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均價格怎麼算
平均單價計算公式:單價=消費金額÷噸數
比如,A類產品單價20元,數量30個;B類產品單價25元,數量40個,
平均單價=(20×30+25×40)/(30+40)
平均單價=總價錢/總數量
=(A總價+B總價)/(A數量+B數量)
=(A單價×A數量+B單價×B數量)/(A數量×B數量)
單價=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稅率
實際工作中,要有數量才能計算出加平均單價的。
單位價格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 ,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
比如:一個足球的價格是100元,就說該足球的單價是100元。
單價:顧名思義就是單位商品的價格。它反映這一商品的具體價值。
❷ 做銷售怎麼報價格
關於報價的技巧有4點
1、設定底線
底線價格是指一個公司能提供的、並達到它利潤目標的、最低的可接受價格,一般由公司戰略層制定。
銷售員一定要守住此底線價格,同時為了建立個人品牌,還要設定自己的底線價格。
銷售員定的底線價格可以比公司的底線價格略高,這樣可以留給客戶講價的空間更大,客戶具體負責人將更有成就感。同時覺得我們個人的誠意更多,有利於成交。
銷售員定的底線價格可以比公司的底線價格略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底線價格必須跟公司提出申請,這種報價就是我們所謂的戰略報價,以與客戶建立合作關系為首要任務。
2、伺機而報
有了價格底線之後並不能急於報價,而要尋找合適的時間伺機而報。
對於有正式項目的報價:
具體項目運作之前,我們只能報參考價,不可做正式報價;
具體項目運作之時,客戶會限定相應的時間區間,我們應該在這個區間內報,但不宜報得靠前,宜靠後,一因避免價格外泄,二因考慮時間長更准確;
具體項目運作之後,如果客戶要求二次報價則可報,沒有要求一般不會再次報價。
對於零散報價則根據客戶具體負責人的心情伺機而報。
3、重視試探
試探性報價是我們銷售員必須掌握的,對於不太熟悉的客戶,我們可提出一個跟行情價格相差不大的價格,再觀察其表情來判斷報價的高低;
對於熟悉的客戶,我們可直接進行試探詢問,如果關系深厚,他會提出相應的建議,我們再根據其建議來報價成交的概率就更高了;
對於完全陌生的客戶,我們可以採取報價單試探的方式。
4、報價嚴謹
報價一定要嚴謹,單位、賬期、付款方式等都是我們考慮報價高低與否的因素,所以要特別注意,不要搬了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❸ 單個價格怎麼計算
單價=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稅率
實際工作中,要有數量才能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的。單位價格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
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 ,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一般的情況下算的都是不含稅的單價,那麼只需要用總體的價格出於物品的數量,如果是不一樣的,那麼就按照一定的關系來進行運算,也是十分方便。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❹ 當市場價參差不齊怎麼定價
我們通常說,商品的價值決定商品的價挌,價挌圍繞著價值上下浮動,商品怎麼定價呢,生產商一般是按照商品的原材料成本十勞動力成本十資本折舊十合理利潤二商品價格。
比如某鞋廠所生產的商品旅遊鞋,一雙鞋的出廠價格是原材料成本為50元,勞動力成本為20元,資本折舊為10元,企業利潤為10元,這雙鞋的售價是50+20十10十10二90元。
商品定價是講究策略和方法的,既要核算商品的成本和利潤,也要兼顧購買者的購買心理,釆取簿利多銷的辦法,以量取勝。比如前面舉的例子,一雙鞋是90元,可以定價為89元。總之既要做好產品,又要合理科學定價,才能保證產品暢銷,創造利潤。
❺ 怎麼跟客戶談價格
首先我們要明白:
價格永遠不是銷售的決定因素!
談價格為了不陷入「價格戰」,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價格轉化為價值的談判方法。
我用「三部曲」來解決:
第一腳:簡明扼要,宣傳公司和品牌;
第二腳:尋找客戶問題的重心,由淺入深,層層深入;
第三腳:說出自己的與眾不同。
直到完全闡明自己品牌的優勢後,才可談到價格。
過早談價,勢必會造成價格戰;好業務一般至少會在客戶三次詢價後才談到價格。
應對價格異議
盡管直銷員在報價之前已經向顧客充分地展示了產品的價值,但是仍然可能遇到顧客對價格存在異議的情況,因為顧客總是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實惠的產品。這個時候直銷員就需要掌握處理價格異議的技巧。
在我們的商業操作環節中,價格是最終要的地方,而如何跟客戶談價格是最重要的環節。尤其在我們的阿里平台上,好多產品客戶直接不詢價購買的情況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都是聯系買家進行協商價格。很多時候我們的報價都是有去無返。因為我們對價格是沒有什麼控制權的。一般價格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們改變不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步驟/方法
1、其實客戶說你的價格高,有時只是他們的習慣,或者說只是一個本能反應。這個時候,不管你是銷售的什麼,都不要急著去否定客戶。新手一般都會馬上說:「這個價格不高了或者直接告訴客戶,價格就是這么定的,我無能為力。」其實沒有必要這樣。在客戶面前否定客戶或者告訴他你沒有決定價格的權利,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2、你只需要禮貌和好奇的問他:「您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一般他這樣說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他現在根本就不想買,所以不管你給他什麼價格他都會覺得高。你需要仔細分辨,如果這個客戶確實是還不想買的話,直接問他:「您認為什麼時候可能需要這個產品?在您認真考慮購買這個產品前,還有什麼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3、二是這個客戶想從你這里得到一個更好的價格。一般我們都認為報價高於真實售價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行為。或者從他的經驗及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來看,他確實覺得價格高了。 對於這種情況,你需要證明你的價格並不貴,一般最簡單的回應方法就是:「您覺得貴了多少?」如果客戶把你的價格與競爭對手做比較,你只需要證明你的價格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是合理的。如果你的產品值1500塊,競爭對手是1400,那麼有問題的就只是那100塊錢。所以,第一你要解釋相比競爭對手而言,客戶可以從你的產品中多得到100塊錢的使用價值;第二你要向客戶證明,和他得到的好處相比,這100塊錢完全可以忽略。
4、還有一種很好的回答方法,叫做」感受-原來感覺-後來發現」法。這種方法是給客戶講一個你產品的故事。客戶說你的產品太貴了,你停下來,微笑,然後說:「我完全理解您的感受。其他人第一眼看到我們的價格時,原來也是這樣感覺的,但後來他們發現這是值得的。」然後你開始講某個客戶的故事,這個客戶一開始也擔心價格太高,但是後來他購買了這個產品,他非常滿意。
5、有時遇到特別難纏的客戶,我一般會跟他講這樣一個道理:「低價格永遠意味著高風險」。我們永遠秉承著等價交換的原則在做交易。付出的太少往往會伴隨著高風險。我們的產品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上,定價是非常合理的。也許我們的價格不是最低的,也可能不是你最想要的,但我們給你的一定是性價比最高的產品。一般的工程采購人員,對風險的憂慮往往大於對價格的憂慮。
另外,永遠不要做出價格讓步,除非客戶已經明確的表明了要購買你的產品。永遠也不要用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刺激購買慾望,因為這在銷售過程中來說太早了。降價是你在最關鍵時刻把潛在客戶心理防線擊潰的殺手鐧,如果你過早使用的話,在最後臨門一腳的時候你就沒什麼可以用了。我見過太多的銷售把價格降到了賠錢,但最終還是丟掉了單子。
不要急著談價格
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說的是一個直銷員向顧客推薦牙膏,顧客本能地問他多少錢,直銷員心直口快,同時也缺乏經驗,他告訴對方牙膏30 塊一支,顧客立刻覺得「太貴了」,後來不管那個直銷員再怎麼解釋,都無濟於事。這個時候直銷員也許會問,不急著和顧客談價格那談什麼呢?
1.先價值,後價格
直銷員在向顧客介紹產品的時候,要避免過早提出或討論價格,應該等顧客對產品的價值有了起碼的認識後,再與其討論價格。顧客對產品的購買慾望越強烈,他對價格問題的考慮就越少。讓顧客認同產品價值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產品示範,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任你再怎麼滔滔不絕地講解都比不上讓顧客真真切切地看一遍產品展示來得實在。
2.了解顧客的購物經驗
顧客對於產品價格的反應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自己的購物經驗。個人經驗往往來自於自身的接受程度所形成的、對某種產品某個價位的知覺與判斷。顧客多次購買了某種價格高的商品回去使用後發現很好,就會不斷強化 「價高質高」的判斷和認識。反之,當顧客多次購買價格低的商品發現不如意後,同樣也會增加 「便宜沒好貨」的感知。
值得強調的是,在一對一個性化的銷售過程中,銷售er完全有時間了解到顧客的購物經驗,從而對顧客能夠接受的價位進行准確地判斷。有個銷售化妝品的直銷員,她的顧客平時消費的產品價位都很高,同時也認為高價位才是品質的保證和身份的象徵,於是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向顧客推薦自己銷售的產品中比較高端的產品。
3.模糊回答
有的直銷員問,如果遇到顧客非要首先問價格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可以採用模糊回答的方法來轉移顧客的注意力。比如說當顧客問及價格時,直銷員可以說,「這取決於您選擇哪種型號、那要看您有什麼特殊要求」,或者告訴顧客,「產品的價位有幾種,從幾百到上千的都有……」即使直銷員不得不馬上答復顧客的詢價,也應該建設性地補充,「在考慮價格時,還要考慮這種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在做出答復後,直銷員應繼續進行促銷,不要讓顧客停留在價格的思考上,而是要回到關於產品的價值這個問題上去。
總之,價格是銷售的最後一關,支付能力與支付意願之間總是有差異,購買意願沒有形成之前,談價格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購買慾望,就沒有談價格的必要。
❻ 淘寶怎麼定價比較合理
淘寶商家在對商品上架前就要給商品定價,而這個價格也不是隨意定的,因為買家在決定購買店鋪商品時,價格就是其考慮的首要因素了。所以學會給商品定價的技巧,就是各位淘寶商家必須要學會的了,下面來詳細的了解一下淘寶商品定價的方法吧。
淘寶商品定價的五種方法:
1、根據規格定價
根據規格來定價也是特別常見的一種寶貝定價方法,一方面可以根據產品的數量來進行捆綁交易定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根據產品的含量來進行定價,比如說護膚品之類的。最後還有一種就是產品的重量,可能有很多產品會分為250g、500g、1000g等,這樣不同規格的商品,價格肯定也不同。
一方面可以使用量少的產品吸引很多買家的眼球,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促進銷量。因為大家肯定都知道,購買得越多越實惠。也能夠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2、組合產品定價
其實套裝也是最常見的寶貝呈現方式,一般情況都會有一個價格區間,而消費者可能剛剛開始都會被低價而吸引,這樣也能夠增加產品的點擊率。
3、限量升級法
這個一般都會在每次大型的活動中能夠看到,比如說雙十二前多少名下單的顧客可以便宜多少,之後下單的顧客價格也會要高一些。但是不管怎麼操作,商家都是不會虧本的。
4、對比定價
賣家在定價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一定要先看看同行其他賣家的定價,相比之下在定出合理的范圍,有些賣家急於賺錢,把寶貝價格定的比同行高出很多,消費者一般都會選擇價格較低的購買,從而降低了店鋪的成交率。
5、高價法
高價法又叫取值定價法,即在新商品開始投放市場時把價格定的遠遠高於成本,使店鋪在短期內能獲得大量盈利。前提條件是新商品投放市場初期時,產品的價格需求較小,競爭對手較少,市場需求大。
另外淘寶賣家在定價的時候也一定不能盲目的根據自己主觀意願,可以先看看同行其他賣家的定價,相比之下在去定出合理范圍,有些賣家可能會急於賺錢,把寶貝的價格定的比同行高出很多,消費者一般都會去選擇價格較低的來購買,從而降低了店鋪成交率哦。
❼ 商品價格怎麼定
定價要考慮幾個因素:
1、你要對商圈進行調查,看看同商圈內的其他競爭對手的價格
2、你要確定你的價格形象,你是希望你的價格都比競爭對手高還是低,低多少。一般少低點就行,低多了店內的毛利就會太低。
3、你進貨的產品的大概的毛利空間,比如說飲料可能毛利空間就比較低一般10個點左右,食品裡面的休閑食品毛利就可以稍微高點20個點左右都可以。
一般就根據這么幾個角度考慮。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參照競爭對手。
(7)怎麼價格擴展閱讀:
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
1、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商品價格越高。例如汽車的價格高,自行車價格低。
2、供求影響價格。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下跌;當供給小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上漲。
3、國家政策影響價格。即國家通過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強行規定價格。當商品價格過高時,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政府會採取最高限價,例如葯品價格。最高限價一般低於均衡價格。
4、消費心理影響商品價格。當消費者受攀比和從眾心理影響時,商品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這是銷售者可以成績提價。房價的炒作便是這樣。受求實心理影響,則商品不容易賣高價錢。
5、地域條件、天氣、生產條件等等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例如,各種節日前,雞蛋的價格會上漲;節後又趨於正常。
❽ 衣服如何定價格
作為服裝的生意人不管怎麼樣進行服裝定價,其最終都是為了賺錢,也就是定價的前提必須以成本為基礎,下面我們來看看衣服如何定價。
衣服定價格的時候可以使用平頭低尾法 ,就是將價格的"龍尾"微微向下落一落,給人一下降很多的感覺。舉個例子標價29.8元和標價30元經常給人兩個水平的感覺,其實相差只有才兩毛錢。有一家服裝店,情侶裝售賣賣69一套,又推出一種可單賣的模式,定價35元,一時銷路看好,因為消費者有時對數量的敏感遠遠低於價格。
定完價格以後,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根據產品淡旺季和消費者購買的時間、數量,來決定是否打折,折扣多少的定價策略.這種定價運用得當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還可以有效調節客流淡季過少等情況,使店面常見顧客盈門。
應該 針對消費者得消費心理,很多服裝店在制訂價格時喜歡在價格上留下一個小尾巴,在其所銷的商品中,尾數為整數得僅佔15%左右,85%左右的商品價格尾數為非整數,而在價格尾數中又以奇數為主。一件商品定價99元人們會感覺比100元便宜,定價101元人們則會感覺太貴,較之99元價格彷彿又上了一個台階。利用心理定價策略會給人商店價格在整體上的都很低的印象,從而達到吸引並留住顧客的目。
在商品需要調價時用紅筆把原來的印刷價塗掉,旁邊用黃色手寫上新的價格,這種方法看起來簡單,其實它也是利用顧客心理定價的一種策略。在於:首先,原標價是印刷的數字,往往給人一種權威定價的感覺。而手寫的新價,會使顧客感到便宜。其次,黃色給人一種特別廉價的感覺,用黃筆標上新價錢,讓顧客看起來很有誘惑力。
❾ 預算價格怎麼算
把各個項目都列舉出來,然後一個一個相加。
材料預算價格是材料由交貨地點運到施工工地倉庫以後的出庫價格。它由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輸費、采購及保管費等五項費用組成。其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預算價格=(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輸費)×(1+采購保管費率)-包裝品回收價值。
材料預算價格按其編制及使用情況可分為兩類:地區材料預算價格,即按整個地區 (城市或建設區域) 內建設工程分布、投資總額、建築面積、材料需用量、運輸方式、平均運輸里程等條件編制的,供本地區內所有工程使用。
單項工程材料預算價格,即以一個工程為計算對象編制的,專為該項工程使用。一般可根據近幾年來各種材料的不同來源的比重和現行的材料價格構成內容,綜合考慮,採用加權平均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