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紅芪和黃芪價格哪個貴
擴展閱讀
女包成本是多少 2025-07-11 19:13:19
不帶外掛機空調價格如何 2025-07-11 18:52:41

紅芪和黃芪價格哪個貴

發布時間: 2022-04-14 19:53:25

Ⅰ 白芪丶黃芪、紅芪三者的區別

一、來源不同 紅芪:又叫「獨根」,色紅潤,性溫、味甘。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的乾燥根。黃芪:色黃白,味甜,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莢膜黃芪的乾燥根。二、產地不同 紅芪僅產於甘肅,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三、葯用上有所不同

紅芪補氣升陽功效明顯, 圖表止汗、托瘡排版、利尿消腫之功效 ,自古與黃芪通用 , 但其原植物與黃芪同科不同屬。

黃芪兼有升陽的作用,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

但是,有感冒發熱、胸腹滿悶等症者,不宜服用黃芪;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應用。

白芪就是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兼有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

.

Ⅱ 紅芪與黃芪哪個效果好

紅芪和黃芪功效基本一樣,都是補氣虛的,兩味中葯的來源不太一樣,用葯量也不一樣,紅芪比黃芪的功效更好一點,更強一點,所以會貴一點,但是用葯量不一樣,根據醫生說的按規定服葯。

Ⅲ 黃芪和紅芪主要區別,二者植物學分類上各屬於什麼屬請各位好友給一指點,先謝謝了!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莢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乾燥根。

紅芪——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乾燥根。

黃芪——甘,溫。歸肺、脾經。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紅芪——甘,溫。歸肺、脾經。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綜上,黃芪與紅芪,在葯效和主治方面,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黃芪較常用,紅芪使用不普遍。

物以稀為貴,紅芪會稍稍貴一些。但對於入葯治病而言,兩者沒有區別。

Ⅳ 開處方葯黃芪的甚多鮮有紅芪 它們的葯性有區別還是價格問題

黃芪——甘,溫。歸肺、脾經。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紅芪——甘,溫。歸肺、脾經。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綜上,黃芪與紅芪,在葯效和主治方面,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黃芪較常用,紅芪使用不普遍。

物以稀為貴,紅芪會稍稍貴一些。但對於入葯治病而言,兩者沒有區別。

Ⅳ 紅芪和黃芪的區別

主要區別是,科目分類不同、形態特徵不同、產地生境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紅芪

紅芪一般指多序岩黃耆,屬薔薇目、豆科、岩黃耆族、岩黃耆屬、扁莢組、多序岩黃耆種植物。

    二、形態特徵不同

    1、紅芪

    多年生草本,高100-120厘米。根為直根系,粗狀,深長,外皮暗紅褐色。莖直立,叢生,多分枝;枝條堅硬、無毛,稍曲折。小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圓形或鈍圓,通常具尖頭,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高度一般不超出葉,花多數,花期7-8月,果期8-9月。

    2、黃芪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托葉離生,卵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伏貼白色柔毛。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花期6-8月,果期7-9月。

    三、產地生境不同

    1、紅芪

    分布於中國甘肅(六盤山和南部的山地)和四川西北部等。生長於山地石質山坡和灌叢、林緣等。

    2、黃芪

    分布於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甘肅、四川和西藏等)。多生長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陽坡及林緣、灌叢、林間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處。

    Ⅵ 紅芪要比黃芪貴很多倍,紅芪的效果就一定比黃芪好嗎

    黃芪和紅芪在功效和適應症上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常用黃芪,黃芪應用不多。稀有的東西貴,而紅芪貴一點。但是,這兩種葯沒有區別。建議:此葯具有益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氣虛、體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慢性腹瀉、脫肛、便血、體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腫、血虛萎黃、內熱口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黃芪根黃芪是豆科黃芪或黃芪的乾燥根,春秋兩季挖,去掉須根和根頭,曬干。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厚,表面為淺褐色或淺褐色,有不規則的縱向皺紋或溝槽。堅硬堅韌,不易折斷,橫截面呈纖維狀、粉末狀,皮黃白色,木質淡黃色,味微甜,嚼起來略有豆腥味。

    這是兩者外觀上的明顯區別。此外,它們有相似的氣味,咀嚼時都是甜的,略帶豆腥味。黃芪和黃芪是「表親」。中國葯典最新版對黃芪和黃芪功效的描述也是如此。具有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生津養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郁結。紅芪和黃芪是臨床常用葯,在西北地區較為常見。黃芪和紅芪的化學成分相似,含有黃酮、多糖、皂苷、氨基酸等。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保護心血管和抗衰老的作用。雖然它們的化學成分相似,但含量有所不同。葯理實驗證明,紅芪在防治氣虛、血瘀、精子缺乏等免疫相關疾病方面略優於黃芪。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如何選擇和發揮最佳療效,應結合病情和葯物經濟學的需要來考慮。

    Ⅶ 紅芪和黃芪有什麼區別

    1、 外形顏色

    紅芪,顏色紅潤,性溫和、味甘。

    2、葯用上都有所不同

    紅芪補氣升陽功效明顯, 圖表止汗、托瘡排版、利尿消腫之功效 ,自古與黃芪通用 , 但其原植物與黃芪同科不同屬。

    黃芪兼有升陽的作用,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

    但是,有感冒發熱、胸腹滿悶等症者,不宜服用黃芪;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應用。

    3、 產地

    一般來說黃芪產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寧夏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疏鬆,被成為」黃芪之鄉「,也是千年葯鄉 。

    4、原料

    好的黃芪,每一片黃芪都有金盞銀盆菊花心,沒有經過硫熏。

    5、做工

    一般來說黃芪條上45度角斜切,葯效更易溶於水,好的黃芪色澤新鮮,紋理清晰,切面緊致。

    (7)紅芪和黃芪價格哪個貴擴展閱讀:

    紅芪

    紅芪,中葯名。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azz.的乾燥根。

    分布於甘肅六盤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地。

    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

    常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黃芪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Ⅷ 紅芪跟黃芪在功效上有沒有什麼區別

    紅芪跟黃芪功效差不多,二者在臨床應用上可等同使用。

    1、功效

    黃芪: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

    紅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2、主治:

    黃芪:用於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官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癒合。

    紅芪: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3、性味歸經:

    二者都是味甘,性微溫;歸肺、脾經。

    (8)紅芪和黃芪價格哪個貴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凡有感冒發熱、胸腹滿悶等症者,不宜服用黃芪。

    患有肺結核病的人,有發熱、口乾唇燥、咯血等症狀者,不宜單獨服用黃芪。

    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證,均不宜服用黃芪。

    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服用黃芪。

    Ⅸ 紅芪,黃芪是一樣的嗎功效方面.

    兩者功效差不多。都是補氣的,以家種的多見,野生的很少。市場上基本沒有。都是兩年生11月份採收。價格黃芪7元/kg紅芪8元/kg.13919450398

    Ⅹ 紅芪多少錢1克

    紅芪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的乾燥根。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目前市場售價為每克紅芪人民幣8.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