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00億桶石油等於多少噸
1351392噸。
國際標准,一桶原油42加侖,1000億桶=42000億加侖=1589872949.28升,原油密度取平均值850g/升,所以1000億桶原油≈1351392噸。
❷ 阿根廷為什麼說福克蘭群島是他們的
阿、英兩國之所以對福克蘭群島的主權寸土不讓,為的就是福克蘭群島海底600億桶的石油。
地質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馬島附近海域蘊藏約600億桶的石油,不遠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南大西洋地區的資源寶庫。
不過,阿英兩國一直未能就聯合開采這一海域石油資源達成協議。英國政府單方面允許石油公司在馬島周圍海域勘探和開採石油,引起阿政府的強烈抗議。豐富的油資源引來必和必拓礦業公司等4家英資企業,其中渴望石油公司鑽油台「海洋守衛者」2010年2月19日抵達當地,准備下周展開鑽探。
1816年宣布脫離西班牙而獨立的阿根廷於1820年宣稱對福克蘭群島擁有主權。1831年,美國軍艦「勒星頓號」(Lexington)摧毀阿根廷在東福克蘭島的居民點,以報復它們非法扣留3艘在該區域獵海豹的美國船隻。1833年初英國未開一槍就把剩餘的阿根廷官員驅逐出島。1841年英國指派一位文職副總督至該島,至1885年,島上一個約有1,800人的英國社區已能自給。1892年福克蘭島成為英國正式殖民地。阿根廷一貫反對英國佔領該群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福克蘭的主權歸屬問題轉移到聯合國。1964年,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就群島的歸屬問題進行了辯論。阿根廷以1493年的教宗(教皇)敕令(後經1494年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修訂)為依據(西班牙與葡萄牙曾據此自行瓜分新大陸),又以繼承西班牙,以群島鄰近南美洲,以結束殖民地位的需要等等為理由,宣稱對福克蘭群島擁有主權。英國則以自1833年以來對群島的「公開、持續、實際的擁有、佔領和管理」,以及決心以聯合國憲章承認的自決原則運用於福克蘭島民,宣稱對它擁有主權。英國聲稱,違背福克蘭島民的意願,將身家性命交與阿根廷統治管理,絕不是結束殖民地位,而是建立一個新的殖民地。
❸ 地球上有那麼多石油,到底哪裡儲量最多呢
說到石油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不經常看到石油,但是石油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現在大部分的機械設備、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其燃油就是經過石油提煉而成的,如果沒有了石油,那麼我們的生產效率以及各種機械設備都將會停運,帶來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目前我們也沒能發現能夠取代石油的資源,只能是利用多種能源一起消耗來減少石油的消耗量。如果要問大家世界上哪裡的石油最多,相信小夥伴們可能會說是中東地區或者是一些阿拉伯國家,但答案其實都不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不是中東也不是美國。
最後校長認為: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地方是委內瑞拉,比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中東國家的石油儲量還要多。
❹ 為了600億桶石油,英阿馬島再開戰。
第一:我認為,馬島危機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不會導致雙方第二次爆發戰爭。上個世紀爆發的馬島戰爭有其獨特的先決條件,那就是當時岌岌可 危的阿根廷政權希望通過發動馬島戰爭來緩解國內的壓力,在英國國內,對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的反對呼聲也在當時愈演愈烈,所以馬島戰爭與其說是爭奪主權和資源,不如說是爭奪己方的支持。歷史也證明,阿根廷戰敗,政府倒台;英國戰勝,保守黨贏得了1983年普選。而今天這種情況並不存在,阿根廷政府已經向聯合國請求在和平談判框架下解決馬島爭端,在己方現提出和解的情況下而發動戰爭的先例不多,因為這肯定會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而英國方面更加沒有理由發動戰爭,英國尚未完全從經濟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國內矛盾仍然很突出,此時發動一場戰爭不是明智之舉,而且即使打,英國也不會主動開戰。原因很簡單,今天的國際社會形勢和上個世紀80年代大不相同了。
第二:你說南沙是誰的?釣魚島是誰的?長白山是誰的?所謂所有權,即誰佔領,就是誰的。這話可能說的有些直白,但是這就是事實,空間和歷史原則只是用作參考,如果嚴格執行,我們是不是要向越南宣戰?英國有實力,所以開采權就是英國的,什麼時候阿根廷強大了,就會和中國收回香港一樣收回馬島。
第三和第四你可以看看這個:http://ke..com/view/22390.html?wtp=tt
第五:個人觀點,我了解了一下馬島戰爭的經過,英國並非以是絕對優勢取勝的,如果阿根廷堅持打下去,戰爭勝負也許會易手。雖然最終阿根廷戰敗,軍政府被推翻,英國獲勝,看似贏家是英國,但實際上,和我們現在如果動用武力收回南沙會發生的狀況是一樣的,打得下來不代表守得下來,武力守得下來,不代表和平年代每一分鍾都守得下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算中國能打贏跟美國的海戰,但是要宣布夏威夷是我們的,怎麼可能站住腳?另外,戰爭本身就是沒有贏家的,也許美國打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軟腳蝦時有可能有,但是美國和俄羅斯如果打一仗呢?就沒有了。英國和阿根廷也是一樣的道理
❺ 1.68億桶石油等於多少升
國際原油一桶是158.98升,因此1.68億桶石油是168000000×158.98=26708640000升!
❻ 石油儲量超60億桶,中東大國為何還如此窮困潦倒
目前,葉門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60億桶,但葉門沒有建立有效的石油。工業系統已經開發了這些資源。 60億桶石油幾乎喪生。有了這樣的石油,為什麼這個中東大國仍然如此貧窮?
像中東很多石油存儲大國,它們依賴於天然的資源優勢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大量斂財,而石油也成為了這些國家的主要經濟作物,更是有些國家僅憑石油就讓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比如像沙特、卡達、阿聯酋這樣的國家,鑒於國際上對石油的巨大需求,可以說只要能開采出石油,就不愁賣不出好價錢。
由於葉門人民已經喝了很長時間的咖啡,他們變得異常懶惰。即使他們擁有可以使自己發家致富的石油資源,他們也不願發展和工作。此外,這些都是失去勞動的想法。人們幾乎沒有收入來源。他們賺錢的唯一途徑就是犯罪。因此,葉門的犯罪率也很高。這對葉門的經濟發展構成了巨大威脅。
❼ 世界上哪些國家是石油大國
1、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2、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3、加拿大加拿大的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很多人說起石油只會想到中東地區,其實是加拿大出於保護自然資源的考慮,並沒有過多的去開採石油。4、伊朗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其國家工業主要以石油開采為主,國家經濟命脈和外匯也主要以石油為主要來源,可以說石油收入占據了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5、伊拉克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原油儲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工業也主要跟石油有關,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
❽ 2960億桶石油相當於多少噸
2960億桶石油相當於46472000000噸
1桶原油=158.98升,原油的密度是0.99公斤/升,一桶油就是157公斤左右。
296000000000×157=46472000000000
一噸等於1000千克
46472000000000÷1000=46472000000噸
❾ 當年英國打贏馬島戰爭獲得什麼好處了
首先,獲得馬島的實際佔領權,馬島有豐富的油氣礦產,動植物,旅遊資源。
(馬島上蘊藏有豐富的泥炭以及鉛、煤、鐵、銀等礦藏資源,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氣。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馬島附近海域蘊藏約600億桶的石油,不遠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南大西洋地區的資源寶庫。島上95%的勞動力從事畜牧業和漁業,有綿羊71.2萬只,年產羊毛230萬公斤。工業有羊毛和漁產品加工業。自1987年起,馬島當局向在群島專屬區捕魚的外國漁船徵收捕魚特許稅,特許稅年均收入約2200萬英鎊。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為5500萬英鎊。1998~1999年度,馬島財政收入為4370萬英鎊,財政支出4480萬英鎊,赤字110萬英鎊。馬島主要出口產品為羊毛、皮革。島上電力自給自足,年發電1200萬千瓦時。共建有5座中小型機場,智利航空公司有航班飛往馬島。公路總長近440公里,主要港口為斯坦利港。馬島最吸引人的是奇花異草、種類豐富的海鳥、海洋哺乳動物以及擁有特殊地理構造的岩石形態在歐洲大約有30家旅行社組織前往福克蘭群島的旅行。
)
其次,英軍的勝利是有力的維護了領土主權完整,在國際社會樹立國家形象。
第三,緩解國內矛盾,團結民眾。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橫掃全國,加強了以首相撒切爾夫人為首的政府的權威,同時幫助英國保守黨贏得了1983年的普選。
❿ 600億桶石油的概念
你說的是英國和阿根廷的馬島事件吧?以中國為例。中國每年耗2.6億噸石油。1噸約等於7桶。計算下來夠中國用33年。但考慮到原油需求的遞增,應該夠用27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一共160億噸,相當於兩個馬島的量。