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種植糧食一畝地能補貼多少錢有什麼標准
這個其實不太好說,因為要看種植的到底是哪一種糧食,另外各地區的標准其實也是不一樣的。目前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種植水稻,玉米還有小麥這些糧食作物的話大多都是有補貼的,水稻每畝的補貼應該是在250元左右,而玉米每畝的補貼價格應該是在140元左右,除了這些農作物以外,像花生這類的農作物,部分地區同樣也是有補貼的,不過補貼的不是很多,每畝地大概是在10元左右。
實際上現在國家對於農民的補貼政策是越來越大了,也就是說現在在農村,即便是僅僅依靠種植,同樣也是可以吃飽飯的。
B. 在農村耕稻穀生產有補貼,那麼耕一畝水稻國家補貼是多少
1、稻穀育種補助
農戶、種子生產加工合作社和種子公司等做好的符合要求的三大農作物(苞米、稻穀、小麥)育種,通常稻穀育種補助是75元/畝,育種保險補助22.2元/畝。
農村種植稻穀補給誰:
誰種地,補給誰,水稻種植補助會派發給那些實際上種糧食的人,補助目標包含農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水稻種植行為主體。
農戶。具體指運用已有承包土地種糧大戶的農戶,便是沒有把承包土地流轉給他人的“小農戶”。
種糧大戶。具體指流轉土地的種糧大戶,包含家庭農場等,鄉村現在有許多種糧大戶通常流轉的土地資源都是在一百多畝以上,也是可以領取補助的。
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是根據土地資源入股投資將土地資源聚集起來做好運營的,農業企業是由本人,或是由機構投資創建的生產加工農產品為核心的公司,這兩種跟種糧大戶是一樣概念的種糧大戶經營主體。
C. 種植有機蔬菜國家有什麼補助收不收稅
不收稅。
1、農業支持維護補貼政策,每畝30-230元。由原來三項補貼並為「農業支持維護補貼,次要為:耕地地力維護補貼、規模過度運營補貼。
2、造林補貼,每畝100-600元。次要為:防護林補貼、石漠化綜合管理補貼。
3、測土配方施肥補貼政策(60-200萬)。選擇一些重點縣作為瘦身增效試點給予補貼。
4、耕地輪作休耕補貼試點補貼政策,每畝150-1000元。次要為重金屬凈化區、地漏區、耕天時用率瘠薄地域。
5、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貼,每畝20-40元。次要為大型機械深耕作業的補貼。
(3)種地標農產品國家補貼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擇適宜栽培地點種植有機蔬菜宜選擇遠離城市及工礦區、無大氣、水源及土壤污染、土壤肥沃、質地沙粘適中、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有機肥料來源充足的地方。
2、選擇適宜作物和品種種植有機蔬菜宜選擇病蟲害發生較輕、生長期較短的作物,如菠菜、胡蘿卜、蘿卜、蒜薹、毛豆、牛蒡、芋等。同時還要選用優質、抗病、生長勢強的品種。
3、科學安排種植茬口應根據作物特點及病蟲害發生規律,將作物主要生長期安排在病蟲危害較輕的季節,躲避病蟲的危害。
4、合理使用有機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各種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如人畜糞便、植物莖葉、豆科綠肥、草木灰、豆餅、蓖麻餅等。經發酵腐熟,作基肥或追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有機蔬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
D. 現在種植農產品國家有沒有什麼補貼政策扶持
現在種植農產品國家有相應的補貼政策扶持,具體內容請看下文:
一、項目申報受理單位: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綜合開發辦
項目名稱: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土地治理項
支持范圍:種植、養殖基地和設施農業項目;棉花、果蔬、茶葉、食用菌、花卉、蠶桑、畜禽等農產品加工項目;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資金補助數額:80—160萬元
申請申報時間:3月
項目名稱: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
支持范圍:重點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種類),適當兼顧果、茶,每個設施基地200畝以上(設施內面積,下同),每個露地基地1000畝以上
資金補助數額:5000元/畝,不超過300萬
申請申報時間:7-8月
E. 國家給農民種田補貼每畝一年到底有多少錢
國家根據每個省份的情況不同,下發的補貼資金也不同。例如2018年度江蘇省宿遷市,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發放標准統一為120元/畝。
2016年起,國家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原來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主要用於對耕地資源的保護。
在全市范圍內,原則上是對種地農民擁有承包權的耕地、村組機動地在農村土地二輪承包或土地確權時被確認的耕地、國有農場和國有農牧漁良種場的耕地給予補貼。
(5)種地標農產品國家補貼多少擴展閱讀:
2018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指導思想是:
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推進農業「三項補貼」由激勵性補貼向功能性補貼轉變、由覆蓋性補貼向環節性補貼轉變,提高補貼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將直接發放給農民的補貼與耕地地力保護掛鉤,鼓勵農民秸稈還田,不露天焚燒秸稈,增施有機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主動保護耕地地力,提高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意識,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實現「藏糧於地」。
F. 國家現對農村種田有哪些補助
國家標准50元/畝,各地可上下浮動
現在國家補貼農民種地各地標准不一樣
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農民種植水稻每畝補貼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公布。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願。
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傳統水稻產區,對水稻良種實施補貼。對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
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確定。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願。
山西出台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政策:對農民種植小麥、玉米作物給予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一是用糧食風險基金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
從糧食風險基金中逐步拿出40%對全省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戶進行直接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負責落實和核定小麥、玉米種植面積,財政部門負責兌現資金。省財政撥款1000萬元對1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10元;撥款1000萬元對200萬畝優質玉米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5元;撥款400萬元用於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上海市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措施:一是今年繼續對本市種糧農戶實行直接補貼。對水稻種植規模在5畝以下(含5畝)的,每畝補貼60元;5-15畝的,每畝補貼70元;15畝以上的,每畝補貼80元。
江西省出台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農民只要種植早稻、中稻、晚稻,每畝給予10元補貼,早稻種植優良品種的每畝再給良種補貼10元。
湖北省:農民購買一畝早稻良種補貼10元,購買一畝中秈稻和粳稻良種補貼15元;
湖南省對糧農實行直接補貼,對水稻生產給予良種補貼:一、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
按農業稅計稅面積中的種糧面積對種糧農民實行補貼,每畝補貼標准為11元。在4月10日前,先按每畝8元標准補貼到農戶,其餘部分在7月底前全部補貼到位。
二、對水稻生產給予良種補貼。
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4月10日前,將早稻良種補貼足額補貼到戶,粳稻和中秈稻良種補貼也在播種之前補貼到戶。對晚秈稻的補貼,待國家確定後再公布具體補貼方案。
G. 種地國家給哪些補貼
規模經營補貼:
規模經營補貼就是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整合成為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其要求各地採取貸款貼息或者其他方式給種糧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進行支持。這項補貼是為了改善土地撂荒造成的浪費現象,鼓勵農民進行規模種植。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2016年農業農村部將種糧補貼、農資補貼、良種補貼「三補合一」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也有很多人稱其為「三項補貼」。基本上來說,這項補貼每家每戶都符合標准。
補貼標准:由於2018年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細則暫未全部明確,根據往年的補貼情況,通常補貼金額在30-230元/畝之間。因為各地種植差異,補貼金額也有所不同。
補貼對象: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
補貼條件:
1、擁有土地承包權;
2、實際在種地的農民能領取,把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則拿不到;3、種的地越多,拿到的補貼也就越多。
拓展資料:
一、農業補貼:
農業補貼是指一國政府對本國農業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對農業生產、流通和貿易進行的轉移支付。WTO框架下的農業補貼是指針對於國內農業生產及農產品的綜合支持。
二、哪些人不能領取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1、常年拋荒土地的
由於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是按照「誰種地,補貼誰」的原則,所以對於常年拋荒土地的農民是領不到這項補貼的。
2、耕地上建造房屋的
耕地的作用就是用來耕種的,未經批準是絕對不允許個人及單位佔用的。
3、私自改變土地用途的
一些農戶為了自己的私利,將土地改變其原有用途,進行其他作業的,也不能領取該項補貼。
4、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
有的種植戶可能不理解,認為我只要種出作物就行,為什麼補貼要和耕地質量掛鉤?其實這也是國家為警醒不少只顧作物高產高質而不顧土地健康的農戶,在保障高效作業的同時也要讓耕地質量達到標准。
5、耕地轉為設施農用地的
設施農用地就是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設施用地,這種情況也是領不到的補貼的。
H. 國家對農業的補助和優惠政策都有哪些
一、種植業補貼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穩定糧食產量。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落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
關於糧食作物的補貼,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按照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取向,完善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
二、農機補貼
2018年各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共發放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74億元,扶持163萬農戶購置機具191萬台(套),績效目標超額完成,便民利民成效顯著。
2019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將具體補貼的范圍,分為15大類42個小類137個品目,實行的補貼范圍內的機具也都是被要求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農機。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支持薄弱環節適用農機研發,促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可以想見,未來農民朋友將會有更多、更好的農機可以挑選。
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2019年關於畜禽的糞便污染情況也將實行補貼。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的處理方式,以農村的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的利用方向。
將畜禽糞污的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保持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設備的配套率達到95%以上。中央財政獎補資金2018年對豬當量為50萬頭以下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縣,累計補助上限為3500萬元。另外,多個省區也出台了各自的補貼政策。
四、對水稻、小麥、玉米等給予保費補貼支持,農民自繳保費比例一般不超過20%。
總的來說,今年國家對於農業的補貼力度還是進一步上升的,當然因為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每個省市補貼的標准都不盡相同,具體還是要以當地的規為准。
(8)種地標農產品國家補貼多少擴展閱讀:
惠農政策重點在於組織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
1、從組織保障來講,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
中央反復要求鄉鎮振興是一把手工程,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使鄉鎮振興成為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的大事。
在這個問題上要任務到人,責任到人。改革的效果和我們進度也要到人。在組織上確保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確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理念落到實處。這是第一個大的保障。
2、第二個大的保障就是政策保障。
我們要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在土地制度、經營制度、產權制度,包括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制度,構建和完善方面下功夫。
鄉村振興按照國家2018到2022鄉村振興規劃的要求的話,鄉鎮振興需要投入7萬億。那麼怎麼樣通過政府行為的調整,帶動社會資本投向鄉村振興,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那麼在政策保障方面,我們有很多需要做的大的文章。
3、最後就是人才保障。
說一千,道一萬,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人才是根本。所以總書記講,我們要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是對各級幹部而言的話,基本要求。第一要懂,要把農業作為自己的業務,精通它。第二更重要的要有情懷,要把農民,要把農村作為自己的感情所系。
一方面老百姓要有獲得感、參與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我們各級幹部要把農民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當然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培養造就一批愛農業懂技術會管理的職業農民。讓新型的職業農民,在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么個過程中發揮作用。
I. 國家農田補貼標準是什麼
國家農田補貼准確地說是農資綜合直補、種糧直補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補貼對象為種植水稻的農民,2010年的補貼標准為49元/畝,資金來源是中央財政;種糧直補,補貼對象為種植水稻的農戶,2010年補貼標準是4元/畝,資金來源是廣東省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有兩種,一種為中央財政的,補貼對象為轄區內種植水稻、玉米、花生的農戶,補貼標准為早稻、玉米、小麥10元/畝,晚稻15元/畝。還有一種是省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補貼對象為糧食高產創建示範片內的農戶,每畝補貼20元,為定向使用資金。農資綜合直補、種糧直補是從2005年開始實施的,一開始為補貼種糧大戶,之後到2008年發展為補貼所有種植水稻的農戶。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是從2008年開始。補貼方式,一般為財政部門根據農業部門核定的面積,通過金融機構,如郵政銀行,直接對農戶直接發放補貼資金的。也就是說,一般種植水稻的農戶都會領到一個由財政所統一辦理並發放的補貼專戶。但實際操作中,存在2種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一種是財政所辦理補貼專戶後,是由村委會拿回去再對群眾進行發放的。但有部分村委會的幹部冒領或不發放;二是村委會、鎮政府上報補貼面積時,存在虛報補貼面積的情況。
J. 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1、農作物良種補貼指國家通過建立良種推廣示範區,對農民選用農作物良種並配套使用良法技術進行的資金補貼,目的是支持農民積極使用優良作物種子,提高良種覆蓋率,增加農產品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管理、產業化經營。
2、實施的作物品種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四大糧食作物及棉花、油菜兩種經濟作物。
法律依據:《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管理辦法》
第八條 良種補貼資金的補貼對象是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作物良種的農民。良種補貼范圍是國家規定補貼品種的種植區域。全覆蓋補貼品種的范圍按補貼品種的實際種植面積核定全覆蓋補貼品種的范圍由農業部、財政部根據國家政策確定。鄉級農業管理機構、財政所組織全覆蓋品種補貼面積的村級登記、核實、公示,匯總審核後上報縣級農業、財政部門。縣級農業、財政部門對鄉鎮上報的補貼面積審核確認後,匯總上報省級農業、財政部門。省級農業、財政部門對各縣上報的補貼面積審核確認後,匯總上報農業部、財政部。地方各級農業、財政部門應逐級分解安排農業部、財政部當年下達的未全覆蓋補貼品種的種植面積。
第九條 良種補貼標准由財政部、農業部根據國家政策確定。補貼標準是:早稻10元/畝,中稻、晚稻15元/畝,小麥10元/畝,玉米10元/畝,大豆10元/畝,油菜10元/畝,棉花15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