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麼決定的這一決定因素的含義是什麼
樓主好,這是高中經濟常識的內容.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是 商品價值 的大小,通常是單位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決定的.商品是勞動產品,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形成的,因而它的價值量要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衡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若其他因素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 社會勞動生產率 成反比.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商品的價值有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從質的規定性來講,它是物化在商品中的 抽象勞動 ,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從量的規定性來講,它是由實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決定的.
下面補充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所謂社會 必要勞動時間 ,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 勞動熟練程度 和 勞動強度 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里所說的現有的正常的生產條件,是指現時某一生產部門大多數產品生產已經達到的技術裝備水平.
❷ 商品的價值由什麼決定,商品的價格由什麼決定
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其定義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這里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指的是體力或腦力勞動,不管製造商品的是哪一個行業,製造商品的人的勞動的質是一樣的)。
❸ 經濟學問題:商品的價格由什麼決定
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價值決定的,會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在微觀經濟學之中,資源在需求和供應者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價格是重要的變數之一。
在現代市場經濟學中,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互相影響、平衡產生的;在古典經濟學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價格是對商品的內在價值的外在體現。事實上,這兩種說法辯證地存在,共同在生產活動中起作用。
(3)產品的價值由哪個決定擴展閱讀:
價格的作用
1、價格是商品供求關系變化的指示器
藉助於價格,可以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調節資源的配置方向,促進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在市場上,藉助於價格,可以直接向企業傳遞市場供求的信息,各企業根據市場價格信號組織生產經營。
2、價格水平與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密切相關
一般來說, 在消費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市場上某種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價格越低,消費者對它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而當市場上這種商品的價格過高時,消費者也就可能作出少買或不買這種商品,或者購買其他商品替代這種商品的決定。
3、價格是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
價格所顯示的供求關系變化的信號系統,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信息。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幅度預示著這種商品有缺口時,國家就可以利用利率、工資、稅收等經濟杠桿,鼓勵和誘導這種商品生產規模的增加或縮減,從而調節商品的供求平衡。
❹ 商品的價格高低由誰決定
當經濟行為已經變成是一種全民行為的時候,人們逐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商家的商品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降價。那麼,這里便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一個疑問題:商品的價格究竟是靠什麼決定的?是由誰決定的?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成本決定的。但是伴隨 著成本的不斷透明化,人們逐漸意識到商品的價格還受到別的因素的影響。
一般來講商品定價的依據通常是市場條件和企業目標,此外,消費者的心理也是必須參考的條件。
在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中寫到,王子總被「生存還是死亡」這一問題困惑著。其實,類似的問題也經常困擾著很多企業。定價問題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點,定高價還是定低價?到底定多少才合適?這讓企業往往感到困惑。
同種物品向不同消費者收取同樣的價格,這種定價方式屬於單一定價。也就是說,只要是同一種物品,無論賣給誰都是一種價格。在有些市場,如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上,企業掌握著定價權,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價。對企業來說,確定產品的價位十分重要。很多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的銷量,往往採取降低價位的辦法。比如進貨是0.8美元的東西,僅賣1美元的商家很顯然比賣1.2美元的商家的銷量要大。
因此,定低價或者降價成為企業競爭中常用的一個手段。不過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並不是任何時候降低價錢就一定有好處,有時候反而不如抬高定價。到底什麼情況下定高價,什麼情況下定低價,這需要根據企業的目標客戶和競爭環境等因素來決定。
一般來講,如果企業的目標客戶是高收入者,並且市場需求也不大,那麼採用定高價的策略來實現目標銷售是容易成功的。
名牌產品一般採用的都是這種定價方式,比如某名牌皮帶的定價是每條2000元,市場銷售依舊很好。因為這是炫耀性的商品,購買它的人主要靠品牌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價格低了反倒沒法炫耀自己了,高收入者一般也就不會去買。
高定價的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價格缺乏彈性,供給相對有限。這個特點是很明顯的。還拿名牌皮帶來說,其對象就是極少數的高收入者,他們都希望用這種皮帶來顯示自己的身份,需求強度較高,並 且類似的替代品很少。特別是有的人對這種品牌具有一種特殊的偏好,他們寧願多花錢也要買這種皮帶,而不願意花低價去買別的款式,雖然別的皮帶也是名牌。對於這些高收入者來說,一條皮帶2000元在他們的總支出中所佔比例較小。因此,高收入者對這個品牌的皮帶就很缺乏彈性。而這種皮帶做工精細,供給很難增加,不必靠降價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種名牌皮帶都是靠品牌而非低價來佔領市場的。一種缺乏彈性的產品,當降價時總收益會減少,當提價時總收益反而會增加。
由此看來,高定價還是低定價,首先要由市場條件來決定:產品是缺乏彈性還是富有彈性?目標客戶是哪一個收入階層?其次由企業目標來決定:企業追求在利潤率的最大化和利潤量的最大化之間是如何選擇的?一般的規律是這樣的,產品缺乏彈性,目標客戶人數少,卻是收入高者,企業目標是利潤率,就實行高定價;反之,產品富有彈性,目標客戶人數多,企業目標是利潤量,則實行低定價。因為高價必然和少銷有關,低價才能夠多銷。所以在確定價格目標以後,企業就要根據這個來決定產品的產量。因此企業在對某個產品定高價時要限量生產,在低定價時要增加產量。
另外,在定價時還要考慮到消費者的心理。國外大部分都用零數定價而非整數定價,例如有些產品定價為4.99元而不是5元。這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還有一點要注意,很多人認為便宜沒好貨,有的產品一味降低價格,反而會失去消費者。例如,汽車價格過低,讓人懷疑它的質量也下降了,即使很便宜,也沒有人會去買這種既不安全又經常出毛病的車。
在現代社會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定價也不能墨守成規。所以,到底是高價好還是低價好,還需要看同類產品或者相近替代品的定價,在市場競爭中這點十分關鍵。
定價高低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卻不能像哈姆雷特對於「生存還是死亡」那樣去冥思苦想,而需要在實踐中累積經驗。
❺ 商品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商品的價值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換,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可以比較的東西。可以比較的東西就是商品生產中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力。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凝結在商品中,就形成了商品的價值。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是指「在現有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獲得了抽象勞動的量的規定性,而抽象勞動本身則表達為一定的社會勞動時間的差別。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所謂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是當期新付出的勞動力變換的時間和前期轉入的勞動時間的平均化、社會化、同一化,成為當期相同的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在現實中,主要通過價格來體現。
(5)產品的價值由哪個決定擴展閱讀: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價值量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價值量的決定,還存在著一個有效勞動與無效勞動的問題。只有有效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形成商品的價值。因此,只有肯定高效勞動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量,才能為論證質量差價提供理論依據。
從國際角度看,在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換中,國際價格的基礎是國際價值,其價值量是由國際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或者說,是由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來計量的。也就是說,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運行中同樣起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認識這一點具有重要意義。國際市場價值的形成以市場經濟全球化、交換全球化為壁壘、無不公平交換為前提。而這些又是以全球生產力發展水平「平衡化」和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縮小為條件的。
❻ 商品的使用價值由什麼決定
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力或抽象的勞動力,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換,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可以比較的東西;這種共同的,可以比較的西就是商品生產中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力;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凝結在商品中,就形成商品的價值。所以商品的價值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拓展資料: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1、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
所謂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應該是當期新付出的勞動力變換的時間和前期轉入的勞動時間的平均化、社會化、同一化,成為當期相同的勞動時間。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由社會平均勞動力變換的時間。
社會平均勞動力應該是當期新付出的勞動力和前期轉入的勞動力的平均化、社會化、同一化,成為當期相同的勞動力。社會平均勞動力准確地應該稱為"平均必要勞動勞動力"。
3、社會必要勞動包含著社會勞動和必要勞動兩個矛盾因素。
社會必要勞動是當期新創造的勞動和前期轉入的社會勞動的平均化、社會化、同一化,成為當期的相同勞動。
4、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使用在商品生產上,而不是產品生產上。就是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適用於商品,不適用於產品。
對商品生產者,它的意義是:
1、決定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消耗能否全部得到補償;
2、決定商品生產者的盈利水平;
3、決定商品生產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
對社會經濟發展而言:
推動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促進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