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豬肉價格和哪些經濟相關
擴展閱讀
058ct鑽石戒指什麼價格 2025-07-17 01:18:46
貼假睫毛的工具有哪些 2025-07-17 01:12:43

豬肉價格和哪些經濟相關

發布時間: 2022-04-20 11:27:31

⑴ 「生豬價格跌破一斤10元」上熱搜,豬肉價格的下跌跟什麼有關

在生活中我們吃最多就是豬肉了,每個地方豬肉品種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在我們這一個小縣城,從去年疫情爆發到今年年初,生豬從8元漲到20一斤。豬肉價格上漲到平時10元一斤漲到30多塊錢甚至還不止這個價,這個價在我們地方停止了一年多沒有降過。 希望是這樣能恢復到以前價格,這樣大家都有利有弊,吃不起肉的人家也不會因為豬肉太貴一日三餐素菜,豬肉下降飯桌上也能看到肉肉。正是長身體孩子離不開肉,每餐都要給他加點肉營養好一點有助於他長身體。這些對於富人家裡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貧窮人家來說能每餐都吃點肉真是不小一筆開支,富人家天天大魚大肉可能吃膩了,但貧窮人家在豬肉貴情況下吃一頓肉可以買很多素菜。

⑵ 請問豬肉價格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

在我看來,豬肉價格主要會受到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分別是豬肉供應情況、市場消費需求和成本。如果這三個因素發生變動,都會影響到豬肉的價格。


三、成本

對於豬肉養殖場來說,如果他們養殖成本高了,那麼在他們要回收成本的情況下,豬肉出欄的價格自然就會高,而消費者要想買到豬肉就需要花更多的錢。但如果養殖成本低了,那麼養殖場為了確保自己的商品能賣出去,同時也為了讓商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那麼豬肉出欄時的價格自然就會低一些,消費者在購買豬肉時要所需要花費的資金自然就更低。可以說,成本是影響豬肉價格的因素之一,成本的上升和下降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著豬肉價格的起伏。

總的來說,在我看來影響豬肉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豬肉供應情況、市場消費需求和成本。

⑶ 豬肉價格為何總是波動不停它的價格是什麼因素在影響

豬肉的價格,和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存在著季節性、周期性的波動。商品的價格波動,是一種經濟生活里的正常現象。在生豬期貨這個交易品種推出後,豬肉的價格還受到了商品期貨走勢的影響。總體上看,影響豬肉價格的因素,主要體現在生豬養殖數量、市場需求數量和商品期貨預期等幾個方面。

再次,商品期貨的預期變化,反應了豬肉後續價格走勢的預期,而它逐步會成為豬肉價格走勢的「風向標」。在國內商品交易所尚未推出生豬期貨這個品種前,豬肉的價格變化,往往只和農戶、市場之間的供求關系相關。在生豬期貨品種推出之後,不少生產者會利用這個期貨品種,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抵消生豬生產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生豬期貨的價格波動,會更加敏銳地反應市場對後續豬肉價格走勢的看法。這種趨勢,也會隨著期貨參與者數量的增加,而出現持續的增強。

綜上所述,豬肉價格的波動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而國內豬肉價格變化的影響因素也和上述幾點內容息息相關。

⑷ 8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4.9%,豬肉價格下降會影響哪些行業

豬肉價格是許多居民都比較關心的問題,在2020年豬肉價格是比較昂貴的。現在豬肉價格已經降低了很多,仍然存在著降低的趨勢!豬肉價格降低了,對哪些行業有影響呢?

豬肉價格降低會影響相關畜牧業的發展,許多生豬養殖戶在面對這種情況,就會將自己的目光投入於其他動物養殖中,肯定也會造成其他行業之間的價格波動,這一連串的所謂蝴蝶效應,給人們生活還是帶來很大的影響!

⑸ 經濟學中,從需求的角度,認為刺激豬肉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非洲豬瘟極大減少了生豬供給。2018年8月始發的非洲豬瘟疫情是近年來對生豬養殖行業最大的疫情沖擊。 2018年8月1日,遼寧沈陽暴發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非瘟隨後迅速蔓延。

東北、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安徽是第一波疫病嚴重暴發的區域,受禁運和恐慌性生豬拋售影響,六地豬價在2019年春節前達到最低點。例如,江蘇從最高點16元/公斤降至最低點11.5元/公斤,降幅28%。

沒有具體統計數據披露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供給的影響,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預測生豬出欄數最低可能同比下降20%,我在海安的抽樣調查結果也較為類似。本次非洲豬瘟疫情使得占據我國養殖戶很高比例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元氣大傷,用「滅頂之災」也不為過 。

而且,豬肉供給增加或產能恢復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它受制約於豬的特定生長周期。本次調研得知,一般後備母豬發育成為能繁母豬,大約需要4個月;能繁母豬從懷孕到產出仔豬,又大約需要4個月。

15公斤仔豬長成115公斤標準的出欄豬,還大約需要4個月。因此供給缺口的彌補需要以年為單位。調研養殖戶認為,產能缺口的完全彌補大概需要2~3年。

二是2014年生效的畜禽養殖業規范政策短期內減少了生豬部分產能。為解決畜禽養殖業布局不合理、種養脫節,部分地區養殖總量超過環境容量等一系列問題,2013年國務院發布《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並於2014年實施。

該辦法強化了養豬場的環保標准,全國大多數地區在執行過程中又制訂了各地標准,對禁養區內豬場進行「拆遷」,部分養殖戶鑒於環保成本考慮退出行業。國家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4年前全國生豬出欄數每年增長約3%,2000萬頭。《條例》實施後一年,全國生豬出欄數下降約4%,3000萬頭。

三是國產豬肉可替代性相對較小,完全進口替代也不現實。國產豬肉的替代品包括其他畜禽肉、境外進口豬肉兩大類。在豬肉價格上漲過程中,羊肉、牛肉、雞肉也有一定幅度上漲,但漲幅遠小於豬肉,部分發揮了替代效應。由於傳統消費習慣原因,替代效應一般。

20%的供給下降,摺合全年約1.4億頭生豬或1000萬噸豬肉。這兩年我國進口量有所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凈進口豬肉291萬噸,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供需缺口。但考慮全球第三大豬肉產地美國全年豬肉產量才1170萬噸,繼續大幅增加豬肉進口並不現實。特別是豬肉類進口依賴冷鏈運輸,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制約了這一途徑。

綜上,我們可以用經濟學D-S曲線演繹本次豬肉價格的變化過程。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對於豬肉需求從D0曲線右移至D1曲線,對應豬肉價格為P1。

禽畜養殖條例的實施少量減少了豬肉產能,供給曲線從S0上移至S1;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豬肉供給大幅下降,供給曲線進一步平移至S2位置;在替代效應和進口因素影響下,供需缺口略有縮小,S2平移至S3位置,對應豬肉價格為P2。

(5)豬肉價格和哪些經濟相關擴展閱讀

建議:

一是大力發展規模養殖業。本次調研發現,海安同步存在大、中、小(農戶)三類養殖企業。

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優勢十分明顯:

1、是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設施非常現代化,具有嚴密防疫體系、防控技術,更利於疫情防控。

2、是生豬養殖看似傳統行業,實際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大型養殖場更具有規模效應,根據海安地區兩家1000頭以上養殖戶的測算,目前階段生豬養殖成本在1300~1400元/頭,比小規模農戶測算的1500~1600元/頭要低。

3、是集中養殖更利於環境保護和規劃。

二是產業政策實施過程中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盡管江蘇調研農戶對畜禽環保政策沒有提出特別意見,但查閱前幾年的新聞,其他地區政策實施較為偏激時有報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8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也坦陳,去年以來由於一些不合理的限養禁養措施,生豬產能受到了一定影響。

也正因為此,2019年9月6日,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召開規范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促進生豬生產發展視頻會,要求各地嚴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名義,利用禁養區劃定搞「一刀切」。

這兩年,各地政府通過簡化和放寬環評等措施,加大對生豬等主產區政策支持力度。從條例實施前後情況來看,相關政策需要注重前瞻性、連續性、嚴肅性。

三是充分發揮農業保險作用。盡管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單豬盈利創了新高,但不少養殖戶對於豬瘟疫情還是心有餘悸。調研中一李姓養殖戶表示「養了80頭小豬,全部一網打盡。現在價格高了也暫時不想養了,有點怕了」。這樣的情緒在小規模養殖戶中不在少數。

⑹ 豬肉價格體現的經濟學

豬肉價格體現的經濟學是供需關系。
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中,供給上升、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會下降;供給減少、需求不變的話,價格就會上升;當供給和需求量一致時就會達到平衡點,如果供需長期不平衡就會引起沖突。

⑺ 豬肉價格的上漲或者下跌與什麼有關

這兩年豬肉的價格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由於去年做的價格漲幅太大,所以導致很多人都調侃自己已經吃不起豬肉了,還有晚上出現了很多關於吃不起豬肉的各種段子,然而,人們卻發現豬肉的價格已經在悄悄下跌了,從原來的30多塊錢,現在已經跌到了20多塊錢,跌幅達到了30%。這似乎是讓很多消費者非常高興的是,尤其是那些自稱自己已經是三月不知肉味的人,這樣的下跌也讓這些人看到了自己能夠開開葷的希望。那麼豬肉價格的上漲或者下跌都與什麼有關系呢?

一、這價格的上漲與下跌跟養殖戶的多少有直接關系。

眾所周知,一件商品的價格高低,很大程度取決於市場的供應量,如果市場的價格很大的話,這件商品的價格就很有可能會下降。因此注入的價格上漲或者是下跌跟養出戶的多少會有直接關系,如果養殖戶很多的話,那麼豬肉市場很有可能會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這樣一來,豬肉的價格很有可能會下跌,但是如果養殖戶很少,那麼豬肉的供應量就會變得很小,這樣豬肉的價格很有可能會上漲。

⑻ 豬肉價格經常浮動,這都和什麼因素有關呢

其實影響豬肉價格波動的因素有很多,正常情況下導致豬肉價格波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豬肉的產能,如果豬肉產能比較高的話,那麼市場就不太缺乏豬肉,所以價格就會下降,但是如果產能比較低的話,那麼市場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價格就會上漲,這其實是最簡單的一種經濟學原理,當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豬肉價格一直呈現一種忽上忽下的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波動狀,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一下,例如今年養豬的人多了,價格就會下降了,很多人看到豬肉價格下降之後,有一部分人第2年就不會養豬了,所以從整體上來看豬肉又少了,這時價格就會上升了。當然除了這個最主要的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客觀條件,對豬肉價格有干預,比如說以下幾點:

3、不良信息干預

還有一點可能大家很少會知道,那就是即使什麼事情都不發生的情況下,如果市場上由於某些不良信息進行干預的話,也會或多或少的干擾到豬肉價格的波動,比如說如果有謠傳說吃豬肉不好或者吃肉會生病,那麼人們對於豬肉的需求就會下降。

⑼ 目前國內豬肉行情如何豬肉價格的漲價降價與什麼有關

近日,“豬肉價格降兩成”登上熱搜。據商務部最新數據統計,10月份第4周的豬肉批發價格,已經跌破每公斤40元大關,並連續10周出現下降。有分析師認為,豬肉價格下降主要是生豬供應有關。業內人士指出,進口豬肉的投放量加大也有助降低零售價。

一、豬肉價格與國家政策有關

今年,國家一直在出台扶持生豬養殖戶的政策,為了穩定生豬生產,各級自然資源保護部門將保障生豬養殖用地作為土地管理重要任務,應保盡保。生豬養殖戶用地作為養殖基地,無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在不佔用永久農田的前提下,允許使用一般耕地。這樣的養豬支持政策大大的提高了生豬養殖戶的積極性,養豬規模也持續擴大,生豬供應量也越來越大,市面上可持續供應的生豬多了,當供求飽和時,豬肉價格自然就下調了。

一場疫情,影響了國民的收入,對於幾十塊一斤的豬肉確實時不太捨得購買,期待能早日能實現豬肉自由!

⑽ 豬肉價格上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豬肉價格上漲首先影響到的就是豬肉消費的數量。由於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原本比較便宜的豬肉,現在也快成了「奢侈品」,以我們這里為例,今天豬肉均價已經漲到了20元一斤,豬排骨漲到了25元一斤,在收入沒有明顯大幅增長的前提下。豬肉價格的居高不下讓人們對豬肉的消費已經有所抵觸。
特別是目前豬價較高的兩廣,福建等地,據說最高豬肉價格已經突破30元關口。可謂是有史以來最高的豬肉價格。所以近期豬肉銷量出現了大幅的下降,按照市場豬販老闆的話來講,原來一天可以賣到三頭豬,而如今三天也難賣到一頭豬,因為豬肉實在是太貴了,不光是消費者覺得貴,就連賣肉的也覺得貴了。

另外豬肉上漲帶來的影響絕非只是銷量上的減少。因為豬肉是大眾基礎消費品,連續不斷的豬價上漲已經影響到了別的物價。以我們這里為例,上個月豬肉零售價格為15元一斤,羊肉零售價格為28元一斤,牛肉零售價格為30元一斤,而如今隨著豬價的上漲,豬肉賣到了20元一斤,羊肉賣到了33元一斤,牛肉更是漲到了35元一斤,除此以外,雞蛋雞肉甚至蔬菜的價格都有一定的上漲。就連路邊賣肉夾饃的一個肉夾饃現在都漲了一塊錢,由於豬價的不斷上漲,有網友甚至打趣道,我要吃肉肉,我不想打工了,我要回去當老闆,我要回家去養豬。可見豬肉上漲帶來的連鎖反應還是比較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