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農產品進價和零售價的比例是多少
擴展閱讀
今天肉兔子什麼價格 2025-05-26 04:41:05

農產品進價和零售價的比例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27 04:49:13

A. 農產品土特產批發零售怎麼定價格

農產品土特產的批發和零售價格,都是要根據存貨、市場和消費者多方面的因素來定,單獨靠一方面的分析很難做好定價。總之就是供求關系決定。可以去參考一些社員網一類的批發網站,看看別人都是怎麼定價的。

B. 農產品價格的基本簡介

農產品價格是農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農產品價格形成與運行的基礎是農產品價值。貨幣的價值、市場供求關系、市場競爭、國家政治與經濟政策、人們的消費偏好等是農產品價格形成與運動的重要條件。在我國,農產品價格按管理形式劃分,可分為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按流轉過程中的環節劃分,可分為農產品收購價格、農產品批發價格、農產品調撥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等。
農產品的價格同一切商品一樣,由生產中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和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價值3個部分構成。但農業中由於優等地和中等地的有限性,不能不將劣等地也納入生產,農產品的社會價格是由生產資料和勞動報酬費用較高的劣等地的農產品價值決定的。同時,農產品價格實際上還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農產品價格是否合理,不僅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農產品的流通、消費和農民的收入水平,而且影響工業品的成本和價格,影響國家同農民之間、城鄉人民之間以及農民內部的物質利益關系,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安定也關系重大。

C. 進價跟零售價怎麼定價

零售價格是「批發價格」的對稱。零星買賣的價格。我國是指零售企業或生產者直接向城鄉居民,社會集團供應生活消費品,公用消費品以及直接向農村經濟組織或農民個人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它是商品的最終價格。零售價格的種類,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和農產品零售價格,按消費性質劃分有生產資料零售價格和生活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計劃零售價格和非計劃零售價格。我國按零售價格出售的商品主要有; 日用消費品,多數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性材料,燃料等。零售價格是由當地批發價格(即零售商業企業的進貨價格) ,市內搬運費利息支出,零售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工商稅或營業稅和利潤構成。
進價(buying price):通常是指「含稅進價」,進價決定的因素包括:「采購及銷售人員的素質與談判技巧,買賣雙方的實力,供需的狀況,付款條件,其他交易的條件與要求,供應商的地區性營銷策略,供應商的獲利狀況,及買方的市場定位,或進貨數量,原材料價格,匯率」等等。「含稅進價」在電腦系統上是指扣除「折扣」後的進貨價格。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水果店進價和賣價咋定的

1、水果店定價多看看其他對手價格
水果的定價本來就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定,比如說自己想賺30%,就直接加價40%,然後扣除相關的成本10%,就做到了30%,這完全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定價,去試過就知道了,顧客能不能接受,你能不能賣得動。做生意定價要學會靈活,該便宜的時候一定要便宜,店裡面起碼要有兩樣便宜貨,靠應季貨吸引流量,精品水果盈利。不要搞得店裡面產品恨不得都是30%以上毛利,這樣的做法很難做下去,如果對面再開一家水果店,產品毛利比你低,那麼你的客流量起碼有一半會流失。開水果店主入門學習交流圈子,朋友圈下搜一搜功能,搜水果店早讀課。圈子已邀請300位以上水果店主加入!開店不易,感恩有一群良師益友!
2、水果的定價要跟著市場走
把那些當季大眾化的水果,做為低於市場價的特價商品;而把那些市場上經營得較少的水果,售價就可以定高點。根據市場上漲跌行情、貨品質量價差的分析進貨定價,比如在某些貨即將漲價前屯貨,在有些進價低的貨堆里也能進到質量也不錯的好貨,在進價不同、品種卻相同的貨里,可以提一部分好果子出來賣更高的價等。更多開水果店入門經驗分享,朋友圈下搜一搜功能,搜水果店早讀課。
3、預判行情和定價非常相關
店中水果的售價既不能使顧客感到貴,卻又能使自己實現盈利。而想要做到這一標准,通常使用的辦法有:增加經營的品種,把那些當季大眾化的水果,做為低於市場價的特價商品,而把那些市場上經營得較少的水果,售價就可以定高點。根據市場上漲跌行情、貨品質量價差的分析,在進貨的上面做文章,以達到賺取更大的差價的目的。比如在某些貨即將漲價前屯貨,在有些進價低的貨堆里也能進到質量也不錯的好貨,在進價不同、品種卻相同的貨里,可以提一部分好果子出來賣更高的價等。

E. 如何計算零售價

商品的零售價一般在出廠的時候廠家都會有一個指導價格(建議零售價),如果沒有這個指導價,你可以先估算進駐商場所每個月固定要交的所有費用(包括扣點費、商場辦公費及相關的稅費、人工等),在這個基數上估算出你商品大概需要多高的毛利才能有贏利,從而制定相關的零售價。

拓展資料

零售價格是「批發價格」的對稱。零星買賣的價格。我國是指零售企業或生產者直接向城鄉居民,社會集團供應生活消費品,公用消費品以及直接向農村經濟組織或農民個人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它是商品的最終價格。

零售價格的種類,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和農產品零售價格,按消費性質劃分有生產資料零售價格和生活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計劃零售價格和非計劃零售價格。

我國按零售價格出售的商品主要有; 日用消費品,多數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性材料,燃料等。零售價格是由當地批發價格(即零售商業企業的進貨價格) ,市內搬運費利息支出,零售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工商稅或營業稅和利潤構成

零售價格可按多種標准劃分:

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飲食業零售價格、服務收費價格和運輸價格;

按消費性質劃分,有消費資料零售價格和生產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國家指導的零售價格和由市場調節的零售價格;

按零售價格的適用范圍劃分,有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和地區零售價格。

零售價格由以下要素構成:

當地批發企業的批發價格,即進貨價格;

從批發企業到零售商店的市內搬運費;

資金佔用利息、零售商品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即流通費用;

零售企業營業稅;零售企業利潤。

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零售價格的作用主要是:

①使消費者的貨幣轉化為消費資料,從而使商品的潛在使用價值成為現實的消費對象;

②價格水平的升降可以為生產經營提供信息,調節市場供求,促進工農生產結構的合理化;

③可以成為實現按勞分配的杠桿。

F. 怎樣核算零售價

按照商業的慣例,批發業採用的是順加作價法,例如進價100元,毛利10%,則批發價為100×(1+10%)=110元;零售業採用的是倒扣作價法,零售價=進價÷(1-毛利率),以你所說為例,零售價=49.5÷(1-60%)=123.75元。
之所以採用不同的演算法,是為了方便作價和核算,批發業討價還價的情況較多,作價時只要掌握最低毛利率就可方便算出賣價,零售一般不還價,用每天的營業額乘以毛利率就可算出當天毛利。
拓展資料
零售價指商業零售單位向個人或集團消費者出售商品的價格,一般也稱市場價或市值、零售價格。
"零"與"整"相對,"零售"與"批發"相對,是把批發來的貨物再"化整為零",一件一件地賣給最終消費者,即零售。
零售價就是相對批發這個概念來說的,代理商或者銷售商和生產廠商協商、簽約、例行法力程序後,產品和服務享有特權,那麼代理商或者銷售商所持有的產品和服務再和消費者交易的過程中,代理商或者銷售商要謀取一定的利潤,這利潤涵蓋代理商或者銷售商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所支付的"成本費用",和勞動,那麼這個產品在出廠的價格上提高一部分,調整的空間就是代理商或者銷售商獲得利潤。這種賣給最終消費者把成本和銷售利潤算在一起的價格就是"零售價"。
零售價格可按多種標准劃分:
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飲食業零售價格、服務收費價格和運輸價格;
按消費性質劃分,有消費資料零售價格和生產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國家指導的零售價格和由市場調節的零售價格;
按零售價格的適用范圍劃分,有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和地區零售價格。
零售價格由以下要素構成:
當地批發企業的批發價格,即進貨價格;
從批發企業到零售商店的市內搬運費;
資金佔用利息、零售商品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即流通費用;
零售企業營業稅;零售企業利潤。
零售價的特點:
①零售價格處於流通和消費兩個領域的接合部,體現國家、企業、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涉及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
②處於價格體系的末端環節,工農業生產部門創造的價值最終要通過零售價格來實現;
③在勞動者貨幣收入一定的條件下,零售價格的高低決定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它直接關繫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政治經濟的大局。

G. 我想問下農貿市場蔬菜供應量與大型超市佔整個國內蔬菜供應量的比例

蔬菜批發價大幅回落 農貿市場依然堅挺
相關專題: 國內農業 時間:2010-05-20 01:00
17日,鄭州市物價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蔬菜市場批發價大幅回落,超市蔬菜價格也隨之降低,但農貿市場蔬菜價格依然高高在上。

對此,物價部門表示,批發價降了,死咬價格不放,就是在「硬撐」。

批發價格:開始大幅回落

「鄭州市蔬菜主要依靠從外省批發。」分析菜價上漲的原因,劉庄蔬菜批發市場市場部負責人表示,該市場的蔬菜來源七成靠外地輸入。

現在,隨著本地蔬菜的大量上市,這個比例已降低為五成。「隨著氣溫不斷升高,本地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價格有所回落,其中葉類蔬菜價格回落明顯,已與去年同期價格基本持平。」該負責人介紹。

而陳寨蔬菜市場的監測顯示,25個被檢測品種中,有15個品種蔬菜價格大幅回落,價格低於去年同期。

農貿市場:菜價依然「堅挺」

上游批發菜價已經開始大幅下滑,可農貿市場卻沒有「順勢而降」。5月13日,陳寨蔬菜市場的大白菜、油菜和圓白菜的價格,分別為每斤0.5元、0.6元和0.4元,比去年同期價格低37.5%、33.3%和11.1%。而當天,緯四路農貿市場的大白菜、油菜和圓白菜價格分別為每斤1.3元、1.2元和1.5元,分別比去年同期高8.3%、20%和50%。

「拿圓白菜來說,批發市場已經降到每斤4毛錢了,可農貿市場卻每斤1塊5毛,蔬菜零售商加價無可厚非,但如果死咬住價格不放,就是在『硬撐』了。」鄭州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稱,不少蔬菜零售商借天氣等原因「及時」漲價,但降價往往有滯後期。目前,這已成為蔬菜行業的普遍現象。

超市:菜價應聲下降

與農貿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超市菜價開始下降。

經三路某大型超市的蔬菜價格顯示:包菜和大白菜的零售價格分別為每斤0.5元和0.78元,新上市的小土豆和大土豆價格分別為每斤1.48元和2.5元,黃瓜和西紅柿的價格分別為每斤1.38元和1.45元,均比農貿市場便宜很多。「我們主要從毛庄、陳寨和劉庄集中采購,批發價回落後,我們也跟著降價了。」世紀聯華超市某負責人介紹。

有關部門:調查菜價上漲原因

本月13日~14日,鄭州市物價局、商務局、工商局和農委組成聯合調查組,調查當前蔬菜價格上漲原因,並於昨日公布結果。

陳寨蔬菜市場管委會申主任稱,近年來,隨著鄭州市新城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規模不斷擴張,蔬菜種植面積逐年銳減,蔬菜產量減少了30%~50%。

「蔬菜種植面積的大幅減少,導致80%的蔬菜依賴從外地輸入,其中省內60%、省外40%左右。」申主任介紹,本次蔬菜價格的上漲,是全國性的整體價格上漲。今年大雪嚴重影響了鄭州市的蔬菜生產,造成後期蔬菜供應量不足。

此外,種植和運輸成本的提高,也推動了蔬菜價格的上漲。

建議:種植蔬菜給補貼

「蔬菜是市民生活必需品,又是一個脆弱的產業,容易受自然條件和生產成本的影響。在每一次的農產品(14.68,0.20,1.38%)價格上漲中,獲益最少的往往是最辛苦的農民。」調查組分析稱,如果政府方面能像對待糧食生產一樣,給蔬菜種植一定補貼,特別是在蔬菜減產年份提高補貼標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菜農的生產積極性,為平抑價格打下基礎。

此外,在某個品種價格過低時,政府部門應採取措施大量平價收購,保證種植戶的基本收益,保護菜農的積極性,防止來年大漲;在部分品種過高時,建議投入資金直接收購,低價投放市場,嚴防游資的進入。「對於以種種理由囤積居奇、製造蔬菜供應緊張氣氛的行為,有關部門應該重視並通過經濟手段加以打擊。」鄭州市物價局檢測中心稱,建議引導產銷兩地市場做好對接,及時匯總蔬菜供應情況,由市場理性引導蔬菜調運,減少菜販「賭菜」空間

H. 農產品進超市如何定價,利潤率是多少

農產品進超市首先要市場的,其次要得到超市的許可,你還要給超市繳納一定的錢的,你還要注冊商標的,你才能進入超市的,不然你的商品是不能進入的,進入超市以後,如果你的銷量高的話,利潤率是很高的,不然怎麼有怎麼多的商品要求進入超市呢?定3價你要看你們當地的市場行情的,最好不要定的太高的,你要薄利多銷嘛

I. 關於增值稅中的:購進銷售農產品按13%抵扣的問題

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也可憑取得的普通發票按票面金額抵扣13%的進項稅額。

1、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為13%。

2、農業生產者銷售自己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免稅,這也是鼓勵和支持三農政策的體現。因增值稅是價外稅,申報時應先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在增值稅申報表的「免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的欄次填報。

3、非農業生產者銷售農產品取得銷售收入,也必須先換算成不含稅收入(含稅收入÷1.13),再按13%的稅率計征增值稅。

(9)農產品進價和零售價的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外資企業1994年之前繳納工商統一稅,並不是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從1994年1月1日起成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

2,《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農業,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

3,農業生產者,包括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農業產品,是指初級農業產品。

J. 農產品進項進來是收購金額直接乘以百分之13,銷售的進項也是百分之13.這樣子每個月產生很多的留抵稅額。

1,購進免稅農產品按賣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合理。 2,解析如下: (1)對屬於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內的農產品適用13%的低稅率,不屬於的適用17%的稅率。 (2)提高農產品進項稅抵扣率。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農業生產者銷售的免稅農業產品或向小規模納稅人購買的農業產品,憑收購憑證上註明的金額乘以13%的抵扣率來計算抵扣稅款。 (3)這樣可以盡最大程度地減輕農民的銷項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