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塑料製品哪個產品有發展趨勢
擴展閱讀
南京人力資源軟體怎麼樣 2025-05-13 23:07:15
中石油為什麼活動很多 2025-05-13 22:12:34

塑料製品哪個產品有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 2022-07-29 22:48:17

A. 何謂五大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並描述它們的發展趨勢!

根據塑料的用途不同分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是指產量大,價格低,應用范圍廣的塑料,主要包括聚烯烴,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五大品種.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許多製品都是由這些通用塑料製成.

工程塑料是可作為工程結構材料和代替金屬製造機器零部件等的塑料.例如聚醯胺,聚碳酸酯,聚甲醛,ABS樹脂,聚四氟乙烯,聚酯,聚碸,聚醯亞胺等.工程塑料具有密度小,化學穩定性高,機械性能良好,電絕緣性優越,加工成型容易等特點,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器,化工,機械,儀器,儀表等工業,也應用於宇宙航行,火箭,導彈等方面.

B. 現在做什麼塑料製品最暢銷

現在做什麼?塑料製品最暢銷啦,現在可以做塑料製品,比如像餐盒,一次性的杯子,這些塑料製品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很暢銷的。而且銷量也是非常大。

C. 塑料製品的行業發展

2012年塑料行業發展情況 國家已出台一系列刺激經濟計劃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這些都將拉動塑料產口的需求和消費,推動塑料行業發展。政府相繼出台各種救市措施,包括4萬億元的投資項目,布置實施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尤其是其中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等重大工程都會應用到聚氯乙烯塑料製品。已經出台實施調整振興規劃的汽車、電子信息、輕工等多個行業,也是聚氯乙烯系列塑料製品的使用和消費大戶,將對塑料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我國塑料製品行業地區分布情況 塑料行業在各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統計數據分析顯示,以往塑料加工業相對薄弱的省份如湖南、海南、山西、內蒙古等地,2012年塑料製品產量都有較大增長,增幅都在50%以上,但是區域分布不平衡格局改變不大,能耗高、加工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型的產品逐漸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
廣東、浙江、江蘇三省塑料製品合計為1221。33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55。5%,廣東仍佔全國的25%,浙江仍佔20%,江蘇佔10。5%,略有下降,總體格局沒有變化;居第四位的山東省佔7%;河北、河南、遼寧三省產量分別佔5%、4。7%、4。5%,超越福建緊隨山東之後,位居5、6、7位;福建、安徽、上海分別佔3。93%、3。34%、2。82%,列在8、9、10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各類製品的地域特色十分明顯,各省塑料製品品種各有側重:廣東省的塑料棒管材、塑料包裝箱及容器、日用塑料製品、其他塑料製品產量居全國首位;浙江省的塑料薄膜、塑料人造革位居全國之首;江蘇省的泡沫塑料、塑料合成革產量為全國第一;遼寧省的塑料型材產量繼2010年後繼續居全國榜首;山東省的農膜、塑料編織品居全國之首。
中研普華行業研究機構認為,塑料建材和新型包裝材料將成塑料增長的主要領域。如今化學建材被稱為鋼材、木材和水泥之後的第四代建築材料,而塑料建材是化學建材的主要組成部分。塑料建材主要包括塑料管、塑料門窗、建築防水材料、隔熱保溫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塑料建材在建築工程、市政工程、工業建設中用途廣泛。房地產業和建築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盡管由於房價上漲過快國家不斷出台相關的宏觀調控政策,但管理層支持住宅產業健康發展的態度沒有改變;隨著中國經濟逐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居民改善住房狀況的強大需求仍然旺盛;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場館的建設也會刺激對建築業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化學建材領導小組也相繼制定出台有關化學建材生產和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綱要和辦法,為塑料建材的穩定發展提供政策保證。中國塑料建材產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塑料管材市場為例,發達國家的塑料管材市場佔有率為50%,而中國只有25%。未來10年國內塑料管道市場需求將高達8000億元。

D. 醫用塑料行業發展前景和特點有哪些

醫用塑料行業特點

同普通塑料相比,醫用塑料要求較高,對單體及低聚物的殘留有嚴格的限制,對塑料中鋅、鉛、鎘、銅、鋇、錫等金屬離子殘留情況都有嚴格規定;用於醫用塑料的樹脂要求純度較高、分子量分布較窄;塑料在加工或改性過程中要求盡可能採用無毒助劑,長期使用時要防止或減少助劑的析出,以免影響製品性能和治療效果;根據醫用塑料製品的不同要求,常需要塑料製品具有表面親水性、抗凝血、耐輻射滅菌等特殊功能。

醫用塑料發展方向

環球塑化網認為為了滿足高水平醫療器械的應用需求,針對新的醫用塑料製品研發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

可耐多種消毒方式

使用中的醫用塑料製品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消毒滅菌。醫療產品常見的消毒滅菌方式有高溫濕熱法、環氧乙烷法、γ射線輻射法等。高溫濕熱消毒法滅菌效果最好,但大部分塑料不耐高溫,因此,開發耐濕熱消毒、耐γ射線輻射消毒的塑料將是中國醫用塑料的發展方向之一。

醫用塑料的功能化

醫用塑料製品在使用過程中,大都要與人體接觸,因此製品表面的性能至關重要。為改善製品的血液相容性、組織相容性,需要對製品的表面進行改性,如:材料表面肝素化、表面接枝、表面等離子體處理、蛋白修飾等。介入導管及賦予長期使用的塑料器械抗感染性也是目前醫用塑料的研究和發展方向之一。

E. 塑料製品的發展趨勢

塑料的發展方向可概括為兩方面。一是提高性能,即以各種方法對現有品種進行改性,使其綜合性能得到提高;二是發展功能,即發展具有光、電、磁等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使塑料能夠具有光電效應、熱電效應、壓電效應等。
從當前世界塑料業發展速度來看,德國和瑞典居首位,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次之,美國較慢。國外塑料包裝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共聚復合包裝膜
當前歐美一些國家大量投資開發非極性、極性乙烯共聚物等,這將大大提高塑膜的拉伸和共擠性能,並提高透明度、密封強度、抗應力、抗龜裂,以及增強穩定性能、改善分子量布與擠塑流變性能。
國外專家們認為:當前世界塑料行業的發展重點在於對塑料改性、塑料製品的塗布技術、廢塑的快速生物降解,以及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綜合技術。如歐美一些廠商採取以線性乙烯-α烯共聚物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料/PA袋,適於包裝冰激凌、乳脂類等食品。
多功能性復合薄膜
國外大量開發多功能性復合薄膜使其作用進一步細化。例如:耐寒薄膜可耐-18℃、-20℃、-35℃低溫環境;對PP作防潮處理製成的防潮薄膜,其系列產品可分為防潮、防結露、防蒸冷、可調節水分等幾種類型;防腐膜可包裝易腐、酸度大、甜度大的食品;摩擦薄膜堆垛穩定;特種PE薄膜耐化學、耐腐蝕;防蛀薄膜中添加了無異味防蟲劑;以雙向拉伸尼龍66的耐熱薄膜取代雙向拉伸尼龍6包裝食品,其耐高溫達140℃;新型專用食品包裝膜可提高食品包裝的保香性;非結晶尼龍薄膜透明度類似玻璃;高屏蔽薄膜可保色、香、味,營養指標及口感質量的穩定性;金屬保護膜採用LDPE改性薄膜包裝液態產品,在低溫環境下可熱封;以PP合成紙提高該包裝的耐光性、耐寒性、耐熱性、耐水性、耐潮性、抗油脂性、抗酸性、抗鹼性以及抗沖擊性能等。
當前國外流行塑料杯、復合杯(外層PSP、內層PP、蓋PS)包裝冷、熱飲料、酒、方便食品。法國用PE瓶包裝果糖、酸奶,德國用PC瓶包裝牛奶。我國用PE瓶包裝葯品等。

F. 塑料包裝的產業發展

中國是世界包裝製造和消費大國,塑料包裝在包裝產業總產值中的比例已超過30%,成為包裝產業中的生力軍,在食品、飲料、日用品及工農業生產各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塑料包裝行業的包裝產品、包裝材料平穩增長,包裝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
2006年1-12月中國塑料包裝箱及容器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7,615,57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83%;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55,288,976,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3.15%,實現累計利潤總額3,124,78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39%。
2007年1-12月我國塑料包裝箱及容器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3,093,16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72%。
2008年1-10月我國塑料包裝箱及容器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3,367,215,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48%。
塑料在硬質容器和軟包裝中的應用都會增加。在硬質容器方面,如塑料淺盤和塑料桶,由於可重復使用,長遠成本低於纖維板桶。塑料立式袋也有取代紙板盒之勢,作為干貨食品如預制谷類食品、醬等的容器。另外,由於塑料瓶具有質輕,耐碰撞的特點,被越來越多地用於果汁、水果飲料的包裝。在軟包裝方面,塑料製品中的小袋和薄膜,仍將在快餐食品和零售領域內大有用武之地。
塑料包裝上游相關機械
吹塑機 注塑機吸塑機壓塑機 發泡設備 塑料壓延機 塑料成型機 塑料擠出機 塑機輔機
塑料包裝下游主要用戶
塑料包裝現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子、食品、飲料、酒類、茶品、卷煙、醫葯、保健品、化妝品、小家電、服裝、玩具、體育用品等行業和產品包裝配套等行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行業。

G. 一起來看看塑料包裝袋的發展前景如何吧

塑料包裝行業市場規模龐大 輕量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包裝由於具備保護商品、便於流通、方便消費、促進銷售和提升附加值等多重功能,在現代社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下游涉及食品、電子、醫葯、日化、煙草、家電、機電等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是商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包裝製造和消費大國,經過30
多年的發展,我國包裝行業已形成紙、塑料、金屬、玻璃、印刷、機械為主要構成,擁有一定現代化技術與裝備,門類較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

根據包裝材料形式的不同,塑料包裝材料可以進一步分為:軟包裝薄膜、塑編製品、包裝箱及容器、泡沫包裝材料、包裝片材等多個種類。

中國塑料包裝行業市場規模

中國塑料包裝行業規模龐大,近年來保持持續穩定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塑料包裝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塑料包裝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868.32億元,同比增長8.02%,近5年復合增長率達7.94%。

我國塑料包裝細分行業主營收入

我國塑料包裝經過30
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具有相當技術水平和一定規模的行業,在包裝市場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成為中國塑料工業和包裝工業中規模最為龐大的領域之一。2015
年我國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365.48億元,其中塑料包裝(塑料薄膜、塑料包裝箱及容器)的主營業務收入為佔比達39.65%。

「十三五」期間,在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等因素的拉動下,石化化工產品市場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2015
年我國城鎮化率約為56%,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0%,超過5,000萬人將從農村走向城市,新型城鎮化和消費升級將極大地促進能源、建材、家電、食品、服裝、車輛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進而拉動石化化工產品需求持續增長。

2016 年至2020
年期間,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塑料包裝以其低耗材、輕量化、便於運輸、耐化學腐蝕性的優勢,廣泛應用於各種顆粒、粉狀石化產品及化學原料的包裝;
石化和化學工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將給上游的塑料包裝行業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

塑料包裝的輕量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輕量化是當前包裝領域一個常用的工業詞彙,即以更少的材料生產包裝,對包裝進行減重。減輕包裝重量,有利於保護環境和降低成本。當一種塑料包裝被成功地實施輕量化之後,在塑化成型的工藝環節使用的樹脂材料減少,不僅有效節省了資源、降低了成本,同時由於包裝使用後的廢棄物的減少,也有效地保護了環境。

國家產業政策扶持

近年來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支持和推動塑料包裝行業向高性能、高質量、環保化方向發展。

行業整合趨勢開始出現

我國塑料包裝企業數量多,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占行業總產值的比重相對不高,行業集中度較低,多數中小型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隨著優勢行業在技術創新水平、工藝製造水平、管理水平和資金實力等方面的不斷提升,我國塑料包裝行業已經出現了行業整合趨勢。作為規模效應較為明顯的傳統製造業,我國塑料包裝行業的優勢企業已開始逐步藉助現代資本手段實現快速外延式擴張,
有利於我國塑料包裝行業的做大做強,淘汰不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落後企業,從而有助於提升我國塑料包裝行業的整體實力,促使行業健康發展。

H. 哪三大方向會影響未來塑料企業的發展趨勢

伴隨著低碳經濟時代到來,傳統材料及工藝已不能滿足發展要求,節能環保、輕量化、3D列印越來越成為塑料企業關注的熱點,新型材料勢必將成為塑料企業的發展方向,從現今塑料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這三大方向將成為未來塑料企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 第一方向:環保塑料應運而生

就中國目前的塑料行業情況而言,發展再生資源產業是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受環保力度不斷加碼,國家對環保再生產業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大,其中塑料作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它的再生環保更是受到環保人士的諸多關心。

目前,作為環保性塑料製品的生物降解塑料、高科技功能性新型材料和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等,正成為全球矚目的究開發熱點,其中生物降解塑料發展尤為迅速,也使塑料生產商認識到生物降解塑料市場的巨大商機。

杜邦、嘉吉、巴斯夫等知名化工生產商不斷以並購、合資的方式進入這一市場。中國作為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重要供應地之一,約佔全球產能的20%。2009~2013年,中國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的年均增長率超過21%,隨著多家企業著手生物降解塑料項目的新建或擴產,產能還將持續提高。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標市場是塑料包裝薄膜、農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傳統塑料包裝材料,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但是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願意為保護環境而使用價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環保意識的增強給生物降解新材料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金發科技是國內改性塑料領域的龍頭企業,近年來,金發大力發展新材料業務,已逐步進入收獲期。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2014年金發擁有3萬噸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產能,並已取得歐盟、美國等相關認證,成為歐洲市場第二大供應商。

2014年,金發的大部分可降解產品出口到歐美市場,只有10%供應國內市場。但這一局面將發生改變,而這變化的背後有著政府強大的支持力量。

金發的創辦人、董事長袁志敏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一直大力呼籲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連續兩年,他在兩會上提交了有關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議案,希望以此來幫助解決中國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

作為新疆建設兵團下屬的國有企業,新疆天業集團採用金發的PBSA材料生產農膜。該公司表示,2014年對新疆14萬畝農田的試點使用中,使用了800多噸農膜。根據這一公式來計算,2015年該項目將需要使用大約5700噸PBSA膜,到2016年約需35000噸。

除了積極擴大PBSA膜的市場滲透外,金發還希望政府採取鼓勵措施提供價格補貼,使廣大農民都能買得起可生物降解農膜。

目前,金發生產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農用地膜已開始在新疆、山東、河南、河北、雲南、貴州等多個省份進行實驗和推廣。未來幾年,隨著農業「白色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土地安全和糧食安全將被擺在更加迫切的位置,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農用地膜市場需求和用量也將可能出現突破性增長。

目前,中國生物降解塑料生產企業主要包括華麗環保、金發科技、天津丹海、山東匯盈、彩虹精化等,這五家企業產能之和約佔全國總產能的40%。

當然,降解塑料由於在某些性能方面仍有所欠缺,其不可能全部替代現在石化類普通塑料製品在某些領域的應用。對於降解塑料的市場空間,專家覺得,降解塑料應用於垃圾袋、地膜、購物袋等規模的前景比力看好,而據保守估計,未來中國將有300萬噸的需求量。因此,單就是中國市場就有數百億的市場空間。

中國是全球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發、生產與應用對塑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第二方向:汽車塑料未來可期

據報道,在中國現有的土地上,汽車擁有數量僅僅排於美國後面,目前已超過1億輛,穩居世界第二位。與此同時,我國也是全世界汽車行業製造大國,據統計,年產各類汽車達1800多萬輛。

眾所周知,從節能減排角度看,在保持汽車必要性能的前提下,盡量減輕汽車自重是最有效的辦法,而盡量使用以塑料為標志的高分子材料是實現汽車減重的最為有效和有力的途徑。

盡管我國汽車製造工業使用塑料材料的整體水平還未達到世界領先程度,但無論是乘用車還是貨運車每年所需要的各種塑料材料的絕對數量都在數百萬噸以上的,大約佔全國各種塑料製品年產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較之農用、建築用、包裝用等其它門類的塑料製品,其產品的經濟效益都是名列前茅的。

就造價而言,塑料汽車零部件比傳統金屬零部件更具成本優勢,盡管等單位的金屬材料要價高於車用塑料,然後者卻更具可行性,能夠大大降低加工、組裝以及其他後期費用,此外,隨著日後高性能塑料在汽車領域的的面積使用,其價格必將進一步下跌。

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在最新一份研究報告中說稱,得益於傳動系和內外飾應用需求的增長,車用塑料市場價值有望到2022年達到530億美元。

由此可見,車用塑料市場前景相當廣闊,這成為眾多塑料企業關注的熱門領域所在。

國內汽車改性塑料龍頭企業普利特就專注於汽車材料領域,其95%的改性塑料用於汽車領域,主要分為改性聚烯烴類、改性ABS類、塑料合金類以及其他類,原材料包括PP、ABS、PC等合成樹脂,佔主營業務成本的80%以上。

普利特汽車用改性塑料產品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普利特下遊客戶覆蓋范圍廣,包括一汽大眾、上海大眾、長安福特、上海通用、長城和寶馬等知名汽車品牌。

普利特主要的競爭的對手是金發科技,而金發科技成立之初致力於家電改性塑料的生產,在汽車國產化的浪潮的背景下開始切入車用改性塑料領域,在技術層面——普利特優於金發科技。

普利特不遺餘力地拓展中高端汽車復合材料市場,面對260億的中高端市場,普利特不斷加大研發和銷售投入,改善液晶高分子材料(LCP)生產線,以拓展市場,同時在長玻璃纖維增強材料(LGF)產能方面進行擴張,目前1萬噸產能,主供德國寶馬。

目前普利特在上海、浙江、重慶分別擁有5萬噸、10萬噸,3萬噸改性塑料產能,共計18萬噸,隨著重慶普利特公司產能釋放,預計17年普利特產能達到25萬噸。

除了普利特,車用塑料的龐大數量和經濟效益的可觀性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投身其中,從而導致銷售市場上激烈競爭。目前,我國車用塑料領域的主要生產企業有普利特、金發科技、銀禧科技、合肥傑事傑、中廣核俊爾、錦湖日麗、上海日之升等。

塑料作為新型的零部件材料,不僅能減輕汽車自重,從而降低油耗和減少排放,還能大幅地降低采購成本、提高汽車動力和增強其安全性,最終使汽車在安全和成本兩方面表現出更佳的性能。毋庸置疑,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

美國化學理事會(ACC)塑料分會新發布的車用塑料規劃藍圖稱,需要更多地展示塑料和聚合物復合材料的能力,以擴大這些材料在汽車應用中的使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行業必將快速發展,這就給了車用塑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擁有了好的市場前景後,企業研發方面更需要再接再厲,不斷開發塑料原料的潛能,讓車用塑料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這樣才能使車用塑料市場不斷發展壯大。

  • 第三方向:3D列印材料充滿幻想

3D行業權威報告稱,過去三年3D列印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7.4%,預計2019年3D列印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其中,在醫療方面的應用市場份額佔到15.1%,預計2025年該市場可達到1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百億元。

事實上,3D列印行業要想發展,除了3D列印機本身的軟硬體之外,決定這個行業的另外一個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3D列印材料研發和突破是3D列印技術推廣應用的基礎,也是滿足列印的根本保證。

全球知名咨詢公司SmarTech公司近期頒布了《未來10年,塑料在3D列印市場的應用預測》,評估了較新的塑料材料種類,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TPU、PET、PBA、聚乙烯醇、聚甲醛和可替代生物塑料、透明材料、柔性材料,以及納米增強塑料等。該報告指出塑料將成為3D列印公司的競爭優勢。

據市場研究機構Smartech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預計到2018年,全球3D列印材料市場的收入預計將達到25億美元,到2022年有望增至68億美元。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讓一些公司也嗅到了商機,從試水開始轉向正式進軍這一領域。

銀禧科技自2012年開始生產3D列印耗材,2014年開始實現部分產品量產。該公司旗下的中山康諾德公司提供一系列3D列印耗材,包括ABS線材、PLA聚乳酸線材、聚醯胺PA粉末復合材料和PVA水溶性支撐材料。

銀禧科技目前研發的ABS,PLA線材已實現小批量對外銷售;PVA線材及PA粉末目前處於中試階段。未來計劃對接網路技術創新3D列印服務,公司擬利用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打造3D產業化研發中心,探索藉助信息網路技術創新3D列印服務,建設用於打通垂直智能製造通道和水平價值鏈通道的一體化產業互聯網服務平台。

銀禧科技的3D列印材料研發的是以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為團隊帶頭人的創新科研團隊。公司董事長譚頌斌稱,2015年大概有兩三千萬以上的研發投入用於3D列印。雖然在3D列印領域目前銀禧科技還沒盈利,未來的回報期在3-5年左右,但正如銀禧科技董事長所說的:「這是充滿幻想的行業,產業一旦爆發增長,不可估量,顆粒無收也有可能。」

下一個十年:3D列印能給塑料行業帶來什麼變化?SmarTech公司的報告還稱,三類塑料
ABS、PLA和尼龍將在未來10年繼續占據3D列印材料市場的最大份額。預計到2019年, 這些材料的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3萬噸。

ABS和PLA繼續滿足3D列印的業務愛好者的需求,將為個人3D列印市場帶來強大商機。更多的耐用聚合物如TPU、聚碳酸酯和尼龍業將在未來十年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新材料在3D列印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專業人士實現產品不同性能,提供重量更輕、性能更好的零部件料,減少次級安裝程序,甚至讓客戶定製的醫療植入體和牙科解決方案成為可能,這將為相關的細分市場帶來更多價值。

但是目前,設備製造商控制著3D列印材料的供應鏈,這減少了大材料公司的競爭機會。不過,一些材料公司與小型設備廠合作,甚至自行研發3D列印設備。一些公司像CRP技術和DSM
Somos正通過為汽車和牙科應用研發特殊材料以尋找商機。

目前我國3D列印材料企業眾多,但我國3D列印領域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3D列印材料體系,現有材料還遠不能滿足3D列印的需求。3D列印材料目前普遍存在種類少、性能低、價格高的問題,無法滿足3D列印技術發展的需要,而國內3D列印材料問題更加突出。因此,開發更為多樣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3D列印材料是該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

相關資料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通用塑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I. 日用塑料製品未來幾年發展趨勢如何

有分析預測指出,從現在到2015年,我國塑料原料樹脂將有較快增長,將擴建幾個世界級的大型乙烯工程項目,乙烯總量在「十一五」達到了850萬噸左右,合成樹脂將隨之大幅度增加,為塑料製品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料基礎;從人均消費量看,我國人均消費量僅12kg左右,而發達國家是30kg~100kg,世界平均消費量也達18kg,因此,我國塑料工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近10年來,世界塑料製品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未來10年,世界塑料製品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世界塑料製品總產量將達到1.86億噸。
我國未來塑料工業的發展將主要在農用塑料製品、農用塑料節水器材、包裝塑料製品、建築塑料製品、工業交通及工程塑料製品等幾個方面。現就有關農用節水、節能劑包裝塑料製品分述如下:

農用塑料製品:根據中國塑協農膜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目前全行業已擁有大小規模不等的農膜生產企業近千家,產能達200萬噸以上,實際產量超過100萬噸/年,其中年生產能力萬噸以上的企業約60家。大型骨幹企業約30家,其生產能力和年產量均佔全國總量的60%。我同已成為世界上農膜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根據農業部的統計,2005年我國園藝設施栽培面積達到86.7萬hm2左右,全國地膜覆蓋面積達0.12億hm2,再加上氨化膜、青貯膜和纏繞膜的飼草用膜、塑料育苗容器、遮陽網、防蟲田、捕撈網具、農產品貯藏保鮮材料、農葯器械、泡沫塑料板材等,約需塑料製品300萬噸/年。

農用塑料節水器材:根據水利部門的初步規劃,節水灌溉工程面積要在目前0.17億hm2的基礎上達到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093億hm2,累計達到0.27億hm2。其中噴灌526.7萬hm2,滴灌66.7萬hm2,管道輸水93萬hm2,渠道防滲333.3萬hm2,需要各種塑料節水器如各類管材與管件、灌水器、噴頭、防滲用薄膜、土工編織布等170萬噸/年。

塑料製品節能效益:塑料建材不僅能大量代鋼代木,替代傳統建材,而且還具有節能節材、保護生態、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建築功能與質量、降低建築自重、施工便捷等優越性。塑料的節能效益十分突出,其節能效益表現在節約生產能耗和使用能耗兩個方面。以生產能耗計算,塑料製品為鋼材和鋁材生產能耗的1/4和1/8,硬質PVC塑料生產能耗僅為鑄鐵管和鋼管的30%~50%,塑料給水管比金屬管降低生產能耗可達50%左右。

包裝塑料製品:包裝至今仍是塑料應用中的最大領域,其發展仍大大超過其他傳統包裝材料。我國水泥、化肥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水泥包裝50%以上使用復合編織袋,還有礦產品、化工產品合成樹脂、原鹽、食糖、棉花和羊毛等包裝。由於我國紙張和黃麻資源缺乏,塑料包裝作為主要包裝材料是必然趨勢。

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年產量接近5億噸,需要大量包裝材料。我國糧食的小包裝在一些大城市中已有了起步並取得了進展。我國糧食銷售小包裝的比例如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需要各種塑料基材110萬噸/年。食品、飲料、葯品、洗滌用品、化妝品、化工產品等在我國迅速發展,它們對復合膜、包裝膜、容器、周轉箱、塑料托盤等包裝製品有很大的需求,如飲料的產量基本上是5年翻一番,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3000萬噸左右,其中50%將使用聚酯瓶,即需120億個左右。還有方便食品、乳製品、罐頭、食品、味精、糖果、餅乾等需要各種包裝材料幾百萬噸。葯品包裝也有很大市場。綜上所述,包裝材料製品總需求量約為550萬噸/年。

J. 再生塑料行業未來將如何發展前景如何

——原標題:2019年中國改性塑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利好政策將繼續推動需求市場增長

我國改性塑料規模以上企業較少 金發科技為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有上千家企業從事改性塑料生產,但規模以上企業較少。國內改性塑料的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金發科技、中國鑫達、道恩股份、銀禧科技等企業。其中金發科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改性塑料產量遙遙領先於同行企業,2018年改性塑料產量為138.26萬噸,同比增長0.82%。

1、廣東、浙江改性塑料產量居前

2018年,由於國際化工巨頭接連遭受不可抗力、中美貿易摩擦,國內環保趨嚴、廢塑料進口禁止,導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放緩,同時受「限塑」新政出台、家電/汽車行業產銷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生產環境難以樂觀。

總體來看,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經歷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中低端市場逐漸呈現產能過剩態勢。2018年改性塑料新增產能較少,同時受家電、汽車產銷放緩影響,下游需求市場表現欠佳。2018年,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為1783萬噸,同比增長6.4%,改性化率為20.8%。

根據主要地區塑料製品產量測算,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產量前三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產量分別為296萬噸、237萬噸和138萬噸,占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的比重分別為16.6%、13.3%和7.8%。

2010-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政策將繼續推動改性塑料需求市場增長

改性塑料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家電、汽車、辦公設備、電子電氣和電動工具等,其中家電和汽車領域為主要應用領域,分別佔37%和23%,隨著國家對「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政策的不斷推進,改性塑料性能不斷增強改善,未來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領域將更加廣泛。

盡管近年來汽車及家電產銷放緩,但汽車輕量化及家電改性塑料使用量增加,其需求市場仍有增長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