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鵝的品種有哪些鵝的品種介紹及圖片大全
鵝的品種有哪些?我國主要鵝的品種有籽鵝,豁眼鵝,雁鵝,獅頭鵝,皖西白鵝,四川白鵝,浙東白鵝,太湖鵝。而國外的主要品種有萊茵鵝,朗德鵝,埃姆登鵝,圖盧茲鵝。
籽鵝原產於東北松遼平原,廣泛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全身羽毛潔白;體小而緊湊,體軀呈卵圓形;頸細長,無咽袋或偶有咽袋,頭頂有纓狀頭髻,頭上額包較小,眼虹彩為灰色;腹部不下垂,喙脛及蹼皆為橙黃色。籽鵝適應性強,產蛋性能高。成年公鵝體重4.0~4.5kg,母鵝體重3.0~3.5kg。籽鵝羽毛生長較快,60日齡全身羽毛長全。6個月齡左右開產,年平均產蛋量100枚左右(個體鵝年產蛋量可達到170枚),蛋重平均為130g,蛋殼白色。籽鵝成熟早,但無就巢性。公、母配種比例為1:5~7,春季受精率可達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籽鵝以產蛋性能高而著稱,是世界上少有的高產鵝種。多用於系統選育,培育蛋鵝的高產品種,也可用於改良某些品種的繁殖性能,是雜交配套系的優良母本。
雁鵝體形較大,全身羽毛緊貼,頭部圓而略方。上嘴基部的肉瘤黑色,質地柔軟,呈桃形向上突出,喙黑色,足呈橙黃色,爪黑色。頸細長,具腹褶,個別有喉袋。頸背有一條醒目的褐色條紋。體背灰褐,各羽緣白色。腹部白色或灰白色,肉瘤邊緣和喙的基部具白邊。原產於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地區,主要分布於霍丘、壽縣、六安、舒城、肥西等縣。近來雁鵝逐漸向東南擴展,已進入安徽的宣城、郎溪、廣德一帶和江蘇西南。雁鵝體型較大,體質結實,全身羽毛緊貼。頭部圓形略方,有黑色肉瘤,質地柔軟,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凸起。眼球黑色,大而靈活,虹彩灰藍色。喙扁闊,黑色。脛、蹼多為橘紅色,個別有黑斑。爪黑色。體軀呈長方形,胸深廣,背寬平,有腹褶,個別鵝頜下有小咽袋。成年鵝羽毛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頸的背側有1條明顯的灰褐色羽帶。體軀羽毛從上向下逐漸變淺,至腹部成為灰白色或白色;背、翼、肩及腿羽皆為灰褐色鑲白邊的鑲邊羽;肉瘤的邊緣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雛鵝全身羽絨墨綠色或棕褐色,喙、脛、蹼呈灰黑色。雁鵝是中國灰色鵝品種的典型代表。成年公鵝體重為5.5~6.0kg,成年母鵝為4.7~5.2kg,60日齡仔鵝體重為2.1~2.5kg;210~24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25~35枚,平均蛋重為150g,蛋殼白色;公母比例1:5。受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70~80%。雁鵝早期生長快,體型中等,適應性強,就巢性較強,肉用性能較好,可以進一步選育其肉用性能和群體整齊度,形成獨具特色的肉用鵝種。
獅頭鵝是我國的大型鵝種,也是亞洲的大型鵝種,因成年鵝頭形似獅頭而得名,產於廣東省。獅頭鵝前額肉瘤發達,向前突出,覆蓋於喙上。兩頰有左右對稱的肉瘤1--2對,肉瘤黑色。頜下咽袋發達。成年公鵝體重8.85千克,母鵝7.86千克。70日齡平均體重公鵝6.42千克,母鵝5.82千克。在改善飼料及不讓母鵝孵蛋的情況下,母鵝個體平均產蛋量達35--40枚。獅頭鵝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
浙東白鵝主要產於浙江省象山、定海等縣。成年公鵝平均活重5公斤。母鵝一般5-6月齡開產。好的母鵝每年有3-4個產蛋期,每期產蛋量為8-12枚。每產完一期蛋即就巢孵化。浙東白鵝早期生長速度較快。雛鵝初生重平均95克。在放牧條件下,60日齡活重3.5公斤,70日齡活重3.7公斤即可上市出售。
四川白鵝全身羽毛潔白,緊貼在體表。喙和足桔紅色。虹彩灰藍色。公鵝體型稍大,頭頸較粗,體軀稍長,額部有一個呈半圓形的肉瘤。母鵝頸細長,肉瘤不明顯。產於四川省溫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在江浙一帶稱為隆昌鵝。四川白鵝是我國中型鵝中基本無就巢性、產蛋性能優良的品種。四川白鵝配合力好,是培育配套系中母系母本的理想品種。四川白鵝成年公鵝體重5-5.5公斤。雛鵝初生重71克,60日齡重2.5公斤,90日齡重3.5公斤。母鵝無抱窩性,每年產蛋60~80個,多的可達100個。蛋殼白色,平均重146克左右。
太湖鵝羽毛白色、緊密而結構緊湊,額部肉瘤發達,形圓而光滑,淡姜黃色,公鵝比母鵝的肉瘤大而明顯。喙和足桔紅色,爪白玉色。頸細長,呈弓形。是小型鵝種,原產於江蘇、浙江兩省的太湖流域。太湖鵝早期生長快,仔鵝80-100日齡體重可達3-4公斤,肉質鮮美,是生產肉用仔鵝的優良品種。母鵝5月齡開產,年產蛋60-80枚。
豁眼鵝體形較小,額前長有桔紅色的肉瘤,肉瘤表面光滑。喙桔紅色。具特點的是其眼,豁眼鵝的眼呈三角形,上眼瞼有一豁缺。頜下有咽袋,頸長呈弓形。前軀挺拔高抬。母鵝腹部豐滿下垂,豁眼鵝體羽白色,足桔紅色。主要分布在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等地。該品種在山東省稱為五龍鵝,在遼寧省稱為昌頭鵝,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稱為疤拉眼鵝。早期生長迅速,5月齡平均體重可達3.5公斤。母鵝8-9月齡開產,無就巢性,年產蛋120-180枚,蛋重120-140克。
皖西白鵝原產於安徽西部丘陵山區的霍邱和壽縣。廣泛分布於霍邱、壽縣、六安、肥西、舒城、長豐等地。具有生長快、覓食力強、耐粗飼肉質和羽絨品質優良等特點。皖西白鵝體型中等。頭頂有桔黃色肉瘤,公鵝體軀略長,母鵝呈圓形。胸部豐滿,體態高昂。全身羽毛白色,喙橙黃色,脛、蹼橘黃色。有少數鵝頜下有咽袋。少數個體頭頂部有頂心毛。成年公鵝體重5.5~6.6kg,母鵝5~6kg,60日齡仔鵝體重3.0~3.5kg,90日齡可達到4.5kg。母鵝開產日齡180d左右。年產蛋量25枚左右;無就巢性的母鵝年產蛋量約50枚。平均蛋重142g。公母配比為1:4~5,種蛋受精率88%左右,受精蛋孵化率可達92%。
② 常見的鵝有哪些比如市場上賣得鵝等等
鵝的品種有哪些
我國優良的鵝品種有獅頭鵝、浙東白鵝、四川白鵝、太湖鵝、豁眼鵝等,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鵝有萊茵鵝、朗德鵝等。
獅頭鵝是我國唯一的大型鵝種,也是亞洲唯一的大型鵝種,原產於廣東省饒平縣、澄海縣。成年公鵝活重可達10公斤以上。母鵝5-6月齡開產,產蛋季節為每年9月至翌年4月。母鵝在此期間有3-4個產蛋期,每期產6-10枚蛋,每產完一期蛋即就巢孵化。雛鵝初生重130克左右。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60日齡活重可達5公斤以上。肉用仔鵝70-90日齡上市。
浙東白鵝主要產於浙江省象山、定海等縣。成年公鵝平均活重5公斤。母鵝一般5-6月齡開產。好的母鵝每年有3-4個產蛋期,每期產蛋量為8-12枚。每產完一期蛋即就巢孵化。浙東白鵝早期生長速度較快。雛鵝初生重平均95克。在放牧條件下,60日齡活重3.5公斤,70日齡活重3.7公斤即可上市出售。
四川白鵝產於四川省溫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在江浙一帶稱為隆昌鵝。四川白鵝是我國中型鵝中基本無就巢性、產蛋性能優良的品種。四川白鵝配合力好,是培育配套系中母系母本的理想品種。四川白鵝成年公鵝體重5-5.5公斤。雛鵝初生重71克,60日齡重2.5公斤,90日齡重3.5公斤。母鵝於200日齡開產,基本無抱孵性,年產蛋量60-80枚 太湖鵝是小型鵝種,原產於江蘇、浙江兩省的太湖流域。太湖鵝早期生長快,仔鵝80-100日齡體重可達3-4公斤,肉質鮮美,是生產肉用仔鵝的優良品種。母鵝5月齡開產,年產蛋60-80枚。
豁眼鵝屬小型鵝種,主要分布在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等地。該品種在山東省稱為五龍鵝,在遼寧省稱為昌頭鵝,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稱為疤拉眼鵝。早期生長迅速,5月齡平均體重可達3.5公斤。母鵝8-9月齡開產,無就巢性,年產蛋120-180枚,蛋重120-140克。
萊茵鵝原產於德國萊茵州,以產蛋量高著稱。該品種適應性強,食性廣,能大量採食玉米、豆葉、花生葉等。體型中等,成年公鵝體重5-6公斤。母鵝7-8月齡開產,年產蛋量50-60枚,蛋重150-190克。在適當條件下,肉用仔鵝8周齡體重可達4-4.5公斤,適於大型鵝場生產商品肉用仔鵝。
郎德鵝原產於法國西南部的郎德地區,是當今世界上最適於生產鵝肥肝的鵝種。該品種仔鵝生長迅速,8周齡體重可達4.5公斤。成鵝經填肥後體重可達10公斤以上。母鵝年產蛋35-40枚,蛋重180-200克,繁殖力較低。朗德鵝羽絨產量高,對人工拔毛的耐受性強,每年可拔毛2次,平均每隻年產羽絨0.4公斤。在適當條件下,經20天填肥後肥肝重可達700-8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