向陽路壹品尚城9棟5單元601室。

榆樹市老乾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20182MA1547EP8Y,企業法人曹艷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榆樹市老乾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農作物種植;農業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農業機械設備、農副產品、土特產品銷售;糧食收購、加工、銷售;農作物秸稈及相關產業技術項目研發與推廣;農作物秸稈回收、加工、銷售;草編工藝品設計、加工、銷售;不分裝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葯(危險化學品除外)、農用物資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榆樹市老乾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北京蔬菜批發市場有多少個

北京蔬菜批發市場有8個

1、城北回龍觀商品交易市場

是北京西三旗新龍商貿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由北京西三旗新龍商貿集團投資3億元興建的以農副產品批發為主的綜合性現代化交易市場。市場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西鄰八達嶺高速公路,南距五環高速6公里,北距六環高速10公里。

交通四通八達。城北回龍觀市場始建於2002年,2003年6月主體竣工投入運營。市場規劃佔地1100畝,現已開發使用700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包括交易大廳20棟、門面房2000餘間、庫房5萬平方米、冷庫96間、商戶生活用房2000餘間。

2、大洋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是由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鄉政府投資興建的,於1997年5月竣工正式投入使用。市場位於京城東南郊三環路東側的十八里店鄉大洋路商業街中段,毗鄰京沈和京塘高速公路,是聯系東北、華北及華南各省區產地與市場的必經路,物流主要輻射CBD商業和使館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京泰物流港。消費水平較高。

大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已躋身京郊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前列,承擔著北京市蔬菜、水果等農產品銷售的重要份額,對市民能夠吃上放心肉菜、安全無公害食品發揮了穩定作用。

3、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是根據原國內貿易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決定,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的國家級重點批發市場,也是首都"菜籃子"重點工程。市場由中央企業中商企業集團公司和北京潞運通經貿集團,共同投資1.5億元於1998年建成開業。

4、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是根據原國內貿易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決定,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的國家級重點批發市場,也是首都"菜籃子"重點工程。市場由中央企業中商企業集團公司和北京潞運通經貿集團,共同投資1.5億元於1998年建成開業。



5、北京日上綜合批發市場

是北京日上集團投資近億元巨資打造的集投資經營、商務洽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大型貿易場所。他位於京張路口與110國道相連,是通往北京,山西,河北、內蒙及延慶各鎮的交通樞紐和便利的貿易走廊。

總佔地面積8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800平方米,擁有各種商位2800個,經營各種農副產品;服裝百貨;五金電器;農資農具等,是延慶地區規模最大、經營項目最全,管理和配套設施最完善的批發及零售一體的大型商品集散地。

6、北京順鑫石門農產品批發市場

是北京市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唯一由上市公司控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市場成立於1994年,位於北京市順義區仁和地區石門村。

市場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現設有蔬菜、水果、糧油、水產、肉蛋禽、快速消費品等六大經營區域,商品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200多個區縣。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得到了市區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2002年被市商委確定為「重點扶持的特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

7、昌平區水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是國家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之一,始建於1996年,佔地面積600畝,主營蔬菜、果品、糧油、肉蛋奶等農副產品批發業務,並兼營日雜百貨、家居建材等一百餘大類,數十萬種商品。

現有固定攤位1000餘個,交易大廳30多座,日進場交易車輛超過2000輛,商品流通范圍輻射河北、內蒙、天津、山東及東北等地區,2005年市場農副產品成交量16億公斤,總交易額20億元,並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遞增,是京北地區經營規模最大,配套服務體系最為完善的農副產品集散地。

8、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成立於1988年5月,經過16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北京市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在全國同類市場中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市場現佔地面積1370畝,總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有管理人員1000多名,總投資達2.67億元。

主要經營蔬菜、果品、種子、糧油、肉類、水產、副食、調料、禽蛋、茶葉等農副產品,是一處以蔬菜、果品批發為龍頭的國家級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現有固定攤位1970多個、定點客戶2800多家,日均車流量1.28萬多輛(次)、客流量4萬多人(次)。高峰期日吞吐蔬菜近900萬公斤、果品近1000萬公斤。

『伍』 西安規模最大的乾果批發市場在哪

西安最大的乾果批發市場:朱雀農產品交易中心地址:電子正街與丈八東路十字路口(東南口);胡家廟農產品交易中心地址:輕工東北方向,胡家妙十字路口向東;朱宏路農產品交易中心地址:朱宏路北2環南800米路東。

乾果又分為裂果和閉果,它們大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質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乾果有很多,例如板栗、錐栗、霹靂果、榛子、腰果、核桃、瓜子、松仁、杏仁、白果、開心果、碧根果、沙漠果、榧子、白瓜子、南瓜子、花生、巴旦木 、夏威夷果等。



(5)榆樹市農產品市場在哪裡擴展閱讀:

食用注意事項:

1、大量磕瓜子會嚴重耗費唾液,久而久之會影響人的口腔健康甚至影響消化。瓜子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以免上火、口舌生瘡。

2、在人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零食,葵花子更是瓜子中的佼佼者。葵花子不但可以作為零食,而且還可以作為製作糕點的原料。

3、由於葵花子是植物的種子,含有大量的油脂,故葵花子還是重要的榨油原料。葵花子油是近來深受營養學界推崇的高檔健康油脂。

4、豐富的鐵、鋅、鉀、鎂等微量元素使葵花子具有防止發生貧血等疾病的作用。葵花子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




『陸』 江西吉安有蔬菜批發市場嗎在那裡呢!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縣城中心地帶。

吉安永豐縣蔬菜批發市場簡介:永豐縣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鮮活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市場以產地批發銷售為主。

市場位於永豐縣城中心地帶,佔地面積123畝,交易區面積50多畝,市場有交易店面150多家,交易大棚9000多平方米。

市場建立了信息檢測大樓,配備了較完善的信息系統和檢測系統,各項功能較為完善。2007年市場交易量23萬噸,交易額2.4億元。交易產品主要為早辣椒、黃瓜、茄子、空心菜、冬瓜等新鮮蔬菜。

(6)榆樹市農產品市場在哪裡擴展閱讀:

南北大市場始終堅持「以農產品批發為中心,促進農產品生產大流通,建立中心區域性市場體系,實現農產品經營的專業化、產業化、網路化」的發展目標,充分發揮市場的集散、輻射功能。

每日入場交易的機動車輛多輛(銷售旺季達多輛),市場單日交易量可達500噸,交易額達萬元,居贛、粵、閩、湘四省邊際地區之首。

南北大市場具備了便利的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市場安裝了個400KVA的變壓器,切實保證了市場的電力供應。真正把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做到首位。

南北大市場將以優良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和完善的配套設施,為廣大商戶營造一個安全、快捷、便利的經營環境。

『柒』 陝西省榆林市香菇批發市場在哪裡

一、陝西省榆林市沒有專門的香菇批發市場。

榆林市的香菇批發,主要集中在以下4所示範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

1、榆林市古城農貿綜合大市場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長城中路

途經公交車:

10路、11路、5路、1路、2路、4路、15路、6路、8路、3路、7路等。

2、榆林市時利和農貿市場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麻地灣路

途經公交車:

13路

3、榆林市廣榆農貿市場

地址:榆林市長城路

途徑公交車:3路、5路、6路、8路、11路

4、榆林市上郡路農貿市場。

地址:榆林市上郡路

途徑公交車:1路、7路、18路

二、香菇,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

『捌』 山西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在哪裡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山西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在山西省新絳縣蔬菜批發市場。地處晉南汾澮河畔,緊鄰108國道,交通方便,條件優越,是全省最大的蔬菜瓜果產地批發市場之一,1999年確定為「農業部鮮活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和農業部農產品信息採集點。

『玖』 全國產糧十強縣都有哪

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吉林省榆樹市榆樹市依託資源強化產業帶建設榆樹市是吉林省農業大縣,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2005年,在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榆樹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狠抓糧食生產不放鬆,由於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48.4億斤。該市糧食生產的主要做法是:依託資源優勢,全市進一步強化了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建立西部百萬畝高澱粉玉米生產基地,沿「一江兩河」建立了50萬畝優質水稻基地,沿東部丘陵地帶建立了百萬畝高油大豆生產基地。三大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全部實現良種化、標准化種植,並對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機械化生產等實用技術組裝配套。目前,三大基地突顯優質優勢,已成為德大、大成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優質原料基地。全市現有中低產田面積5.5萬公頃,有較大的增產潛力,對此進行了大力改造。在全面實行配方施肥的基礎上,增施有機肥,達到每公頃施用農肥30立方米。全市化肥施用量35萬標噸,比去年32萬標噸增加了9.3%;配方施肥應用了「穩磷、增氮、增鉀、增鋅」的技術,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80萬畝。此項技術的實施實現了糧食增產1.5億斤。通過實施農業機械裝備推進工程,逐步提高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努力實現糧食生產百萬畝全程機械化,降低斤糧成本0.06—0.10元,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可增產糧食1億斤。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落實,今年全市糧食產量由2004年的46.5億斤增加到今年的48.4億斤,增長了1.9億斤,其中:玉米增產1.02億斤;大豆增產0.4億斤;水稻增產0.4億斤,其它糧食作物增產0.08億斤。實現了全市糧食總產再上一個新台階的既定目標。江蘇省興化市實施項目建設創新生產技術興化市作為糧食生產大市,2004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標兵縣(市)榮譽稱號,為努力發揮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生產優勢和作用,2005年,全市上下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堅持把糧食生產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優化結構、提升產業、提高單產、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發展路子。2005年全市糧食生產呈現「三增」的特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進一步增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60.33萬畝,較上年增加12.78萬畝。二是糧食產量穩步增加。畝均糧食單產450公斤,較上年的439公斤增加11公斤。三是農民種糧效益繼續增加。在糧價較上年小幅下跌的形勢下,全市種植業總產值31.44億元,農民人均種植業純收入1645元,種糧純收入870元。以產業工程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優質糧食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全市組織實施了長江中下游弱筋小麥示範區、國家糧食水稻豐產科技工程等項目的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優質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90多萬畝,優質中、弱筋小麥生產基地80多萬畝,優質啤酒麥原料基地20多萬畝。以農業生產技術創新為支撐,努力促進糧食生產的提質增效。大力組織實施「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體培訓」工程,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化水平。一是抓住良種補貼實施機遇,努力加大高產、優質、多抗品種的推廣應用。二是大力推廣優質糧食高效栽培技術,鞏固提高三麥免耕機條播、測土配肥、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機插秧、拋秧等先進適用技術,全市先進適用技術覆蓋率90%以上。三是病蟲害防治和抗逆減災技術取得顯著成效,面對今年三麥、水稻病蟲害發生嚴重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形勢,全市上下強化植保預警體系建設,堅持應用農業、生物、物理、化學等方法,全面推廣應用病蟲害綜合控制技術,病蟲害損失率在3%以下。山東省兗州市依靠科技搞好技術服務山東省兗州市地處魯西南平原,位於黃淮海優質強筋小麥和優質玉米優勢產業帶內。2005年,兗州市按照「保護耕地,穩定面積;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堅持優質化、標准化、規模化生產,產業化應用」的糧食發展思路,不斷發展壯大糧食產業,實現了持續增產增收。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了80萬畝,總產達到了43.4萬噸,比上年增產0.8萬噸。糧食人均佔有量1018公斤,商品率達到70%,通過糧食加工利用和市場流通等形式,全年提供商品糧總量達30萬噸,實現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雙增」目標。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全市已建立了市、鎮、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網路,市、鎮兩級現有農業技術幹部800多人,農技人員實現了定崗、定編,工資由市財政統一發放,達到了隊伍穩、人心穩、事業心強。建立完善科技示範帶動體系。建立了糧食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田、超高產攻關示範田和1000塊高產示範田,重點示範推廣了10個強筋小麥和高澱粉玉米品種、無公害標准化生產技術、小麥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和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抓好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戶工程。該市選聘了100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承包100個村的農業生產技術服務,重點培養1000名核心示範戶,輻射帶動1萬名科技明白人。該市還投資20多萬元在全市建設了20個農民科技書屋。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農業智能化信息服務中心,開通了兗州市農業信息網、兗州市農業蔬菜信息網,建立了農業110快速反應系統,及時向廣大農民開展技術咨詢和信息服務。扎扎實實地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據統計,今年全市配方施肥覆蓋面達95%以上,肥料施用量減少了10%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深挖潛力實現八大突破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轄13個鎮437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32萬畝,年均糧食麵積在160萬畝左右,是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區,2003年至2004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05年,全區糧食總產達到17.97億斤,同比增長2.27億斤,其中小麥總產7.5億斤,同比增長1.9億斤;水稻總產7.18億斤,同比減少0.47億斤,雜糧總產3.29億斤,全區人均佔有糧食1790斤,糧食商品率75%,人均收入達到3860元,比上年人均收入3700元增加了160元。
今年,該區強化措施,狠抓了以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主的糧食生產,實現糧食生產全面豐收。主要做法:「實現八大突破」。在國家惠農政策宣傳上實現新突破,增強糧農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在引導糧農調整上實現新突破,實現糧食生產恢復性增長。2005年,全區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92.4餘萬畝,比上年154.9萬畝擴大37.5萬畝。總的調整趨勢為調增主導(大宗)糧食作物面積,穩中有增小雜糧作物面積,全區糧食麵積的增長為全區糧食產量增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農業科技推廣上實現新突破,努力提高品質和總產。2005年以來,該區大力實施科教興糧戰略,努力提高農作物生產科技含量,全區實用技術和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1%和95%,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1%。在農業科技培訓上實現新突破,提高農民農業生產水平。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確保糧食生產「一優兩高」。在糧食政策落實上實現新突破,極大地調動種糧農民生產積極性。在糧食流通上實現新突破,提高加工增值水平。把龍頭加工企業作為發展糧食生產的重點來抓,以發揮較大的帶頭作用,提高全區糧食生產加工水平。在組織領導上實現新突破,實行糧食生產獎勵制。2005年,全區糧食生產層層實行包保責任制。四川省中江縣突出項目管理搞好設施建設四川省中江縣是一個丘陵農業大縣。耕地104萬畝,其中水田38萬畝。2004年農業總產值4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55元,全縣糧食總產71.21萬噸。2005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中江縣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糧食生產兩年跨兩大步,今年糧食總產、單產和商品率創歷史最高紀錄。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025元,比上年增長270元。2005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82.66萬畝,比上年增加7.86萬畝,增4.50%;畝產417.5公斤,比上年增10公斤,增2.48%;實現糧食總產76.26萬噸,比2004年增5.05萬噸,增7.1%,比2003年增8.08萬噸,增11.9%。為了加強糧食生產,中江縣全力實施增糧增收科技項目。2005年,在實施「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中,選定10個鎮、101個村、1000個村民小組進行試點。示範作物水稻面積共2064畝。培育了1000戶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22890戶農戶,示範戶水稻單產比前三年平均提高12.3%,每畝水稻純收入比上年增加25.6%以上。建立了百畝超級稻核心區,畝產分別達到703.6公斤和715.3公斤;在10個試點鎮建立的千畝超級稻示範區,面積達到2060畝,畝產達到671公斤;輻射帶動了全縣8萬畝水稻應用超高產栽培技術。培訓核心農戶3152戶,其中糧食生產核心農戶2000戶,培訓主體農戶31520戶。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後勁。2005年,中央、省、市、縣財政加大投入力度,並引導農民積極投工投勞,全年總投入2.95億元,投資1140萬元建設標准糧田4萬畝;改造中低產田投入1100萬元,改造面積1.93萬畝,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增強了糧食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