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把透明的物體拍攝的更清楚!
虛是因為你燈光打得太多了...
相機不能完成自動對焦~
你可以找個背景顏色好一點的...
用自然光就應該可以了
2. 請問有人知道圖中的效果是怎麼做出來的嗎,產品是透明的,怎麼拍都拍不出清透的感覺,不高檔。
這主要是拍出來的,拍廣告是非常專業的攝影,它布光很講究的,如這塊透明的物體光線要好,但光線的角度要恰到好處,不能有反光,否則,就不透明了.
拍這種東西,你看看一張照片,要拍很多次,拍到滿意為止
你如就這樣拍的話,機器自帶的閃光燈不能打開,你可以先目測看效果,目測出來,效果差不多了,再試試.目測出來不行,就要換角頭,換光線.
3. 產品攝影中常見的布光方式有哪些
1 頂光+前側光+側逆光
2 前側光+側逆光
3 前側光+輔光
4 前側光+輔光+側逆光
5 前側光+輔光+側逆光+頂光
產品拍攝需要光線均勻,有很多布光方法,根據自己需要靈活使用。產品拍攝的要求就是要凸顯產品的特點,避免歪斜、強反光、沒有立體感。
4. 怎麼用單反拍攝透明PP材質的產品(產品拍攝)
摘要 拍攝這類透明的產品,最好有用稍微深一點的背景紙,就夠了,不要用過深的背景色,這樣有於對比強烈反而感覺失去了原有的質感。最好用柔光拍攝,不能用閃光燈,這樣拍攝就會很有層次感。
5. 紡織類的產品應該如何進行布光拍攝要求紋理清晰,細節、質感明顯
棉布和毛料紡織品因為原料和織法不同,有平細和毛糙之分,但基本都屬於吸收被攝體。在布光中不會出現耀斑。因此,布光重點為表現紋理和花色質感。
棉布、毛織品的光位的漫射程度決定織物的質感表現。如果把面料平方,以水平的中地光位,垂直的後側光為用泛光燈之間照射時,面料會顯得相當粗糙。對影像放大來看,交織紋理清晰,絨或毛有逆光輪廓,但投影也濃重。因此,影調生硬。如果將主光加擴散片柔化,那麼,不但會使反差降低,而且會使投影變短,減少誇張成分。
對於細布,主光光位可提高,光性要適當柔化,質感表現會平滑、細致。
印花畫布應主要表現花色,有時可以不必過於強調紋理。因為花布的花色品種很多,有的素雅、有的鮮艷。色反差有時會拉得很大,這樣在布光和曝光時,可能會出現對花色和紋理難以兼顧的情況。比如大面積的白、灰明度的花布有效的深黑紋樣,曝光後在影像中白、灰部分花色紋理都很好,而深黑部分的紋理有可能不是很清晰。
既要表現出美麗的花紋,又要表現出柔和、媚人的閃亮光澤的質感特點。絲綢、錦緞類織物布光光源的光性要柔而散,且不宜太強。霧燈、柔光罩從織物前方略高位置布光為好。這兩類織物如果穿在模特身上,前面的布光可以較好地表現出質感。如果上述布光還不能表現出絲綢錦緞在光照下閃爍的光澤,就要架置輔助光進行營造。模特穿著後,織物會隨軀體起皺褶若果僅僅拍攝織物,建議不要把他們平鋪著放,而應該表明有起伏。這些皺褶和起伏有助於輔助光造成適量面積,適當明度的反射光,使它具有光澤特點。所謂適量面積和適當明度,是指這部分反光布宜過大、過亮,否則會過於耀目、雜亂和淹沒紋理表現。輔助光應偏側偏逆光。輔助光的調節,一定要從相機鏡頭角度觀察,直到明部分布和走向滿意為止種紗與尼龍紡織品大部分都屬於半透明體。紗與部分尼龍紡織品軟而輕飄。尼龍面料則較前者稍硬而挺。正面光要柔而散,用來顯示織物的質地,逆光也應該軟而散並稍亮與正面光。才能透射表現紡織物的紋理和質感。如果紡織物上印有花色,要適當控制逆光亮度,過強會使花色發灰或泛白並減弱反差;過暗則表現不出半透明感。拍攝白色或淺色紗時,最好使紗的表面有所折疊,這樣可以使逆光照射後因紗的不同厚度而形成的明暗對比強化半透明感。背景布要過暗,否則會產生沉重、壓抑感。以上說的主要都是拍攝以紡織品為主的布光原則。如果這些紡織品做成時裝,穿在模特身上,就既要強調時裝造型,又要表現面料質感。模特身體的線條起伏會使主光照明後形成部分明顯的陰影。這些暗區的質感表現會很差,需要對其補光,光性要軟於和弱於主光。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同的紡織品會有糙細、柔挺、輕重、薄厚的質感。一般而言,主光主要表現紡織物的紋理,輔助光多作強調暗部層次和輕柔、薄頭的性質。粗糙厚實紋路清晰的紡織品,主光可以稍微硬些,光位要低、側,輔助光要柔、散。
光亮的面料主光一定要軟、散且弱。面料皺褶處的反光是加強質感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主光表現不出,硬加輔助光塑造,但反光面積不宜大,且要走向流暢,此時應該注意這部反光雖明度高,但不可以造成耀斑失去質感。
紗類紡織品的半透明性主要依靠逆光來表現。光性要柔、散、既要體現紋樣、花色,又要顯示輕飄、薄柔。在需要正面補光時,反射光一般即可取得效果。
6. 靜物廣告攝影布光技巧有哪些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靜物、廣告攝影尤其如此,本文從光線對物體質感的表現、主題的表現等幾個方面分析布光技巧。
布光對產品的質地表現
由於物體結構質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據不同質感對光線不同的反映,我們把物體大致可以分為:吸光體、反光體、透明體。這只是比較概括地分門別類,有些產品的質地介於吸光體、反光體、透明體其中兩者之間,或是兼有吸光體、反光體、透明體三者組合而成的復合型產品。但是只有對簡單而基本質地的物體的布光表現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復雜的物體。我們根據不同靜物產品的的質感特點,探究出各類商品的典型布光和拍攝技法的共性和規律,並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追求更加完美的視覺表現,當然這只是為了表現不同質地而採用的不同布光方法,如果是表現靜物產品的其他方面,那麼布光方法就應在這基礎上再加創作。
1、吸光體的拍攝
吸光體產品包括:毛皮、衣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膠、亞光塑料等。它們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相對反光體和透明體而言)。因此對光的反射比較穩定,即物體固有色比較穩定統一,而且這些產品通常是本身的視覺層次比較豐富。為了再現吸光體表面的層次質感,布光的燈位要以側光、順光、側順光為主,而且光比較小,這樣使其層次和色彩表現得都更加豐富。
食品是比較典型的吸光體。食品的質感表現總是和它的色、香、味等各種感覺聯系起來,要讓人們感受到食品的新鮮、口感、富於營養等,喚起人們的食慾。圖1就在被攝體的上方和右側加了兩盞柔光燈,所以畫面中所有的食物的質感表現得都非常的細膩,而且表面的層次也非常豐富。圖2則在橙子正前方打了一盞柔光燈,這種順光的表現使表面顏色更加的鮮亮,對橘子表面細微的皺感的肌理表現得非常到位。
2、反光體的拍攝
反光體表面非常光滑,對光的反射能力比較強,猶如一面鏡子,所以塑造反光體一般都是讓其出現「黑白分明」的反差視覺效果。反光體是些表面光滑的金屬或是沒有花紋的瓷器。要表現它們表面的光滑,就不能使一個立體面中出現多個不統一的光斑或黑斑,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大面積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積越大越好。很多情況下,反射在反光物體上的白色線條可能是不均勻的,但必須是漸變保持統一性的,這樣才顯得真實,如果表面光亮的反光體上出現高光,則可通過很弱的直射光源獲得。
為了使刀和叉的朝上方的一面受光均勻,保證刀叉上沒有耀斑和黑斑,所以用兩層硫酸紙製作了柔光箱罩在主體物上,並且用大面積柔光光源(八角燈罩的閃光)打在柔光箱的上方,使其色調更加豐富,從而表現出其質感。如果直接裸露閃光燈光源,並且不用柔光箱,那麼直射光就會顯得硬,而硬光方向性非常強,所以光的形狀、大小就會直接反射刀叉上,形成明顯的光斑,那麼也就失去物體的質感。硬光雖然也可以表現反光體本身的特性,但較難控制,常常使反光比較瑣碎。如果不是為了特殊的反光效果,拍攝反光體時通常選擇柔光,柔光可以更好地表現反光體的質感。還要注意的是燈是有光源點的,所以必需盡量隱藏明顯的光源點在反光體上的表現。一般通過加燈罩並在燈罩里加柔光布的方式來隱藏光源點。由於反光體反射特性,我們還要注意相機和拍攝師的倒影,否則就會出現黑斑。一般會選擇一個沒有反射到自己的角度取景;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比如可以在硫酸紙製作的柔光箱上挖出一個洞,將鏡頭伸進去拍攝,目的就是盡量將攝影師和相機隱藏起來。
反光體布光最關鍵的就是反光效果的處理,所以在實際拍攝中一般使用黑色或白色卡紙來反光,特別是對柱狀體或球體等立體面不明顯的反光體。如圖4中的黑線條就是用黑色長條的卡紙反射上去的,但是卡紙的運用要恰到好處,否則會在反光體上形成很多雜亂的斑點,破壞反光體的整體性,也就不能表現其質感了。許多商業攝影師為了表現畫面視覺效果,不僅僅用黑色、白色卡紙,還會運用不同反光率的灰色卡紙來反射,這樣既可以把握反光體的本質特性,又可以控制不同的反光層次,增強作品美感。
3、透明體的拍攝
透明體,顧名思義給人的是一種通透的質感表現,而且表面非常光滑。由於光線能穿透透明體體本身,所以一般選擇逆光,側逆光等。光質偏硬,使其產生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體現質感。透明體大多是酒、水等液體或者是玻璃製品。
拍攝透明體很重要的是體現主體的通透程度。在布光時一般採用透射光照明,常用逆光位,光源可以穿透透明體,在不同的質感上形成不同的亮度,有時為了加強透明體形體造型,並使其與高亮逆光的背景剝離,可以在透明體左側、右側和上方加黑色卡紙來勾勒造型線條。圖5就是用逆光形成明亮的背景,用黑卡紙加以修飾玻璃體的輪廓線,用不同明暗的線條和塊面來增強表現玻璃體的造型和質感。當然在使用逆光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能使光源出現,一般用柔光紙來遮住光源。
表現黑背景下的透明體,要將被攝體與背景分離,可在兩側採用柔光燈,不但可以將主體與背景分離,也使其質感更加豐富(圖6)。如在頂部加一燈箱,就能表現出物體上半部分輪廓,透明體在黑色背景里顯得格外精緻剔透。如果是盛有帶色液體的透明體,為使色彩不失去原有的純度,可在物體背面放上與物體外形相符的白紙,從而襯托其原有的色彩.
布光對主題表現
光在攝影中不僅用來客觀地表現物體形態特徵,還可以傳遞給人感受。再現靜物產品形狀、體積、色彩、質感、空間等視覺信息的同時,也展現了靜物產品積極美好的諸多方面。攝影師不能單純從表象來觀察光,而應尋思「光」所包含的情感語言。對被攝物來說,不同的採光角度、亮度,得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掌握光在攝影作品中的效應,並且對此感覺敏銳,是攝影師的本能,猶如畫家熟練地運用顏料來描繪物體一樣,攝影師是運用布光來「描繪」。
1、直接表現
直接表現是指布光對產品或其構成的情節直接渲染氣氛。這種布光大部分直接作用在主體上。由於光有冷暖、強弱、明暗之分,所以表現出的主題和氛圍也不盡相同。
2、間接表現
間接表現是指對畫面陪體、背景或是氛圍加以渲染。這種布光只是為了增強主題氛圍,而不是直接塑造主體,它必須和其他塑造主體的光進行互動。
·對畫面裝飾性的用光
這種光是用來對畫面整體進行裝飾或突出表現被攝體局部特點。沖光的畫面效果、首飾品的耀斑、星光效果、多種光色點綴的效果等都是典型的裝飾性光。在黑色背景上扣出一小洞,在背景後面打一盞閃光燈,射出一束光,形成星光效果,使主體更加絢爛耀目。
·對背景的用光
對背景的用光要麼是用均勻統一的布光,要麼是有對比的漸變布光。要能破壞整個畫面的基調,否則不但起不到烘托主題的作用,還會改變作品主旨。背景用光,既要講究對比,又要注意和諧統一。圖12就是在黑色背景上打上了一盞偏藍的聚光來與偏黃的主體進行色彩互補,從而突出主題。
·對陪襯物的用光
對陪襯物的用光大多數情況下直接就用對主體塑造的布光來附帶表現,但有時也專為陪襯物設一盞燈。對陪襯物的用光不能破壞主體的光影效果,光本身不能太突兀。圖13就是在塑造香水主體布光完整的前提下,針對陪襯物—絲綢打了一盞藍色燈片的閃光燈,使主體表現得更為嫵媚動人。
布光對造型和色彩表現
1、光對靜物產品造型的塑造
布光表現靜物產品造型主要指的是對產品立體感和表面形態(輪廓)的塑造。當拍攝物體的特寫或近景時,最好運用正面補光,表現物體正面質感,曝光則以正亮度為宜,使造型效果更好。影響這方面表現的主要因素是光源的強度(或者說光比)和光照射的位置。
2、光對靜物產品色彩的表現
「光是色彩之源」,光對靜物產品的色彩還原起著直接作用。有光才會有色彩,光的變化影響著色彩的變化。人只有在光線下才感知到物體的顏色,如果是在黑暗中,再精美豐富的色彩也看不到。在景物廣告攝影中,光對色彩作用有兩點:一是光的方向;二是光的色性。
光的方向,在影室布光中指的是不同光位的光線照射,如順光、側光、逆光等,這些不同的光位,使靜物產生明暗不同的變化,使得色彩也各不相同。順光指拍攝主體的受光面,基本上沒有暗部,影調層次較平淡單調,反差小,但色彩細膩平和,色調明亮。圖16用的就是順光,畫面中蘋果的顏色非常鮮亮。側光使產品色彩在明暗度上產生明顯的對比,而且過渡自然豐富,圖15中的蘋果從明到暗色彩變化自然而豐富。逆光對靜物產品的亮部色彩表現比較差,而且色調較深沉。常運用逆光表現色彩的整體空間效果。圖17這張逆光作品中蘋果固有的色彩基本丟失了,但暗部的層次還是有的,蘋果的色彩反差很大。
光的色性主要指的是光本身的色彩偏向和色溫,對拍攝主題的色彩還原以及畫面色彩表現有著巨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在日光燈與白熾燈下,同一靜物會呈現不同的色彩,這就是受到了不同色溫影響的緣故。例如紅色在白熾燈下呈橘紅色,但在日光燈下卻呈現出品紅色或紫色。圖19就是在偏低的色溫中拍攝的蘋果,蘋果的顏色就偏紅、偏暖,而圖20是在偏高的色溫中拍攝的蘋果,顏色就偏藍、偏冷。乳白色的電話在不同光色的纖維燈下所產生的紫紅和藍的色彩效果。
綜上布光對靜物產品表現的三個方面分析,強調了布光是靜物廣告攝影的重要造型手段,選擇光就是選擇畫面的形和色。布光能使作品的影調層次和色調層次更加豐富、主體形象更具變化,從而使靜物產品更加生動,富有表現力。作為一個視覺傳達者的商業攝影師,需要充分利用光影這一元素對靜物產品進行視覺再創造,光影不僅可以對靜物產品形象做客觀記錄,而且能使靜物產品的視覺形象更加優美,讓人印象深刻。靜物產品布光的每一細小變化都會給作品帶來不同的感受,因此,攝影者在構思和創作時,用畫草圖的方法來對產品的布光加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預知作品的視覺效果,從而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創作出經典的商業攝影作品。
靜物廣告攝影藝術,是「光」與「影」的造型藝術。合理利用和發揮光在造型中一切不容替代的作用,通過作品進行視覺傳遞靜物產品信息,表達攝影師的思想情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分析布光所表現出的不同視覺形象的藝術效果,能使靜物廣告攝影中藝術形象更加鮮活,使消費者對作品以及作品的主題印象更加深刻。
7. 拍攝透明玻璃瓶小物件如何才能拍出透明感來
這個理論知道告訴你,還是沒有可操作性的照明設備,你可以用大型的影室燈,也可以用景物拍攝台(有現成的).至於布光方法,可以用平光,也有其它方法,要看你需要達到那種效果
8. 若拍攝一組透明的高腳玻璃杯,如何進行布光(論述題)
如果你可以接受我發的圖片,我是這么布的:
半透明的白色塑料板架,然後在暗室里只要一個燈光放在底部靠後的位置,然後白色塑料板上襯黑色亞克力板,高腳杯放在稍靠黑色板後方的位置,然後拍攝。
9. 拍攝那種透明塑料袋的食品,要怎麼布光,,請教大師一般注意什麼,不吝賜教
1,塑料袋外抹上消光液(油);
2,使用外閃燈或者常明攝影燈;
3,使用偏振鏡,用外閃燈的需要試幾次才能確定正確偏振角度,用常明燈可以直接看取景效果。
注意:拍攝完全透明的物體要配合手動對焦。
10. 產品圖片拍攝技巧求指導
做為網上開店的賣家,都知道商品拍攝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把商品真實、清晰的呈現在買家的面前,是賣家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商品拍攝不同於藝術攝影,不需要體現照片的藝術價值和較高的審美品位,但這決不意味著,最終的影像就是枯燥乏味的。
由於大部分賣家沒有接受過攝影培訓,拍出的照片不理想,為提高大家商品拍攝的水平,由我來給大家系
統介紹一下:網店商品如何拍攝(靜物篇)。
先給大家列個目錄吧,方便大家查看。
一、商品拍攝的特點和要求;
二、器材准備;
三、光線的使用;
四、商品的布局;
五、背景的選擇和處理;
六、商品拍攝大家談
下面就開始了,仔細看呦。
一、商品拍攝的特點和要求
商品拍攝對象,從廣義上來說,指的是一切可以出售的物體,它包括自然界的花卉、樹木、瓜果、蔬菜、日常用品、工業用品、手工藝品、歷史文物等。我們要講的是從狹義的角度來看,拍攝的表現范圍是室內飾物、花卉、器皿、工藝品等一些體積較小,可以人工擺放的物品。
商品拍攝不同於其它題材的攝影,它不受時間和環境的限制,一天24小時都可以進行拍攝,拍攝的關鍵在於對商品有機的組織、合理的構圖、恰當的用光,將這些商品表現的靜中有動,栩栩如生,通過你的照片給買家以真實的感受。
商品拍攝的特點:
1、對象靜止:商品拍攝區別於其它攝影的最大特點,是它所拍攝的對象都是靜止的物體。
2、擺布拍攝:擺布拍攝是區別於其它攝影的又一個顯著特點,不需要匆忙的現場拍攝。可以根據拍攝者的意圖進行擺布,慢慢地去完成。
3、還原真實:不必要過於追求意境,失去物品的本來面貌。
商品拍攝的總體要求:
商品拍攝的總體要求是將商品的形、質、色充分表象出來,而不誇張。
形,指的是商品的形態、造型特徵以及畫面的構圖形式。
質,指的是商品的質地、質量、質感。商品拍攝對質的要求非常嚴格。體現質的影紋層次必須清晰、細膩、逼真。尤其是細微處,以及高光和陰影部分,對質的表現要求更為嚴格。用恰到好處的布光角度,恰如其分的光比反差,以求更好的完成對質的表現。
色,商品拍攝要注意色彩的統一。色與色之間應該是互相烘托,而不是對抗,是統一的整體。「室雅無須大,花香不在多」,在色彩的處理上應力求簡、精、純,避免繁、雜、亂。
二、器材准備
1、既然是網店商品拍攝,就要有一款適合靜物拍攝的相機,最好有微距功能。關於相機這個話題,會由我們的木魚版主在「導購指南」中給大家介紹,我就不多說了。
2、三角架,是我們從事商品拍攝乃至其它各類題材攝影不可或缺的主要附件。為避免相機晃動,保證影像的清晰度,使用三角架是必須的。
3、燈具,是室內拍攝的主要工具,如果有條件的話,應具備三隻以上的照明燈。建議使用30W以上三基色白光節能燈,價格相對便宜,色溫也好。很適合家庭拍攝使用。
4、商品拍攝台,是進行商品拍攝必備的,但也可以因陋就簡,靈活運用。辦公桌、家庭用的茶幾、方桌、椅子和大一些的紙箱,甚至光滑平整的地面均可以作拍攝台使用。
5、背景材料,如果到照相器材店購買正規的背景紙、布,費用很大,在一般小的房間里使用起來也不一定方便。你可以到文具商店,買一些全開的白卡紙來解決沒有背景的問題,千萬不要用復印紙呀。也可以到市場購買一些質地不同(純毛、化纖、絲綢)的布料來作背景使用。
哇!要准備這么多東西呀!不要怕麻煩,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光線的使用
商品拍攝與其它攝影題材,在光線的使用方面有一定的區別。
商品拍攝的對象多數是能夠放在拍攝台上的東西,物體的質感表現,畫面的構圖安排,較其它的攝影題材表現要求更高。而且拍攝中燈光使用較多,自然光使用較少,所以在畫面布局和燈光處理方面比較復雜。
下面介紹兩種拍攝商品的光線使用方法。
1、室內自然光:
如果使用室內自然光拍攝商品,你就應該了解這種光線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這種看似簡單而且容易使用的光線條件,非常可能導致拍攝的失敗。由於室內自然光是由戶外自然光通過門窗等射入室內的光線,方向明顯,極易造成物體受光部分陰暗部分的明暗對比。即不利於追求物品的質感,也很難完成其色彩的表現。對於拍攝者來講,運用光線的自由程度即受到限制。
要改變拍攝對象明暗對比過大的問題,一是要設法調整自己的拍攝角度,改善商品的受光條件,加大拍攝對象與門窗的距離。二是合理的利用反光板,使拍攝對象的暗處局部受光,以此來縮小商品的明暗差別。利用室內自然光拍攝商品照片,如果用光合理、准確、拍攝角度適當,不但能使商品的紋路清晰,層次分明,還能達到拍攝對象受光亮度均勻,畫面氣氛逼真的效果。
在商品拍攝光線的使用方面,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你最好利用人工光源,根據自己對商品拍攝的理解認識,去進行拍攝實踐。
2、人工光源:
人工光源主要是指各種燈具發出的光。這種光源是商品拍攝中使用非常多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強度穩定,光源的位置和燈光的照射角度,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調節。
如何使用人工光源進行拍攝,要根據拍攝對象的具體條件,和拍攝者對於表現方面的要求決定。燈光是以點狀光源,或是柔光棚光源及反射光線等形式對商品發生作用。許多情況下,拍攝對象的表面結構決定著光源的使用方式。
在一般情況下,商品拍攝是依靠被攝商品的特徵吸引買方的注意,光線的使用會直接關繫到被攝商品的表現。要善於運用光線明與暗、強與弱的對比關系,了解不同位置的光線所能產生的結果。
側光,能很好的顯示拍攝對象的形態和立體感;
側逆光,能夠強化商品的質感表現;
角度較低的逆光,能夠顯示出透明商品的透明感;
角度較高的逆光,可用於拍攝商品的輪廓形態。
熟悉和掌握上述各種位置燈光的作用和效果,在拍攝過程中,可以先使用一隻照度較大的單燈在拍攝對象的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進行照明實驗,細心觀察不同位置光線,所能產生的不同效果。了解它對拍攝對象的表現所產生的作用。
利用室內燈光進行商品照片的拍攝,其光線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主光、輔助光、輪廓光、背景光、頂光、地面光等幾種。在一般情況下,拍攝的過程只採用三至四種光線類型即可。
對於拍攝者來說,在布置各種類型的光線時,切忌將所有的燈光一下子全部照射到被攝對象及其背景等處。這樣做勢必造成光影的混亂。
正規的布光方法,應該注重使用光線的先後順序,首先要重點把握的是主光的運用。因為主光是所有光線中佔主導地位的光線,是塑造拍攝主體的主要光線。當主光作用在主體位置上後,其燈位就不再輕易移動。然後再利用輔助光,來調整畫面上由於主體的作用而形成的反差,要適當掌握主光與輔助光之間的光比情況。
輔助光的位置,一般都安排在照相機附近,燈光的照射角度應適當高一些,目的是降低拍攝對象的投影,不致影響到背景的效果。輔助光確定以後,根據需要再來考慮輪廓光的使用。
輪廓光的位置,一般都是在商品的左後側或右後側,而且燈位都比較高。使用輪廓光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有部分光線射到鏡頭表面,一經發現要及時處理,以免產生眩光。其後再按照拍攝需要,考慮背景光等其他光線的使用。
全部所需光線部署好以後,再縱觀全局,做一些必要的細微調整。當然這種有主有從,有先有後的布光順序是在一般情況下,面對一些特殊的拍攝對象,光線的使用,並不一定拘泥於主光到輔助光再到輪廓光這種用光順序。有的時候只需要一隻燈照明,有的時候將頂光做為主光使用。所以,拍攝者可通過反復實踐,掌握用光的規律,就能很好地把握商品拍攝中光線的使用效果了。
看來很不容易呀,大家要好好學,以後當個攝影家!
下面,將幾種不同表面結構商品的光線運用方法作一介紹:
(1)、粗糙表面商品的光線運用
有許多商品具有粗糙的表面結構,如皮毛、棉麻製品、雕刻等,為了表現好它們的質感,在光線的使用上,應採用側逆光或側光照明,這樣會使的商品表面,表現出明暗起伏的結構變化。
(2)、光滑表面商品的光線運用
一些光滑表面的商品,如:金銀飾品、瓷器、漆器、電鍍製品等,它們的表面結構光滑如鏡,具有強烈單向反射能力,直射燈光聚射到這種商品表面,會產生強烈的光線改變。所以拍攝這類商品,一是要採用柔和的散射光線進行照明,二是可以採取間接照明的方法,即燈光作用在反光板或其它具有反光能力的商品上,反射出來的光照明商品,能夠得到柔和的照明效果。
(3)、透明商品的光線運用
玻璃器皿、水晶、玉器等透明商品的拍攝一般都採用側逆光、逆光或底光進行照明,就可以很好地表現出靜物清澈透明的質感。
(4)無影靜物的光線運用
有一些商品照片,畫面處理上完全沒有投影,影調十分干凈。這種照片的用光方法,是使用一塊架起來的玻璃檯面,將要拍攝的商品擺在上面,在玻璃檯面的下面鋪一張較大的白紙或半透明描圖紙。燈光從下面作用在紙的上面,通過這種底部的用光就可以拍出沒有投影的商品照片,如果需要也可以從上面給商品加一點輔助照明。這種情況下,要注意底光與正面光的亮度比值。
3、光線與氣氛
商品拍照所表現的氣氛,是給予購買者的一種情感反應,這種氣氛的形成是在拍攝過程中,由於光線的作用而產生的。由特定的光線所表現出來的氣氛,只是在有意識地保留這種光線照明特徵情況下,才能真正體現出來。比如,在逆光的照明條件下,拍攝對象的明暗反差會很大,被攝體朝向照相機鏡頭的這個「面」往往會呈現在陰影中,如果你不恰當地使用過量的輔助光線,從物體的正面照射,把物體的背光面照得很亮,想著去表現被攝體更多的細部層次,這樣做,不僅會失去畫面上逆光攝影的光線感覺。更重要的是由此破壞了照片畫面的整體氣氛。
氣氛的表達要藉助光線的作用,而光線的作用則是依據主體的表現需求,在遇到上述情況是,首先應想到如何協調質感表現、氣氛渲染與主體內容表達之間的關系。根據所使用光線的造型作用和特點,調整好主光與輔助光的光比結構,利用畫面氣氛,更好的刻面靜物拍攝畫面的主體。
四、商品的布局
商品的布局,在這里我們可將其理解為靜物畫面的構圖。商品拍攝在構成方面遵遁攝影的一般構圖要求,只是在某些方面,商品拍攝的構圖要求更高、更細。因為商品拍攝不同於其它的攝影題材,他是通過拍攝者主觀意圖擺設出來的,所以構圖就要求更加完整、嚴謹,畫面中各種關系的處理也要求合理。商品在畫面中布局的過程,就是建立畫面各種因素的開始。這其中包括主體的位置、陪體與主體關系、光線的運用、質感的表現、影調與色調的組織與協調、畫面色彩的合理使用、背景對主體的襯托、畫面氣氛的營造等等。
按照構圖的基本要求,在簡潔中求主體的突出;在均衡中求畫面的變化;在穩定中求線條和影調的跳躍;在生動中求和諧統一;在完整里求內容與形成的相互聯系。在准備拍攝之前,要對被攝商品進行仔細的觀察,取其最完美,最能表現自身特點的角度,然後將其放在帶有背景的靜物拍攝台上。構圖時要根據不同的拍攝對象作不同的安排。拍攝歷史文物,為求其平穩、莊重,一般都放在畫面居中的位置上;拍攝陶瓷奔馬、就應該在主體的的奔跑方向前留出一些空間;拍攝細長的靜物,就可以將其放在畫面中間略偏向一邊的位置上,用其投影來達到畫面的平衡;拍攝大一些的物體,畫面布局應當充實,給人一種大的感覺;拍攝小的靜物,畫面上就可適當留些空間,讓人感覺其小;拍攝多個物體,就應考慮相互的陪襯和呼應關系。
對於靜物拍攝畫面的布局和構圖的把握,要靠平時的練習和積累,運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下面介紹幾種傳統的靜物拍攝構圖形式,供大家在使用中參考。
(1)、△型(三角形)構圖
△型構圖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角形構圖。這種構圖是靜物拍攝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它所表示的景物畫面具有穩定性和庄嚴的感覺。三角構圖要注意的就是:主次的關系一般形成不等邊的三角形,顯得即穩定又不呆板。
(2)▽型(倒三角形)構圖
與三角形構圖相反,這種倒三角形構圖極富動感,在不穩定的情緒中求的感覺上的變化。這種構圖形式也是商品拍攝中較為常用的一種。
(3)S型構圖
S型構圖,優美而富於變化,雖然在商品中這種構圖形式比較少見,但是如果用它的表現力藉助線條的作用,會拍出一幅非常好的商品照片。
(4)對角線構圖
在這種構圖形式中,由於主體的傾斜,加強了畫面的沖擊力度,給人以強烈的動感。
以上這四種構圖方法是較為傳統的構圖形式。商品拍攝的構圖形式和布局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借鑒的目的不是要照搬,而是要在應用的基礎上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創新。
五、背景的選擇和處理
商品拍攝中,背景在表現主體所處的環境,氣氛和空間方面。在表現整個畫面的色調及其線條結構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由於背景的面積比較大,能夠直接影響畫面內容的表現,背景處理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靜物拍攝的成敗。
背景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專用的背景布/紙、呢絨、絲絨、布料、紙張和牆壁等。
(1)、背景燈光的運用
在商品拍攝中,背景燈光如果運用合理,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一些雜亂的燈光投影,同時也能更好地渲染和烘托主體。背景燈光的布光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背景的照明亮度安排的很均勻,盡可能的在背景上沒有深淺明暗的差異。另一種是將背景的光線效果,布置成中間亮周圍逐漸暗淡的效果,或背景上部暗逐漸向下過度的光線效果。通過用光線對背景的調整,可以使背景的影調或色彩既有明暗之分又有深淺之別,將拍攝對象與背景融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會得到非常好的拍攝效果。
如果將背景燈置於主體物的背後,從正面照亮背景,就會在背景上形成一個圓形的光束環。燈光位置距離背景的遠近,決定了光束環的大小,你可以根據主體表現的需要自行調整。這種方法既簡便,又可以表現出較好的畫面效果,你不妨按此方法去拍張靜物照片。
(2)背景色彩的處理
背景色彩的處理,應追求艷麗而不俗氣,清淡而不蒼白的視覺效果。背景色彩的冷暖關系、濃淡比例、深淺配置、明暗對比,都必須從更好的突出主體對象總的前提出發。可以用淡雅的背景襯托色彩鮮艷的靜物,也可以利用淡雅的靜物配以淡雅的背景。在這方面沒有一定的規律和要求,只要將主體和背景的關系處理的協調、合理即可。黑與白在商品拍攝背景中的使用,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對於主體的烘托和表現,黑與白有著其它顏色背景達不到的效果。尤其是白背景給人那種簡練、樸素、純潔的視覺印象,會將主體表現的清秀明凈,淡雅柔麗。如果你要拍攝靜物照片,不妨使用白背景嘗試一下,相信你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背景的「虛化」處理
如果在室外拍攝靜物照片,會受到雜亂背景的影響。因此,為了不影響主體的表現,對背景進行虛化處理是很必要的。處理的方法:一是採用中長焦距的鏡頭進行拍攝,發揮這種鏡頭焦距長,景深小的性能,虛化背景。二是拍攝時盡量不用太小的光圈,避免產生太大的景深;三是控制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來達到虛化背景的目的。
如果在室內運用自然光拍攝靜物照片,利用較慢的快門速度,在拍攝開啟快門的時候,同時將背景進行左右,或是上下的快速移動,同樣可以達到虛化背景的目的。但需要兩個人進行操作,快門速度也應該在1/2秒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