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B(企業用戶)和2C(個人用戶)產品有什麼區別
區別 :
1. 逼格上的迷茫。
在互聯網2C產品大火的今天,2B PD的成就感被無情碾壓,自己也曾一度迷茫,思考是否要轉型。 直到後來,我悟出了這句話:
你用2C改變世界,我用2B幫人改變世界。
而且,意識到「間接改變」和「直接改變」在量級上的差別後,我心裡還是釋然了不少。
2. 2C產品更更多的是信息孤島, 2B產品必須要和其它企業應用打通。
一個C可以選擇各種App和軟體,每個滿足不同場景需要,互不影響也互不通信(某些流氓軟體除外)。而2B的產品,必須融入B的業務體系與流程內,同其它應用互聯互通,才能在企業IT生態內,發揮更大的價值。
3. 2C產品可以黑盒封閉,2B產品必須開放透明。
這是第二點的延伸。 C用戶不需要知道產品內部模塊之間的交互,也不需要產品開放介面給其它App/軟體使用。 而B類產品的架構、模塊分布、交互流程都是和業務息息相關的,B用戶(至少是關鍵人物)需要了解這些信息。 同時2B產品一般都要開發API,和其它產品交互完成端到端業務流程,或用於後續業務擴展。
4. 2C產品客戶需求是隱藏的,2B產品的有著明確的需求來源
2C需要通過市場調研、運營反饋、行業分析以及PD自己的嗅覺來發現、整理產品需求。2B類既有明確的需求,又有隱藏需求。 產品化程度較高的2B PD,同樣需要2C類獲取隱藏需求的能力。
5. 2C的需求調研是無偏見、無誘導形式的, 2B的需求調研一般帶有強烈的誘導性。
2C類需要獲取的是一個群體的需求,並把群體需求反饋到產品功能上。 2B一般是基於已有產品,從工期、成本等角度綜合考慮,誘導客戶使用既有產品功能,減少定製化以降低成本。
6. 2C容易出現贏家通吃局面,2B類一般是幾強並立的格局。
2C類用戶考慮到潮流、社交推動和使用成本,容易出現贏家通吃的產品格局(尤其是互聯網產品)。 2B類產品,企業客戶有一定議價權,從平衡供應商角度考慮,一般都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7. 2C產品用戶忠誠度較低,2B產品用戶忠誠度較高
這個是由心理規律和經濟規律決定的。 2C類產品一般用戶投入成本小、遷移成本低、影響面小,存在競爭產品時,用戶忠誠度會降低。2B類產品用戶考慮到成本投入、遷移成本、時間成本、培訓成本、采購機制和業務風險,更換產品會比較謹慎。
8. 最重要的一點, 2C類以用戶價值為中心, 2B類以業務價值為中心。
2C類產品雖然也肩負公司的業務使命,但是是基於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前提下,沒有價值的產品用戶不會使用。 2B類產品自始至終都是業務的支撐和延伸,脫離了公司或客戶的業務,就沒有存在價值。
② 現在當B端產品經理好還是C端產品經理有前途
肯定是B端產品經理了,移動互聯網時代,c端產品經理迎來了大爆發,已經把所有的用戶囊括盡了,但是B端是一塊未開發的領域
③ 2B和2C的產品經理乾的事不一樣嗎
不一樣
原因:只要是產品經理,無論什麼行業的產品經理在大的思維思路方面都是想通的。但是會有行業特點的不同,因為行業不同,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也就不同。
2B與2C產品經理做的事情不一樣,本質上是因為面對的客戶主體不一樣,需求不一樣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2B產品經理主要是面向企業級產品的產品經理,因為對象是企業,企業采購交易流程具有計劃性、理性、規模性等特點,因此企業級的產品更具有工具性的特點,因此也要求2B的產品經理不僅熟悉互聯網等相關業務還要熟悉傳統企業業務運作,特別是供應鏈運作,采購業務運作;
2、2C的產品經理主要面向終端消費者,終端消費者的消費特點與企業是大有不同的,具有突發性、盲目性和可具引導性強的特點,因此對產品經理要求要懂得客戶心理、市場營銷、客戶行為等方面的東西,對產品的並發量、靈活性要求較高。
3、總的來說,不管是2B還是2C最終還是「人到人」,只是這個人是在個人消費層次上還是處在法人團體消費層次上的不同而已。產品經理的本質還是抓住用戶需求,大的方向是不變的。
以上簡單說明下兩者的不同,希望會對你的選擇有所幫助,也可以私信我,進一步溝通交流。
④ 2B(企業用戶)和2C(個人用戶)產品有什麼區別
2c和2B的區別至少存在於以下方面:
1.
B是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
2.
B類重溝通,流程長,時間長,C決策快流程短。
3.
B要服務,C重體驗。
4.
B節點多,C鏈路短。
5.
B連接人人,C連接人和商品。
6.
B是婚姻(誠信,重復交易),C是419(單次體驗,沖動)。
7.
B重在價值,C重在精緻。
8.
B決策慢,習慣改變更慢。
總之,C啟於體驗,B重在價值。未來電商的突破不只是在營銷的,服務層面的價值突破機會更多。
我們稱面向普通用戶的產品為2C:to
consumer
面向企業的產品為2B:to
business。
所以
「2B」
念「
to
B」,而不是「er
B」。
工作原因,之前我會更多關注和研究用戶產品,比如微信,微博,網盤這種直接面向最終用戶的產品。做這種研究,你往往會陷入到用戶體驗,情懷這種看得見的特性當中。在這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年代,這么做好像在正常不過了。
稍微深入一點,還可以研究看不見的特性,比如背後的產業鏈,相關的利益分配,商業模式。你會發現相比看得見的東西,看不見的往往更重要。理論上來說,你應該會看到很多成功的產品不斷對外宣傳他的產品體驗多麼好,但是很少看到一個非常賺錢的企業天天對外宣傳他是如何賺錢的,如何進行產業鏈上的利益在分配。這么看,多分析產品背後的看不到的東西也許更有價值。有時間我會專門寫一寫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除了用戶產品之外,還有大量企業產品。比如oracle,sap,wework這些企業就是直接面向企業客戶。其中也有不少非常優秀的2B公司。
2016年,國內也出現了不少針對企業提供服務的公司。比如國外有Slack,國內有釘釘,微信在一個月之前也發布了企業微信。相比國外,在企業產品這個市場,國內應該還有巨大的空間,我也花了些時間研究了一部分企業產品。
⑤ b端產品經理和c端產品經理,更推薦做哪個
如果是從0開始,建議先C端
理由是 由C入B易,由B入C相對難一丟丟~
當然,如果個人更喜歡研究行業、企業而非大眾用戶,那就選B端
⑥ To-B還是To-C,2種不同類型的產品對產品經理有何不
簡單說 2B的產品 比較嚴謹,更側重流程和邏輯的嚴謹性,界面也相對比較簡潔;而2C產品則往往更加註重用戶體驗,在視覺上也相對比較豐富點,專業應用通俗簡便化。
⑦ 電商2B和2C的區別
電商2B(指的是B2B)和2C(指的是C2C)的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使用對象不同:
1、B2B的使用對象:企業間的EC。
2、C2C的使用對象:個人對個人的EC。
二、兩者的實質不同:
1、B2B的實質: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路,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
2、C2C的實質:客戶之間自己把東西放上網去賣。
三、兩者的作用不同:
1、B2B的作用:使企業之間的交易減少許多事務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費用,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網路的便利及延伸性使企業擴大了活動范圍,企業發展跨地區跨國界更方便,成本更低廉。
2、C2C的作用:探尋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需求,為客戶與潛在客戶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引導客戶怎樣去選擇和鑒定商品,並且讓客戶相信這些信息及服務足夠讓他們付諸行動購買,提供最具商業價值的網站結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