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國石油為什麼是原油
擴展閱讀
鑽石葉子黃了怎麼辦 2025-07-28 12:16:03

中國石油為什麼是原油

發布時間: 2022-06-18 22:07:27

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做什麼的,它們有什麼關系

中國石油和中石化都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中央企業(國有企業)。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在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位。2016年、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之一。

2014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3位,在美國《財富》雜志2015年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居第4位。2015年7月7日,中石油市值達到3820億美元,位居全球500強企業第二位,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企業。

(1)中國石油為什麼是原油擴展閱讀:

中石化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

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煤炭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煉制;成品油儲存、運輸、批發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

新能源、地熱等能源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研發、製造與銷售;

電力、蒸汽、水務和工業氣體的生產銷售;技術、電子商務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有關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對外工程承包、招標采購、勞務輸出;國際化倉儲與物流業務等。

❷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區別它們都是自己鑽井提煉油嗎

中石油和中石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中石油控制的油田多,產量規模較大(多在東北和西北),控制面積大,原油產量高,但煉化企業較少,煉化能力較小,主要控制北方(黃河以北)的成品油銷售。而中石化控制的油田較少,且產量都較小,多處於黃河以南(現在北方也拿到一些零星區塊),但煉化企業多(大部分為進口原油),煉化能力較大,主要控制南方(黃河以南)成品油銷售。

❸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呢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石油儲量不算少了,放在隨便一個國家,比如韓國、紐西蘭等,都是絕對牛逼。但放在中國就不一樣。
我們國家人口多,14億人口,平均一下,其實沒多少。
第一,我國產油量低,但需求量大,日產量滿足不了每日消費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無法滿足國內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隨著國內需求越來越來多,石油產量增速卻跟不上來,這個缺口只能靠進口石油來補。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在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5.2%的消費需求的年增速。      
第二,中國石油儲量分布不均衡,而且開采需要大量的投時間和金錢成本。中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地區,要麼就是海洋石油,而這些地區氣候環境惡劣,勘探難度大,投入費用高,也無法開采出優質原油,因為國內原油品質並不好,石油含碳量重,這會大幅增加煉油成本。所以,我國一些油企甚至還出海去投資和開發油田,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原油開採的品質高。      
第三,我國存在大量未經開發的油田,但大多處於復雜的地理環境,具有成藏機理復雜、勘探難度大的不利特點。其次,發現油田並不等於就能開採油田,開採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當復雜和冗長,不同油田所適合的開采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意味著開采本國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油企紛紛「出海」投資和開發油田,就是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投資回報高。      
第四,現在國外進口原油性價比最高,所以國內油企主要以進口進口原油為主,而國內的石油儲量分布不均,開發成本高,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慢慢去開發,這樣也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一旦進口原油被別國卡住了,那西北地區的原油就可以馬上開采出來,以應付不時之需。      
第五,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不能讓這些自己的石油,天然氣都浪費在他人身上。

❹ 為什麼中國石油價格總是向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看齊

因為國際的定價貨幣是 美元。
而石油又是重要的戰略和民用資源,美國 中國 日本等世界大的貿易體都是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油的,所一原油是國際通用的一個戰略性物資。
中國的石油也是進口量特別大的,並且是國營的中石油 中石化,他們的漲價是和國際預期的,降價的話,你懂的

❺ 中國的石油來自哪裡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

從資源深度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00米),而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較少;天然氣資源在淺層、中深層、深層和超深層分布卻相對比較均勻。

從地理環境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氣可采資源有74%分布在淺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5)中國石油為什麼是原油擴展閱讀

1859年,美國人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鑽成第一口具有現代T業意義的油井 德雷克井,標志著近代石油工業的開始。最初的石油工業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為煤油時期。

一個為汽油時期(動力時期)。煤油時期大約是1860~1900年,這一時期煤的主要用途是照明和民用燃料。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石油工業從勘探、開采、煉制加工、儲運到銷售。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並迅速發展起來。

20世紀初,石油成為內燃機的主要動力。人類的石油利用終於從「煤油時期」進入了「動力時期」。總體來看,從1 859年近代石油的發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始終在世界囪-油市場占據統治地位,是這一階段的世界能源中心。

這一時期,由於美國石油行業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所以這一歷史階段稱之為「墨西哥灣時代」。

從19世紀末期開始,隨著在世界其他地區陸續發現油田,石油行業開始從美同擴散到世界各地。特別是隨著20世紀前20年。美國標准石油公司的解體之後。世界石油市場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到20世紀30年代末,石油國際貿易開始在全球能源貿易巾占據顯要位置,明顯動搖了煤炭在國際能源市場的主體地位。

1945~1973年是世界石油行業急速增的第二個「黃金時期」。到1967年,全球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40.4%,而煤炭下降到38.8%,這標志著人類終於開始了第二次能源革命,從煤炭時代正式進入石油時代。

❻ 請問中石化 中石油到底是自己產油還是進油去煉的啊

簡明回答:
中國石油主要以原油開采為主.
中國石化主要以煉油為主.
復雜回答: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業務結構上是一樣的,都是上中下游綜合一體化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國石油的前身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主管石油的開采、存儲和運輸,基本都是上游業務;中國石化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主要進行煉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分銷的業務,基本是中游和下游業務。2000年兩家進行重組,中國石油的一部分油田勘探開采企業劃歸中國石化,中國石化的一部分煉油企業、銷售企業劃歸中國石油,這樣,兩家結束了單一業務的歷史,都是成為了全業務公司。目前中國石油上游業務的實力仍然是強於中國石化的,而中國石化的煉油、銷售業務是強於中國石油的。

❼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區別是什麼

1,中石油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長江以北大多是中石油,長江以南大多是中石化。中石油主要進行採油和煉油,中石化主要進行煉油生產下游產品。中石油的油主要從國內開采,中石化的主要是從國外進口原油。

中國石油集團是從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簡稱中石油)轉化而來。主要班底是以前的石油工業部。中國石化集團是從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簡稱中石化)轉化而來。
中石油既然是石油部的班底,原來佔有幾乎所有國內油田。中石化則是佔有大型的煉油廠和化纖廠。
2,1998年的重組是一次大地震: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進行上中下游的整合。每個集團公司都擁有油田、煉油、成品油的銷售。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大公司。

從全國范圍來看,中石化、中石油佔領了絕大部分的汽油市場。在加油站的經營模式上,中石化以自有加油站為主,供油線多,產量多銷售快。中石油的經營模式是自有與合資並存,

中石化和中石油一般價格是不一樣的,會存在幾毛錢的差距,但是對一些車主來說影響並不大,而且,這兩家還會不定時搞一些優惠活動,所以,總的來說價格差距的話,其實也不明顯。

(7)中國石油為什麼是原油擴展閱讀

1,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煉制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商,石油煉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主要產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2,三個煉化企業集群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等中國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市場需求旺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3,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是中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多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截至2013年初,總資產達3478億美元。

4,中國石油自成立以來,根據《公司法》、《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備條款》等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了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該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均能按照公司章程獨立有效運行。

❽ 中石油中石化大量進口原油和成品油,為什麼還要出口(高手來,復制粘貼的自重)

據我所知,由於各產油國的原油品質和成分千差萬別,各國的工業和科技實力不同,煉油技術不同,成本不同,成品油的用途不同,等等因素,就會導致既出口原油,成品油,同時又進口原油或成品油。(他們名稱相同,但實質不一樣)。
我們有的原油,要變成成品油,在國內冶煉的成本過高,不如進口。
國內冶煉成本過高的原油,就只能出口。
另外,比如伊朗,產油大國,但由於工業落後,成品油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第二個因素,是來料加工,即外國的原油,運到中國加工冶煉,之後復出口,在海關顯示
既進口原油,又出口成品油。

第三個因素,我分析,是由於我們參與原油的期貨貿易,跟實業無關,純粹的期貨貿易,
只要盈利,就出貨。說不定是剛剛進口的,走一圈,待價而沽,再出口(有時即使虧本,也要兌現)。

❾ 中國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