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進口設備的價格有哪些構成
擴展閱讀
小號怎麼消耗資源 2025-08-05 11:36:39
柳州文創產品去哪裡買 2025-08-05 11:21:35

進口設備的價格有哪些構成

發布時間: 2022-04-30 15:47:00

① 簡述進口設備的價格有哪些構成答案

物流費用,清關費用,稅收費用。具體看你是什麼用途,用做展覽是不收稅費的

② 進出口商品價格核算有哪些要素構成

(1)出口價格=出口成本(實際成本)+出口費用+出口利潤
(2) 進口商品=進口成本+進口費用+預期利潤
【拓展】
1、進出口商品價格在現實的形成過程中,首先受國際市場價格的制約。國際市場價格是在國際貿易中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成交價格,這種價格的形成主要是價值規律在國際范圍內發揮作用的反映。在一國范圍內,一定商品的價值量決定於該國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國際市場上,一定商品的價值量就要決定於各不同國家的平均勞動強度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不同國家內生產一定商品的市場價值,在國際市場范圍內只能視為個別價值,它可能高於或低於國際價值。各國確定進出口商品價格時,就必須以國際價值為主要依據,研究並參照國際市場價格的水平及其變化,作出決策。

③ 進口設備原價是指進口設備的什麼

進口設備的原價是指,進口設備賣方出廠的價格。
其實,關於進口設備相關費用非常好理解,按照進口設備從國外出廠開後,一路來到國內安裝或使用地點結束,這一路發生的路程節點來劃分的。
1、進口設備原價,即進口設備出廠價;所以:進口設備原價=進口設備出廠價
2、進口設備因為要漂洋過海才能到底中國海關,所以進口設備會在他國海岸港口裝貨上船,從進口設備出廠到他國海岸港口裝船的這一段路程,或有相關的保險費和運輸費,這就有了離岸價,所以離岸價=進口設備原價+國外運輸費+國外保險費;
3、進口設備在他國海岸港口裝貨上船後,要經過漂洋過海才會到達中國海岸港口,這一段路程,如果造成進口設備損壞怎麼辦?所以才有了國際海運運輸費用和保險費用。所以到岸價=離岸價+海運費用(國際運費)+海運保險費用。
4、進口設備到達中國海岸港口後,你不可能直接把設備運達使用地點的,因為中國乃至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海關,要通過海關才能進入中國大陸,所以,在進入海關時,又會產生一筆費用,比如,關稅、增值稅、消費稅、貨幣兌換時產生的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等等。一旦設備經過海關進入中國大陸後,這叫設備抵岸價。所以抵岸價=到岸價+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
5、設備通過海關進入中國大陸後,離使用地點還有一段路程,這段路程又會產生相關費用,比如國內運輸費和國內運輸保險費。最後進口設備到達使用地點,這才叫進口設備價格,即:進口設備價格=抵岸價+國內運輸費+國內運輸保險費。
所以,進口設備的價格最終包含了:設備原價(出廠價)、國外運輸費、國外運輸保險費、國際運費、國際運輸保險費、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國際外貿手續費、銀行財務費、國內運輸費、國內運輸保險費;如果委託他人代為保管的話,還有保管費;而每一項費用的計算基數都是前一路程節點的費用。

④ 設備預算價格由什麼組成

設備預算價格就是設備購置費。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
1、 設備原價指國產設備或進口設備的原價;
設備運雜費指除設備原價之外的關於設備采購、運輸、途中包裝及倉庫保管等方面支出費用的總和。
國產設備原價一般指的是設備製造廠的交貨價,或定貨合同價。
國產設備原價分為國產標准設備原價和非標准設備原價。
進口設備的原價是指進口設備的抵岸價,即抵達買方邊境港口或邊境車站,且交完關稅等稅費後形成的價格。
2、 設備運雜費的計算
設備運雜費按設備原價乘以設備運雜費率計算,其公式為:
設備運雜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率

⑤ 進口所需的費用有哪些

1、國外運輸費用:從出口國港口、機構或邊境到我國邊境、港口、機場等的海、陸、空的運輸費用。
2、運輸保險費:上述運輸途中的保險費用。
3、卸貨費用:這類費用包括碼頭卸貨費、起重機費、駁船費、碼頭建設費、碼頭倉租費等。
4、進口稅貨物在進口環節由海關徵收(包括代征)的稅種有:關稅、產品稅、增值稅、工商統一稅及地方附加稅、鹽稅、進口調節稅、對台貿易調節稅、車輛購置附加費等。
(1)關稅:是貨物在進口環節由海關徵收的一個基本稅種。
關稅的計算公式為: 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合同的到岸價)×關稅稅率
(2)產品稅、增值稅、工商統一稅、地方附加稅: 都是在貨物進口環節由海關代征的稅種。
產品稅、增值稅和工商統一稅3種稅額的計算方法:
完稅價格=(到岸價格+關稅)/(1-稅率)
應納稅額=完稅價格×稅率
(3)進口調節稅:是對國家限制進口的商品或其他原因加征的稅種。其計算公式為:進口調節稅稅額
=到岸價格×進口調節稅稅率
(4)車輛購置附加費:進口大、小客車、通用型載貨汽車、越野車、客貨兩用車、摩托車、牽引車、半掛牽引車以及其他運輸車,均由海關代征車輛購置附加費, 費率是15%。其計算公式是:計費組合價格=到岸價+關稅+增值稅 車輛購買附加費=計費組合價格×15%
上述各種稅金均以人民幣計征。
5、銀行費用。我國進口貿易大多通過銀行付款。銀行要收取有關手續費,如開證費、結匯手續等。
6、進口商品的檢驗費和其他公證費。
7、報關提貨費。
8、國內運輸費。
9、利息支出。即從開證付款至收回貨款之間所發生的利息。
10、外貿公司代理進口費。
11、其他費用,如雜費等

⑥ 設備購置費的組成

設備購置費是指為工程建設項目購置或自製的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工具、器具的費用。確定固定資產標準的是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單位價值在1000元、1500元或2000元等規定限額以上,具體標准由個主管部門規定,新建項目和擴建項目的新建車間購置或自製的全部設備、工具、器具,無論是否達到固定資產標准,均計入設備、工器具購置費中。設備購置費是是由設備原價和設備運雜費構成。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

設備運雜費主要由運費和裝卸費、包裝費、設備供銷部門手續費、采購與保管費組成。國產設備原價一般指的是設備製造廠的交貨價,或訂貨合同價。對於國產標准設備,在計算時,一般採用帶有備件的原價。對於國產非標准設備,常用的計價方法有成本計算估價法、系列設備插入估價法、分部組合估價法、定額估價法等。按成本計算估價法,非標准設備的原價的計算式為:

單台非標准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 ×(1+廢品損失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利潤率)+銷項稅額+非標准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

註:在用成本計算估價法計算非標准設備原價時,外購配套件費計取包裝費,但不計取利潤,非標准設備設計費不計取利潤,增值稅指銷項稅額。

進口設備
在國際貿易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交易價格術語有FOB、CFR和CIF。

FOB即free on board,意為裝運港船上交貨,亦稱為離岸價格。FOB術語是指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義務。風險轉移,以在指定的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時為分界點。費用劃分與風險轉移的分界點相一致。

CFR即cost and freight,意為成本加運費,或稱之為運費在內價。CFR是指在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需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由於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與FOB價格相比,CFR的費用劃分與風險轉移的分界點是不一致的。

CIF即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意為成本加保險費、運費,習慣稱到岸價格。在CIF術語中,賣方除負有與CFR相同的義務外,還應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最低險別的海運保險,並應支付保險費。如買方需要更高的保險險別,則需要與賣方明確地達成協議,或者自行做出額外的保險安排。除保險這項義務之外,買方的義務也與CFR相同。

抵岸價

進口設備的原價(抵岸價)=進口設備到岸價(CIF)+進口從屬費

到岸價

進口設備到岸價(CIF)=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運費在內價(CFR)+運輸保險費

國際運費=離岸價格(FOB)×運費費率

運輸保險費=[原幣貨價(FOB價)+國際運費]÷(1-保險費費率)×保險費費率

進口從屬費

進口從屬費=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商檢費+檢疫費+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

銀行財務費=離岸價格(FOB)×銀行財務費費率

外貿手續費=(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外貿手續費費率

關稅=[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進口關稅稅率

增值稅=[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稅率

消費稅=[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關稅]÷(1-消費稅稅率)×消費稅稅率

商檢費=[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商檢費費率

檢疫費=[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檢疫費費率

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費率

設備運雜費
設備運雜費

其中對於進口設備而言,運費和裝卸費是由我國到岸港口或邊境車站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

運雜費=設備原價×運雜費費率

設備運輸保險費

運雜費保險費=設備原價×保險費費率

設備采購及保管費

采購及保管費=設備原價×采購及保管費費率

工具、器具及生產傢具購置費的構成及計算

工具、器具及生產傢具購置費,是指新建或擴建項目初步設計規定的,保證初期正常生產必須購置的沒有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儀器、工卡模具、器具、生產傢具和備品備件,等的購置費用。一般以設備購置費為計算基數,乘以相應的費率計算。

⑦ 進口設備抵岸價的計算公式

若進口設備採用離岸價(FOB)形式,則進口設備抵岸價的構成可概括為
進口設備抵岸價=貨價+國際運費+國際運輸保險費+銀行財務費+進口代理手續費+關稅+增值稅+消費稅
1)貨價
這里即指離岸價(FOB)。
2)國際運費
國際運費即從裝運港(站)到達我國抵達港(站)的運費。進口設備國際運費計算公式為:國際運費(海、陸、空)=原幣貨價(FOB價) ×運費率,國際運費(海、陸、空)=運量×單位運價,式中,運費率或單位運價參照有關部門或進出口公司的規定執行。
3)國際運輸保險費
對外貿易貨物運輸保險是由保險人(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出口人或進口人)訂立保險契約,在被保險人交付協定的保險費後,保險人根據保險契約的規定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承保責任范圍內的損失給予經濟上的補償。這是一種財產保險。運輸保險費的計算公式為:運輸保險費=(原幣貨價(FOB價) +國外運費)/(1-保險費率)×保險費率= CIF ×保險費率,式中,除保險費率按保險公司規定的進口貨物保險費率計算。有時,設備在發生滅失或損壞後,被保險人已支付的各種經營雜費和本來可以獲得的預期利潤,不能從保險人那裡獲得補償。因此,各國保險法和國際貿易慣例,一般都規定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金額可以在CIF貨價的基礎上適當加成。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與保險人在約定保險金額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設備、不同的地區進口價格為當地市價之間不同差價以及不同的經營費用和預期利潤水平,約定不同的保險加成比率。一般情況下,保險加成率不能超過30%。如果採用CIF加成投保,則有:運輸保險費= CIF ×(1+保險加成率)×保險費率。
4)銀行財務費
銀行財務費即業主或進口代理公司與賣方在合同內規定的開證銀行手續費,可按下式簡化計算:
銀行財務費=(貨價+貨價外需用外匯支付的款項) ×銀行財務費率,式中,貨價和貨價外需用外匯支付的款項應按人民幣金額計算。
5)進口代理手續費
進口代理手續費即外貿企業採取代理方式進口商品時,向國內委託進口企業(單位)所收取的一種費用,是由於補償外貿企業經營進口代理業務中有關費用支出,並含有一定的利潤。進口代理手續費的計算公式如下:
代理手續費=到岸價(外幣) ×對外付匯當日外匯牌價×手續費率,式中,到岸價格可用離岸價格與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之和計算。進口代理手續費率按照對外成交合同金額不同,分檔計收。
6)關稅
關稅即由海關對進出國境或關境的貨物和物品徵收的一種稅,屬於流轉性課稅,計算公式如下:關稅=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率,式中,進口設備的完稅價格是指設備運抵我國口岸的正常到岸價格,包括離岸價、國際運費、國際運輸保險費等費用。
7)增值稅
增值稅是我國政府對從事進口貿易的單位和個人,在進口商品報關進口後徵收的稅種。我國增值稅條例規定,進口應稅產品均按組成計稅價格和增值稅稅率直接計算應納稅額,不扣除任何項目的金額或已納稅額。即:
進口產品增值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增值稅稅率,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稅率根據規定的稅率計算。目前進口設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8)消費稅
按照稅法規定,進口轎車、摩托車等設備應徵收消費稅,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消費稅=(到岸價+關稅)/(1-消費稅稅率)×消費稅稅率式中,消費稅稅率根據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

⑧ 進口貨物價格包括那些構成一種價格

(海運費、保險費、貨值)這幾項加起來是CIF價格,用CIF價格來交稅就是稅費,再加上清關成本也就是最終的貨物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