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價格減8個點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你的總價是100元,那一個點就是1元,八個點就是8元。也就是總價的百分之八。
⑵ 在原有價錢上減去10%要怎麼算
把原有價格乘以90%(乘以0.9)就是把原價格減去了10%。
⑶ 大麥採集怎麼減價格
摘要 優惠券獲取方式:
⑷ 淘寶賣家寶貝減價減掉整數價格怎麼操作
有一個打折的,一個是輸入增加的價錢,填上負數就可以了,希望能幫到你,水芙蓉木梳
⑸ 怎樣才能降低國內商品價格
有一種最好的辦法,就是取消出口補貼,降低國內商品稅率,這樣既可以保證國內商品價格下降,又可以保證出口到外國的商品價格不變,並且稅收不會減少,但是一些利益集團,不怎麼想,因為......房價為什麼高,因為正FU與民爭利,把民眾的錢變到了正FU口袋裡,你可以發現,他們不是朋友關系,而是敵人關系,這說明什麼,正FU不代表人民的利益,那代表誰的利益?自己去琢磨吧!
⑹ 含稅價格減去十個點怎麼計算
含稅價格*(1-10%)
⑺ 定價等於售價減降價
是這個題目吧
某商場在迎元旦期間,將一批商品降價出售.如果減去定價的10%,可盈利215元,如果減去定價的20%出售,虧損125元.該商品的進價是多少?
定價為:(215+125)÷(20%-10%)=3400元
進價為:3400×(1-10%)-215=2845元
⑻ 定價減成數什麼意思
折、扣:出售商品時,按定價減去的成數。沒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⑼ 售價等於什麼減什麼
售價等於什麼(公式)=原價+利潤。
銷售折扣是銷貨方在銷售商品貨物時,因購貨方購貨數量較大等原因,而給予購貨方的價格優惠(如購買5件,折扣10%;購買10件,折扣20%等),我們可以將其稱為「銷售折扣」。這種情況發生在商品貨物銷售之前。
銷售折讓是銷貨方在銷售商品貨物後,由於其品種、質量等原因而給予購貨方的一種價格折讓,而購貨方未予退貨,我們可以將其稱為「銷售折讓」。這種情況發生在商品貨物銷售之後。
現金折扣是銷貨方在賒銷商品貨物後,為及時收回貨款、鼓勵購貨方及早償還貨款而協議許諾給予購貨方一定的折扣優待(如:10天內付款,貨款折扣2%;20天內付款,貨款折扣1%),可以將其稱為「現金折扣」。
至於上述未提到的概念,其意思與上述概念大同小異。需要說明,這些概念,不同的專業領域,不同的組織、人,對其稱呼的名稱可能不同,甚至存在相互交叉的現象。
(9)價格怎麼減擴展閱讀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四、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五、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新的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銷售商品時,如果同時符合以下5個條件,可以確認收入: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4)相關的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
(5)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⑽ 售價減去成本價等於什麼
售價減去成本價等於利潤。
售價即銷售價,銷售價是商家根據自己情況提高或降低指導價得到的最終銷售價格,是浮動價格。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拓展資料: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 )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
同時還是鉑略咨詢Linked-F重點關注的企業財稅難點。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為控制的手段,通過制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製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籌安排成本、數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企業成本控制是指企業根據預先確定的成本制度和管理控制目標,在一定職權范圍內,在成本過度耗費發生之前,對各種可能影響企業成本的主要因素和不利條件進行管控,進而採取風險預防和控製成本的措施,從而保證成本制度和管理控制目標順利實現。
根據成本控制的階段進行劃分,企業成本控制主要分為事前企業成本控制、事中企業成本控制和事後企業成本控制三類。
第一,事前企業成本控制是整個作業成本控制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作業管理流程的成本。
第二,事中企業成本控制是指對整個物流企業運行成本的事中控制,包括對物流人力、物力、財力的事中控制以及勞動工具等費用支出的事中控制。
第三,事後成本控制是指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成本問題,及時進行問題糾正,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滿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條)。滿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以及法律法規等對組織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過程,包括: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銷售過程、物流過程、售後服務過程、管理過程、後勤保障過程等所發生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結果應能使被控制的成本達到規定的要求。為使成本控制達到規定的、預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須採取適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業、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術和方法。
如VE價值工程、IE工業工程、ABC作業成本法、ABM作業成本管理、SC標准成本法、目標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戰略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環境成本管理、存貨管理、成本預警、動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開展成本控制活動的目的就是防止資源的浪費,使成本降到盡可能低的水平,並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