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房公攤面積怎麼算
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為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公攤系數,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小區總戶數)。
不同住宅的公攤率
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公攤面積包含的內容
公攤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無論是多層還是高層,商品房都有所謂的公攤面積。包括:
1、電梯井:尺寸是按照電梯選型來確定的,井壁上安裝電梯軌道和配重軌道,預留的門洞安裝電梯門。
2、管道井:走各種管道的空間,有垂直的,也有水平向的,有貫通的,也有分隔的。
3、樓梯間:容納樓梯的結構,包圍樓梯的建築部件(如牆或欄桿)。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的建築部分。聯系整個建築的交通運輸。
4、變電室:小區的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
5、設備間: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路設備,以及建築物配線設備,進行網路管理的場所。
6、公共門廳:進入住宅後的一個較大公共空間,屬於室內空間,採暖和製冷要求一般按建築物功能要求設置。
7、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8、值班警衛室:設在小區大門口一側的門房,警衛室外門口處還有升降欄桿。
9、共用牆體:住宅主體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柱、梁、樓板、屋頂等)、戶外牆面等。
除此之外,這些不會包含在公攤內:倉庫、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管理用房等不會計入公攤。
同一棟樓兩梯兩戶的公攤,要比一梯兩戶的大,但是一梯兩戶肯定沒有兩梯兩戶的便捷。點式樓和板式樓的公攤是不一樣的;房子大,公攤就多點;房子小,公攤就會少點;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的住戶在,其公攤面積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其實公攤只要適當,就能提高居住的舒適度。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買房公攤面積怎麼算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Ⅱ 公攤面積怎麼算價格
一般來說,公攤面積都有個系數范圍,針對不同的建築體來說這個系數范圍是不同的。對於沒有地下設備的普通多層住宅,在底層沒有商鋪或者沒有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一般約為10-15%,有電梯的小型高層住宅的公攤系數約為15-20%。高層住宅相對較高,約20-25%。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都會標明房屋公攤面積系數的范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產權登記中心的測繪成果為准,房地產證書標出的面積也以此為准。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公攤面積/(套內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檯面積
Ⅲ 公攤面積怎麼算 具體的計算方法是這樣的
公攤面積是公共建築面積的分配。它和房屋的總面積構成房屋的建築面積。在很多情況下,會因為不了解共同領域而爭吵,而公攤面積怎麼算也成為住房交易中最大的爭議。甚至因為這個打公司,下面是計算方法的介紹。
公攤面積怎麼算之一:不同住宅建築公共面積的計算方法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優先順序。在有很多層次的商品住宅建築中,首先要計算出全棟住宅與一般住宅的分攤系數,然後根據建築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將其平均分攤。這種計算方法比較公平合理。
公攤面積怎麼算之二:其中總建築面積的評價系數是根據整個建築的總建築面積計算得出的。計算中應注意,已用於銷售或租賃的地下室和棚屋不包括在公共建築區內,已用作民防工程的地下室不包括在內。其中住宅使用地面面積、內部牆體佔用面積、陽台使用面積均由內建築面積組成。
公攤面積怎麼算之三:這里的貢獻系數與住房建築的貢獻系數同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功能區的公共區域的總和。其他計算方法相同。整個建築公共區域的歷史記錄,也包括建築的牆層,但對於有電梯的房子,公共份額相對較大。
公攤面積怎麼算之四:盡管分攤到給每個家庭的面積都不會相同,但基本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首先計算評估系數:評估系數=共享公共區域面積之和/每個包的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每個包的建築面積之和)/每個集合內的建築面積之和。最後一個套房的公共共享面積=貢獻系數*每個套房的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怎麼算之五:在了解了分配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後,還需要了解國家對該地區的評估,以便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房屋在裝修前的情況。根據國家規定的最高公共檔位,30層以上的家庭中有25%為公共檔位,15%至17%為點式房地產檔位,13%至15%為18層以下的家庭,10%至13%為多層住宅。%—13%。
這是對公共區域的計算和國家公共區域的標準的一個簡單的理解,這樣就可以避免在裝修前的許多問題,以上是公攤面積怎麼算的問題詳細介紹。
Ⅳ 買房時的公攤面積是怎麼算的錢求有法律依據的回答。
面積計算公式: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在購房中,一般房屋價格按照建築面積算,就是說,套內建築面積10000元/平方,公攤面積也算10000元/平方。但這個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只是規定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註明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大多數開發商都是按照套內建築面積和公攤面積一個價算的,很少只算套內建築面積。
法律依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商品房銷售可以按套(單元)計價,也可以按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計價。
商品房建築面積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組成,套內建築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買受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
按套(單元)計價或者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註明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
拓展資料:
「公攤」主要包括9項:
1、電梯井,尺寸是按照電梯選型來確定的,井壁上安裝電梯軌道和配重軌道,預留的門洞安裝電梯門;
2、管道井,走各種管道的空間,有垂直的,也有水平向的,有貫通的,也有分隔的;
3、樓梯間,容納樓梯的結構,包圍樓梯的建築部件(如牆或欄桿),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的建築部分,聯系整個建築的交通運輸;
4、變電室,小區的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
5、設備間,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路設備,以及建築物配線設備,進行網路管理的場所;
6、公共門廳,進入住宅後的一個較大公共空間,屬於室內空間,採暖和製冷要求一般按建築物功能要求設置;
7、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8、值班警衛室,設在小區大門口一側的門房,警衛室外門口處還有升降欄桿;
9、共用牆體,住宅主體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柱、梁、樓板、屋頂等)、戶外牆面等。
Ⅳ 商鋪公攤面積怎麼計算
商鋪公攤面積包括:與該商鋪使用相關的樓梯、過道、設備房、外牆及共用牆體等,房屋交付後,由房管局按設計和實際進行測算。
商鋪的公攤面積是有公式計算的。公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反過來,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而套內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而目前市面上的商鋪公攤面積基本都是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