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的糧食價格都是怎樣的哪個朝代的最高
中國古代糧食價格是隨著糧食生產力的增長和衰落而改變的,並不存在著糧食價格最高的朝代,只存在著糧食價格最高的時期,一般情況下,盛世糧食價格的比較便宜,而在飢荒戰亂災禍的時候,糧食價格甚至可以等同於黃金,社會繁盛的時候,歷朝歷代的糧食價格其實都相差不大。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中國古代社會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當糧食生產增加的時候,糧食的價格會下調,可是卻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因為食物的充足會造成人口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人口與田地產出卻不能夠成正比,這個時候就只能對外擴張,或者是引發地區動亂,糧食成為掐住了農業國家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Ⅱ 中國近幾個月的糧油價格猛漲的原因是什麼
一是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特別是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全球糧食減產和石油價格上漲,直接導致了農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去年全球穀物產量19.85億噸,減產3300萬噸,其中小麥減產2700萬噸,全球糧食庫存降到20多年的最低點。近年來,隨著石油價格的持續上漲,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和棕櫚油製造生物柴油增加,今年6月份,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期貨價格同比分別上漲53%、60%和40%。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波動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國內期貨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的聯系已經相當緊密,價格基本與國際市場同步變動。現貨市場,除糧棉等重要農產品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以外,大豆等產品已沒有經濟限制性措施,因而,國際市場糧油等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必然會傳導到國內,帶動國內相關農產品價格上升。
二是國內農產品的恢復性、補償性上漲。一方面,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1996年)達到峰值後,一直在較低水平上運行,到目前仍有部分品種(如大豆等)的價格尚未達到1996年水平,然而,同期的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卻在不斷上漲,致使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經商收入增多,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比較收益在下降,因此,農產品價格上漲,實際上是對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和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增加收入的一種合理補償。
三是成本推動價格上漲。一方面,糧食是基礎性產品,「一糧帶百價」。糧價漲,必然帶動以糧食為原料的食品價格上漲,並推動畜禽飼料價格走高;另一方面,隨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不斷上漲,農產品生產的物質成本在逐年提高,隨著農民外出務工、薪金標準的逐步提高,農產品生產的人工成本也在上升。因此,糧油、生豬等農產品價格上漲有成本推動的影響,部分餐飲業及糧油製成品的價格上漲也具有明顯的成本推動特點。
Ⅲ 2022年國際糧價大漲,對我國人民會有哪些影響
2022年國際糧價大漲,對我國人民會有哪些影響?糧食漲不漲價,關鍵決定於糧食數量的多少。近些年因為氣侯因素和天氣變化以及自然災害因素,造成局部地域減產和絕收,糧食價格應糧食的產量應運而生,應運而漲,這就印證了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至於我國糧食價格漲於不漲,本人以為主要看糧食的產量來定論。從目前的情況看,未來幾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必然規律,原因是;國家層面講,提高農民的收入待遇己經提上議亊日程,打造共同富裕的社會環境關乎整個綜合國力,共同富裕的目標是低層群體,而農民正是當前的低層之眾,國家很有可能從農副產品和糧食著手,以此提高農民的收入。
Ⅳ 全國各種糧食價格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8月18日全國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成品糧平均價格與上周(8月11日,下同)相比穩中略漲。其中,早秈米、粳米、標准粉平均批發價格每噸分別為3020元、4180元、2640元,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0.67%、0.48%、0.76%;晚秈米、特一粉、玉米粉平均批發價格每噸分別為3200元、2820元、2600元,均與上周持平。
有興趣看看這個鏈接:http://www.cereal.com.cn/agwt/price_zs.html
Ⅳ 多國糧食價格大幅上漲,我國的糧價也會隨之上漲嗎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現代已經越來越明顯了,這就會導致一個國家的物價出現大的波動,別的國家也可能會隨之產生變化。鑒於此,許多人看到奈及利亞、巴西、美國等許多農作物的銷售價格都在上漲後,紛紛擔憂國內的糧食價格也會隨之上揚。那麼,我國的糧食價格會不會也因此變得水漲船高呢?下面就讓小編來進行一番分析,有不合理之處大夥可以直接在文章的末尾指出來喲。
三、有關部門給出回應:大可不必擔憂價格上漲的問題。
雖然事實上我們購買大豆、玉米或雞蛋等食品時,會發現價錢比去年略高一點,不過這種漲幅基本上都是在大家可接受的范圍內。與此同時,有些人也產生“吃飯更貴”了的想法,故而他們會擔憂此後的糧食價格會不會也跟國際接軌,形成同步上漲的趨勢?按照目前國家有關部門給出的回應,我國95%以上的糧食都是能自給自足的,所以不存在糧食價格會大肆上漲的可能。
Ⅵ 全球糧食價格都在漲,為什麼中國的糧食價格卻沒有什麼動靜
糧食可是民生之本,它的重要性對於我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一日三餐每個人都少不了,一旦糧食上漲,那麼對於民生來說是影響非常大。尤其中國擁有14億的人口,如果糧食大漲價,民眾的生活質量肯定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其實,國際上的糧食價格早就已經開始上漲,不過,中國的糧食價格卻沒有多大的浮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國際糧價還會不會繼續上漲?
現在來看,國際的糧價還是會繼續上漲的。因為現在疫情並沒有結束,糧食的流通依舊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所以很多國家都會大量地儲存糧食,甚至是擴大對糧食的生產,而且資本家為了利益根本不會放棄糧食這么好的一個炒作機會。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糧食價格到底會漲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也是比較難預測得了的。但是不管如何上漲,我國的糧食依舊保持著平穩的價格,並不會影響我國的民生。
Ⅶ 2020年中國糧油會漲價嗎
不會。
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2018年全國共有標准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從原糧庫存看,湖北省糧食庫存量占消費的比例,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現有庫存可以供全省居民口糧消費一年以上。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表示,全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原糧儲備非常充裕。而關於糧食儲備能吃多久,各省的時間可能會有些不同。比如廣東糧食儲備科滿足全省6個月市場供應,雲南可滿足常駐居民正常消費4個半月。
(7)全國糧油價格如何擴展閱讀:
糧食食用注意事項:
在我們國家,規定正常成年人每天食用油的劑量不能超過30克,因為食用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類物質,在進食過量後,這些脂肪類物質會沉積在血管中,導致人體發生高脂血症,久而久之,引起動脈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
為了減少食用油的用量,在烹飪食物時,最好採取蒸,煮,燉等方法,盡量避免煎炸食物。如果必須煎炸食物,可以用煎的方式代替油炸食物,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食物中食用油的含量。
為了減少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發生,在平時應該避免食用油炸類食物,如炸雞腿,炸薯條等食物。在外出就餐時,盡量少點用油炸類食物。可以用其他健康食品來代替油炸食物。
Ⅷ 為什麼中國的糧食收購價格一直都這么低 不隨物價上漲而上漲嗎
由於中國早已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了,所以,國內的糧價一直受到國際糧價的制約,特別是國外的糧食價格一般都比國內的價格低,所以,不論別的商品如何漲價,糧食價格受國際低價的制約,是很不容易漲價的。你若漲價,他就買國外便宜的。
Ⅸ 中國糧油價格為什麼會上漲啊
以我個人觀點就是國外壟斷了中國的糧油市場,因為我國的大豆產量低,必須得從國外進口,國外用的是轉基因大豆,下面給你說一下關於供需的道理我想你就會明白點了,
1:如果說國外的大豆今年的收成特別好,已經超過了食用油的需求量,那麼色拉油就肯定便宜,這就是供之所求。
2:如果國外今年的大豆收成很不好,遇上災害、或者是生產的大豆供不上用的,那麼價格就自然會漲浮,這就是供不應求。
Ⅹ 為什麼我國的糧食價格,可以二十年不上漲
因為很多農民都在默默地為城市居民做貢獻。
我說過好幾次了,請再說一遍。由於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我們的糧食價格沒有上漲10倍。
建國後,為了支援工業發展,農產品和工業產品一直存在著「刀差」。這是很多農民真的把自己當成磚塊,用瓦來建設國家。
在當前經濟增長速度下,只有糧食價格上漲10倍,農民的收入才能趕上城市居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