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臨期食品引起了人們關注,長期食用「臨期食品」會損害健康嗎
客觀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明白「臨期」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市面上能賣的食物都會有保質期,從幾天到幾年不等:新鮮食物的保質期很短,比如罐頭,還有一些不需要標注的食物,比如白糖。所謂保質期,就是從產品包裝上看,食品的風味和營養最好,建議在這個期限內食用。接近這個時間段,就叫「臨期」。超市的運營中,保質期是不一樣的。比如保質期一年,離保質期還有兩個月就過期了。但如果保質期是45天,那麼一周後才算到期日。企業來源於實驗數據或參考同行業成熟數據,傾向於保守——不願意標注保質期過長,因為保質期內出現質量問題,這是廠家的全部責任。
2. 臨期產品是指幾個月
臨期產品的具體臨界期如下:
1、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乾等)。
2、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麵、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3、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並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4、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5、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6、標注保質期少於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製品等)。
常見臨期食品來源
1、很多大型商超會將部分臨期食品退還給供應商,以調換新貨。
2、一些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銷路不暢,庫存積壓。
3、個別經銷商放棄某一品牌的代理,選擇清倉。
3. 臨期食品,能不能吃
因此,雖然對於食品過期多久還能吃並沒有確定的答案,但很多人對「食品過了保質期就一定不能吃」的認知也是並不完全的,籠統來說,只要食品沒有發生質變,出現腐敗、變色、結塊兒、非正常結晶、變味等質量上的問題,其實都是可以吃的。在2004版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中也明確指出「超過保質期,在一定時間內,預包裝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考慮到並不「鼓勵」人們吃過期食品,後來的行標中去掉了這一說法)。當然,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著想,我們並不鼓勵人們吃已經過期的食品,為了不造成食物浪費,最好的做法就是購買食品時看清保質期,算好自己食用該食品的期限,然後再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購買,以免造成浪費。
4. 請問什麼是臨期商品
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於安全食品的范圍,如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櫃」銷售的即是臨期食品。
鑒定標准:
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乾等)
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麵、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並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標注保質期少於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製品等)
拓展資料:
臨期食品優劣
優勢:
雖然是臨期但仍在產品保質期內,因此屬於安全食品;
有「臨近保質期食品」、「臨期食品可放心食用」等提示用語,降低消費者憂慮;
可以減少銷毀食品的浪費與返廠再加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一般打折銷售因此價格相對低廉。
劣勢:
國內大眾對臨期食品的認同程度不高;但在國外,人們對臨期食品則有著獨特的喜愛。
臨期食品——網路
5. 保質期還有一個月的東西能吃嗎
過期的食品是盡量不要吃。吃了過期食品會對健康有損害的,嚴重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般情況下說的保質期,是指在那個期限內,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換言之,這是廠家的一個承諾在此期限內,食品的風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會有保證,如果出了問題,廠家需要負責。而過了保質期,並不意味著就壞了,只是廠家不再擔保。
6. 臨期產品是什麼
臨期產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於安全食品的范圍,如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櫃」銷售的即是臨期食品。臨期食品可以吃,臨期食品還是在保質期內,保持了食品的品質,此外很多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也是可以吃的,這些臨近保質期的食品依然是安全可靠的。雖然是臨期但仍在產品保質期內,因此屬於安全食品;可以減少銷毀食品的浪費與返廠再加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一般打折銷售因此價格相對低廉。
7. 臨期食品可以吃嗎
可以吃。
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於安全食品的范圍。
產品的保質期是指產品的最佳食用期。產品的保質期由生產者提供,標注在限時使用的產品上。在保質期內,產品的生產企業對該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准或明示擔保的質量條件負責,可以安全使用。
(7)臨期產品可以吃多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保質期不是識別食物等產品是否變質的唯一標准,可能由於存放方式,環境等變化物質的過早變質。因此還要注意食品色、香、味有沒有改變,飲品有沒有出現失光、混濁沉澱、異味等。
食物等盡量在保質期未到期就及時食用。開啟的食物類的保質期將會縮短,所以盡早使用完,避免產品質量發生變質。
8. 臨期食品 國家規定
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於安全食品的范圍,如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櫃」銷售的即是臨期食品。
2012年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並單獨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隨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質期臨界」的6級標准:
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乾等)
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麵、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並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標注保質期少於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製品等)
臨期能吃嗎?
答案是可以。因為臨期食品還處於保質期內。
2011年5月13日衛生部發布GB-7718-2011對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做出如下定義,即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於銷售,並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
簡單來說,食品在其應有的貯存條件(如冷藏或常溫等),在保質期內其食品的品質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質並能銷售的。
9. 臨期食物可以吃嗎為什麼臨期食品現在這么火
小編在外出逛街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居然開了一些臨期商品的超市,這些超市裡面賣的就是一些快要過期的產品,而小編發現,居然有很多的人在進行購買。
三、總結。
如果說大家對於自己的飲食要求是比較高的話,小編就建議大家最好是不要去吃這種臨期產品,否則的話,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像很多的產品都是需要放在低溫下進行保存的,在售賣的時候,如果沒有注意的話,也會導致食物的變質。有很多的小便宜是絕對不能貪的,否則的話會導致自己的身體受到很大的影響,並且這些小的食品也是不能夠去給孩子吃的,否則也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