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價格不合理去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打開手機進入手機主頁,定位並點擊進入【微信】app,進入到微信的主頁面,進入到微信的主頁面後,在右下角的【我的】選項,點擊進入個人的信息界面,進到【我的】詳細頁面,點擊頁面中部的【支付】選項,點擊右側的小箭頭進入支付管理頁面,進入到【支付】頁面,點擊頁面下半部分的【城市服務】選項,點擊進入詳細頁面,在城市服務中找到【不合理價格舉報】服務,點擊就可以進入到響應頁面,首先需要查看並同意使用規則。進入到【不合理價格舉報】服務頁面,點擊屏幕中部的【在線舉報】鏈接就可以跳轉到舉報的頁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三條 國家實行並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價格的制定應當符合價值規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
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
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
政府指導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
政府定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制定的價格。
第二十條 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中央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其中重要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按照規定經國務院批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授權,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貳』 價格異議的處理技巧
價格異議是銷售中最常見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最頭疼的問題。
下面說說如何處理價格異議的3個技巧。
第一種:問題轉化法
問題轉化法,就是把價格問題轉換成價值問題,把價值問題轉換成需求問題。
在銷售的商談中,無論顧客提出什麼樣的價格異議問題,銷售員都應該認真加以分析,探尋隱藏在顧客心底的真正動機。
摸清顧客的需求和想法之後,根據顧客的需求和興趣做產品或者服務的價值呈現。要讓顧客充分看到產品或者服務能給自己帶來的價值之後再報價。
價格本身並不能引起顧客的購買欲,只有使顧客充分認識到產品的價值之後,才能夠激起他們的購買欲,購買欲越強烈,對價格問題考慮就越少。
第二種:適時報價法
實踐告訴我們,在沒有了解顧客需求的情況下,銷售員越早報價,越容易陷入價格問題,越不利於成交。
換句話說,沒有激起顧客購買欲之前報價,往往會陷入價格異議之中。
那麼,當顧客一開始就讓你報價,怎麼辦呢?
你可以這么說:「我想我們在談論價格之前,我先了解您的基本情況如何?因為我們產品比較多,看哪個更適合您的需要。」
又比如說:「價格不是問題,關鍵是要適合您,適合您的才是最好的。您先試穿一下看看上身效果再說,好嗎?」
那麼,什麼時候報價最好呢?一定要在確認顧客需求,沒有其它異議,產品已經解釋清楚後才可以報價。
第三種:分解價格法
這招已經被很多人用得太爛了,但是,在某些行業上還是可以用到的。
比如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還會產生其它費用的,像汽車行業,說耗油量小,省錢;家電行業,說省電,省錢等等。
又比如說一台洗衣機1500元,可以使用10年,一天只要0.33元,退一萬步來說,使用5年,一天也只需要0.66元。也就是說,你只需要每天花0.66元,你就可以每天安心的看你喜歡的電視劇,這是一件多麼美的事兒。
了解顧客議價的動機,做出相應的策略,解決顧客的問題,才成最終達成交易。
沒有千篇一律的方法,要靈活多樣的變通使用,才能更好地處理好價格異議的問題。
『叄』 葯店價格不合理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可以撥打電話投訴,也可以向當地物價部門或葯監醫保等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肆』 物價局定價不合理怎麼辦
法律分析:委託人對價格鑒證機構出具的《價格認證書》有異議的,可以向原認證機構要求補充認證或者重新認證。委託人仍然有異議時,可以委託上級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設立的價格鑒證機構重新認證。
法律依據:《價格認證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監察機關以及經濟仲裁機構,對《價格認證書》有異議的,按照《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規定的涉案物品價格鑒定程序,由執法、司法機關另行委託相關價格鑒證機構進行價格鑒定。
『伍』 銷售價格與實際價格不符,該怎麼辦
顧客在商場買東西時,商品明確標示了價格,在付錢後查看小票時卻發現價格比商品上標示的價格更高。隨後,顧客與商場客服交涉,商場客服認為,商場已經恢復原價,顧客可以選擇退貨。但是,顧客不願意退貨,此時如何維權,有何法律規定?
針對此種情況,該商場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其行為明顯構成價格欺詐。顧客可以向工商部門反映情況,對商家不法行為進行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第四十條,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構成價格欺詐,顧客還可以要求商場按照商品價格增加賠償三倍損失,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懲罰性賠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本條是關於懲罰性賠償的規定,懲罰不法經營者,經營者一旦實施欺詐行為並造成嚴重後果的,需要支付高額的懲罰性賠償金;威懾潛在的不法經營者,預防類似的不法行為再度發生,凈化市場環境。
『陸』 市場收費不合理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可以撥打12358物價局舉報電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規定 》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下簡稱舉報人)對違反價格和收費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行為向價格主管部門舉報(以下簡稱價格舉報),價格主管部門處理價格舉報,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12358舉報電話、網上舉報平台、通訊地址、接待的時間和地點等相關事項。
第四條 舉報人可以通過12358舉報電話、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等形式向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價格舉報。
對採用口頭方式提出價格舉報的,價格主管部門應當記錄。
多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的舉報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
(6)如何解決價格不合理擴展閱讀:
第六條 舉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價格主管部門不予受理:
(一)舉報事項不屬於價格主管部門職權范圍的;
(二)沒有明確的被舉報人的姓名(名稱)、地址的;
(三)沒有提供被舉報的價格違法行為的具體事實的;
(四)對同一個價格違法行為的舉報,其他機關已經受理的;
(五)對被舉報的價格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處理決定,舉報人提出舉報,但沒有提供新的事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