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倒渣土的地方叫什麼
叫渣土消納場。
渣土消納場就是渣土處理的場所。 渣土消納是指渣土運出交給垃圾處理部門並交納一定費用,渣土運輸只是裝車外運,兩個概念。
定額中渣土外運只是外運的費用,並不包含消納費用。但是實際上不管自己外運或僱人外運,都要交消納費。可以根據實際發生與定額對比,定額不夠可以以實際發生簽證計取。
渣土只是建築垃圾的一種。根據《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中所稱建築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
渣土車,也稱拉土車、運渣車,不是特指哪一種車,而是指車輛用途是運送沙石等建築料的卡車。2014年國家下發關於渣土車改造文件,全國范圍開始實行。
渣土車比較常見的有:
大型翻斗車、大黃蜂等多為大型載重卡車。
一般城市在白天是不允許此類機動車在市區內運行;另外渣土車體積龐大,駕駛室高,存在很多視覺盲區。
② 廊坊建築垃圾消納證在哪辦理
建築垃圾的資源化是指對建築垃圾進行轉化、再生利用。
可以利用工程渣土製作砌塊或建築骨料的加工廠,每年可消納約20萬噸建築垃圾。另外,利用建築垃圾圍海造田等也是資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每年平均有約3000個工地需要回填土,大約消納150。
③ 渣土消納費取費標准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第412號令) 行政許可的條件 一、渣土消納場所土地用途證明; 二、經營性渣土消納場所需要具備相應的營業執照; 三、具有垃圾渣土處置方案; 四、有渣土消納場的坐標圖、場所布局圖; 五、具有與處置工藝相符合的作業、降塵、照明等機械和設備; 六、有排水、消防等設施; 七、有健全的環境衛生和安全管理制度,並得到有效運行; 八、具有與處置工藝相符合的對廢混凝土、金屬、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 這些顯然不是定額包含的內容,一般來說,定額都不包含垃圾清運費的,渣土消納規范化工作是為了渣土的亂倒亂卸現象,保持市容環境的措施。是另外計取的。
④ 渣土消納費屬於建安費嗎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不屬於。渣土消納費屬於措施費,消納費是指施工現場垃圾清運渣土交納的費用,計入「工程施工」科目。
⑤ 廣東省廣從化渣土消納價格,價格指導文件有嗎
摘要 根據有關規定,經審核,垃圾消納場收取到場垃圾(不含運輸費用)消納處置費的收費標准為:干渣土每立方米8元;濕渣土每立方米10元;水渣土每立方米15元。收費標准從2017年3月1日起執行,試行一年。
⑥ 什麼叫渣土消納場
渣土消納場就是渣土處理的場所。
渣土消納是指渣土運出交給垃圾處理部門並交納一定費用,渣土運輸只是裝車外運,兩個概念。定額中渣土外運只是外運的費用,並不包含消納費用。但是實際上不管自己外運或僱人外運,都要交消納費。可以根據實際發生與定額對比,定額不夠可以以實際發生簽證計取。
渣土只是建築垃圾的一種。根據《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中所稱建築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
渣土車,也稱拉土車、運渣車,不是特指哪一種車,而是指車輛用途是運送沙石等建築料的卡車。2014年國家下發關於渣土車改造文件,全國范圍開始實行。
渣土車比較常見的有:大型翻斗車、大黃蜂等。多為大型載重卡車,一般城市在白天是不允許此類機動車在市區內運行;另外渣土車體積龐大,駕駛室高,存在很多視覺盲區。
(6)廊坊哪裡買渣土消納價格擴展閱讀
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是2005年頒布的一項為了加強對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制定《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該規定於2005年3月1日經第53次中國建設部常務會議討論通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適用於城市規劃區內建築垃圾的傾倒、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處置活動。
適用范圍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城市規劃區內建築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處置活動。
本規定所稱建築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
第三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築垃圾的管理工作。
適用原則
第四條
建築垃圾處置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
國家鼓勵建築垃圾綜合利用,鼓勵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優先採用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產品
第五條
建築垃圾消納、綜合利用等設施的設置,應當納入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
第六條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內的工程施工情況,制定建築垃圾處置計劃,合理安排各類建設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築垃圾。
第七條
處置建築垃圾的單位,應當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獲得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後,方可處置。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後的20日內作出是否核準的決定。予以核準的,頒發核准文件;不予核準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準的具體條件按照《建設部關於納入國務院決定的十五項行政許可的條件的規定》執行。
具體規定
第八條
禁止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建築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將危險廢物混入建築垃圾,不得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築垃圾。
第十條
建築垃圾儲運消納場不得受納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條
居民應當將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與生活垃圾分別收集,並堆放到指定地點。建築垃圾中轉站的設置應當方便居民。
裝飾裝修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處置建築垃圾。
第十二條
施工單位應當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並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處置,防止污染環境。
第十三條
施工單位不得將建築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准從事建築垃圾運輸的單位運輸。
第十四條
處置建築垃圾的單位在運輸建築垃圾時,應當隨車攜帶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運輸路線、時間運行,不得丟棄、遺撒建築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圍承運建築垃圾。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築垃圾。
第十六條
建築垃圾處置實行收費制度,收費標准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因建設等特殊需要,確需臨時佔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的,應當徵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責任追究
第十八條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核發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糾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核發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職權核發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的;
(二)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不予核發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內核發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的。
第十九條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以罰款:
(一)將建築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將危險廢物混入建築垃圾的;
(三)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築垃圾的;
單位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處300O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個人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處20O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處3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一條
建築垃圾儲運消納場受納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二條
施工單位未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施工單位將建築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准從事建築垃圾運輸的單位處置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三條
處置建築垃圾的單位在運輸建築垃圾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建築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施工單位處 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建設單位、運輸建築垃圾的單位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核准擅自處置建築垃圾的;
(二)處置超出核准范圍的建築垃圾的。
第二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築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