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無公害農產品
據《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中規定,無公害食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符合無公害食品標准和規范,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的食品。無公害食品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限品種、限時間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學農葯、獸葯、漁葯、肥料、飼料添加劑等。 無公害食品指有害有毒物質控制在安全允許范圍內的產品。具有安全性、優質性、高附加值三個明顯特徵。 安全性:無公害農產品嚴格參照國家標准,執行省地方標准,具體有三個保證體系, 1.生產全過程監控,產前、產中、產後三個生產環節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糾正,直至取消無公害食品標志。實行綜合檢測,保證各項指標符合標准,如糧食有20個項目22項指標,蔬菜有19個項目21項指標。 2.實行歸口專項管理:根據規定,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農業環境監測機構,對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和評價。 3.實行抽查復查和標志有效期制度。 優質性:由於無公害農產品(食品)在初級生產階段嚴格控制化肥、農葯用量,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葯,建議施用生物肥葯,及具有環保認證標志肥葯及有機肥。嚴格控制農用水質(要達到Ⅲ類以上水質),因此生產的食品無異味,口感好,色澤鮮艷;在加工食品過程中無有毒、有害添加成份。 高附加值:無公害農產品(食品)是由省農業環境監測機構認定的標志產品,在省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價格較同類產品高。 二、無公害農產品概述 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新的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農民為了增加產量和收入,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生長劑,許多農民缺乏相應的知識,不知道如何合理地使用,國家也沒有及時制定相應的標准對此進行必要的規范。有的地方或部門即使制定了某些標准,一是數量有限,二是水平不高,規范的范圍也很窄。凡此種種原因,造成我國不少地方的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中農葯、獸葯殘留過高,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從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生長環境來看,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生產中排放的廢渣、廢水、廢氣大量增加,在沒有得到及時治理的情況下,工業「三廢」對農業生產的環境影響也越來越大,許多有毒、有害物質經過水體、土壤、空氣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過程,造成了糧食、油料、水果、畜禽產品、水產品等農作物或農產品中有害重金屬殘留量越來越大,有些已經超過衛生標准要求,直接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影響農產品的出口,損害我國的國際形象。 無公害產品的實施是從源頭治理農產品的污染。最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發布了有關農產品安全質量的國家標准。關於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國家標准分為兩類,一類是關系農產品安全要求的,這是強制性的,是國家依法強制推行,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必須無條件執行的。另一類是關系產地環境要求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因此這類標準是推薦性的,國家鼓勵各地積極實行。 可以相信,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對保證人民的身體健康,促進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發展,促進中國加入WTO後對外貿易的增長,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是實施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現實要求。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是21世紀人們對環境、健康要求的必然,是加入WTO後,我國農產品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調動農民積極性,推動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基礎要求 生產無公害農產品要求產地環境符合相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的標准要求,是推薦性的; 產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安全要求,是強制性的。 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技術規程》管理和生產農產品。 四、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 《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 五、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程序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及產品認證程序》 關於《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各類農產品,國家都制定並批准發布了相關「安全要求」和「產地環境要求」兩個標准,並按相關技術規范生產農產品。其中關於「安全要求」的標準是強制性的。關於「產地環境要求」的標準是推薦性的。 (來源於食品夥伴網)
B. 請問申請無公害農產品需要多大規模,具體多少畝地或是要求多少產量謝謝。
你好,50畝以上,補貼標準是固定資產投入的30%。
農場 nóngchǎng
用機械進行大規模農業生產的企業單位
農場,指農業生產單位、生產組織或生產企業,以從事農業生產或畜牧養殖為主,經營各種農產品和畜牧產品。
農場可以作為一個企業,由個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經營,或由聯合體、公司所有和經營,農場的規模可以從數畝到成百上千公頃不等,在美洲,一個農場的規模大的可以大到幾萬公頃或幾十萬公頃。在中國大陸的人民公社時期(1950年代~1980年代),一個大的國有農場面積相當與一個鄉或幾個鄉鎮的規模;
C. 為什麼都選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是經質量認證的安全農產品,都注重生產過程的管理;無公害農產品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的基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在無公害農產品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側重影響產品質量因素的控制;有機食品側重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控制。
D. 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為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而實施的政府質量安全擔保制度,屬於政府行為,公益性事業,不收取任何費用。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採取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的方式,產地認定主要解決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控制問題,是產品認證的前提和基礎,產品認證主要解決產品安全和市場准入問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審批事項是對申報種植業、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項目進行審核,審核其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 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專業性。
公益性:
1、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眾利益所在。
2、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國家利益。
普遍性:
1、保障基本安全。
2、滿足大眾消費。
3、示範普通農民。
公正性:
1、非歧視合格評定。
2、中立的第三方行為。
專業性:
1、農業生產技術。
2、認證檢測技術。
3、質量認證和管理方法。 ①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②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③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④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材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測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2002年,農業部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經過5年的不斷努力,認證企業和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認證方面,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依託全國畜牧總站承擔具體認證工作,各地也相繼成立了認證工作機構,全國共有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檢測機構66家,從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工作人員上萬人。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整的無公害畜產品認證體系,為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從2003年開始實施認證工作以來,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數量逐年增加,規模逐步擴大。2003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70個;2004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527個;2005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28個;2006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63個;2007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303個。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認定畜牧產地8491個,認定規模達43.2億(頭/只)。(見表1)
2003年,認證畜牧業產品253個,企業241家,產量267.6萬噸;2004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050個,企業964家,產量412.79萬噸;2005年,認證畜牧業產品538個,企業495家,產量135.41萬噸;2006年,認證畜牧業產品643個,企業583家,產量260.04萬噸;2007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585個,企業1029家,產量340.79萬噸;2008年8月31日前,認證畜牧業產品1352個,企業928家,產量260.2萬噸。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國共認證畜牧業產品5569個,企業4184家,總產量1676.83萬噸。(見表2)
在全面加快發展、不斷擴大總量規模的同時,農業部加強獲證監管,保證了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可靠。2007年在農業部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無公害畜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例行監督抽檢中,無公害畜產品合格率也是100%。在各地開展的無公害畜產品監督抽檢中,獲證的畜產品質量也是保持在較高水平。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始終重視認證的無公害畜產品質量,並提出「質量與數量並重,質量第一」的工作原則。每個申報產品必須經省級工作機構組織進行現場檢查,同時分中心對每年申報的產品按5%的比率進行現場核查。這也充分保障了認證產品的質量水平。
一直以來,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十分重視開展專業培訓,提高認證水平。在配合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培訓安排和滿足各地無公害畜產品培訓需求的同時,分中心也精心組織策劃了專業性強、涉及內容廣、師資力量雄厚的技術培訓班。先後組織現場檢查員培訓、認證技術培訓、標准化生產培訓等5次,培訓人數達500人。參與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檢查員、內檢員培訓數十餘次,累計培訓畜牧專業檢查員、內檢員3000餘人。
E. 綠色無公害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圖案主要由麥穗、對勾和無公害農產品字樣組成,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徵環保和安全。
說明: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都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的農產品,不是指不使用農葯,而是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葯,在保證產量的同時,確保產地環境安全,產品安全。所以不使用任何農葯生產出的農產品也不一定是無公害農產品。
綠色食品(農產品)
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綠色食品標志
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蓓蕾。標志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整個圖形表達明媚陽光下的和諧生機,提醒人們保護環境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綠色食品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綠色食品必須出自優良生態環境,即產地經監測,其土壤、大氣、水質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要求;
2、綠色食品的生產過程必須嚴格執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准,即生產過程中的投入品(農葯、肥料、獸葯、飼料、食品添加劑等)符合綠色食品相關生產資料使用准則規定,生產操作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要求;
3、綠色食品產品必須經綠色食品定點監測機構檢驗,其感官、理化(重金屬、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等)和微生物學指標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
4、綠色食品產品包裝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包裝通用准則》要求,並按相關規定在包裝上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識別綠色食品應通過「四位一體」的外包裝。「四位一體」是指:圖形商標、文字商標、綠色食品標志許可使用編號和綠色食品防偽標同時使用在一個包裝產品上。
有機食品(農產品)
有機食品這一詞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根據有機農業原則和有機產品生產方式及標准生產、加工出來的,並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產品。有機農業的原則是:在農業能量的封閉循環狀態下生產,全部過程都利用農業資源,而不是利用農業以外的能源(化肥、農葯、生產調節劑和添加劑等)影響和改變農業的能量循環。有機農業生產方式是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種生產因素的有效循環,不打破生物循環鏈的生產方式。有機農產品是純天然、無污染、安居營養的食品,也可稱為「生態食品」。
有機食品標志
有機食品標志採用人手和葉片為創意元素。我們可以感覺到兩種景象,其一是一隻手向上持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有機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這種理念的實際應用。人類的食物從自然中獲取,人類的活動應尊重自然規律,這樣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特點關系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特點
1、目標定位
無公害農產品——規范農業生產,保障基本安全,滿足大眾消費
綠色食品——提高生產水平,滿足更高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
有機食品——保持良好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質量水平
無公害農產品——中國普通農產品質量水平
綠色食品——達到發達國家普通食品質量水平
有機食品——達到生產國或銷售國普通農產品質量水平
3、運作方式
無公害農產品:政府運作,公益性認證;認證標志、程序,產品目錄等由政府統一發布;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
綠色食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質量認證與商標轉讓相結合。
有機食品:社會化的經營性認證行為;因地制宜、市場運作。
4、認證方法
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依據標准,強調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控制。檢查檢測並重,注重產品質量。
有機食品:實行檢查員制度。國外通常只進行檢查;國內一般以檢查為主,檢測為輔,注重生產方式。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關系
1、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是經質量認證的安全農產品;
2、無公害農產品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的基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在無公害農產品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
3、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注重生產過程的管理,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側重對影響產品質量因素的控制,有機食品側重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控制。
從生產要求到產品質量上來給三者評級,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無公害產品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F. 什麼是無公害食品(誰舉幾個例子啊.)
什麼是無公害食品
所謂無公害食品,指的是無污染、無毒害、安全優質的食品,在國外稱無污染食品或有機食品、生態食品、自然食品,我國又稱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分為AA級和A級兩種,其主要區別是在生產過程中,AA級不使用任何農葯、化肥和人工合成激素;A級則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農葯、化肥和合成激素。
在目前現實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條件下,要生產出完全不受到有害物質污染的商品蔬菜是很難的。無公害蔬菜,實際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有關規定中不允許的有毒物質,並將某些有害物質控制在標准允許的范圍內,保證人們的食菜安全。通俗地說,無公害蔬菜應達到「優質、衛生」。「優質」指的是品質好、外觀美,V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符合商品營養要求。「衛生」指的是3個不超標,即農葯殘留不超標,不含禁用的劇毒農葯,其他農葯殘留不超過標准允許量;硝酸鹽含量不超標,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工業三廢和病原菌微生物等對商品蔬菜造成的有害物質含量不超標。
G. 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的區別
第一,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其它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物質,並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技術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第二,有機食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它食品到生產有機食品需要兩到三年的轉換期,而生產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則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第三,有機食品在數量上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定地塊、定產量,生產其它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有機食品與綠色及無公害食品的顯著區別在於: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除草劑、合成色素、激素、防腐劑、香精等人工合成物質,綠色及無公害食品則可以有限度的使用這些物質。
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和監控體系,採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持、種子培育和產品加工儲存等替代技術。
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相應生產技術標准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准並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是食品的一種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
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國際上通常都冠之以「綠色」,為了更加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生態環境,因此定名為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推廣的認證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它有害於環境和健康的物質。
(7)無公害農產品有多少產量擴展閱讀:
一、農產品區別
1、有機農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其他農產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物質,並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
2、有機農產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他農產品到生產有機農產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而生產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則沒有土地轉換期的要求。
3、有機農產品在數量上須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定地塊、定產量,其他農產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二、有機特點
1、利用生態學的原理,強調產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
2、對產品實行「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
無公害農產品是對農產品的基本要求,嚴格地說,一般農產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有機農產品是純天然、無污染、安全營養的食品。
H. 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標准各是什麼
(1)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圖案由麥穗、對勾和無公害農產品字樣組成,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徵環保和安全。無公害農產品是經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的。辨別標志真偽時,揭開或刮開全國統一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通過標志上的16位防偽數碼,用下列查詢方式就可以判定是否屬於無公害農產品。A:手機(移動、聯通、小靈通)簡訊息查詢:將16位防偽數碼寫成簡訊內容發送到1066958878。B:互聯網查詢:登錄http://www.aqsc.gov.cn,在防偽標識查詢。通過查詢不但能辨別標志的真偽,而且還能了解認證產品的生產廠家、產品名稱、品牌等相關信息。
(2)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子和蓓蕾。標志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綠色食品可通過產品包裝的四項標注內容來識別,即:圖形商標、文字商標、綠色食品標志許可使用編號和「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許可使用」字樣。綠色食品標志許可使用編號的含義是:
以LB—XX—XXXXXXXXXXA為例(X代表數字):LB為標志代碼,橫線中間的兩位數字為產品分類,後面的數字依次1~2位為批准年度,3~4位為批准月份,5~6位為省份國別,7~10位為產品序號,A為產品分級。
(3)有機食品標志採用人手和葉片為創意元素。標志中用一隻手向上持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用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有機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這種理念的實際應用。
I. 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現狀
在商場見到的全是無公害農產品!信不信是政冶問題!
J. 什麼是綠色無公害農產品
一、安全食品新概念
1、無公害食品
指產地生態環境清潔,按照特定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將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規定標准內,並由授權部門審定批准,允許使用無公害標志的食品。無公害食品注重產品的安全質量,其標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內容也不是很多,適合我國當前的農業生產發展水平和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對於多數生產者來說,達到這一要求不是很難。當代農產品生產需要由普通農產品發展到無公害農產品,再發展至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跨接在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之間,無公害食品是綠色食品發展的初級階段,有機食品是質量更高的綠色食品。
2、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概念是我們國家提出的,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國際上通常都冠之以「綠色」,為了更加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生態環境,因此定名為綠色食品。
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是綠色食品的特徵。無污染是指在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通過嚴密監測、控制,防範農葯殘留、放射性物質、重金屬、有害細菌等對食品生產各個環節的污染,以確保綠色食品產品的潔凈。
為適應我國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及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發展水平與國際市場競爭,從1996年開始,在申報審批過程中將綠色食品區分AA級和A級。
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驗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驗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有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AA級綠色食品標准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有機食品的基本要求。
3、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是國際上普遍認同的叫法,這一名詞是從英法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在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的。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給有機食品下的定義是:根據有機食品種植標准和生產加工技術規范而生產的、經過有機食品頒證組織認證並頒發證書的一切食品和農產品。國家環保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OFDC)認證標准中有機食品的定義是: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認證標准生產、加工、並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等。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與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除草劑、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後者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採用相應的替代技術。
4、綠色無公害食品
綠色無公害食品是出自潔凈生態環境、生產方式與環境保護有關、有害物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經過專門機構認證的一類無污染的、安全食品的泛稱,它包括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在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識上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綠色無公害食品未必都是綠顏色的,綠顏色的食品也未必是綠色無公害食品,綠色是指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如綠色和平組織、綠色壁壘、綠色冰箱等。
(2)無污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食品中所含物質是否有害也是相對的,要有一個量的概念,只有某種物質達到一定的量才會有害,才會對食品造成污染,只要有害物含量控制在標准規定的范圍之內就有可能成為綠色無公害食品。
(3)並不是只有偏遠的、無污染的地區才能從事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在大城市郊區,只要環境中的污染物不超過標准規定的范圍,也能夠進行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從減輕農用化學物質污染的作用分析,在發達地區更有重要的環保意義。
(4)並不是封閉、落後、偏遠的山區及沒受人類活動污染的地區等地方生產出來的食品就一定是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時候這些地區的大氣、土壤或河流中含有天然的有害物。
(5)野生的、天然的食品,如野菜、野果等也不能算作真正的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時這些野生食品或者它們的生存環境中含有過量的污染物,是不是綠色無公害食品還要經過專門機構認證。
二、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與綠色食品有何區別
除有機食品外,目前正在我國市場上推廣的認證食品還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這些產品有什麼區別呢?
據專家介紹,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相應生產技術標准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准並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是食品的一種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推廣的認證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於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從本質上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性產品。
有機食品是指以有機方式生產加工的、符合有關標准並通過專門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其它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物質,並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技術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第二,有機食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他食品到生產有機食品需要兩到三年的轉換期,而生產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則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第三,有機食品在數量上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定地塊、定產量,生產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總之,生產有機食品比生產其他食品難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和監控體系,採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持、種子培育、產品加工和儲存等替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