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賣出1個產品後需要交納多少稅額
銷項稅:2905.98
進項稅:726.50
應繳增值稅:2179.48
城市維護建設稅5%:2179.48*5%=108.97
教育費附加:3%:2179.48*3%=65.38
地方教育費附加:2%:2179.48*2%=43.59
2. 銷項稅額的計算,具體怎麼計算
銷售白酒的包裝物租金作為價外費在計算銷項稅時一並計入到銷售額中,並且要換算成不含稅金額
包裝物押金要計入到其他應付款,逾期未收回包裝物,不退的押金要換算成不含稅金額計算銷項稅。此題為押金,收取時記到其他應付款的。
3. 稅率問題!一般納稅人商品進價10000。賣出價15000。那麼稅負是多少
1、現行稅率為16%;
2、增值稅為價外稅,問題給出商品進價10000,賣出15000,應該均為不含增值稅金額;
3、銷項稅額:15000×16%=2400元
4、進項稅額:10000×16%=1600員
5、應納增值稅額:2400-1600=800元
6、稅負:800÷15000=0.533%
4. 一般納稅人賣出一件商品應繳多少稅
一、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二、其他一般納稅人按照17%稅率計算,應繳稅金=銷售稅-進項稅-上期留底,此外還要繳納城建稅,印花稅,教育附加費,地方教育附加稅,有利潤的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5. 不含稅進項產品,按含稅銷項賣出,請問需要交多少稅
應交增值稅=[含稅銷售額÷ (1+適用稅率)-進項稅額]×適用稅率
小規模納稅人:應交增值稅=含稅銷售額÷ (1+徵收率)×徵收率
附加稅費=應交增值稅×(7%+3%+2%)
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額×5%
印花稅=銷售貨物合同金額(不含稅)×0.05%
個人所得稅: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6. 銷售商品,開普通發票,怎麼計算銷項稅額
銷項稅額:增值稅納稅人銷售貨物和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此謂銷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銷售額×適用稅率進項稅額:進項稅額是指當期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繳納的增值減稅額.在企業計算時,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後的數字,才是應繳納的增值稅。因此進項稅額的大小直接關繫到納稅額的多少.進項稅額就是進貨時所付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就是銷售貨物所收取的增值稅。
拓展資料:
銷項稅額(output VAT)是指增值稅納稅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屬於財務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銷項稅額分為含稅、不含稅兩種計算方法。
一般情況下的銷售額的計算
當期銷售額包括增值稅納稅人當期銷售貨物、應稅勞務從購買方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具體的說,應稅銷售額包括以下內容:
(1)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取自於購買方的全部價款
(2)向購買方收取的各種價外費用。具體包括: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支付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和代墊款項等費用,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但下列項目不包括在內:
1.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2.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輸費用:
(1)承運部門的運輸費用發票開具給購買方的;
(2)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買方的。
3.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1)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製的財政票據;
(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4.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